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物流管理 论文897(终稿) 无缝钢管车间设计及管坯的要求和加工方式摘要本设计是年产25万吨140自动轧管车间设计,其典型产品是139.77.72mm,其中的一些数据是参照钢管厂的某些经验数据。 本文主要包括金属平衡表及产品方案的确定,设备参数确定及轧机能力校核,轧制工艺过程与轧制制度的确定,以及主要计算的程序编写,外文翻译,及专题部分等等。 在金属平衡表及产品方案的确定中,主要包括生产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各种品种的年产量。 并对坯料的具体参数进行了确定。 在轧制工艺过程与轧制制度的确定中,包括了工艺流程及穿孔、轧管、均整等工序的轧制制度等。 在设备参数确定与轧机能力校核中,对本设计的主要设备进行了制定和校核,其中主要设备包括穿孔机、轧管机、均整机、减径机、矫直机、涡流探伤机等。 在专题部分,主要论述了无缝钢管管坯的要求和加工方式。 就2000年来讲,全世界的无缝钢管消费为2000万t左右,而全世界无缝钢管设计生产能力约为3500万t,其中,我国热轧无缝钢管总设计生产能力为415万t左右,xx年达到480万t,到了xx年无缝钢管产量达到2018万t,期间连续近10年的产销两旺,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要无缝钢管厂家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钢管生产强国。 但从市场来看,我国钢管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钢管出口形势前景不容乐观,从xx年起,无缝钢管便已成为我国净出口品种。 国内早已形成供需平衡,产能增量几乎要靠出口来消化的格局。 到了xx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生产量出现负增长,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多数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 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994年4月份价格为100)由xx年6月份最高的161.47点降到xx年11月份的102.30点,xx年4月份降到95.56点,低于1994年4月份的价格。 xx年以来,中国出口钢材大幅度下降,而进口大幅度上升。 09年17月,中国向欧盟27国出口钢材下降82.23%,向东盟地区出口下降72.9%,向韩国出口下降73.12%,向美国出口下降67.52%。 xx年9月17日美国钢铁公司请求美国商务部针对价值4亿美元的中国碳钢和合金钢制无缝标准管和压力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要求政府对中国产品征收60%或更多的反倾销关税以及15%30%的反补贴关税,两者叠加最高可达90%。 使得中国无缝钢管行业雪上加霜,过剩产能无法通过出口化解,无缝钢管行业存在多重风险。 国内市场方面,xx年10月份钢材产量为6244.88万吨,xx年10月份钢管产量为481.91万吨,占钢材产量的7.72%,比例在整个下半年中,处于第一位。 xx年11月,钢材市场上各品种的价格整体上都处于一个上涨的通道中去,而产能也在节节攀升,各钢厂的生产情况较为正常,但在四季度末期,钢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备检修,产能受到一定影响。 xx年我国钢管行业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今年形势可能总体好于去年,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十分脆弱。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xx年我国钢管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主要包括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和新开工项目增长幅度将低于xx年;钢管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钢材出口仍面临很大困难;生产成本压力增大,市场供大于求,钢管产品价格难于较大回升。 目前国内钢管企业太分散,而且企业小,集中度低。 据统计,现在国内钢管生产厂家有2000多家,事实上已远远超过,至少有4000-5000家,各家企业的产能都不大,产量都很低,为了争夺市场,结果自相残杀,无序竞争。 这种现象必须改变,通过重组兼并,走集约经营的道路。 随着国际钢材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钢管出口面临的国际贸易壁垒将日趋严重,普通单一的钢材出口越来越困难,因此钢管生产企业要从钢管产品的延伸加工上做文章。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视,专用管比例已经提高到较高水平,油套管国产化进程加速,5大无缝钢管国有企业专用管比例均接近或超过70%,上海宝钢更是超过了80%。 这种趋势导致1.专用管特别是油套管产能急剧提升,超过30%的产品需要依赖出口消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油套管价格出现跳水局面,抑制了部分产能,一些民营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况,我国专用管失去了高附加值优势,进入价格比拼阶段;2.我国专用管还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管(如特殊钢级油套管、特殊丝扣油套管、经济型特殊丝扣油套管、抗腐蚀油井管、双向不锈钢、柔性套管、深海连续绕管管线管、电站用超临界、超超临界高压锅炉管以及核电用管)比例极低,还需进口。 钢管企业应加大开发力度,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替代进口。 由此来看,我国无缝钢管行业的发展主要以市场和政策等外部因素为导向,这就对无缝钢管的生产环节的技术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对无缝钢管领域的生产发展进行归纳分析,对该领域内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的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力求从无缝钢管生产的发展去了解无缝钢管行业,从而理解无缝钢管行业发展的实质。 具体来说,我国的无缝钢管生产从其开始发展至今,它的生产发展状况如何?现今的无缝钢管技术装备处于怎样的水平?目前为止,在无缝钢管生产环节上有哪些新技术?未来我国的无缝钢管行业将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为我国无缝钢管生产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无缝钢管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 其中包括对我国天津,宝钢,鞍钢,成都,包钢,衡阳,大冶等7家大型无缝钢管厂的情况概述。 第三部分是介绍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包括无缝管和焊管的生产方法。 第四部分是介绍我国无缝钢管技术装备的现状及当前在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是推测今后几年我国钢管行业的发展新变化。 一、生产物流内涵(一)生产物流的内涵我国xx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可见,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 因此,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组织,根据物流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犹如足球比赛中场争夺战,谁拥有独特优势的供应链,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 显然,这种竞争不是哪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综合实力。 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尤为重要。 (二)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是生产以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它从战略层次和整体的角度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最佳效果。 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 一个网络系统,由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 一个实体是一个节点,节点和节点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发挥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群体获益的目的。 (三)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明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原则非常重要,从更好地理解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角度上说也必须坚持这些原则。 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中可以领悟到他的逻辑原则,供应链是这样一种方法,它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配置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应归功于整个企业结构的持续改善。 在一个组织内部,供应链涵盖实现客户需求的所有职能,包括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等等。 供应链动态的,其中包含了信息、产品和资金在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流动,供应链的每个组织环节执行不同的流程,与供应链的其他组织相互作用。 (四)供应链管理的中心任务供应链运作的表象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但是供应链的成长过程实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的扩散机制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发展壮大企业的实力。 因此,供应链管理实际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以市场营销战略实现为核心,以分部企业集成和分布作业协调为保证的新的企业运作方式。 供应链成长过程体现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成熟发展之中,供应链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运行机制,从而实现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以及留住顾客等功能目标。 要成功的实现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从市场营销整合角度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做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信息制造和现代管理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 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的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地承包额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物流信息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反应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他是物流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生产而产生的信息流,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智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 只有通过对物流信息的研究才能使物流成为一个有机系统,而不是各个孤立的活动,例如,在物流中对各项活动进行计划预测,动态分析时,还需及时提供物流费用、生产情况、市场动态等有关信息。 (五)如何发挥管理作用1.结成供应链战略联盟供应链战略联盟是企业为共同利益所形成的联合体,利用各方协作能实现任何一方无法实现的目标。 可以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为了把供应商、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与本企业结合起来,形成稳固的战略联盟,各企业首先要达成一致的观念。 供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传达给未来的合作伙伴,是各方能领会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从而主动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中来。 其次建立一种相互间的信任。 为了增进相互间的信任,企业需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开诚布公的交换自己的情况。 最后要确立共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一条供应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自己的利润。 它包括所有与满足客户需求相关的环节,不仅仅是生产商和供应商,还有运输、仓储、零售和顾客本身。 客户需求是供应链的驱动因素,一条供应链正是从客户需求开始,逐步向上延伸的。 二、生产物流的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 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这样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 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价格、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地理位置、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其中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产品质量、交货可靠度和产品价格这四个因素是选择供应商的最关键因素。 1、交货提前期是指企业发出订单到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 对于需求方来说,交货提前期越短越好。 供应商缩短交货提前期既可以减少需求方的库存水平,又能提高企业对其需求方的反应速度,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客户满意度。 2、产品质量是指供应商的产品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在这里是指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交货可靠性是指供应商及时满足企业订单的程度,用及时交货的订单数占总订单数的比例或及时交货的产品数占订货总产品数的比例来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交货可靠度和交货提前期是影响供应链敏捷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4、产品价格是指企业采购的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 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产品价格不再是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仍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1.兼容性兼容是一个成功的合作伙伴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两个企业将进行合作的企业,如果缺少兼容性,那么不管他们业务关系在战略上多么重要,也不管它们彼此都多么有能力,都将很难应付市场和环境。 寻找兼容伙伴最好的办法就是已经与自己存在业务联系的客户中选择,这样能为两家能否友好相处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人际间的关系纽带已经建立,对彼此公司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双方对将要建立的联盟企业的业务都很熟悉。 2.能力很明显,潜在合作伙伴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作者有能力,合作才有价值。 3.投入找一个与自己有同样的投入意识的合作伙伴是合作关系成功的第三个基石。 4.信用供应链节点的企业之间虽然是“需”与“供”的关系,但是在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思想中,这种“需供”关系必须以“双赢”作为经营理念,供应链节点的企业之间要结成长期的、稳固的和互惠互利的共赢伙伴关系。 而维持这种关系的关键是企业自身加强自律。 供应链节点的企业之间重视企业信誉、形象和社会公德,构建诚信文化,致力于为供应链上合作伙伴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和稳固的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短期利益为主导。 由于供应链这种运作模式是将不同的利益主体栓在一起,因此若有成员信誉不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声誉。 一个有低劣商业信用史的新加盟商很有可能诱发失信连锁反应继而产生供应链内部信用危机而使整体信用恶化,为此必须严格审查加盟者的信用水平。 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而言,在供应链形成之初,就应充分考虑信任这一因素,选择自己信任的企业来做合作伙伴,而这种信任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考核、求证为支撑,对于已经成为合作伙伴的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来进行评估,一旦低于考核标准,便应进行淘汰,寻找其他可依赖的合作伙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其他成员对整个供应链保持信任度,保证他们对预期回报的信心。 大量的研究表明,具备一定的信用是维持团队稳定的基础,并且一个有相对一定信用基础的利益联合体在不受到恶意冲击的情况下是有较强稳定性的,而严把加盟者信用质量关就尤为重要。 供应链联合体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要严格控制加盟者的信用、素质,加强对加盟商的挑选,致力于从信用及与其相关度较高的要素方面的调查取证。 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加强企业信誉引导、评估和监督,银行、信用咨询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工商税务质检等执法部门齐抓共管,对诚信经营企业给予支持和奖励,对商业欺诈行为,假、冒、骗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物流信息技术(一)降低供应链成本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供应链中大量的事务处理已完全信息化、自动化,供应链中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大大降低了信息的获得成本,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EDI技术,用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商业数据交换,这不仅可以将供应商、制造企业、零售企业、顾客和银行连接起来,可以在供应链范围内实现无纸化贸易,还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确保了信息获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优化供应链中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 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往往需要置备大规模的仓库设施,因此,为了保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将商品送达需求者,需要对现有那些服务水平低的物漉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技术改造。 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就可以根据商品的需求特点与供应特点将散置的分属不同系统的物流设施资源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发挥物流设施和服务的最大化优势,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 (三)建立供应链的协作网络,提高运作效率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长期的战略联盟。 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业务信息和知识进行集成与共享,在完善的供应链网络环境下,实现供应链整体的效益最优。 当所有供应链参与方都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那么它们对最终市场的影响会达到最大,而较大的影响会导致较大的收益,所有的供应链参与方都可以通过合作而不仅仅是竞争得益。 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在共同的供应链目标指引下也会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更简洁、高效。 (四)生产物流的基础知识传统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是跨部门,甚至是跨企业的,不利于供应链的畅通。 要想改变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实现良性循环互动,必须有一个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支撑。 物流信息技术可以将上下游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行为协调起来。 促使企业对原有的组织和运作模式重塑,对传统的以组织功能为中心的企业进行以流程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 同时,企业应向顾客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同顾客建立稳定的长期联系,以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章企业的背景:1.2.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侵略者曾于1935年10月在我国东北鞍山建了一套生产直径为7150mm的热轧无缝钢管机组,最高年产量为1.14万t(1940年),1942年又建了冷拔车间,生产冷拔管和气瓶管,但日本投降后,其全部设备被拆运到了原苏联,所以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当时只有上海有一点钢管改制设备,可以将进口的钢管改制成所需规格的钢管。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首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鞍钢无缝钢管厂于1953年10月27日建成投产,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历史。 自鞍钢无缝钢管厂轧出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起,至今我国无缝钢管生产已有57年的历史。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年代里,我国无缝钢管轧机由50年代唯一的1套140mm自动轧管机组,设计年产量仅6.19万t,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是产品品种,规格齐全,各种机组形式齐全并分布于全国,无缝钢管的年产量也于1978年(82万t)超过英国和法国,1983年(115万t)超过意大利,1992(265万t)年超过原西德,并于1994(304万t)年早于钢和钢材成为世界第一大无缝钢管生产国,并一直保持至今。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无缝钢管生产的发展情况见图1.1。 我国无缝钢管的产量及占钢材总量比例的情况见图1.2,1.3。 图1.1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无缝钢管生产的发展情况比较图1.2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及占钢材总量比例的发展情况(1953年1977年)由1996年冶金工业普查结果得知我国热轧无缝钢管轧机共计86套,生产能力为376万t,占总钢材轧机的2.64%。 而根据原冶金部科技司和钢管杂志部的“中国钢管企业事业公司”一书及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无缝钢管学术委员会近几次会议所了解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112家无缝钢管厂(含公司所属,但没有不能自供管坯的冷拔冷轧钢管厂和那些不知厂名的钢管厂如温州等地区发展起来的,据说近百家无缝钢管厂),141套(台)轧管机组(或单独穿孔机),其中直径100mm的有45套(台);9070mm的有69套(台);60mm的有27台。 这些厂和机组分布于图4,5所列省,市,其轧机的综合生产能力约为450万t。 由于无缝钢管市场的规范整合,国家于1999年决心关停落后和小型轧机以及限制无缝钢管产量以来,已有部分厂倒闭或关停,所以全国的无缝钢管产量已开始下降(见图1.3)。 图1.3我国无缝钢管产量及占钢材总量比例的发展情况(19761998)1.2.1.2标准品种质量A标准我国无缝钢管的标准,以前是参照原苏联的TOCT标准体系制定的。 在钢管分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经过主要钢管生产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通过直接采用或等同,等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制(修)订现行标准和淘汰落后标准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包括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的较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中涉及的产品标准基本覆盖了我国无缝钢管生产和使用的各个品种。 现行的无缝钢管国家标准(包括冶金,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制订的)22项。 其中,基础标准2项,产品标准20项。 在这些标准中,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有4项,与国际相近标准有对应关系非同效标准的有6项。 目前,大多数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通用标准的水平,部分指标还高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 尽管我国无缝钢管标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钢管生产强国相比,在标准的数量,涉及到的钢种(钢级)和部分技术指标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B品种质量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无缝钢管无论是在产量方面,还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部分产品已出口到国外。 数量上的矛盾已经解决,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略有过剩),少部分高端产品仍需进口,下面就几个主要品种进行分析。 在无缝钢管的品种中,石油管(包括油气钻探用的油井管和油气田的集输用管)是最大的专用管材,约占我国无缝钢管消费量的1/4(全球约占1/3),其生产技术水平基本上代表了我国无缝钢管的总体水平。 1949年1994年,我国共出口油井管1150万t,期间,国内总生产量约120万t,总自给率不足10%。 自原国家经贸委组织油井管国产化攻关以来,我国油井管的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给率已达到85%左右。 能生产Q125以下所有钢级的产品,基本覆盖了API标准系列,目前,正在开发更高钢级的产品。 从规格上讲,可生产从60.3mm小直径油管到339.7mm大直径套管。 根据油井的情况,可生产抗H2S,CO2及CI-腐蚀及特殊扣型,抗挤毁的非API标准油井管。 根据不同钢级的要求,采取了合金化,在线常化,正火及调质等方式的生产工艺。 虽然我国油井管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深井,超深井,高压气井,热采井,大曲率定向井,高腐蚀油气井等条件下使用的高强度,高抗挤,耐腐蚀,防泄漏等非API标准油井管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尚需进口。 而挠(柔)性油井管,国外已投入使用,我国尚属空白。 管线管在无缝钢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一般有10%左右的输送管线(美国xx年为12.5%)采用无缝钢管,主要用于路上特殊地段,海底管线,加压站进出地段,城市主干线及煤浆,矿粉输送等。 目前,我国的管线管一般都采用API5L标准和与国际标准等同的GB/T9711.1,GB/T9711.2,GB/T9711.3及与国际先进标准有对应关系的非同效标准GB8163-1999组织生产,品种,钢级,性能,质量等均能满足要求。 但在提高管段尺寸,大直径钢管的壁厚及外径精度,开发“经济型”抗腐蚀钢管,提高矿物输送钢管的耐磨性等方面加大投入。 锅炉和电站用管是无缝钢管的关键专用管之一,特别是高压锅炉管和核电用管在无缝钢管品种中技术含量最高。 按电站性质又分为火电用管和核电用管。 据测算,2020年以前电站高压锅炉管年均需求量在50万t左右。 目前,我国低中压锅炉管无论是在规格上还是产品质量上均能满足国内需求。 159mm高压锅炉管国内仅能供一小部分,大部分尚需进口。 我国核电站发展很快,但核电用管研制滞后,核岛用管全部依赖进口。 常规岛用管大部分依赖进口,只有电厂配套设施用管由国内供应。 在噶压锅炉管的品种开发中,我国已可批量生产20G,A106B,12CrMoV,钢102,T91,P91,P22等钢种的高压锅炉管,WB36也进行了小批量生产。 但由于有些厂受炼钢和轧管装备的限制,在高压锅炉管用钢的有害元素控制及管体有害元素控制和性能稳定性以及大直径厚壁管的供货长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造成高压锅炉管大量进口的原因。 石化用管随着我国石油用量的迅速扩大而得到快速发展,主要用于石化,炼油,化肥,化纤,化工等行业,其质量要求,生产水平等与高压锅炉管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机加工用管和结构用管占无缝钢管总量的1/3以上,我国这类钢管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当。 近年来,在机加工用管等方面,除传统的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如制造筒(环)形件,传动轴,缸体,缸筒,轴承等大量使用热轧和冷轧(拔)精密管外,目前轻工机械(如瓦楞辊等)和火车车轴等新领域的使用值得关注。 机加工用管的钢号一般为2045优质碳素钢,Si-Mn和Cr-Mo系低,中碳的低合金结构钢,在化学成分的控制上通过各种精练方法达到机加工和结构用管钢制要求。 结构用管因为钢结构作为新兴产业得到高速发展。 除传统的20,16Mn钢外,目前应大力开发Q345A,Q345B,Q345C,Q345D,Q345E和更高钢级的系列产品,并加快耐火,耐候等新品种和方,矩形热轧管的研发。 虽然我国不锈钢无缝管xx年生产量达到17万t以上,且出口大于进口,但质量有待提高。 还存在品种,规格较少,工业用不锈钢管缺口较大,一般用不锈钢管供大于求的现象。 我国不锈钢管也继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 第三章企业生产物流的流程8车间平面布置车间平面布置的内容主要是合理确定为完成生产任务而选用的工艺流程、设备形式和数量以及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 在确定车间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2 (1)应满足工艺要求,使车间具有流畅的、合理的金属流程线; (2)应满足产品质量、产量和品种上的要求; (3)设备的检查应满足工艺上的要求,互不干扰,并考虑操作条件和安全; (4)跨间位置关系要合理,即满足工艺要求,由节省占地面积和投资。 (5)使上下车间联系紧密,运输距离短并为车间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车间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1)车间的生产规模,生产的品种; (2)车间的生产方案; (3)建厂地址、厂区范围和资源情况、水文地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以及供电等供应情况,还有运输情况等; (4)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 (5)投资以及劳动定员的控制数字; (6)环保情况。 8.1设备间距的确定主要设备之间在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和它们之间在距离上的确定是平面布置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决定间距时应根据产量大小,轧制产品长度的设备操作条件等因素,在保证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紧凑,以节约车间面积。 轧机机列间的距离机列之间的距离是个重要的参数。 过短对生产起限制作用,过长又会增加不必要的厂房长度和投资,因此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决定。 本设计中穿孔机和轧管机之间的距离为10m,而两列均整机则与轧管机并列布置,其横向距离主要视机架的大小而定。 其它间距详见车间平面布置图。 8.2仓库面积计算为保证原料供应和成品存放,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车间内应有一定面积的原料仓库和成品仓库。 (1)原料仓库面积计算原料仓库面积的大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影响1)车间轧机的生产能力;2)坯料和成品的钢种、断面形状和尺寸;3)坯料供应情况;4)仓库中对坯料进行检查清理修磨等工序所需的工作面积大小;5)吊车工作场地及运输路线所占的面积;6)允许坯料堆放的高度以及由场地决定的单位面积存放负荷等。 通常原料仓库面积可用下式计算240.7A nk鬃Fq h=鬃式中,A轧机小时产量,(/t h);n原料存放天数,(天);k金属消耗系数;q每立方米空间所能存放的原料重量,(t);h每堆原料存放的高度,(m);0.7仓库利用系数。 (2)成品库面积计算成品仓库面积的计算基本上同原料仓库面积的计算。 24A nkFq h鬃式中各变量的意义同原料仓库面积的计算式。 0.7鬃=; (3)实际仓库面积计算F0=BL=40106=4240m2 (4)成品库面积计算F=(3-7)A/q其中A-轧机平均日产量,为A=2435.2=844.8t/d q-单位面积堆放负荷量,q=2F=4844.8/2=1689.6m2 (5)实际仓库面积F0=BL=35106=3710m28.3车间厂房组成及内外运输 (1)厂房跨度的确定轧钢车间一般均由原料跨、加热跨、主轧跨、精整跨和成品跨组成。 这些跨间的布置方式主要由生产工艺流程、轧机组成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决定。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本设计采用一个主轧跨、一个精整跨、一个成品跨,原料和加热炉共用一个成品跨。 厂房跨度实际上可以视为厂房宽度。 宽度大,劳动条件好,但是厂房造价高。 所以主轧跨的跨度大小要根据轧机的横向尺寸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确定。 此外跨度的尺寸还要符合厂房建筑统一模数发规定。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本设计的厂房跨度如下表8.1厂房跨度原料跨(m)成品跨(m)主轧跨(m)精整跨(m)40352733 (2)柱距尺寸柱距大小就是相邻两根柱子间的距离,取为6m和7.5m。 (3)车间内外运输车间对外运输由原料跨和成品跨公路组成。 车间内部运输设备见下表表8.2车间内部运输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载重量(t)台数备注110t桥式吊车101原料跨215t桥式吊车151原料跨310t桥式吊车301主轧跨410t桥式吊车101主轧跨55t桥式吊车51精整跨610t桥式吊车102成品跨 (4)吊车轨面标高从吊车轨道面到车间地坪的距离称为吊车轨面标高,通常也称为工艺高度。 影响工艺高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设备高度;2)主要操作台的形式和高度;3)运输要求;4)检修和换辊条件;5)通风及照明要求;6)厂房的经济效果。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取为6m。 具体布置详见车间布置平面图。 第四章企业的优势与效果1.5.1工艺发展优势与效果无缝钢管主要由热轧钢管生产,除热轧外,尚有采用热轧穿孔后冷轧或冷拔工艺生产小规格的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在钢管中的比例近几年稳定在4245左右,焊管有上升的趋势。 无缝钢管与焊接钢管比较是材料的可靠性和品种适应性强,尤其适应厚壁和合金钢的生产。 主要问题是投资高、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壁厚和椭圆度公差大。 而焊接管实际上是板材的深加工产品,在价格相近的条件下,无缝钢管的市场竞争力因其可靠性强而提高,随着钢板质量的不断改善和焊管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部分无缝管占据的市场,有被焊接管替代的可能性,但这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 1)热轧工艺是无缝钢管的主要制造方法,占无缝管产量的80。 目前我国拥有100mm以上热轧管机组41套,其中热连轧机组9套,产能445万吨;精密轧管机组5套,产能60万吨。 热连轧管机组的生产能力约占无缝管总能力的4550。 热连轧管机组生产的品种和质量水平除轧机本身的技术水平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冶炼和连铸的制约,因此先进的工艺流程应该是指冶炼至管加工的完整流程。 国际知名无缝管企业大都是完整的专业钢管厂或钢铁联合企业,靠外购坯制造无缝管的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稳阵地。 采用电弧炉或转炉冶炼LF炉外精炼VD真空处理全保护浇注连铸圆管坯热连轧机(MPM、F)管加工,是当今国际先进的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可以生产诸如石油专用管、高压锅炉管、中低合金管等。 天津钢管公司、宝钢商贸(钢管)公司、鞍钢无缝厂、包钢无缝厂均已实现上述工艺流程,攀成钢无缝和衡阳钢管公司也在抓紧配套工程建设,近期可实现上述工艺流程。 对于冶炼设备,电弧炉或转炉容量不宜小于70100t,为钢包精炼创造条件,要充分重视连轧机组的在线检测手段和自动控制系统,配备先进的探伤系统,对定位为石油管和高压锅炉管的生产线,应配备高水平的热处理和加工系统,逐步实现钢坯的热装热送和在线常化、控轧控冷等工艺。 2)冷拔(轧)无缝钢管,目前国内约有20是采用100mm以下小穿孔机穿孔后的毛管,经冷拔或冷轧制造。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拥有上千条冷拔管机组和近千条冷轧管机组,供冷拔(轧)的穿孔机110余套,主要是100mm以下规格,冷拔(轧)管与热轧管比较具有成材率低和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多数小企业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其大部分规格完全可以由热轧钢管机组生产。 应逐步实现以热代冷,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落实淘汰76mm以下无缝轧机的产业政策。 对定位在特殊用途和热轧解决不了的小规格钢管,若仍用冷拔和冷轧工艺解决,也应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液压冷拔机组和高速超长行程冷轧管机等当今国际上先进技术。 1.5.2市场发展趋势及应对方式1)国际钢管市场现状据估计,目前世界钢管生产能力约为58008000万吨,其中焊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