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一人公司股东义务法学专业学生 马盈盈 指导教师 陆红摘要: 一人公司最大特点是只有一个股东,并且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为绝对控股股东。然而,一人公司的最大缺点也是股东唯一性,其直接导致一人公司治理结构制衡机制缺失。从一人股东诚信义务入手,并具体细化为公司成立时股东的出资义务,公司在存续过程中要求股东履行的对公司的忠实注意义务与对债权人的诚实信用义务。由强化股东公司本位的思想为出发点,为一人股东设立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同时充分利用一人公司的外部监督机制,内外监管,实现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关键词:一人公司;社团性;股东义务;机制完善Study on the Shareholder Duty of One- member Company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science of law MA Yingying Tutor LU Hong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one-member company is only one member, and the shareholder has all stocks in the company. We call the sole shareholder the absolutel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However, the obvious defect of one-member company is that it has the sole shareholders. It directly results in the company lacking of the balance mechanism mutually in the shareholder. This passage embarks on the fiduciary duty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the fiduciary duty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On the establishment course of the company, the sole shareholder takes on the contributive duty. On the management course, the shareholder need undertake the duty of care and faith for the company and the duty of honesty for the oblige. Meantime, make full use of the outer supervisor mechanism as an assistant tool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one-member company.Key words:one-member company;corporative nature;fiduciary duty;supervisory measures引言:20世纪以来,由于资本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和高科技发展,筹集资本作为公司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淡化,股东的有限责任上升成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公司作为投资方式的关键着眼点,甚至一人投资者也希望获得有限责任的益处。一人公司的立法规制成为各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新公司法在我国首次确认一人公司制度。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指股东(自然人或法人)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公司。本文以一人公司股东的控股地位为切入点,通过对股东义务的法律约束,实现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一、一人公司股东义务概述(一)一人公司对社团性的挑战一人公司的发展与实践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形成挑战和冲击。依传统观念认为公司是社团法人,社团法人是以人的集合为基础而成立的法人。早在12世纪注释法学派就提出“法人为有团体名义之多数人的集合”。因此公司制度从产生发展之初就打上了社团性的烙印,世界各国早期的公司立法大都对形式意义之一人公司做出禁止性的规定。而“一人公司的出现宣告以团体性为核心的传统公司法人人格理论的范式体系出现了危机,并预示公司理论面临变革。”1公司的社团性发生了根本的动摇。首先,传统公司法理论要求股东人数为复数的主要意图是达成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公司实际的运行中,立法者所设想的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变异:股东较少的公司,股东作为董事直接进行经营管理,使法定的股东毫无实际意义,而对于股东人数成千上万的大公司,严格意义的股东会根本无法实现,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往往由控股股东操纵,并且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名义股东持股和代行股东权的情况则使规避股东人数限制的行为易如反掌。其次,有限责任的确立主要是将有限责任制度的优惠提供给中小企业为其发展提供广泛的前景,但它的出现也考虑到了团体的集资功能。合伙是公司制度形成之前自然人在商品经济中的唯一联合形式,公司产生之初,因各资本家拥有的实际资本数额较小,为满足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客观上要求将分散的资本聚集起来,公司制度应运而生,而法人是作为与自然人相应的民事主体而存在,强调法人的人合因素,并以此达到资合的目的。可见公司的社团性并非公司法人制度的最根本属性,而是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应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形成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在公司的实践过程中,权力从股东大会向董事会的转移和集中,因此公司股东的单一性不应因其不具社团性的特征而成为阻碍其获得法人人格的因素。(二)一人公司股东义务研究的必要性我国于2005年10月修订的公司法中设专节,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做出规范,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一人公司最具有诱惑力之处在于其有限责任原则,所谓有限责任指公司仅以其公司全部资产对外承担债务,当资不抵债时,不再承担清偿责任。自股东有限责任得到法律确认以来,在历史及现在的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鼓励投资,聚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增进市场交易的积极作用,甚至有人评论“有限责任形态的公司乃现代最伟大的创举,以至于蒸汽机以及电子的发明已无法与其相媲美”,当然这句话有其夸张之处,事实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充当奋发进取者的保护伞,也成为巧诈舞弊者的护身符,特别是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制的核心,也是一人公司最富有吸引力之处,对于一人公司的股东来说有限责任意味着当经营失败时,股东承担适当责任,可以避免倾家荡产局面的出现。而有限责任的设计者要求公司法人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出资人如实履行出资责任,严格实行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相分离的制度。但是,由于一人公司只有一名股东,公司法理论注重的内部组织机构不能正常地发挥相互制衡与监督的作用,所以,该股东是否如实履行出资责任,投资人公司的财产是否与股东其他财产完全分离就难以考察。再者,一人公司股东直接控制公司,独揽人事与财政大权,任意支配公司财物,有限责任的基础分离原则根本无法实现,使得一人股东一旦承担责任时,可以假借公司法人格和有限责任使自己逃避债务和责任,从而使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公众承担极不公平的风险。所以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有限责任这道屏障的存在,而使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受害人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但我们也知道,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一人公司,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此种现象也十分严重。只不过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而一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对简单,一人股东与董事往往合二为一,同时担任董事、经理职务,人事与财务大权独揽,更容易借助公司有限责任的优惠,损害公司及债权人利益。所以有限责任是否实现,不在于股东人数的多寡,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完善的立法来规范,是否有合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监督。显然,如何构建一人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利害平衡关系,维护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和各方利益不受股东滥用行为之侵害,是一人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传统上,国内外法学家主要是从一人公司外部规制入手,设立外部监督机制,弥补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而本文则以一人公司股东的控股地位为切入点,通过股东自我约束,实现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三)诚信义务的概念诚信义务(Fiduciaryduty),又称信托义务或信义义务,它源于英美国家的信托法理论,后被广泛地适用于公司法、合伙法甚至银行法等领域。按照学者们的一般理解,诚信义务是受信人(Fiduciary)基于信义关系(Fiduciaryrelation)而对受益人(Beneficiary)产生的法律义务。而所谓信义关系则是指基于一定的信赖,一方将自己的特定财产交于另一方掌管,另一方则承诺为对方的最佳利益行使。诚信义务标准是法律上的义务标准,其本质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一种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即受信人处于一种优势地位,而受益人与委托人则处于弱势地位,受信人作为权力拥有者具有以自己的行为改变他人法律地位的能力,而受益人或委托人则必须承受这种被改变的法律地位且无法对受信人实施直接控制。2诚信义务的确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权责一致原则。权利义务乃是一对孪生姐妹,相生相伴,片面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会失去自然的和谐,当某一主体对其他主体享有权利时,应当要求权利的享有者对该主体承担一定的义务或责任以便对权利的享有者进行一定控制,防止其侍权滥用,以便保护弱者的利益。二是权力制衡原则,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法律为了保护受益人或委托人的利益,防止受信人滥用权力,以确保双方的信任关系,就要求受信人对受益人或委托人负有诚信义务。诚信义务通常是指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即董事和经理对公司承担的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但是随着中小股东的权利被控制股东的行为所损害的案件的不断发生,理论界也开始将诚信义务的承担者扩展到控制股东。3而一人公司股东不仅处在控股股东义务地位,而且还是唯一股东,集权力制定、权力执行与监督权于一身,具有绝对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但由于一人公司股东的唯一性特点,不存在小股东的问题,一人公司股东履行诚信义务的对象只能是公司,而不包括其他小股东,所以本文认为一人公司股东义务应为一人股东对一人公司所负诚信义务。二、一人股东义务的内容本文认为一人公司股东对公司及债权人负有诚信的义务,具体细化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出资义务,在公司运营阶段对公司的忠实与注意义务,与一人股东对债权人的诚实信用义务。(一)一人股东出资义务资本是公司独立开展经营、承担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它代表着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实际能力和范围,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履约能力、偿债能力、赔偿能力以及最终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对公司、股东及善意第三人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国在相继承认一人公司设立和存续的同时,也加强对其监管。如日本在1990年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股份公司后,同时在商法与有限责任公司法中加入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德国也在承认一人公司之后,相应提高公司最高资本金的制度。我国在2005年10月新修订的公司法中,仅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出资数额上,相对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三万元人民币,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在不低于最低资本限额时,可分期缴纳,而一人公司股东应当在公司成立时一次足额缴纳,禁止一人公司虚假出资。虚假出资是指在公司设立或配股过程中,大股东名义上向股份公司投入了实物等资产,但实际上实物等资产的产权并未过户到设立公司的名下,仍然留在大股东公司中。也就是说,控制股东通过开具虚假的出资证明,并未真实投入资产或现金,此公司实质上为一个空壳公司。虚假出资是明显的违约和违法行为。一人公司股东的单一性为一人股东虚假出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一人股东作为公司的绝对控制股东理应足额、按时、按要求出资,在出资未到位的情况下,无公司之实却借公司之名,享有股东权利,享受公司有限责任优惠,甚至为欺诈之行为,对公司和公司有利害关系之人都是极为不公平的。 一人股东切实履行出资义务,还要求在公司依法成立后,一人股东不能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通过种种方式抽回出资,强调公司资本的确定与维持。4 “诚信义务的核心是要求控制股东正当行使控制权,公正地对待公司利益与其休戚相关的少数股东;不得滥用控制权,压制或虐待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股东,以损害公司及少数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方式谋取私利。”5而现实情况是,控制股东出于私利,往往利用自己手中的控制权,通过多种方式,侵害公司和少数股东的利益。股东向公司的投资在公司成立后变为公司的财产,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是相互独立的。股东不得从公司抽逃财产或变相抽逃财。股东抽逃出资是指股东将已交纳的出资又以某种形式转归个人所有的行为。其具体表现是公司成立之日在公司财务账册上,注册资本为足额的、真实的,后又以违反公司章程或财务会计准则的方式转移公司注册资本为股东个人所有或挪为他用。一人公司股东单一,制衡机制缺失,一人股东抽回出资的现象更为普遍。一人股东抽逃出资的主要方式是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向公司借款或以公司名义为股东自身提供担保。虽然法律未明确禁止股东不得向公司借款,但是充足的流动资本是公司运营的基础,是交易相对人风险的保障,向公司借款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影响公司的业绩。以公司的名义提供担保,很有可能使公司面临担保责任风险造成经营困难,因此理性的经营者是不会以公司的名义对外提供担保的。 (二)一人股东对公司的忠实注意义务一人股东的忠实注意义务的理论基础建立在普通公司控股股东义务研究的基础上。控股股东的诚实信用义务内容主要有: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是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的,如果把注意义务看作是积极的为公司利益的作为义务,则忠实义务可以看作是消极的不得损害公司利益的不作为义务。61.股东注意义务理论注意义务是一则积极义务,也被称为善管义务和勤勉义务。传统上,大陆法系的国家根据注意的程度将注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与自己事务之同一注意;二是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前者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应达到平时处理自己事务的注意程度,后者即罗马法所称的良家父的注意、德国民法典所称的交易上必要的注意,它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应尽日常必要的注意,即理智之人、谨慎之人应有的注意。股东的注意义务(Duty of Care),系指控制股东在处理公司事务时,应尽如同一个谨慎的人处于同等地位与情形下对其所经营的事项所给予的注意一样的谨慎义务,即控制股东在作为业务执行和经营者处理公司事务时,应怀有善意,以诚信的方式、以普通之人应有的注意,从公司的最大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不得怠于负有的职责。7 控制股东注意义务的构成有三个要件:第一,控制股东在行使权利时应出于善意,即控制股东应从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出发行使权利,应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实施对公司长远的发展有害的行为;第二,控制股东应以一般之人应有的谨慎、勤勉去履行义务,在此,可以借鉴英美法中的“经营判断规则”,即如果控制股东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做出某项经营行为时,根据自身在当时条件下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应认为是对公司最有利的行为,即使事后该行为导致公司受损,也不应追究该控制股东的责任;第三,控制股东在行使权力时,应采用良好的方式,对公司整体利益最为有利的方式。2股东忠实义务理论对于控股股东的忠实义务人们认识则比较一致。忠实义务是一种客观性义务,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其主旨是控制股东不得使自己的义务与私人权利发生冲突,也称行为公正(Fair dealing)义务。8它强调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利益有关的行为必须具有公正性,必须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公司利益为先。美国法院的判决曾指出:“控股股东在表决中,在管理中应该全心地、真诚地、诚实地忠于公司和公司的最佳利益,必须忽略自己的个人利益。”忠实义务的核心问题就是排除利益冲突,他的本质要求是,控股股东应为公司整体利益诚实地实行控制权,当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得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如果控制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为谋取权利而损害公司或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构成了对忠实义务的违反。通常普通公司的控制股东忠实义务包括:第一,控制股东的出资义务,即出资义务不履行与出资不实;第二,控制股东不得操纵公司营业及利益分配的义务,如不得操纵发行价格、公司业绩与利润分配与操纵信息披露;第三,不得掠夺公司机会;第四,限制关联交易;第五,是在控制股权转让时的忠实义务。3.一人公司忠实注意义务内容一人股东作为一人公司的唯一股东,为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一人股东履行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的对象是一人公司,一人股东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出于善意,应以正常的谨慎之人应有的谨慎去履行义务,应采用良好的方式,在公司利益与股东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得损害公司利益。由于一人股东以直接参与公司的人事、经营、财务等方式影响公司的决策和经营,因此一人股东的忠实与注意义务是同等重要的。一方面,一人股东在对公司进行管理时,应将与公司有利害关系人视为受托人,对所托之利益需履行善良管理人应尽的义务,即必须以诚信的方式,以普通谨慎之人应有的注意从事活动,不得怠于行使责任。9另一方面,当一人股东处于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矛盾中时,一人股东必须将公司利益放之首位,不得为保全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4. 一人股东违反对公司忠实注意义务主要表现 一人股东为一人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在一人公司合法设立后,一人公司的命运完全由股东一人决定,一人股东成为一人公司“家天下制度”中唯一的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此时,一人公司的管理效率高效的优点,极易被股东故意或无意所利用,侵害公司利益,以实现股东一人的利益,因此强调一人股东对公司的忠实注意义务是实为必须的。忠实义务的核心就是排除利益冲突,其本质要求控制股东应为公司整体利益行使权力,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得以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的利益之上,否则即构成对忠实义务的违反。在一人公司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人股东不履行对公司忠实注意义务,侵害公司整体利益的表现主要有一人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造夺取公司机会与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行为。(1)夺取公司机会市场经济社会,是高度信息化和竞争的社会,机会就是财富,掌握机会就如同掌握增加公司发展的筹码。公司机会理论(corporate opportunity doctrine),是英美法系公司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美国法学会公司治理原则的规定,公司机会指下述两种情形:第一,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一中知悉的、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种商业机会:(1)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者的场合,或者相关情形足以合理地使其相信,机会的提供者期待其将该机会提供给公司;(2)通过公司信息或财产的使用,足以合理地期待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相信该机会符合公司利益。第二,高级管理人员知道的、与公司正从事或合理期待公司即将从事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商业机会。美国判例法上认定判断是否为公司机会的标准有三:(1)经营范围标准,该标准认为与公司经营密切相关的机会为公司机会。(2)利益期待标准,公司机会必须与公司的既得利益或期待利益密切相关。(3)公平标准,此标准以社会舆论评价对控股股东加以约束,纯以公平正义的道德制度衡量。10一人公司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采用经营范围与公平相结合的标准,判定公司机会,即考虑该商业机会是否与公司正从事的或合理预期从事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是否是公司业务发展所必需的,公司在财力上能否利用该机会等,如果一个公司机会与公司现在或未来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一人股东就不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抢夺本应属于公司的有利机会否则就构成对忠实义务的违反。(2)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指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关联人与公司签订合同以交换资源、资产或者以其它方式给公司设定义务的行为。关联人指的是公司的内部人以及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施加控制和影响的人。11在我国,公司法第21条规定关联人包括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各国都普遍存在关联交易,我国由于许多公司都是由原国有企业剥离出一部分改制而成,与原国有企业不可避免的发生关联关系。正常的关联交易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依据市场惯例确定交易价格和方式的关联交易。正常的关联交易有其客观的积极作用,即关联双方能够发挥彼此生产经营上的优势,取长补短,节约双方交易成本和交易时间,提高经营效率。但是关联企业之间往往扭曲交易条件,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产生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一人股东更容易利用自己的优势控股地位,以低价从关联企业购买产品以正常市场价格售出以赚取差额,或高价向关联企业售出产品,转让公司资产等方式转移公司利润。关联交易中存在着利益冲突,很难指望一人公司股东在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之间做出大公无私的选择,所以一人股东不得与一人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否则,势必会造成公司利益受损。 (三)一人股东对债权人的诚实信用义务 1.诚实信用义务概述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法律调节与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现实适应性 ,故其成为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不仅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更重要在于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要求当事人在尊重他人与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利益。一人公司股东对债权人的诚信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为一人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尊重公司的独立人格义务。公司独立人格对公司以及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公司来说独立的人格不仅使公司能独立地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公司的内部关系,使公司的经营效率实现最大化,同时公司的经营状况能更直观的表现出来,便于对其监督。对股东来说,一方面是股东的收益增加,使债权人利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公司的独立人格使股东享受有限责任的优惠。然而,一人公司利用其优势地位极易通过侵蚀其公司独立人格,侵犯公司及债权人利益。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基本含义是:在法律上,股东与公司各具独立人格,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对公司承担财产责任,公司则以股东的全部出资对其债务承担独立责任,公司不能以其债务转嫁给股东,公司债权人也不得请求股东承担超过其出资义务范围外的责任。一人公司股东的单一性,使其义务履行机制,权利行使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都不同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传统公司的制衡机制,很难在一人公司中运行,无法保障股东与公司人格独立,导致有限责任成为一人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失衡的根源。2.违反诚实信用义务的表现及救济一人公司的特点决定了当股东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债权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人股东往往会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之上,表现方式主要有人格混同与人格滥用。人格混同:公司的利益与股东的收益不加区分,致使双方账目不清;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使用同一账户;公司与股东之间业务混同。人格滥用:主要表现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恶意转让财产等。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罗伯特.汤普森教授主持的一项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的实证资料分析表明,在闭锁公司判例中,一人公司的这类诉讼案被揭开面纱的比例占50%,超过了股东为2-3人的闭锁公司的46%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在股东人数为三人以上时,就只有35%了。12美国联邦大法法官道格拉斯曾感叹曰:“在法律之所有经验中,没有比一人公司之类的欺诈案件更多者”,“依据各国实践经验,最容易发生滥用公司法人格的是道德危机系数极高的一人公司、家族公司及母公司”。15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采取多种方式对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予以保护,如实行严格登记和必要的公示制度,禁止一自然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实行最低资本金制度,提高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严格要求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分离制度等等,但这些规定并不能完全抑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因此公司法特别在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以此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主要为纠正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而产生,但在一人公司的情形下,股东可以实际控制公司,更有可能混淆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更有可能欺诈债权人,回避契约义务,因此在一人公司的实践中,适用法人人格的概率较高。对于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将在后文详细论述。三、一人股东履行诚信义务的外部监督措施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确认一人公司合法性的同时,基于一人公司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有效的对一人公司的运行进行规范,以保护公司及公司利害关系人的正当利益。尽管一人股东的诚信义务要求一人股东自我积极主动的维护公司及债权人的利益,但一人股东为利益而违反之事时有发生,因此为维护公司利益,实现公司法的公平、利益价值,应为股东履行诚信义务设置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内外兼修,实现一人公司治理的完善。(一)事前资本保障制度资本是公司现代信用的基础,是公司对外有效的一般担保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代表着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能力和实际范围,直接关系公司的履约、偿债能力。因此,各国公司立法都规定了公司必须持有一定资本以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人公司只有一个股东,其信用基础只建立在一人之上,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极易存在欺诈及投机抽逃出资,违反股东出资义务的现象,因此在一人公司场合下,资本的作用尤其重要。在实践中,针对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出资不履行与出资不实两种表现形式,在公司设立之初要采取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而在公司营业的过程中,则要强调资本的充实与维持。一人公司设计者的出发点是利用一人公司的管理高效与有限责任制度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人公司被有心者利用,针对其一人的特点,展开攻击。为保护一人公司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合理引导一人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的发展,各国法律纷纷采取了在一人公司中导入最低资本金制度,提高公司的注册资本。如日本在1990年承认一人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后,在有限公司法和商法中,分别规定一人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日元,股份公司不低于1000万日元。我国在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对一人有限公司也提高了相应的注册资本,规定一人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十万元。提高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门槛,虽然会对一人公司的行为造成一定的障碍,但是此行为却可以有效的对有心者滥用一人公司优势之行为适当的加以遏制,并且可以提高公司资本和资产的信用和能力,更加有利于一人公司业务的开展,提升其自身的信誉支持。在公司成立后的存续过程中,公司的财产必然因经营中的盈余在价值上发生变化,公司的财产为一个变量,如果此过程中公司的财产低于资本,必然使公司无法按照资本所标示的价值承担责任,从而对交易安全和债权人的利益构成威胁。为使股东确实做到履行股东的诚信义务,还要在公司存续过程中,做到对公司资本充实性与维持性的监督,注重最低资本制度的动态管理,即注重一人公司的资产变化状况,如此才能保护交易相对人及公司的利益。英国有一种公司称为有限保证责任公司,这种公司是指股东除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外,还另外承诺对公司的债务承担一定数额的担保责任。14本文建议借鉴英国的立法先例,增加一人公司股东自愿选择对公司债务承担一定数额的担保规定,以增加一人公司的对外信用。另外,也可启动相关具有公信力的审计部门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全面审查,时刻关注一人股东的资信能力,监督股东履行诚信义务。(二)事中财务监察制度 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对于保证一人公司规范管理、保护债权人利益,职工利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人公司由于其股东的单一性,一方面由一人股东行使股东会职权,另一方面由股东兼任执行董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容易导致公司财务和个人财务的混同,为股东非法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提供便利,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由三权分立的立法思想发展而来,产生于大陆法系国家,其主要目的是为制衡董事、董事会及经理人等业务执行机关而设立,以便在该机关行为不当之时予以纠正或代表公司向侵害人提起诉讼请求赔偿。与普通公司监察制度追求的三权制衡原则不同,一人公司的股东只有一人,且通常兼任董事或总经理若再由其担任与执行机关相冲突的监察机关,则实为荒谬。但是,一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交易风险较高,且公司法规定的一人公司财务监督与其它公司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一人公司受股东控制程度极深容易产生造假现象的特点,因此为保护相对交易第三人公司债权人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设立监察机关实属必要。国外立法一般对一人公司采取较为严格的财务监督方式:如美国规定个人股东和公司进行的任何一项交易都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并保留;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对一人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专门设立一人会计公司;法国通过建立会计监察人制度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我国公司法63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一年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律师事务所审计。”但是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是一种年终审计,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对一人公司设计专门的会计监督制度,要求专业的会计师负责一人公司平时业务及财产的监督并对财产出资和技术出资部分进行评估,这种专业会计师资格考试可由国家通过考试赋予,会计监察人必须在利益上完全独立于公司,禁止一人股东、一人股东近亲属及特殊利害关系人担任。一人股东处理公司财产必须征求会计监察人的意见并做书面记录。另外,工商、审计等政府部门要从公司外部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主要强化年检制度,严格划清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界限,定期对国内公司进行审查,一经发现一人公司有脱离正常价格的交易、无限制支付给股东巨额报酬、隐匿财产等行为,立即加以制止并勒令退回不正当所得,同时可以按比例对公司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15(三)事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在英美法系中,司法实践采取的做法称为“揭破法人面纱”(piercing the cooperate veil)即允许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而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直接追究责任。在大陆法系中,不仅在司法实践中这样处理,而且立法上也有明确规定,如联邦德国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在滥用权利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强迫单个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这种规定和措施在德国称为“直索责任”。16公司法人格否认其狭义含义是指为了制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否认公司及其背后的各自独立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公司人格否认法理内容主要有两项,即“确认某个公司与其成员为同一人格和确认某个集团公司为一个单纯的商业实体。”17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主要是为纠正有限责任制度缺陷而产生的,是对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一种矫正,并非针对一人公司场合。但在一人公司的情形中,股东可以实际控制公司,更有可能混淆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将公司财产充作私用,更有可能以公司名义为自己提供借贷和担保,更有可能有计划占有公司财产,欺诈债权人回避契约义务,意即更有可能发生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原则的现象,因此一人公司自产生以来就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密不可分。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一人公司中加了一条关于人格否认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该制度对公司股东具有威慑作用,通过追究法人人格滥用者的责任,直接清偿公司债务,对无法在法人制度框架内获得合法权益者给予一种法律救济,使受到利益损害的债权人获得最大补偿,从而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正如赵旭东教授所讲的那样:“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不能不说是立法的一大进步。无数个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侵害债权人的利益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一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立法中构建这一制度利大于弊,立法正是做出如此的价值取向。”18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在我国的公司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对法人制度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它的确立将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客观标准判断一人公司是否存在法人人格滥用现象,通常以下因素必须考虑:1、人格混同,表现为公司与股东的业务、财产、资金混同,公司利益与股东收益不加区分,股东长期控制公司的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格。2、欺诈,股东利用设立新公司以廉价受让或受赠其他公司重要资产,以助该其他公司诈害债权,或设立新公司的目的是以其为工具诈取财物后廉价转让或赠与该公司的股东。3、逃避法律义务规制,法律不允许为逃避法律现存的规避义务而设立公司。例如在“Gilford Motor Co Ltd.Horne”一案中,Horne曾和Gilford在雇佣契约中约定,Horne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争抢Gilford的客户。Horne后来离开了Gilford的公司,并以自己的名义开始一项业务与Gilford进行竞争,不久Horne的律师收到了一份和Gilford的服务合约,便以自己妻子的名义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的股东是Horne的妻子和Horne,Horne执行新公司的业务。法官判决Horne败诉。19 Horne为逃避因合同产生的义务而设立公司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4、公司资本显著不足,根据朱慈蕴教授的观点,在公司资本显著不足时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应注意,仅有公司资本不足的事实并不能否认公司的人格,而要结合其他因素考虑;判定资本是否充足的时间标准应该是以公司设立时为准。我国法律规定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要明确它对一人公司制度的保障作用,目的是维护一人公司制度,作为对一人股东违反股东的诚信义务最后的监察措施。一人投资者之所以利用公司的形式,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的股东不必直接承担公司债务,这种保护在法律中称为“公司面纱”,它保护着股东个人财产而让公司对公司债务或不法行为负责。公司独立人格的“实体法则”已经牢固树立于公司法人的传统观念中,并被积极维护。但是公司独立人格的维护是以公司面纱被用于合法目的前提下才存在的。如果一人股东违反股东的诚信义务,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借助公司面纱损害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公众利益谋取自己利益,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时,则要启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突破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约束,刺破公司面纱,追究股东的无限责任,将公司与背后的股东视为一体,在公司财产范围外,承担公司的对交易相对人的民事赔偿责任。20公司法人格否认对公司法人格的限制作用时值得肯定的,但在适用时要严格限制。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运用不当可能对一人公司制度本身造成伤害。公司法人格否认相对于一人公司法人格独立只是特例而已。正如有人说的一样“公司法人格否认好比在某些情形下以公司形式竖起的墙上被钻了一个孔,但对于钻孔之外的所有其他目的而言,这堵墙依然矗立着。”偶尔发生例外不会对有限责任之墙产生威胁,但普遍性发生例外,将会使这堵墙千疮百孔,最终坍塌。四、结语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中,一人公司已经形成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世界上已有相当的国家和地区或者以成文法的方式承认一人公司,或者通过判例的方式给予一人公司合法地位。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也承认了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但是承认一人公司是利弊兼有的选择。在它的有限责任为股东降低投资风险,刺激其投资积极性同时,也使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机会增多;在单一股东意志可以代替股东大会意志使决策更灵活迅速同时,却容易丧失公司独立意志,使公司沦为单一股东的工具。一人公司对传统公司理论和制度又提出了挑战。它打破了传统公司的社团性理论,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社团法人,而社团法人是人的集合体,是以人的集合为基础而成立的法人。一人公司在其产生之初,由于其股东的唯一性,被人们作为公司的异类看待,各国普遍采取否定的态度,但是随着理论上对公司本质探讨的深入,人们已逐渐接受一人公司归根到底属于公司的观点。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应强调其独立于出资人,即使是一人公司,其公司与出资人也必须相互独立,这就是公司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对一人公司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一人公司规制问题仍是一大难点。一人公司最主要的弊端是欠缺公司法人制度利益平衡机制。与普通有限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这些机构相互制衡进行比较,一人公司则将此三大机构合而为一,导致了一人公司中的一个股东独揽大权的局面,因此对于一人公司各项制度的设计都要首先考虑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一人公司是股东经营的工具,是股东追求一人公司治理效率性的结晶,有关一人公司的制度设计不能只偏重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华市2025年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招聘5人-统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州市2025福建福州鼓楼区安泰街道网格专职采集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州市2025浙江湖州市文化馆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深圳市2025年3月广东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办事处招聘场馆管理岗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5年青海海西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10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眼镜店计量管理规范流程方案
- 河北省2025年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使用总量控制数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1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朝阳市2025辽宁朝阳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聘2025年从朝阳市入伍2025年退伍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超市运营成本控制预算方案
- 徐州市2025江苏徐州市市直部分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招聘16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口腔门诊6S管理标准化实施指南
- 《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课件
- 2025-2030公务航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高中数学集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导游证资格考试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羽毛球裁判员培训与实施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顽皮的小雨滴》课件
- PPD接种培训课件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3.2.1向量的加法课件(共21张课件)
- 宫外孕大出血护理
- 《纳米陶瓷微珠保温隔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