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doc_第1页
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doc_第2页
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doc_第3页
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doc_第4页
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农村建房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汪日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摘要:通过对皖南山区农村建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农村建房存在的几个主要的质量问题,并探讨在农村地区普及建筑规范和标准,控制农村建房质量和建立有序的农村建筑市场,同时提出有效对策,从而减少农民的损失,以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建房;质量;控制l对策中圈分类号:TU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781I2006)06070903O引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规范,标准以及相关的建筑法规越来越健全,并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有序,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房建设却脱离了国家的规范和标准,产生了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而且,农村的建筑市场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在皖南山区农村,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纷纷扒掉泥瓦房,盖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农村建房的增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户消费结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墙体开裂,房顶漏水甚至房屋塌陷等质量问题,还有安全事故以及建房引起的经济纠纷等.本文主要指出当前农村建房存在的几个主要的质量问题,并探讨在农村地区普及建筑规范和标准,控制农村建房质量,建立有序的农村建筑市场,同时提出有效对策.1农村建房的管理模式本地区农村建房一般由房主自行采购材料,施工则委托给个体工匠.房屋的建设大致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房屋主体施工.这一步中,有的是清包,即农户将施工按承包价承包给个体工匠;有的是点工,即农户请当地的工匠主持施工,户主根据用工需求临时配小工及杂工,按点工付给人工费.第二收稿日期:20060907作者简介:汪日光(1972一),男,安徽宁国人,硕士,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助教步:门窗,水电,装修工程的施工.门窗由个体工匠包工包料;水电,装修工程同房屋主体,只是将施工承包给个体工匠.2农村建房的特点农村建房主要有以下特点:(1)地处山区,房址大多为坡地,交通不便.(2)建设规模小,一般为23层,且地点分散.(3)无设计图纸,主体结构变动随意性大,农房的设计,施工全部由当地工匠承担.(4)设计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而是按工匠的经验或当地的习惯做法确定.(5)施工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不高.(6)整个施工过程没有专业人员或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3农村建设常见的弊病3.1墙体工程农房的墙体都用粘土砖砌筑,一般有240墙,120墙,240空斗墙.240实心墙和空斗墙(一斗一盖)的组合是本地区常见的承重墙,组合方式有:对于2层楼房,底层窗台以下采用240实心墙,以上至屋檐采用240空斗墙(在每层圈梁下砌35皮实心墙).对于3层楼房,底层采用24O实心墙,上面2层采用240空斗墙.其它方式,即有的农户按自己的意愿自行调整.墙体是建筑主要的围护结构,除了要满足承重要ur程与建设2006年第2O卷第6期7o9求外,还应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_l1.农房墙体存在的问题有:240空斗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很差,农民普遍反映夏天热,冬天冷.240空斗墙的承重性能差.立砌砖的粘结面积小,若发生地震,只要砂浆的粘结被破坏,立砌砖就失去承重作用,墙体也宣告破坏.现浇肋梁支座下面的240空斗墙没有加固措施,很容易产生局压破坏.二层以上的承重墙随意变为120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3.2构造柱,圈粱的设置农房大多在外墙的拐角处设置构造柱_2.存在的问题有:构造柱一般只是在底层设置,没有升至房顶.构造柱与墙体之间没有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拉结钢筋.构造柱终止时,柱内竖筋没有锚入圈梁内.这种构造柱严重削弱了其对墙体的约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构造柱的有效性能.农房一般每层且每道墙上都设置圈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纵横圈羚的结点以及圈梁与构造柱的交点处,圈梁纵筋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这种圈梁的整体性差,箍住楼(屋)盖的能力较弱.另外,农房的分割墙较多,有的房问面积较小,没有必要每道墙上都设置圈梁.3.3钢筋制作及配筋箍筋制作时,弯钩一般都为9O.,没有按要求弯成45.,另外弯钩的长度很多达不到5d.对抗剪钢筋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将箍筋安上即可,不注意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的间距.很少将梁内受弯纵筋在梁端弯起作为抗剪钢筋,造成材料浪费.外挑梁墙内部分的长度,应根据墙内梁上有墙和无墙确定,而当地统一取为2倍的外挑长度,结果造成墙内梁上有墙时长度可能长了,无墙时(屋面挑梁)反而短了.忽略板上负筋的作用,有.的根本不配负筋,有的即使配了,由于不安放支架,浇筑时也被踩到板底去了.这样施工的板,四周支座上表面容易出现裂纹.若为屋面板则容易使板内钢筋锈蚀,及屋面漏水.板上栏杆位置不设栏杆预留筋,靠打膨胀螺栓安装栏杆.这种栏杆不牢固,易发生安全事故.3.4砂,石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当地配制砌筑砂浆时,往往有意采甩黄泥浆水来提高砂浆的和易性.结果使砂浆的含泥量大,强度反而降低.710工程与建设2006年第z0卷第6期配置混凝土存在问题有:一般只采用2O40mm的石子,而不加1O20mm的小石子.结果造成大骨料间的缝隙全部由砂浆填补,加大了水泥的用量,且混凝土强度也不高.没有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只是按当地的习惯及工匠的经验配料,混凝土强度很难保证.拌和混凝土时,用水量的随意性很大,塌落度大小不均,若出现振动器打不动时,直接在振动器周边撒水的现象严重.这样浇筑出的混凝土,有些部位水泥浆多,有的部位少,强度很不均匀.3.5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施工缝当地一般采用板底圈梁,楼(屋)盖施工时采用二次浇筑,即先浇筑圈梁,拆模后再支板的模板,浇筑板,为使板和圈梁能连成一块,仅在圈梁混凝土初凝前插上长10mm,6soo1000的连接筋.这种施工方法的确更加简单,同时也有利于模板的加固,但使圈梁与板分离,整个楼盖失去了整体性,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弱,从而使各道墙体协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降低.3.6屋面防水农村地区一般将部分或全部屋面做成平屋顶,以方便在上面凉晒粮食,衣物等.平屋顶做法有;随打随抹.在现浇屋面上再做一层2O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这种屋面防水,保温性能差,往往三五年过后就出现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现象.4原因分析据调查,大部分农户情愿多花点钱,也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房屋质量好,美观适用.出现以上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农户缺少建房的常识.目前有关房屋建设的书籍,专业性强,理论深的多,而通俗易懂适合大众的比较少.大部分农户只是从亲戚,朋友以及别的建房户那里获得一点建房的知识,几乎没有别的渠道.(2)随大流思想严重.有的农民甚至知道一点城市中正规楼房的做法,如必须采用240实心墙,但看到别人都采用240空心墙,且没有240空心墙倒塌的事例,就觉得小房子,240空心墙已经够了,没必要浪费材料.(3)农户的法律意识不强,缺少规范的合同文本.有的农户与施工队只是达成口头协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农户将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签订(下转第771页)3结束语上部结构的后浇跨,应采用在强度满足的情况下线刚度尽量小的梁来连接,也可以用小牛腿作支点后浇梁来连接.由于主楼与裙房的总沉降量不同,其差额值应通过计算确定.在主楼与裙房同时施工时,其沉降的差值应在低层层高中调整.当后浇带全部合笼后各层楼面的误差量,由施工人员在进行找平层施工时进行调整,保证主,裙房各层楼面的一致,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参考文献1-13GB5oOIO-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2姚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33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s.4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T验收规范s.53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上接第710页)书面协议的,协议中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由于找不到适合当地建房市场的规范合同文本,法律上对施工队的约束力较小.(4)从业人员素质.当地的工匠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受力原理不清楚;有的工匠虽然在正规项目上工作过,也知道一些建筑规范的要求,例如箍筋的45.弯头,圈梁结点处纵筋的锚固等,但看到别的工匠已简化了,自己若还按规范的要求做,岂不是吃了亏,于是将规范抛在了脑后.(5)没有监督管理机制.当地政府对农村建房除了审批宅基地之外,其余的不管不问.由于没有专门监督农村建房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使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6)对农村建房市场疏于管理.首先对从业人员不作资格要求,任其在农村建房市场流动;其次对施工队伍不登记,不注册,施工队有活则合,无活则散.5建议对策(1)提高建房户的质量意识.当地媒体要加强农村建房的报道力度,宣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当地的报刊开辟报道专栏,在电视上建立农村建房节目,或将建房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免费向建房户发放,或以类似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形式在各村庄张贴.报刊,电视的宣传内容应突出质量事故报道,按规范施工的录像,也可以聘请专家到电台直播间作农村建房知识讲座;小册子,宣传画的内容则以违规操作,建房小常识及质量事故的经验教训为主s.(2)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由于农村工匠的文化素质不高,于是培训时要注意因势利导,首先要肯定当地一些好的习惯做法,对不足之处要耐心讲解,透析原理.培训的内容要严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力求简单,适用,切忌讲大道理,大理论.(3)建立质量监督体制.质量把关的主体应是农户自己.政府的质量监督机构可以举行送技术下乡活动,现场帮教等手段来提高工匠的技术水平,增加农民的建房知识,以及通过日常巡视来控制农村建房的质量.(4)设计适合当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的住房造型,并编制配套的建筑,结构,水电图集,以及建房知识小册子,建立通用合同文:奉,利用当地材料设计混凝土通用配合比等,供当地村民查阅,参考.(5)建立农村建房咨询点.咨询点的工作主要是向农户提供咨询服务,及免费或低价提供相关资料,如建房小册子,被选中的图集等.这样农户就可以有地方咨询怎样订合同,查阅图集,控制质量,以及建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等.(6)在自愿的原则下引导农户走集约化建房道路,以节省建房成本.集约化的程度应可大可小,小则34户,多则整个村庄.地方政府利用政策优惠等手段,鼓励有资质的施工.监理企业到农村承包集约化农房项目.(7)向农户做好房地产产业的宣传,利用政策优惠等手段,鼓励房地产企业到农村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