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原理A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ppt课件_第1页
09原理A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ppt课件_第2页
09原理A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ppt课件_第3页
09原理A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ppt课件_第4页
09原理A 第五章 外部空间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楼梯设计 1 踏板宽 踢板高 450毫米 2 踏板宽 2 踢板高 600 620毫米楼梯斜度 一般为 23 37 度之间 关于道路交叉口设计 第五章外部空间设计 建筑与城市由三维的物质要素限定而成 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 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 尺度 比例 质感等物理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 特定的空间对特定的人有意义 空间有层次性 它由人心理上的安全感 归属感和私密性要求决定 居住区规划设计侧重研究外部空间问题 第一节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 基本构成要素 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 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 墙体 柱 柱廊 高大的自然地形等 辅助构成要素 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 矮墙 院门 台阶 灌木 起伏的地形等 外部空间一般由基本空间和附属空间构成 基本空间 附属空间能减小空间尺度并造成亲切感的附属要素所创造的 空间内的空间 人们能察觉的空间 人们能利用的空间 第二节空间的限定 类型 层次和变化 空间的限定 外部空间的形成一般具有三种基本的限定方式 围合占领占领间的联系 在居住区的外部空间中 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方式 围合的空间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 2 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 3 可减少破坏行为 4 可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围合的空间所具有的特点均适合居住生活的需求 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安全性 安定感 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 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 可靠的生活空间 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居住区外部空间一般可分为住宅院落空间 住宅群落空间 居住区公共街区空间 积极空间 居住区边缘空间 消极空间 积极的外部空间要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定感 并让人易于了解和把握 从而使人在其中能安心地进行活动 要具有良好的通达性 使人易于接近和到达 相对完整 有较多出入口的 的空间是形成积极的外部空间的基本条件 利用图底关系有助于分析外部积极空间的形成 住宅之间的空间 英国巴集顿小区用地22公顷 人口4400人 成都棕北小区用地12 25公顷 人口8450人 英国威尔温田园城市 局部 空间的类型空间有流动的带形空间和静止的院落空间两种基本类型 日本大阪八田庄居住区用地26公顷 人口2900户 英国伦敦外城区252户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 线形空间用院墙和绿化来限定车道界线明确而规则 步行路线自由而富于变化 伦敦外城区252户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 意大利都灵法拉谢尔小区 用地29 5公顷 人口3712人 规模与尺度相似的住宅院落与住宅区整体公共性空间在规模与尺度上形成对比 空间的围合程度 围合空间形成的关键在平面 只要将空间的边角封闭起来就易于形成围合空间 在立体上 围合空间的比例则关系到空间的心理感受 过大的D H 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 会使人感觉不稳定甚至失去空间在平面上构筑的围合性 而过小的D H会使人感到压抑 根据平面上的围合程度可分为强围合 部分围合 弱围合三类 弱围合 强围合 根据围合的空间比例也可分为全围合 界限围合 最小围合三种 街道 院落与广场的高宽比 街道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在居住区中 街道空间与街道生活密切相关 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 D H 1D H 4的空间给人广场或庭院的感觉 在传统的街道中 D H为1的街道空间比例一般属于街区中生活性街道 居住生活与空间层次的构筑个人性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 如在半私密空间中的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 邻居间的交往活动 在半公共空间中的老人健身 消闲活动 邻里交往 散步 青少年的体育活动等 适宜的 空间环境与空间层次空间的围合程度和各层次空间的衔接点的处理是构筑有层次的空间的关键 围合程度越强的空间暗示着空间的私密性越强 围合程度越弱的空间则具有越强的公共性 各层次空间衔接点的处理 如过渡 转折 对比 目的在于暗示某种空间的性质和空间的界限 使人有 进与出 的感觉变化 从而保证各空间层次的相对完整和独立性 满足各种活动对空间的领域感 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要求 空间的变化 从空间的形状 大小 尺度 围合程度 限定要素 改变建筑的高度和类型来实现 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 不同性质的空间可通过大小对比 围合要素改变来加以区别 相邻两空间可用渐变或突变方式来连接 变化空间的类型 变化空间的大小与尺度 变化围合住宅的类型 变化空间围合的要素 变化建筑的高度 第三节住宅群体组合 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活动的空间环境 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 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 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 影响居民户内外居住生活的生理和物理五因素 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住宅朝向噪声防治 住宅日照 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 日照标准 是按在某一规定的时日住宅底层房间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来规定的 国标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根据我国不同的气候分区规定了相应的日照标准 日照间距 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 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求影长公式为 D Hcoth其中D 影长 H 竿的高度 h 太阳的高度角 求日照间距公式为 D H H coth其中D 日照间距 H 前排房屋的高度 H 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度h 规定时日的太阳高度角 住宅间距 包括住宅前后及两侧的距离 详见82页 自然通风 空气借助风压或热压而流动 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与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有关的因素 建筑的高度 进深 长度 外形和迎风方位 建筑的间距 排列组合方式 建筑群体的迎风方位 住宅区的合理选址 住宅区道路 绿地 水面的合理布局 自然通风效果与建筑单体 建筑群体关系的分析 住宅朝向 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时间 日照距离 太阳辐射强度 常年主导风向和地形等 详见86页 噪声防治 噪声源主要来自三方面 交通 人群活动 工业生产噪声 防治途径 居住区的选址 区内外道路与交通的合理组织 区内噪声源相对集中 绿化和建筑的合理布置 我国居住环境容许噪声标准 白天 上午7 00 下午9 00 46 50B夜晚 晚上9 00 凌晨7 00 41 45B国际标准组织 ISO 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35 45分贝 A 住宅群体组合与居住区景观 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式 周边式 点群式 混合式和自由式五种 组合的多样化途径平面组合方面 空间形状的变化 围合程度的变化 布置形式的变化 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 立体组合方面 利用住宅高度 层数 的不同进行组合 低层与多层 高层的组合 台阶式住宅与非台阶式住宅的组合 丹麦赫立伯比克伯 埃而西诺住宅群 用地3 94公顷 人口710 波兰华沙司丹纳小区 用地66 6公顷 人口27000人 东京多摩新城15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以 总建筑师 街坊建筑师开发设计组织方式 和 街路景观形成配置手法 受到普遍关注 第四节住宅群落与公共建筑群体布局 以居住区整体的空间与景观规划结构为基础 住宅群落 重点考虑居住区开放空间形态与布局 居住区景观特征的塑造 公建群 重点区域和景观节点的形成 开放空间与景观体系 居住区的开放空间体系 由公共绿地 场地空间 道路空间系统组成 居住区的景观体系 住宅 住宅群体景观 公共建筑与公建群体景观 绿地景观 道路景观 公共建筑及其群体与居住区景观 应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