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质量检测1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质量检测1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质量检测1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质量检测1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质量检测1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检测(一)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少年儿童快速增长,而老年人口增长缓慢,其结果是总抚养比主要是儿童抚养比快速上升,经济增长将深受其累,这时就形成了所谓的“人口负债”。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图甲)与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1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人口负债最高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解析结合材料和题干要求可知,负债最高的阶段也就是少年儿童出生率最高的阶段,由图甲可读出为第二阶段。答案b2关于四个国家人口的增长,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的人口增长处于第四阶段b的自然增长率最高c人口最多的国家是d人口负债最高的国家是解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零增长,属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第四阶段。答案a3“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空巢家庭”多出现在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人口增长类型为“三低”型,人口老龄化明显。答案a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读表,回答45题。气候区合理人口容量/亿人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区28. 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100地中海气候区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304.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解析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答案b5从表中数据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 b水资源贫乏c气候湿热 d常年战乱解析因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气候特点会限制人类的某些活动所致。答案c读“某年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表”,回答67题。具体地区土地生产潜力/万吨可承载人口量/万人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6.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地形土壤热量a bcd解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是由热量条件引起的,而地形差异又是形成热量差异的原因。答案d7青海、西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地理环境特点是“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abcd解析青海、西藏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小,是由地理环境的“高寒”导致的生态脆弱引起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改善当地“高寒”的地理环境特点,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答案b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89题。8广州市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解析“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说明该数量为人口合理容量。答案b9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解析目前广州市的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因而在现有基础上,应建立公平社会秩序,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答案c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增大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bcd解析一定时期内,环境容量是基本固定的。若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答案b1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 b、c、 d、解析模式,人口数量没有超过环境容量,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破坏;模式,人口数量峰值超过了环境容量,其后人口数量下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影响不是很严重,没有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环境容量没有下降;模式,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环境容量下降。故最理想的模式应是,其次是,最后是。答案a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图,回答1213题。(注:图1中a、b、c三条线分别代表不同时期通过政策等外力作用下提前进入衰退期,d线代表自然状态下进入衰退期)12图2中照片所示情景最符合图1中的()a出现期b成长期c兴盛期d衰退期解析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农村空心化在21世纪达到兴盛期。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社会现象。答案c13下列各时期可能发生的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出现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农村出现劳动力不足b成长期:后期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动数量大c兴盛期:前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后期城市化发展迅速d兴盛期:前期我国城市出现用工荒,后期出现沿海大量产业向内地转移现象解析出现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成长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化转移,出现了“民工潮”,人口流动量很大。兴盛期:前期城市化发展快,出现大批城市,后期大城市城市化水平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合理,新型乡镇得到积极发展。所以b项正确。答案b据2013年8月某网站消息,西部计划实施10年来,共有14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计划,1.6万多人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为西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此回答1415题。14西部计划志愿者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政策因素 d个人因素解析国家招募志愿者支援西部建设,属于国家政策的实施。答案c15下列关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西部工作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b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c可以缓解西部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状况d导致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失解析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但每年1万多人的规模对就业形势产生的影响是极小的,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供需关系影响也不大,也不会造成东部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由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知识层次较高,在西部地区的各部门工作,会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答案b16贵州省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实施移民工程,逐步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贵州省实施该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经济b生态环境c政治 d社会文化解析本题题干中“把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的150万农村人口迁出大山”提到的这些迁出区都是自然环境恶劣地区,故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生态环境,故选b。答案b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据此回答1718题。17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调的原因有()生育政策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重abcd解析虽然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人为控制选择性生育的现象,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纯自然状态下,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基本上是平衡的,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导致了选择生育的现象。答案a18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abc d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目前”、“最切实可行”。此题易选择,改变性别比失衡现状,通过发展生产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可以完成,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很长的过程。而项近期就可实现。答案b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再生产及人口迁移有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1920题。19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的是()a基督教文化b男女都一样c不孝有三,无后为大d早养孩子早得力解析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早养孩子早得力会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答案b20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解析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高。答案b第卷(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我国老龄人口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然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北京2014年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21.2%。2015年2月某日外地进京人员前十位的来源城市12345678910城市保定天津上海西安郑州深圳太原南京济南沈阳%13.0912.033.851.921.791.711.641.631.621.62(1)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属于哪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什么特点?带来那些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2)据表说出,进京人口的来源地特点及成因。(8分)(3)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吸收大量劳动力。请说出人口迁移给北京带来的好处。(6分)解析第(1)题,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低低低”,该模式下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利于缓解人口压力,但同时也造成劳动力短缺及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问题。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进京人口来源地的分布特点;原因的分析可参考人口迁入地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第(3)题,人口迁移尤其是大量劳动力人口的迁入对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等有利,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和缓解社会问题的角度分析。答案(1)“低低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不足、养老机构发展潜力大。有利影响:人口压力减小;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利影响:劳动力相对短缺;养老及相关费用(负担)增加(社会负担加重)。(2)北京周边邻近地区,多为省会城市、分布在东部地区。原因:北京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优越,交通便利。(3)增加劳动力供给(提供大量劳动力),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老龄化比例减小(减缓老龄化进程)。22读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促使人们做出迁移决定的有利因素,称为人口迁移的_力,图中的代表符号是_。(2分)(2)图中不利于人们做出迁移决定的因素,称为人口迁移的_力,图中的代表符号是_。图中“”表示的是_。(3分)(3)在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_和_。(4分)(4)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城市有大量人口迁入,其吸引力是_。(7分)(5)三峡工程因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工程需移民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市形成阻力的是(4分)()a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近安置困难大c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大适应解析(1)人口迁移的拉力即吸引力,是促使人们做出迁移的决定因素。(2)人口迁移的推力即排斥力,是指不利于人们做出迁移决定的因素。(3)影响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