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人都懂哲学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 b、 c、 d、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分别代表了下列哪些哲学派别(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的上的伟大变革,他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a b c d5、哲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说是它坚持( ) a.科学的观点 b.唯物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b.它把握住了时代了脉搏 c.它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d.它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现成的具体方案10、在我们现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属于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 二元论 d.不可知论11.对唯心主义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a.科学批判 b.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c.从整体上肯定唯心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d.应当彻底否定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 ) a.辩证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13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4、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 ) a.意识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b.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15、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16.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和李四。这表明了( ) a、静止就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 化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17、上海新建成的长江大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都是先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设。这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决定客观事物产生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1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说明意识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a b c d19、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 没有的东西,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有一天会超过物质的决定作用 b、人类总有一天会穷尽对一切事 物的认识c、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 d、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作为自然界奴隶的命运21.“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2. 同样是作为人体的器官,其作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去了四肢至少还能生存,但没了心脏也就只有见阎王的份。这段话主要说明( )a部分离不开整体 b.整体离不开部分 c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2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 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5.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 )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26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中国是手机消费大国,伴随着手机的普及,一些行为方式也逐渐成为时尚,例如发送手机短信。这些行为方式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回答2728两题。27.上述材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 d.一切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28. 我们不能因为手机带来一些麻烦而远离之,这是因为:( )a.办事情应该抓住主要矛盾 b.看问题应该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c.做工作应立足客观实际 d.对事情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善与恶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a. b. c. d. 30. 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20142015学年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答题卡 班级( ) 姓名( )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12分)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 的体现”(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4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6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32、(8分)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与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33、(12分)在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览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由的是参观者自己。(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在处理哪种关系?(2分) (2)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3)有人认为:“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请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看法。(6分) 34.(8分)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市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 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参 考 答 案第一卷(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cababdcddaaab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accdcbbababba第二卷(40分)1. 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4分)2. 乙的哲学阵营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2分) 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分)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分)3. 根本分歧是围绕“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产生的。也可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2分)32.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体现。(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与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4分)33.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2分) 2.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自然界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 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全面理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去改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目的,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人类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4分)3. 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观点看到了规律的客观性,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是不科学的。(6分)34.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