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_第1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_第2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_第3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_第4页
医学检验-微生物-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18、19章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解脲脲原体(U.urealyticum):又称T株支原体,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3.冷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一种冷凝集素,能与人O型红细胞在04条件下发生凝集,置37凝集消失,以此可作疾病的辅助诊断。4.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5.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是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6.原体(elementary body):在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较小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为原体。7.性病淋巴肉瘤肿(LGV):为沙眼衣原体的一个生物学变种,即性病淋巴肉瘤肿变种。二.填空1.支原体缺乏 结构,故在形态上呈 。2.支原体的细胞膜由 层结构组成,中层为 成分。3.支原体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可形成 菌落。4.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 传播,引起 疾病。5.解脲脲原体主要可引起 疾病,还可通过 感染胎儿。6.菌落呈荷包蛋状的微生物有 、 。7.普氏立克次体以 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 。1.细胞壁,多形性。2.三,脂质。3.血清,油煎蛋。4.呼吸道,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5.非淋球性尿道炎,胎盘。6.支原体、细菌L型。7.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8.莫氏立克次体的天然储存宿主是 ,以 为媒介传染给人 ,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 。9.斑疹伤寒根据病原、传播媒介及流行病学特征可分为 和 。10.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 株发生凝集反应。11.立克次体的致病物质主要有 和 。12.培养立克次体的方法有 、 和动物接种。13.外斐反应是以 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用以辅助诊断 病。14.立克次体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与 关系密切。以 为寄生或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15.立克次体主要侵犯全身的 ,主要病变是 、 、 和血管炎。16.衣原体是一类专性 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 细胞型微生物。17.衣原体属分为 、 和 三个种。18.衣原体的繁殖方式是 ,其增殖型颗粒是 。19.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有 、 。20. 衣原体的发育周期有 、 两个阶段。其中 有传染性。8.鼠,鼠蚤。9.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10.恙螨,OXk。11.内毒素和磷脂酶A。12.鸡胚卵黄囊接种、细胞培养。13.变形杆菌,立克次体。14.节肢动物。节肢动物。15.毛细血管,增生性、血栓性和坏死性。 16.细胞内,原核。17.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18.二分裂,始体。19.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20.原体,始体。原体三.A型选择题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2.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A.无细胞壁 B. 能通过滤菌器 C.呈多形性 D.有独特生活周期 E.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高3.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A. 无细胞壁 B.含有两种核酸 C.含有核糖体 D.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 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4.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A.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B.个体微小 ,能通过滤菌器 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 D.对抗生素敏感 E.有两种核酸5.关于肺炎支原体,下述错误的是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B.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C.侵入人体后靠顶端结构吸附于细胞表面 D.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E.首选青霉素治疗6.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严格的细胞内寄生;E.对抗生素敏感;7.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蜱; B.蚊; C.鼠蚤; D.恙螨; E.鼠虱;8.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虱叮咬后入血; D.蚤叮咬后入血; E.性接触;9.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A.梅毒; B.沙眼; C.莱姆病; D.性病淋巴肉芽肿; E.恙虫病;10.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绿脓杆菌; D.变形杆菌; E.产气杆菌;11.有关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体具有感染性; B.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 C.始体较原体大,有致密的核质; D.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形成子代原体; E.衣原体每个发育周期需要2040小时;12.有关衣原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沙眼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自然宿主是人和小鼠; B.沙眼衣原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沙眼衣原体包涵体中无糖原存在,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有糖原存在; D.沙眼衣原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不敏感; E.沙眼衣原体主要引起眼结膜炎与泌尿生殖道炎症;13.有关沙眼衣原体致病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沙眼生物变种的14个血清型均可引起沙眼; B.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 C. 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D.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LGV)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E.沙眼生物变种D-K血清型可引起沙眼;四.问答题1.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支原体细菌L型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在诱导因素下形成生长时需要胆固醇(除无胆甾醇原体外)生长时不需要胆固醇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形成细胞壁除去诱因,可恢复原来的细胞壁2.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能引起何种疾病?肺炎支原体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能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是通过其特殊的顶端结构吸附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并有微管插入细胞内,进而释放核酸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导致红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与坏死。解脲脲原体常寄生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早产或死胎。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感染,可出现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3.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中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是: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疾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传给人,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感染人类引起恙虫病。4.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此项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5.立克次体有哪些重要特点? (1)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立克次体均以鼠为重要的储存宿主。(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以其为储存宿主、寄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3)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形态多为球杆状。在感染细胞内可单个或聚集成致密的团块状,不同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分布位置不同。如普氏立克次体可散在于细胞浆中;恙虫立克次体靠近核旁成堆排列。(4)专性细胞内寄生,培养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