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ppt课件_第1页
机械制图ppt课件_第2页
机械制图ppt课件_第3页
机械制图ppt课件_第4页
机械制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用书机械制图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一 图纸幅面及格式1 图纸幅面如表1 1列出了GB T14689 1993中规定的各种图纸幅面尺寸 绘图是应优先采用 必要时可延长边长 加长量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2 图框格式 GB T14689 1993 图样可以横放 也可以竖放 其图框格式有两种形式 留有装订边的图样 图框格式如上图1 1所示 无装订边的图样 图框格式如图1 2所示 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 图框尺寸见上表1 1 3 标题栏标题栏必须放置在图框右下角 图1 2 标题栏的长边置于水平方向并与图纸的长边平行时 则构成X型图纸 如上图1 1b和1 2b所示 当标题栏的长边与图纸长边方向垂直时 则构成Y型图纸 如图1 1a和图1 2a所示 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与看图方向一致 如图1 3所示 方向符号的画法如图1 4所示 学校的制图作业中 建议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标题栏 二 比例 GB T14690 1993 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称为图形的比例 绘制图样时应尽可能采用1 1的比例 如果实物太大或太小 则可用表1 2所规定的缩小或放大的比例画图 三 字体 GB T14691 1993 1 基本要求2 书写示例图1 6和图1 7所示是图样上常见的字体书写示例 2 书写示例 四 图线1 图线型式及应用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 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 型式 代号 宽度以及在图样中的一般用途 见表1 3 线型应用示例 2 图线的规定画法 五 尺寸主法 GB T4458 4 1984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绘图工具及使用 一 常用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1 铅笔的选用及削法 2 绘图板与丁字尺的使用 3 三角板的使用 三角板分45 和30 60 两块 可配合丁字尺话垂线及15 倍角的斜线 或用俩快三角板配合画任意角度的平行线 如图1 11所示 用三角板画垂线的姿势如图1 12所示 3 三角板的使用 三角板画垂线的姿势 二 其它绘图工具的使用 除了以上的绘图工具外 还有分规 比例尺 铅笔刀 橡皮 胶带纸 曲线板 量角器 擦图片等工具 圆规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一 等分直线段任意等分直线段的方法如图1 15所示 二 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二 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常用方法如图表1 7所示 三 斜度与锥角 1 斜度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 1 斜度 斜度的作法 2 锥度 GB T15754 1995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 2 锥度 GB T15754 1995 锥度的作法 四 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是指以圆弧光滑地连接俩已知线段 直线或圆弧 的作图方法 如图1 21所示 1 用圆弧连接两直线 2 用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 3 用圆弧连接两圆弧 五 圆或圆弧的切线 作两已知圆的公切线 六 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1 惰圆的画法四心近似法画惰圆 2 浙开线的画法 3 阿基米德螺旋线的画法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 尺寸分析1 定行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各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称定行尺寸 2 定位尺寸确定平面图形中各几何元素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二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1 已知线段2 中间线段3 连接线段 绘图步骤 四 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 第五节徒手绘图的方法 一 直线的画法直线的徒手画法 二 圆的画法 圆的徒手画法 三 角度的画法 角度的徒手画法 四 惰圆的画法 惰圆的徒手画法 第二章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一 投影概念 二 投影法种类 1 中心投影法2 平行投影法 图2 1中心投影法 二 投影法种类 2 平行投影法 第二节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 一 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二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2 三视图上的方位3 方向尺寸与投影规律 三视图上的方位的关系 3 方向尺寸与投影规律 第三节点的投影 一 点的三面投影二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 三 两点相对位置的确定 1 两点相对位置的确定 2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判定 四 点的直观图作法 第四节直线的投影 一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 可能有下面三种情况 二 直线的三面投影 1 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二 直线的三面投影 2 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2 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四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1 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相交 两直线相交的投影 3 两直线交叉 如果空间两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则称为两直线交叉 两直线交叉的投影 第五节平面的投影 一 平面的表示方法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 二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1 投影面平行面 2 投影面垂直面 3 一般位置平面 对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 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三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1 平面上的直线 平面上的直线的投影 2 平面上的点 平面上的点的投影 第三章基本体 柱 锥 球 环等几何体是组成机体的基本形体 简称基本体如下图所示 为基本体组成的机件 第一节平面体 一 棱柱棱柱是侧棱线相互平行的平面体 当侧棱线与底面垂直时 称为直棱柱 倾斜时称为斜棱柱 当直棱柱的顶 底面为正多边形时 称为正棱柱 1 棱柱的三视图2 求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1 棱柱的三视图 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二 棱锥 棱锥的各条侧棱线汇于顶点 侧面为三角形 底面为多边形 从棱锥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棱锥高 当棱锥底面为多边形 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时 称为正棱锥 1 棱锥的三视图2 求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正棱锥的三视图 四棱锥台的三视图 第二节回转体 一 圆柱1 圆柱的三视图 2 求圆柱面上点的投影 二 圆锥 1 圆锥面的形成2 圆锥的三视图 3 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 在圆锥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可以用素线法和纬线法两种方法 用素线法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 纬线法求圆锥面上点的投影 三 圆球 1 圆球的形成如图3 11a所示 2 圆球的三视图 3 求圆球面上点的投影 第三节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一 平面体的尺寸注法 二 回转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章轴测图 第一节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一 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 二 轴测投影的术语 1 轴测投影面2 轴测轴3 轴间角4 轴向伸缩系数 三 轴测投影的种类 轴测投影分为正轴测投影和鈄轴测投影两种 根据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 轴测图又可分为三类 四 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第二节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一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 二 正等轴测图的轴测轴 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 三 平面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正六棱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 四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 圆柱的正等轴测图 五 圆角 1 4圆柱 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三节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一 斜二测的轴测角 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 二 斜二测的画法 第五章立体表面交线 第一节截交线 二 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截交线 三 利用辅助线或辅助平面求截交线 四 同轴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 第二节相贯线 一 相贯线的性质二 利用投影的积聚性求相贯线 第三节截断体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第六章组合体 第一节组合体的形状分析一 形体分析法 二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三 组合体上各基本体之间相邻表面的关系 第二节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 形体分析 第三节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 一 标注组合体视图尺寸的几点要求 二 组合体视图种的尺寸种类 三 尺寸基准的确定 四 尺寸布置的要求 四 尺寸布置的要求 五 尺寸标注举例 第四节组合体视图的识读 一 看图的基本要领二 识读组合体注意点 第七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式 第一节视图一 基本视图二 向视图 三 局部视图 四 斜视图 第二节剖视图 一 剖视的概念1 画剖视图2 剖面符号 二 剖视图的种类 1 全剖视图2 半剖视图 三 常用的剖切方法 1 单一剖切平面2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3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2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3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第三节断面图 一 断面图的概念二 断面图的种类 移出断面 重合断面 1 移出断面 2 重合断面 3 断面图的标注 第四节其他表达方式 一 局部放大图 二 轮幅 肋在剖视图中的规定画法 三 均匀分布的结构要素在剖视图中的画法 四简化画法 第五节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一 读剖视图的方法二 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第六节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八章标准件于常用件 第一节螺纹及螺纹连接1 螺纹的形成及种类2 螺纹的种类 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两大类 二 螺纹各部分名称及要素 二 螺纹各部分名称及要素 1 牙型2 直径3 线数n4 螺距P和导程Ph5 旋向 二 螺纹各部分名称及要素 5 旋向 1 螺纹的画法 1 外螺纹的画法2 内螺纹的画法3 螺纹连接的画法 2 内螺纹的画法 3 螺纹连接的画法 四 螺纹的标注 五 常用螺纹紧固件 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2 螺铨连接 3 双头螺柱连接 4 螺钉连接 第二节键和销连接 一 键连接 1 常用键的型式及标记 2 键连接的画法 二 花键连接 三 销连接 第三节齿轮 一 圆柱齿轮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计算公式 2 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 二 锥齿轮 锥齿轮各部分名称 第四节滚动轴承 一 滚动轴承的代号1 基本代号2 前置 后置代号 2 前置 后置代号 二 滚动轴承的画法 五 弹黄 一 弹黄的种类 二 螺旋压缩弹黄的表达方式 1 单个弹黄的画法2 装配弹黄的画法 2 装配弹黄的画法 第九章零件图 第一节零件图的作用于内容一 零件图的作用二 零件图内容 第二节零件视图的选择 一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二 主视图的选择 1 考虑零件的安防位置2 考虑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2 考虑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第三节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一 基准1 基准的概念2 基准的选择 二 尺寸标注的形式 1 坐标式 统一基准 2 链状式3 综合式 三 标注尺寸应注意的事项 1 注意满足设计要求2 注意满足工艺要求 2 注意满足工艺要求 1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2 考虑加工方法3 加工面于非加工面的尺寸标注4 考虑测量的方便于可能 1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2 考虑加工方法 3 加工面于非加工面的尺寸标注 4 考虑测量的方便于可能 5 零件上常见各种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一 表面粗糙度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二 极限与配合在图上的标注于识读 1 互换性的概念2 极限的有关术语和定义3 配合的有关术语4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5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3 配合的有关术语 5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三 形状和位置公差 1 概述2 形位公差的符号3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4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 2 形位公差的符号 3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4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 四 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第五节零件的工艺结构 一 铸造零件对结构的要求1 铸造圆角2 起模斜度3 铸件壁厚应均匀4 铸件形状设计要合理二 机械加工对零件结构要求1 倒角 倒圆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3 凸台和凹坑4 钻孔结构 1 铸造圆角 2 起模斜度 3 铸件壁厚应均匀 4 铸件形状设计要合理 1 倒角 倒圆 二 机械加工对零件结构要求 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第六节常见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一 轴套类零件二 轮盘类零件三 叉架类零件四 箱体类零件 第七节零件绘测 一 零件的测绘方法和步骤1 了解和分析零件2 确定零件表达方案3 绘制零件草图4 绘制零件工作图二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三 测绘注意事项 第十章装配图 一台机器 例如汽车 或一个部件 例如汽车的油泵 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起来的 表示装配体 机器后部件 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第一节装配图的内容 一 一组图形二 必要的尺寸三 技术要求四 标题栏 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转子油泵的装配图 第二节装配体的表达方式 一 规定画法1 相邻两轮墎线的画法2 剖面线的画法二 特殊画法1 拆卸画法2 单独表示某个零件3 简化画法4 假想画法 3 简化画法 4 假想画法 第三节装配图上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 一 尺寸注法1 规格或性能尺寸2 装配尺寸3 外形尺寸4 安装尺寸5 其它重要尺寸二 技术要求 第四节装配图中零 部件的序号及明细栏 一 序号编排的规定1 装配图中 每一种零件只编写一个序号 一个部件也可只编写一个序号 2 装配图中零件的序号 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二 序号编排的方法 二 序号编排的方法 三 明细栏 第五节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一 接触面于配合面的结构 二 考虑装拆方便 1 轴与孔的装配2 螺汶紧固件的拆装 3 滚动轴承的拆卸 4 寸套的拆卸 5 定位销的拆卸 第六节装配体测绘和装配的画法 一 了解测绘对象测绘前 要对部件进行相信观察 分析研究 查阅质料 了解部件的用途 性能 工作原理 装配关系 结构特点及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拆卸方法等 二 拆卸零部件 画装配示意图 三 画零部件草图 四 画装配图 1 确定表达方案 2 画装配图的步骤 第七节识读装配图 一 概括了解二 视图分析三 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四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五 综合归纳 想象整体 四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 第八节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 确定零件的形状二 确定表达方案三 零件图上的尺寸四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第十一章展开图焊接图 第一节展开图一 平行线展开法1 基本原理2 棱柱管件的展开 二 放射线展开法 1 基本原理2 斜口锥管的展开 三 三角形展开法 1 基本原理2 变形接头的表面展开 第二节焊接图 一 焊篷的规定画法 二 焊篷符号及表注 1 基本符号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