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_第1页
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_第2页
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_第3页
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_第4页
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新网宁波4月24日电(李佳赟)中外合作大学以其“混血”特质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圈的独特生态。4月24日,中外合作大学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暨2015年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多所中外合作大学及办学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声”,组团应对在国际化教育进程中的瓶颈与挑战,并进一步探索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路径。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近年来,通过聘用外国教师和专家、开设多元化第二课堂等手段,家门口的“国际大学”正日益庞大,且呈多样化趋势。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赵中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中外合作办学培育的学生在中西两种文化浸润下成长,社会发展急需这批人才,他们是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生力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说。但这座流淌着中西血液的“混血儿”同样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科研副院长李新碗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现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良莠不齐,国际化模式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少人以偏概全地认为中外合作大学是披着“洋”皮的狼。而对外,优秀留学生招生工作也面临瓶颈,无法用“中国学位”来吸引优质人才,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之殇”。岑建君感叹,如今高校建设“千校一面”,培养模式雷同,国外优秀教师“水土流失”严重,长此以往,只是“淘”下了教学内容,却没有沉淀出教学文化和管理理念,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接下来中外合作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模仿走向创新,走内涵发展道路。”岑建君掷地有声。在岑建君看来,中外合作大学要从规模走向质量,控制节奏,适度发展,在课堂体制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再创新,中西合璧,培养具有“中国人”姿态的“世界公民”。而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则认为,学校要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同时,充分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在教学中多采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案例。“集全球智慧,解决地方难题。”杨福家表示,学校要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样,温州肯恩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王北铰也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点赞。王北铰认为,中外合作大学要努力立足区域需求,结合国际办学资源,利用地域优势助推学校发展,同时学校也要发挥自身的应有作用,“反哺”地方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