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升学大考试卷(二)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则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B .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创作童话有160多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C .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明清逐步走向僵化,终结于清光绪卅一年,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代后,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典。D . 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如“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汉阳”,指汉水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衡阳”,指衡山的南面。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B .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C . 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D .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3. (2分)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 . B . C . D . 4. (2分)对下列名词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光、衣裳、火种、水花都是表事物的名词。B . 夏天、清晨、去年、今天都是表时间的名词。C . 里头、屋檐、上去、西方都是表方位的名词。D . 小孩、姑娘、工人、城管都是表人物的名词。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5. (7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生活在农村,与左邻右舍打交道,主要靠天性、情感,很少涉及交际与策略。虽然也有个别的“嚼舌头”,所以基本与谋略无关,如麻雀的叽叽喳喳,是天性。在城市混,出入城市的上流社会则不同,主要是靠交际、策略,而不是情感和纯真。从余先生书中得知,余先生的祖辈、父辈不精于谋略,余先生自然不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与感染。因此,他做不了“城市交龙”,只能做乡村的“_”。(1)语段中划线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 (2)“熏陶”中“陶”字的读音是“_”。 (3)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 (4)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5)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闲云野鹤B . 斗鸡走狗C . 凤毛麟角D . 高山流水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1)选文选自_,作者_。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他是祥子最感激的人,请再写出作品中祥子、“先生”外的两个人物:_、_。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3)经过三起三落,祥子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朔气传金柝,_。(木兰诗)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河流大野犹嫌束,_。(谭嗣同潼关)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从军路途遥远的句子是“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通过想象写笛声随春风无处不在的句子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8. (3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b)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郊扉:郊居。致此身:献身于国君。(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和_,渲染了_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读者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图书。工具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和检索性的特点。它信息量大且可信度高,广采博收,表达精确,引义可靠,出处详明,并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是查找资料、解难释疑不可或缺的工具。工具书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为字典、词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表谱、 图录、名录等。其中,字典是解释字的音、形、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材料二:遇到问题查找工具书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工具书是无声的老师。是可以随时咨询的“高级顾问”,是解疑释难的超级助手,是打开知识 宝库的一把钥匙。摘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2016年6月版第80页(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工具书的_、特点和_ 。 (2)材料一与材料二,从表达方式及其特点的角度上谈谈它们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七、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0. (13分)阅读狼和聊斋志异牧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 . 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 . 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 .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 .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 .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11.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挺崖右舟泵奎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佛印绝类弥勒 腊和纸灰之类冒之B . 其船背稍夷 其真无马邪C . 左臂挂念珠倚之 何陋之有D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能以径寸之木 以其境过清B . 为宫室、器皿 中轩敞者为舱C . 若听茶声然 若止印三二本D . 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一分一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B . 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咿编的虞初新志。C . 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D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12.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概括文章第的主要内空。(不超过30字) (2)文章第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 13.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跳出地球“看”地震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千米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进行跟踪。“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2)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3)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分析第段划线词语的语言特点。 14.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萨拉的夏天(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爸爸,你还好吧?”“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1)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_(发展)_(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划线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 九、 命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