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_第1页
(医学课件)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_第2页
(医学课件)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_第3页
(医学课件)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_第4页
(医学课件)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 1 第十章第一节继发性贫血 第一节继发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这些来自造血组织以外的由机体的其它脏器原发病所引起的继发性贫血 可分为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和骨髓病性贫血三类 第十章其他红细胞疾病检验 编辑制作李克勤 2 一 慢性系统性贫血 第十章第一节继发性贫血 慢性系统性贫血主要包括 1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2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3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3 概述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是指在肝脏疾病的病程中出现的贫血并发症 常见于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4 摄入和储存不足 脾功能亢进和脂肪代谢障碍使红细胞破坏过多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致的出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障碍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5 1 血液检查 可见异常红细胞 如棘状红细胞 acanthocyte 靶型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等 血小板减低 白细胞一般正常 淋巴细胞比例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增多 有出血时 网织红细胞数增高 实验室检查分析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6 2 骨髓象增生正常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常明显活跃 约20 患者骨髓中可见巨幼红细胞增多 酒精中毒性肝病患者红细胞系明显受抑 可出现红系病态造血 表现为骨髓的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 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加等 实验室检查分析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7 依据病史及临床症状 外周血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轻度 中度贫血 可见异常形态红细胞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 可见有巨幼红细胞 诊断可初步确立 肝病时充血性脾大可伴有脾功能亢进 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8 概述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 EPO 产生不足或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患者常常以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的首发症状 以血清肾功能试验异常和EPO减少为特征 一般为中度贫血 二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二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9 1 血液检查血涂片中红细胞呈正细胞 正色素性 可见多少不等的异形和破碎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低 白细胞正常或增高 血小板正常或降低 出血时间和血块收缩异常 凝血时间正常 肾脏炎性损伤引起血清铁下降 铁再利用降低 并发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时 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形态 实验室检查 二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10 2 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红细胞系 粒细胞系 巨核细胞系增生情况及幼稚细胞各阶段比例均在正常范围 骨髓铁染色正常 尿毒症晚期 可见骨髓增生低下 幼红细胞成熟受阻现象 实验室检查 二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11 贫血程度与病情有关 贫血的病人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有无异常 要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病 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相鉴别 如果有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或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加之实验室检查结果不难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 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12 三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概述 红细胞生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当内分泌激素异常时 所导致的贫血为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病因 当雄激素降低时 红细胞的生成减少 在甲状腺机能减退时 红系造血功能下降 雌激素可降低红系祖细胞对EPO的反应 而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垂体功能减退 三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13 1 血液检查血涂片异形红细胞较少见 有时可见患者涂片中有棘形红细胞 贫血多为轻 中度 一般血红蛋白不低于80 90g L 网织红细胞减少 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正常或轻度减少 在少数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中抗球蛋白试验可阳性 血清EPO水平降低 实验室检查分析 三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14 2 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轻度减低 粒 红比值可增高 若同时合并铁或维生素B12缺乏 则有相应的血象改变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增多 但铁粒幼红细胞数量减少 三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实验室检查分析 15 除有以上贫血指标外 临床表现以相应的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为主 在激素替代治疗以前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很常见 目前 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相对少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16 慢性病性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 ACD 通常是指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 如慢性感染 恶性肿瘤 肝脏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肺结核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内分泌异常等 直接或间接影响造血组织而导致的一组慢性贫血 二 慢性病性贫血 二 慢性病性贫血 17 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包括3个方面 发生机制 二 慢性病性贫血 一 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二 骨髓对贫血状态的反应障碍 三 铁的释放及利用障碍 18 1 贫血为正细胞性 正色素性 也可是小细胞和低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可增加 白细胞 血小板可正常 血象变化随原发病程度不同而不同 2 血清铁 SI 降低 总铁结合力 TIBC 降低 血清铁蛋白 SF 增高 实验室检查 二 慢性病性贫血 19 3 骨髓象变化随原发病程度不同而不同 骨髓铁染色可染铁增多 但铁粒幼红细胞数量减少 4 血清EPO水平降低 5 其他辅助检查如肿瘤侵犯骨髓时 骨X线显示异常 实验室检查 二 慢性病性贫血 20 1 主要是与缺铁性贫血相鉴别 慢性疾病性贫血时 铁剂治疗无效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 增加缓慢 而缺铁性贫血时增加的快 病因性铁剂治疗可有效 2 对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 可使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 使红细胞数值升高 鉴别诊断 二 慢性病性贫血 21 概述 骨髓病性贫血 myelophthisicanemia MA 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 本病是指恶性肿瘤或炎症组织浸润 造成微环境结构破坏 影响造血祖细胞的落户和增殖所致的贫血 三 骨髓病性贫血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2 1 血象大多数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常见巨大畸形血小板 红细胞大小不等和异形红细胞增多 骨髓纤维化时有泪滴样红细胞 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 合并溶血时可增多 实验室检查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3 2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在髂骨髂压痛处穿刺涂片 或骨髓活检可找到肿瘤细胞 转移癌细胞体积大小不一 常为多个癌细胞聚集一团 可见双核或多核 核浆比例增大 染色质粗呈深蓝色 常有核仁 胞质蓝色 腺癌细胞呈腺腔样排列 鳞癌转移时可见角化癌珠形成 三 骨髓病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 24 1 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 可超过50 109 L 但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改变 粒细胞有中毒颗粒及空泡形成等中毒性变化 原发病经治疗去除后 血象变化随之恢复正常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有巨大脾脏 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 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碱性磷酸酶 NAP 活性减低甚至为零 鉴别诊断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5 3 缺铁性贫血 IDA 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髓而原发病灶不明显时可误诊为IDA 对未能找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缺铁实验室检查依据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或用铁剂治疗仅能收到暂时效果者应仔细寻找原发病灶 鉴别诊断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6 4 溶血性贫血有红细胞破坏增多和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网织红细胞增加 红细胞形态变化明显而无粒细胞和血小板改变 也无骨痛 骨质破坏等表现 鉴别诊断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7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无骨痛及肝 脾淋巴结肿大 无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骨髓增生低下 非造血细胞增加 无骨质破坏 无肿瘤细胞浸润 6 MDS一般无肝 脾淋巴结肿大 有异常病态造血的形态学特点 鉴别诊断 三 骨髓病性贫血 28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vera 简称 真红 为慢性进行性主要累及红细胞系 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殖性疾病 第二节红细胞增多性疾病 第二节红细胞增多性疾病 29 发病原因 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不受红细胞生成素的正常控制而自行增殖 或造血干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增高及异常骨髓增殖因子的刺激所致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0 1 血液检查及结果血红蛋白 180g L 男 170g L 女 红细胞计数 男 6 5 1012 L 女 6 0 1012 L 白细胞计数 12 0 109 L 无发热及感染 血小板计数 400 109 L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偏高 红细胞压积增高 男性 55 0 55L L 女性 50 0 50L L 红细胞容量增加 实验室检查分析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1 2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粒细胞系 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均增生 以红系增生显著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粒与幼红细胞比例下降 铁染色显示 骨髓内储存铁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100 无发热及感染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实验室检查分析 32 1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一般有高原经历 一经吸氧或转往低处 3004m以下 病情自然好转 2 严重心肺疾病X线检查有肺 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 超声波等心肺检查异常 鉴别诊断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3 3 与其他疾病鉴别也应与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 肾上腺样瘤 肝癌 肾癌等 囊肿和血管异常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 鉴别诊断 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4 概述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secondarypolycythemia SP 是由继发于其他疾病 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 简称促红素 分泌增加而致的红细胞增多 按照促红素分泌增加的特点又分为红细胞代偿性增加和非代偿性增加 二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35 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3 慢性肺部疾病4 心血管疾病5 血红蛋白病6 异常血红病 一 红细胞代偿性增加 二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代偿性增加主要见于 36 1 肾脏疾病 2 其他肿瘤等 二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 二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主要见于 37 1 外周血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容量高于正常 但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 2 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心肺疾患者可引起降低 而在肿瘤病人则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