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13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政在得民”“民贵君轻”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是强调统治者重视人才,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是强调统治者重视纳谏。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这体现了( )a. 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柔弱、坚强、柔、刚等均是相对而言的,均是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人定胜天”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兼爱、非攻”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而非严刑峻法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3.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d【解析】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4.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c. 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加强思想控制,以利于中央集权。故选c。本题中ab两项内容与中央控制地方没有关系,d项是朱熹理学关于获取“理”的做法,与本题无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名师点睛】正确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作用:(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现实意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从另一方面,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也有积极作用。(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5.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b. 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c. 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d. 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故选c。a项明显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b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d项是道家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的儒学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名师点睛】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6.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上述情境能够说明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程氏修身养性的姿态弟子求学的虔诚精神认识“理”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可以看出程颐弟子对老师的尊敬、程颐修身养性的姿态和弟子求学的虔诚;故符合题意情景。材料中没有提及“理”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bcd组合错误。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制 “ 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 ” 。 a 项强调个人的高尚品德。b 项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格尊严; c 项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故abc三项排除。 d 项则是关于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点睛:此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要先判断选项是否属于个人美德方面即可得出答案。8.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王阳明心学理论,依据所学可知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是心学的主张,故a项正确;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属于宋代理学的观点。c项的含义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无关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阳明心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9.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a. 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b. 达到“理”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c. 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d. “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可见双方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因此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0.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c.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是在肯定李斯对于焚书的建议,“势必至此”、“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则是说焚书坑儒所导致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综上所述,李贽的观点是想强调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要做到思想的统一,而这是在战国兼并战争之后维护国家统一的必然选择,故选c。ab与题意不符;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bd。1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c. 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是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天下为主,君为客”正是黄宗羲,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组合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12.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a处:“焚书坑儒”b. b处:“独尊儒术”c. c处:“三教合一”d. d处:“西学东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d处对应的是宋明时期,该时期的儒学又一次得到长足的发展,而“西学东渐”却是在明清时期的事情,abc均是正确的描述,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历程 【名师点睛】读图选择题也是材料型选择题的一种,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地图或者图片,要求考生在读懂地图、图片基础上,充分挖掘图片材料的有效信息,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时一定要紧扣“图”本身。13.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 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 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意义上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项正确;客观世界并不是苏格拉底的研究对象,而是人和人类,a项排除;b项是智者学派;认识社会是智者学派,认识人是苏格拉底,c项排除。故d项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著名您思想家苏格拉底。1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ac项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 d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错。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故选b考点:文艺复兴点评: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达到高潮,16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15.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a.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 维护教会神学和世俗权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说明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所以答案选a,b项与材料含义正好相反,c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d项显然也与“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相背离。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16. “心里相信,就可称义”,这一思想在16世纪的欧洲引发了一场改革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的社会阶层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b. 从心灵角度发展了人文主义c. 有利于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d. 否定宗教神学,争取个性解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心里相信,就可称义”即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理论,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宗教改革运动并没有否定宗教神学,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17.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谣“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a. 达芬奇b. 塞万提斯c. 洛克d. 伏尔泰【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根据材料里的时间及英国等信息,结合“国王不能进”,可得出这是英国启蒙思想家限制王权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18.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信仰得救c. 理性主义d. 天赋人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知作者强调用道德来指导行为,体现的是理性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9. 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b.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c.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 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文艺复兴未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君主专制,故d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20.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发展农业的需求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科举取士的促进a. b. c. d. 【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科举取士忽视科学技术的考察,因此排除选项,本题选择a选项。21.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答案】a【解析】考查古代文学知识的理解。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主要是适应市民百姓的需要。22.宋朝瓦舍是重要的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大众娱乐。东京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的就有十座。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的有二十三座。在宋朝瓦舍中会出现的现象有a. 叫卖京剧脸谱b. 表演关汉卿窦娥冤c. 评说话本三国演义d. 吟唱柳永新词雨霖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宋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出现在清朝;b项出现在元朝,c项是出现在明朝;d项出现宋朝。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朝文学23.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专制主义强化b. 商品经济发展c. 拜金主义盛行d. 轻商思想淡化【答案】b【解析】文学是社会的镜子,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世俗的现实生活,这种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观念和形式内容的变化,世俗小说更加繁荣。因此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不是材料所涉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故选b。24.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 东汉的洛阳b. 唐末长安c. 北宋的开封d. 明初的南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汉卿窦娥冤出现在元代,故a、b、c都在元代之前,不符合题意,所以可以排除。答案应该选择d,因为到明朝初期,古董商要出售的文物都已经出现过了,且有一段时间的收藏了。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法与绘画成就书法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25.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如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 个人的情感b. 真实的景象c. 多彩的生活d. 繁盛的社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因此选a。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与心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材料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3)材料三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是什么?简要评价材料四: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五: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六: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社会契约论(4)材料四、五、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材料七: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5)据材料七,分析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材料八: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6)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代表人物: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等;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等。影响: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品质,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庄严。(2)特点: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3)观点: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评价: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4)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5)贡献: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236-2025塑料的检验检验用塑料制品的粉碎
- 百色芒果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百色芒果梦工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河南四模考试试卷及答案数学
- 2025年河南小学体育真题及答案
- XX市XX县XX镇人大代表联络站2025年度履职工作情况报告
- 画表格教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复旦影像本科试题及答案
- 中学防汛应急演练预案(3篇)
- 电商促销策略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6宁电投(石嘴山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10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招聘坪山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12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版)网约车出租车驾驶员公共题模拟考试练习题库(500题)
- 2025年湖南省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自测题库及答案
-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5年美国考驾照中文题库及答案
- 2025中国教育金融行业市场调研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语文转段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创业孵化模式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无人机模拟训练
- DB32-T 428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