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23(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20杭州余杭检测)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f )2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 t )3(2020宁波选考模拟)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t )4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t )5思想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0杭州教学质检)2019年是中国农历猪年。与猪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解析:选b。“民俗活动”“烙在华夏儿女身上”“中国印”等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b入选;a、c、d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7放花灯,拜月亮,一轮明月,思念无限;品琼浆,吃月饼,一块月饼,合家团圆;赏桂花,猜灯谜,一份牵挂,情谊相连。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日,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a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b引领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d涌动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答案:d8中国传统婚嫁礼仪包括“三书六礼”,即聘书、礼书、迎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现代社会中婚嫁礼仪已经简化很多,但仍能看到“三书六礼”的某些影子。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abc d解析:选b。现代社会中婚嫁礼仪已经简化很多,但仍能看到“三书六礼”的某些影子,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文化,正确;与题意无关,不选。9(2020宁波选考模拟)“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建设完成后,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了无限可能。这表明()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科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a bc d解析:选b。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说明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符合题意。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了无限可能,表明科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符合题意。强调传统文化的特征,与题意不符。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错误。10古时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在今天,我国北方许多地方依旧在这一天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这说明()a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无处不在b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祭祀文化是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解析:选b。古时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如今北方许多地方依旧有在这一天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的习俗,这说明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b正确;a、d材料未体现;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错误。11(2020绍兴适应性测试)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确立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坚实政治基础,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a bc d解析:选b。汉武帝通过政治政策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在儒家文化主导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这体现了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的更替,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选。12“目连戏”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溪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近年来,“目连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了“目连戏”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a bc d解析:选b。“近年来,目连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说明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13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解析:选c。材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c项符合题意。a、b、d观点错误,应排除。1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知识。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故选d项;a、c两项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做法,不符合题意;b项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做法,不符合题意。15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不符合题意。16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到今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为应坚持文化创新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a bc d解析:选c。注意题中两种观点的共性,即都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既存在精华,也存在糟粕,应辩证分析,符合题意,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今后我国不仅要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而且每年还会定期组织“二十四节气”培训班,培训普及相关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二十四节气”具有农耕文明的共性教育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定功能a bc d解析:选c。“二十四节气”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组织各种培训教育活动对其加以传承,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不选。只强调共性,与题意要求不符,不选。18近年来,“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表明()网络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c d解析:选c。“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既体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说明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网络媒体是大众传媒之一,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说法错误。三、综合题19(20201月浙江选考)w村原是“空心村”,土地闲置多,村民收入低,村容村貌差。但是,它与拥有5000年历史的半汤文化渊源深厚,农耕文化元素丰富。该村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打出组合拳:成立合作社,让闲置土地成为花海;成立免费电商培训中心、农创基地,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充分利用农耕文化元素,辅之以现代元素,改造村居,形成独特村落景观文化,开发农耕工艺品,修改村规民约、家训家规,建立二十四节气馆这些措施使w村面貌一新,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说明w村的变化如何体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答案: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w村在改变村容村貌过程中,继承了家训家规、二十四节气等传统元素,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为了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在改造村居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村落景观文化,体现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0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 000多个诗人。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带动了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 诵读经典”“古诗朗诵”, 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属于措施类的题目。解答时,依据解读和获取的材料信息,可从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化发展“立足社会实践进行创新”、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1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4月份贵州遵义市习水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宣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次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商业秘密保密协议书
- 处置废矿物油企业招聘业务员合同6篇
- 2025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市场供需矛盾与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下半年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分类考试笔试临夏考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数据质量控制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策略报告
- 土石方工程运输合同13篇
- 3.5 摆的快慢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教科版)
- 拆除废旧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五篇)
- 促单技巧及话术大全
- 车辆司法鉴定申请书
-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 GB/T 11186.2-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