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造船业概述镇江造船业概述 2011年02月28日镇江润鼎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是一家从事金属材料检测的专业检测公司 镇江造船业历史悠久,南朝梁时就营造战船,唐、宋、元、明历代都有镇江造船的记载,清代建有多处小型船场,逐渐成为长江南岸造船基地之一。民国时期,有多家小型船舶修造厂,以修造木质船为主。建国后,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镇江船舶修造厂以及由几家私营船厂联合的同益轮驳修造厂和镇江市船舶合作社先后成立,修造船能力和水平均有提高。60年代中期,船舶生产由以修为主转为以造为主。70年代初,交通部决定以镇江为造船配套产品基地,先后投资兴建镇江锚链厂、镇江船舶螺旋桨厂、镇江船用柴油机厂等船舶配套企业。同期,地方造船工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兴建了谏壁船厂等几个造船及船舶配套厂,并开始生产千吨级驳船和大功率推轮等高水平船舶。1976年,成立镇江市船舶工业局,1980年,改为镇江市船舶工业公司。80年代以后,船舶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造船能力达到万余综合吨,主要产品为5000吨级以下的中小客货轮、推拖轮、货驳及其他特种船舶,配套产品有直径为82毫米以下电焊闪光锚链,直径6米、净重20吨以内各种类型螺旋桨,功率3303970千瓦中速柴油机和与万吨级各类船舶配套的甲板机械以及齐全的舾装件。 1985年,市区有船舶工业企业11家,其中船舶修造企业4家,船舶配套企业7家;共有职工560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64人;固定资产原值8553万元,工业总产值7996万元,利税总额1788万元,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市区的3.64和7.09。主要产品产量为:造船113艘、28987吨,锚链5059吨。江苏省镇江船舶修造厂是江苏省属造船工业建厂最早、装备齐全的骨干船厂。镇江锚链厂是全国最大的闪光电焊锚链生产厂。先后有2个锚链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个产品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奖。此外,市属四县有造船企业4家,职工415人,固定资产原值693万元,工业总产值718万元,利税总额92万元。驻镇的海军装备修理部四八二二工厂专事军用舰艇修理,1985年有固定资产原值1517万元,年产值263万元。 汽车工业是镇江的新兴行业。60年代中期,南京汽车制造厂为扩大生产组织专业化协作,镇江在手工业局所属几家企业的基础上,相继成立汽车铸件厂、汽车钢圈厂、汽车滤清器厂和汽车配件厂,接受南汽扩散零件的加工任务,镇江汽车工业由此起步。省计经委批准南京汽车制造厂跃进牌汽车年产扩大为25000辆的规划方案后,镇江汽车制造厂等12家生产企业于1974年列入这项技术改造计划,获得总投资800多万元。1975年,1吨军用越野车在镇江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是镇江汽车工业整车生产的开始。1976年,成立镇江市汽车工业局。后又相继试制并生产1吨民用车和冷藏、保温车。1980年,共生产各类汽车411辆。1981年,调整国民经济,汽车工业一度受到影响。1984年,汽车工业调整布局,成立镇江汽车制造总厂和镇江冷藏车厂。1985年初,成立镇江市汽车工业公司。经20年发展,镇江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生产轻型系列汽车2000辆、冷藏保温车500辆以及2000多万元产值的汽车钢圈、汽车铸件等多种汽车配件的能力。轻型越野车、冷藏保温车和汽车钢圈在省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l983-1985年,先后有4个汽车配件产品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 1985年,市区有汽车工业企业9家。职工3725人,固定资产原值320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367万元,利税总额1427万元,产值利税分别占市区的2.9和5.69。其中市汽车工业公司所属企业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777.2万元,人均利税4564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9478元。主要产品产量为:轻型系列汽车794辆,冷藏保温车360辆,钢圈14.75万套,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镇江汽车制造总厂是镇江汽车工业的主导企业,是全国允许生产汽车产品的66家企业之一;镇江冷藏汽车厂是全国汽车工业中第一家专门生产冷藏、保温汽车的专业厂。此外,市辖四县有汽车工业企业37家,职工4580人,固定资产原值1274万元,工业总产值5614万元,利税总额990万元。 第一章 船舶工业 第一节 船舶修造 清末,镇江有李恒记、赵福兴等几家修船厂。民国2年(1913年)起,宁波人周千 创办的茂昌机器厂等先后建立,主要为过往船只修理机器。1951年,张万昌等4家船厂联合,成立同益轮驳修造厂。同年5月,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镇江船舶修理厂(1958年改名为江苏省镇江船舶修造厂,简称镇江船厂)成立。2厂均从事木质船舶的修造。1956年,镇江船厂开始生产钢质船舶,私营船厂组成镇江市船舶合作社(1959年并入镇江船厂),同益轮驳修造厂停业。1966年成立镇江船舶修造生产社,1971年更名为江滨船厂,1974年更名为谏壁船厂。1980年,以镇江船舶学院附属工厂为基础建立润州船厂。 1985年,市区有镇江船厂、润州船厂、谏壁船厂和长江船舶修造厂4家船舶修造企业,共有职工2502人,固定资产原值2877万元,拥有5000吨级船台1座。3000吨级船台3座,7218米室内船台4座,14013米10428米横向滑道2座,固定码头、浮动码头各1座,简易码头2座。是年,产值4405万元,利税总额619万元。1951-1985年,镇江共造船1471艘,194657综合吨,品种有100多个,有8个产品分获国家和部、省级奖励。 一、客、货轮制造 民国13年(1924年),江北士绅汪永沂、马士杰、李耆卿等发起募捐白银约3万两,建造用于长江南北义渡的普济号钢质蒸汽机客轮。船体由李恒记船厂老板李国恒设计、放样,蒸汽机由茂昌机器厂生产,锅炉制造和铆工聘请上海师傅承担。总吨位188.07吨,净重78.83吨,总长3139米,总宽6.41米,型深1.95米,载客416座,时速15.4公里。这是镇江造船史上第一艘、也是解放前生产的唯一一艘民用机动钢质船舶。 1951年,镇江船厂有职工276人,固定资产原值4.78万元,有皮带车床6台,牛头刨床1台,钻床1台,只能生产112、226、328客位木质客船。1956年,自行设计建造解放后江苏省第一艘钢质铆钉结构蒸汽机客轮-新苏号,采用2台功率55千瓦蒸汽机,长32.9米,宽7米,型深2.58米,吃水1.56米,载重量为153.7吨,载客308人。1963年,又先后建造140客位单层甲板内河客轮和240客位双层甲板客轮。以后逐步自制500吨油压机、三星和七星滚、160吨折边机,80吨筋骨冷弯等设备70余台(套),使钢板滚平、折边、筋骨成型、壳板成型实现机械化。并装配3、5、10、20吨行车20多台,购置80吨坦克吊和标准精密机床,建成承载能力为200700吨露天船台4座和船台滑道,逐步淘汰人力绞关起落,增强造船能力。 1973年起,镇江船厂陆续建造300500客位长江沿岸客轮33艘。1980年,根据江苏省交通厅下达的任务,建造500客位双体客货轮3艘,除载客外,还可放自行车200多辆,供江阴至八圩、镇江至六圩渡口使用。1983年,先后建造800客位双体客货轮、1000客位双体客轮各2艘,后者1984年获交通部内河优秀船型奖。1984年,润州船厂为浙江建造560客位双体客轮2艘,首次将双体客轮用于沿海运行,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质产品奖。 二、推、拖轮制造 1965年,镇江船厂首次设计建造功率100-136千瓦的内河钢质拖轮,为交通部定型产品,获交通部内河优秀船型奖。该轮采用中等长度的固定加速型导流管,泵柱牵引力达到2800公斤以上,单位千瓦的牵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最大拖载能力为1000吨。在5年间共建造155艘,从而使蒸汽机拖轮迅速淘汰。1969年起,又建造功率176-368千瓦拖轮新产品,为大运河拖带500吨级货驳配套,先后生产20余艘。1974年,对拖轮又作改进,采用2台6160A1增压、增速柴油机和双级减速机及双管装置,提高船舶的牵引性能,牵引力达5300公斤,可拖带600吨驳船4艘,拖速每小时8公里,续航可达270小时。1978年起,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镇江船厂承担建造功率1940千瓦推轮13艘。该轮用民主德国主机,单机功率970千瓦,配有雷达导航、主机遥控装置等设备,推动3000吨分节驳4条,正常推动能力为12000吨,适用于长江大型推运。这是镇江建造较大功率机动船舶的开始。1985年,建造新型的功率1764千瓦“Z”拖轮和功率1470千瓦推轮各1艘。 三、特种船舶制造 1956年开始,镇江船厂陆续建造120立方米小时抓斗式挖泥船、公安巡逻艇、441千瓦交通艇、40立方米小时链斗式挖泥船等。1973年,建造330千瓦灯光近海渔轮和441千瓦围网近海渔轮,先后共造8艘。1975年,设计建造80立方米小时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后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和江苏省优质产品奖,先后共生产近百艘,产品销至18个省、市、自治区,1976年出口斯里兰卡、马里等国。1979年6月镇江船厂自行设汁、配套建造的长江水质监测船-常清号,系我国长江流域第一艘水质监测船,配备多种科学实验仪器,能分析40多个水质项目,获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科研产品奖。1980年前后,还承接建造200客位的湖光号、湖辉号、乙泉号旅游客轮,技术、性能、装饰均达到当时国内-流水平。湖光号还获交通部内河优秀船型奖。1981年,在原80米/小时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的基础上又设计建造JYP-250D型全液压绞吸式挖泥船,主船体由5只浮箱拼装而成。便于火车、汽车装运,1983年获国家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 四、货驳制造 解放前,镇江建造的木质驳船因其载运货物多,稳定性能好。为南京、扬州等地采用仿制。建国后,生产的木质货驳一般为100吨以下。1962年以后,镇江船厂开始建造60吨、100吨、150吨、200吨、300吨的钢质货驳。1972年为长江航运总公司首次建造1000吨汽油驳。1975年起,又有1O00吨沿海货驳问世。1976年,谏壁船厂接受交通部下达的建造1000吨港驳任务,先后建造14艘。1982年又建造1500吨自航自卸煤驳,救生、消防通风、取暖等设备齐全,效率提高3倍以上,煤耗减少,是建国以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二艘自航自卸煤驳。1982年,镇江船厂承接建造的3000吨级分节驳为镇江建造的最高吨位驳船。 部分年份造船产量表 年份 产量(艘吨) 年份 产量(艘吨) 年份 产量(艘吨) 1954 1963 1965 1966 1968 1969 1972 10312090 51955 2618513 5136390 2518985 4446885 1422970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37260 2245490 2434030 3261400 3879280 39110000 5117702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93179135 101138673 92182410 96190115 73218845 113289870 五、船舶修理 解放前,镇江有私营李恒记、赵福兴、张晓荣、李顺记、张万昌等船厂,以修理木质船为主;有茂昌、镇友、镇华、永太、大生、宝昌、义森等机器厂,检修船舶机械。 建国初,各船厂仍然以修船为主,修船的设备只有少量的台钻、车床、刨床等机械设备。19511960年,镇江船厂共修船647艘。60年代,镇江轮船运输公司、镇江轮船联合运输公司先后成立了保养厂,自行解决船舶中小维修。镇江船厂主要承担大修任务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柴油机代替蒸汽机。1969年,为海军某部修理53511舰,船体总重量为700吨厂内无船台滑道设施,卷扬能力也受限制,采取拆除一些部件以减轻船身重量,自制滑道设施和增加卷扬设备,如期完成修理任务。这是第一次修理中型军用作战舰艇。1961-1970年,共修船607艘,其中铁壳多于木质,机动船多于非机动船,柴油机为动力的多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1971年后,修船量减少。至1980年,共修船110艘,均为机动船大修。其中为安徽省航运厅航政处大修一艘200立方米绞吸式挖泥船。船壳和甲板60以上拆除更新,并把原来的蒸汽机改为463千瓦柴油机,机械传动全部改为液压传动,全面改进船舶的性能和面貌。 80年代以后,造船任务不足,各船厂均重视修船任务,1982年,谏壁船厂将修船车间划出,在厂内成立镇东修船厂,专事船舶修理承接维修500吨级、441千瓦以下的泥驳、拖轮机动驳、汽渡等船舶。镇江船厂、润州船厂承接1000-1500吨的油轮、货轮和中型客轮等维修任务。1984年,润州船厂为海军改装20导弹快艇4艘,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1981-1985年,上述3厂共修船115艘。从1951年至1985年共修各类船舶1479艘,其中镇江船厂1422艘。 第二节 船舶配套产品 1973年起,为提高国内船舶配套自给能力,交通部在镇江先后建立船舶辅机厂、锚链厂、船用柴油机厂、船用增压器厂和船舶螺旋桨厂等船舶配套产品专业厂,总投资6000余万元。在交通部的支持下,镇江市新建和扩建船用动力机厂、镇江防污设备厂等企业。到1985年,有船舶配套厂7家,职工3103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636万元,主要设备600多台,工业总产值3591万元,利税总额1169万元,主要产品有锚链、船用柴油机、螺旋桨以及甲板机械、救生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等,有2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个产品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个产品分获部、省优质产品奖。 一、船舶主机 50年代末,镇江船厂自行设计制造62千瓦和11O千瓦蒸汽机。1972年,试制成功6260型198千瓦柴油机。1973年经过改进定型,生产6160型99千瓦柴油机,共生产218台21936千瓦。1975年,镇江船舶工业学校(船舶学院前身)附属工厂生产X2105C1型柴油机。之后经过改进的X2105C2型18-21千瓦柴油机,通过部级鉴定,用于救生艇主机,在零下40的情况下正常运转,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先后共生产1401台。1975年建立的镇江船用柴油机厂和镇江增压器厂,总投资2500万元。1976年,首次与上海船舶研究所联合试制成功6E350ZDC1102千瓦船用柴油机,通过部级鉴定并获上海市科技三等奖。1979年,增压器厂生产的YZ350-1型废气涡增压器,通过部级鉴定并开始小批量生产。1980年,试制27DP增压器,替代民主德国M3增压器。同年引进联邦德国丹麦MAN-B公司V、2330、SV、2832两个系列中速柴油机专利软件,年设计能力为22050千瓦。1983年,增压器厂并入船用柴油机厂。1984年,首批3台664千瓦的723-2柴油发电机,交付大连造船厂配置在全国当时最大的65000吨油轮上。1985年,又生产4台1320千瓦的6L2832柴油机,作为国家海洋局800吨海洋调查船和南京长江运输公司5500吨级船上主机使用。柴油机零件部件自给能力90。与柴油机相配套的27DP-I、型增压器年设计能力为240-250台,1982-1985年,共生产83台。1985年,镇江船用柴油机厂有职工706人,固定资产原值972万元,工业产值429万元,利税总额120万元。主要设备有C5225立式车床、C63125曲轴车床、T62l6卧式落地镗床、T4163B坐标镗床、BJ2020(6米)龙门刨床、M9017光学曲轴磨床等金属切削机床146台,1000吨摩擦压力机等锻压设备5台,起重设备15台,容量为2000千伏安全自动控制柴油机发电机组试验台和3000千瓦的柴油机主机试验台各1座。 二、船舶辅机和电器 60年代中期,镇江防污设备厂和镇江变压器厂(1975年并入防污设备厂)有少量船用甲板机械及船舶电器生产。1973年底,交通部投资1100万元在谏壁兴建镇江船舶辅机厂,次年,边基建边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起货机、起锚机、救生吊艇装置。在兴建辅机厂的同时,交通部在镇江动力机厂投资200万元,添置主要设备29台,改名为镇江船用动力机厂,生产国内外11个机型202种船用柴油机配件。1976年起,镇江市防污设备厂和长江机械厂开始生产船用油水分离装置。此后,各生产企业陆续增加设备,开发新产品,船舶辅机厂除增加原有产品规格品种外,增加各类船用绞车等产品的生产。船用动力机厂建立铸工车间,铸造能力达到1000吨,研制生产各种型号的起锚机、绞缆机、液压舵机、系列往复泵、ZBA6S舱底泵组、二氧化碳船陆通用灭火装置等产品。防污设备厂开发乳化油水处理装置、浮油收集器、石脑油废水处理机、可控硅无功补偿装置、船用锅炉控制箱等新产品。其中远航牌吊艇架装置通过鉴定,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检局1983年海船救生规范。CYF-A、CYF-B系列油水分离装置1984-1985年先后通过国家船检局型式认可,并通报国际IMD的所有成员国。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是3000吨级以上货船的必备装置,除适用于船舶外,还可用于高层建筑和宾馆的防火,1984年通过鉴定,10多个测试要求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4年,防污设备厂电器车间分出,成立镇江船舶电器厂。1985年,防污设备厂和长江机械厂合并,成立镇江环保设备厂。 1985年,船舶辅机及船舶电器企业有4家,职工1597人,固定资产原值1802万元,有各类设备295台,主要有.5和1.5吨炼钢炉各1台,3吨蒸汽锤1台,大型车床8台,大型镗床3台,大型刨床5台,外圆磨床2台,重型齿轮机床4台,导轨磨床1台,30吨汽吊1辆,万能油压机1台。工业总产值1490万元,利税总额218万元。主要产品中,KBH系列可控硅快速无功补偿装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远航牌35-38恒力矩电力绞车和环水牌油水分离器分别获1985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另有4个产品分别获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江苏省科技成果奖。产品销往国内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吊艇装置、救生装置远销希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1974-1985年船舶辅机及电器部分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累计产量 产品名称 累计产量 产品名称 累计产量 起货机类(台) 起锚机类(台) 吊艇装置(副) 液压舵机(台) 390 767 405 20 油水分离装置(台) 船底泵组(台) 救生装置(副) 回转起重机(台) 1000余 19 405 53 绞车类(台) 往复泵(台) 厨房多用机(台)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套) 600 48 39 110 三、锚链 1974年,交通部在镇江筹建锚链厂,总投资1594万元(其中外汇200万美元),设计年产锚链4000吨,主要设备从瑞典ESA公司引进具有7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3号、5号、7号闪光焊接锚链生产机组和500吨拉力试验机。1977年下半年试车生产,1978年正式投产。当年产量达2063吨,超计划14.5,全员劳动生产率9841元,超计划36,每吨电耗700千瓦时,比计划下降20.5,成本比计划下降24,上缴利税159万元。当年回收国家投资12。1984年,产量达到5106吨,超过设计能力27.6。7年中累计实现利税1659万元,全部回收国家投资。1985年,试行厂长负责制,修订和完善定岗、定员、定额标准,干部实行选聘制,班组生产实行优化组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当年生产各种锚链5059吨,产值1221万元,实现利税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22535元,比上年增长10.6,电耗673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1985年,锚链厂有职工550人,固定资产原值2046万元,拥有车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电火花加工机床等金属切削设备15台,锻压设备15台,起重设备20台,以及3.5千伏变电所1座。主要产品船用锚链有AM1、AM2、AM3、直径28-82毫米共44个规格及其相应的附件。工业用链比重较小,主要用于矿山。三山牌AM2级有档闪光焊接锚链先后获江苏省优质产品奖和国家银质奖,AM3级有档闪光焊接锚链先后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江苏省优质产品奖和国家银质奖,优质产品率90。此外,三山牌锚链还先后得到联邦德国GL、英国LR、美国ABS、挪威DMV等4个国际船级社的认可;用于南极考察的向阳红10号的镇江锚链产品,经受了南极寒冷气候的考验。镇江锚链厂已成为生产和出口闪光焊接锚链的基地,产品销往上海、广州、大连等国内各大船厂,并出口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 四、螺旋桨 1975年,交通部开始筹建镇江船舶螺旋桨厂,到1985年基建竣工验收,累计投资近1000万元,形成木模、造型、浇注、机械加工、打磨、抛光等冷热加工配套能力以及物化、金相分析、着色探伤、几何形状检测等测试手段。1979年5月,该厂因陋就简,边基建、边生产,在芦席棚里浇出第一只铜质螺旋桨。1981年,浇注出41.4吨螺旋桨。1982年,扩大产品品种规格。1983年,产铜质螺旋桨361吨,实现利税70万元。1985年,有职工250人,固定资产原值816万元,厂区占地面积40893平方米,建筑面积1699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反射熔炉4台(最大容量20吨),1.5吨工频电炉1台,70立方米和107立方米大中型烘炉各1台,大中小卧式离心浇铸设备各1台,金属切削机床26台,锻压设备3台,起重设备18台,成为螺旋桨专业化生产的中型企业。产品有直径.3米至6米的各种型号青铜、黄铜螺旋桨,为25000吨级远洋客轮、货轮、油轮、军用舰艇、内河大中型船舶、工程船舶提供推进器,同时配套生产大中型泵叶轮和长度3米以下的大、中、小型离心铜套,400毫米以下的巴氏合金轴瓦和各种规格的防腐锌块,综合生产能力500吨,生产螺旋桨和铜套396吨,工业总产值451万元,实现利税15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9500元。1985年,产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船级社(ZC)认可,并先后经英国(LR)、美国(ABS)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滨投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畸变校正流程
- 滑县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江西吉安市七叶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
- 硬笔永字八法课件
- 2025广西百色干部学院招聘教研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临沂临沭县公立医院急需紧缺人才引进(1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第三批招聘16名城镇公益性岗位劳动保障协理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河南单招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华为自动化控制试题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盲人推拿培训教程课件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章节测试答案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 T/CCSAS 023-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紧急切断阀设置和使用规范
- 《财税基础(AI+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