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习题解答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习题解答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习题解答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习题解答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1 第第 5 章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习题及解答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习题及解答 5 1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试绘制其开环极坐标图和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1 11 0 10 ss sG 2 12 12 0 1 ss sG 3 12 1 1 sss sG 4 11 0 1 10 2 sss sG 解 解 1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1 01 10 jj jG 2 01 01 1 R 3 01 0 10 I 3 2 01 0 100 A 10 arctan 当 从 0变化时 0 90 1 0 AIR时 当 0 180 0 0 0 AIR时 当 极坐标图为图 5 1 1 0 8 0 6 0 4 0 20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 aginary Ax is 图 5 1 num 10 den conv 1 0 0 1 1 nyquist num den 由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1 01 10 jj jG 系统由三个典型环节组成 转折频率10 且当1 时 dBL2010lg20 所以低频段渐近线过1 dBL20 且斜率为decdB 20 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 5 1 2 5 2 100 50 0 50 100 Magnitude dB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180 135 9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1 2 num 10 den conv 1 0 0 1 1 bode num den 2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41 04 01 2 2 41 04 01 4 01 21 2 01 1 2222 2 j jj jG 当 从 0变化时 极坐标图为图 5 1 3 1 0 8 0 6 0 4 0 200 20 40 60 81 1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0 8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1 3 num 1 den conv 0 2 1 2 1 nyquist num den 又由 21 2 01 1 jj jG 知 系统由两个典型环节组成 转折频率为 55 0 21 dBL01lg201 时 且当 即低频段过dBL01 且斜率为零 从而对数坐标图为图 5 1 4 5 3 80 60 40 20 0 Magnitude dB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80 135 90 45 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1 4 num 1 den conv 0 2 1 2 1 bode num den 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41 1 21 41 1 3 41 1 41 41 1 3 12 1 1 22 2 22 222 2 222 2 j j jjj jG 当 从 0变化时 极坐标图为图 5 1 5 局部放大图为图 5 1 6 3 2 5 2 1 5 1 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1 5 num 1 den conv 1 0 conv 1 1 2 1 nyquist num den 0 9 0 8 0 7 0 6 0 5 0 4 0 3 0 2 0 10 0 1 0 05 0 0 05 0 1 0 15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1 6 图 5 1 5 的局部放大图 又系统的转折频率为1 5 0 21 在低频段的渐近线过0 1 L 点 且 5 4 斜率为decdB 20 对数频率响应为图 5 1 7 150 100 50 0 50 Magnitude dB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270 225 180 135 9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1 7 num 1 den conv 1 0 conv 1 1 2 1 bode num den 4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01 01 1 11 01 01 1 1 01 10 11 0 1 10 222222 2 2 j jj jG 当 从 0变化时 极坐标图为图 5 1 8 0 1 0 08 0 06 0 04 0 0200 020 04 1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0 8 1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1 8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0 conv 1 1 0 1 1 nyquist num den 又系统的转折频率为10 1 21 当1 时 2010lg20 L 在低频段 的渐近线过20 1 L 点 且斜率为decdB 40 对数频率响应为图 5 1 9 200 100 0 100 200 Magnitude dB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360 315 270 225 18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1 9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0 conv 1 1 0 1 1 bode num den 5 5 5 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10 s sG 试求下列输入信号作用下 系统的稳态输出 1 30sin o ttr 2 452cos 2sin o tttr 解解 12 10 s sG 12 10 j jG 22 12 10 A 12 1 tg 1 A 0 82 4 760 2 A 0 82 9 460 1 24 25sin 82 0 76 430sin 82 0 ooo ttty 2 46 542cos 64 1 76 4sin 82 0 oo ttty 5 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 1 10 sss sG 试绘制系统的极坐标图和 Bode 图 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解解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 0 1 1 10 1 10 ssssss sG 开环频率特性为 01 01 1 1 01 01 01 1 1 1 1 01 1 1 22 2 22 j jjj jG 极坐标图为图 5 3 1 局部放大图为图 5 3 2 1 4 1 2 1 0 8 0 6 0 4 0 20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3 1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1 1 10 nyquist num den 0 2 0 18 0 16 0 14 0 12 0 1 0 08 0 06 0 04 0 020 0 05 0 04 0 03 0 02 0 01 0 0 01 0 02 0 03 0 04 0 05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图 5 3 2 图 5 3 1 的局部放大图 5 6 又频率特性为 1 01 1 1 jjj jG 它 由 三 个 典 型 环 节 构 成 转 折 频 率 为1 1 10 2 且 当1 时 01lg20 L 即在低频段的渐近线过1 0 L点 且斜率为decdB 20 从而 Bode 图为图 5 3 3 150 100 50 0 50 100 Magnitude dB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270 225 180 135 9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3 3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1 1 10 bode num den 相角裕量 令1 01 011 1 22 ccc c jG 即0 lg20 cc jGL 解得7844 0 c 代入相频特性中 得 6 1321 090 110 ccc tgtg 4 47 180 c 幅值裕量 1801 090 110 gg tgtg 则 srad g 2 3 从而 089 0 1 0 11 1 2 2 ggg g jG dBjGK gg 21 lg20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1 1 10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11 0000 r 47 4040 Wg 3 1623 Wc 0 7844 5 4 已知题 5 4 图示 RLC 网络 当 10rad s 时 系统的幅值 A 1 相角 90 试 求其传递函数 解解 由图可得 题 5 4 图 5 7 ii U RCjLC U Cj RLj Cj U 2 0 1 1 1 1 传递函数 RCjLC jG 2 1 1 有 222 1 1 RCLC GA LC RC 2 1 arctan 又当 901 10 时 Asrad 分别代入 式解得 01 0 1 0 LCRC 从而传递函数为 11 001 0 1 2 ss sG 5 5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题 5 5 图所示 试求系统的开环 传递函数 并计算系统的相角裕量 解 解 a 由图可以看出 系统的转折频率分别为300 10 5 321 设系统的 开环频率特性为 1 1 1 1 1 1 21 3 jj jK jG 1 10 1 1 5 1 1 300 1 jj jK 因低频段 第 1 个转折频率之前 的渐近线为 KLlg20 由当1 时 20lg20 KL 10 K 从而开环传递函数为 11 0 12 0 10033 0 10 ss s sG 令1 c jG 即0 c L 解得21 c 代入相频特性中 得 5 8 135 300 1 1 02 0 111 cccc tgtgtg 45 180 c num 10 0 0033 1 den conv 0 2 1 0 1 1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Inf r 42 8521 Wg NaN Wc 20 9785 b 系统只有一个转折频率50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02 0 1 50 1 s Ks s Ks sG 因低频段 第 1 个转折频率之前 的渐近线为 lg20lg20 KL 由当10 时 dB0lg20lg20 KL 1 0 K 从而传递函数为 102 0 1 0 s s sG 又1 jG时 10 c 有 7 7802 090 1 cc tg 3 101180 c num 0 1 1 0 den 1 50 1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Inf r 101 5370 Wg NaN Wc 10 2062 c 系统有一个转折频率 2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1 ss K sG 因渐近线方程为 2 lg20lg20lg20 KL 由当 8 时 0 2 lg20lg20lg20 KL 得32 2 8 2 K 传递函数为 5 9 15 0 32 ss sG 又当1 c jG 时 8 c 从而 166 5 0 90 1 cc tg 14 180 c num 32 den conv 1 0 0 5 1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Inf r 14 2485 Wg Inf Wc 7 8759 或因低频段 第 1 个转折频率之前 的渐近线为 lg20lg20 KL 则在2 时 2lg20lg20 2 KL 1 由通过8 处的渐近线方程 bL lg40 得 8lg2 lg40 8 2 LL 即 2lg80 2 8 2 LLL 2 由式 1 和式 2 得3225 K 5 6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 02 01 2 01 ss K sHsG 2 11 0 1 e 1 0 sss K sHsG s 试绘制系统的 Bode 图 并确定使开环截止频率 c 5rad s 时的 K 值 解解 1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02 01 2 01 jj K jHjG 所以转折频率为 1 5 2 50 由当5 c 时 1 sHsG 即 1 02 0 1 2 0 1 22 cc K 解得4213 102 2 K 系统的 Bode 图为图 5 6 1 5 10 80 60 40 20 0 20 Magnitude dB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180 135 90 45 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6 1 num 1 4213 den conv 0 2 1 0 02 1 bode num den 2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11 0 1 e 1 0 jjj K jHjG j 若srad c 5 则 1 1 0 11 22 ccc cc K jHjG 5 2825 165 K Bode 图为图 5 6 2 150 100 50 0 50 100 Magnitude dB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270 225 180 135 9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图 5 6 2 num 28 5 den conv 1 0 conv 1 1 0 1 1 bode num den 5 7 设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如题 5 7 图所示 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 表示积分环节个数 P 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5 11 解 解 1 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逆时针包围j0 1 点 1 次 即 1 N 又1 P PN 0 NPZ闭环系统稳定 2 2 Q s 平面上有 2 个极点位于坐标原点处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圆 故当 从 变化时 jHjG曲线逆时针包围j0 1 点 0 次 即 0 N 又0 P PN 闭环 系统稳定 3 2 Q s 平面上有位于坐标原点的 2 个极点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圆 所以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未包围j0 1 点 即 0 N 又0 P PN 闭环 系统稳定 4 1 Q s 平面上有 1 个极点位于坐标原点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 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逆时针包围j0 1 点 1 次 即 1 N 又1 P PN 闭环 系统稳定 5 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未包围j0 1 点 即 0 N 又0 P PN 闭环系统稳定 5 12 6 1 Q s 平面上有 1 个极点位于坐标原点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 故当 从 变化时 jHjG曲线顺时针包围j0 1 点 1 次 即 1 N 又1 P 2 NPZ 闭环系统不稳定 7 1 Q s 平面上有 1 个极点位于坐标原点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 故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逆时针包围j0 1 点 2 次 即 2 N 又0 P PN 闭环 系统不稳定 8 2 Q s 平面上有 2 个极点位于坐标原点处 Nyquist 曲线有一个从 00 沿顺时针方向的半径为无穷大的圆 故当 从 变化时 jHjG曲线顺时针包围j0 1 点 2 次 即 2 N 又0 P PN 闭 环系统不稳定 9 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顺时针包围j0 1 点 1 次 即 1 N 又0 P 1 NPZ 闭环系统不稳定 10 当 从 变化时 Nyquist 曲线 jHjG顺时针包围j0 1 点 2 次 即 2 N 又0 P 2 NPZ 闭环系统不稳定 5 8 对题 5 8 图示系统的极坐标图 开环增益 K 500 且开环无右极点 试确定使闭 环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 解 解 由 图 可 知 当j0 1 点 位 于 32 或 1 之 间 时0 N 则 0 NPZ 闭环系统稳定 设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500 j eMjHjG 则 50 500 1 M 20 500 2 M 05 0 500 3 M 题 5 8 图 5 13 当1 1 KM时 10 50 500 1 1 KM和1 3 M K和 10000 05 0 500 1 3 M K 交点 B 在j0 1 点左侧 C 在j0 1 点右侧 则0 N 综上所述 当10 K或 4 1025 K时 0 N P N 系统稳定 或由极坐标图可知 当500 K时 奈氏曲线不包围j0 1 点 即 又0 P PN 闭环系统稳定 当 K 变化时 奈氏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若交点 A 到达j0 1 点 则10 50 500 K 若交点 A 在j0 1 点右侧 则0 N P N 系统稳定 若交点 B 到达j0 1 点 则25 20 500 K 此时系统临界稳定 若 B 到了j0 1 点右侧 则PN 系统不稳定 若交点 C 到达j0 1 点 则 4 101 05 0 500 K 此时系统临界稳定 若 C 到了 j0 1 点左侧 则PN 系统不稳定 综上所述 系统稳定时 10 K或 4 1025 num 10 den conv 1 0 conv 1 1 1 10 Kg r Wg Wc margin num den Kg 11 0000 r 47 4040 Wg 3 1623 Wc 0 7844 2 若要求 30 则 150 c 1 0 90 11 tgtg从 而3 1 c 又 1 1 0 11 10 2 2 ccc c k A 代入3 1 得21 k 3 又令 180 g 得2 3 g 即当2 3 g 时有 20 1 0 11 10 lg20 2 2 ggg k 得3 11 k 5 11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5 1 sss k sHsG 试求 5 15 1 10 k时的相位裕量 和幅值裕量 g Klg20 2 求临界稳定时的k临界值 解解 1 10 k时 12 0 1 2 sss sHsG 开环频率特性 12 0 1 2 jjj jHjG 根据 的定义 先求 c 1 cc jHjG 1 12 0 1 2 ccc cc jjj jHjG 2 12 0 1 ccc jjj srad cccc 223 10404 104 0 246 000 4 252 0arctanarctan90180 cc 根据 g k的定义 先求 g 0 180 gg jHjG 00 1802 0arctanarctan90 gg 2 0 2 2 01 2 0 90 2 01 2 0 arctan g gg g gg sradsrad gg 23 2 502 01 2 dB jHjGK ggg ggg 54 9 2 0 1lg201lg20lg202lg20 lg20lg20 2 2 2 求临界稳定时的K临界值 临界稳定时 0 0 所以 000 02 0arctanarctan90180 cc 1 2 0 2 24 2 502 01 90 2 01 2 0 arctan ssrad cc c cc 1 cc jHjG 1 12 0 1 5 ccc cc jjj k jHjG 临界 83 29 临界 k 5 12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1 0 ss K sHsG 试求 0 45 时的开环放大 系数K的取值 5 16 解解 000 451 0arctan90180 c 10 c c 恰好是本系统的转折频率 也就是在转折频率处0 c L 考虑精确幅值特 性通过该点 由于是惯性环节 其修正值为 3dB 所以3 c L 渐 dBKdB20 1lg10 lg20lg203 1 1423lg20 KdBK 5 13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0 2 sss k sHsG 试求幅值裕量 dB10lg20 g K时的开环放大系数K的取值 解解 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 1 100 222 k jHjG 系统的开环相频特性 2 0 100 arctan90 jHjG 对应穿越频率为 g 0 180 gg jHjG 0 2 0 180 100 arctan90 g g gg jHjG 0 2 90 100 arctan g g srad gg 100100 2 将srad g 10 代入开环幅频特性 100 100 2 2 2 kk jHjG ggg gg dB kjHjG k gg g 10 100 lg20 1 lg20lg20 6 31 k 将给定的开环传递函数化成时间常数形式的标准式 101 001 0 101 001 0 100 22 sss K sss k sHsG 开环放大系数 316 0 100 6 31 100 k K 5 14 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1 0 11 0 sss K sHsG 试求 1 满足闭环谐振峰值4 1 r M时的开环放大系数K 2 用 及 g Klg20来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5 17 3 求出系统的时域指标 p M及 s t各是多少 解解 绘制1 K时的 Bode 图如图 5 14 所示 1 根据 与 r M间的近似关系求取 要求 在8 1 1 1 r M时 有 0 6 50 4 1 1 arcsin 1 arcsin r M 要求 取 0 51 要求 由图 5 14 中可见 当srad c 6 时 0 2 128 6 6 jHjG 这时对应的 00 8 51 6 6 180 jHjG 满足要求 而在1 K时渐进特性上对应srad c 6 处的dBL Kc 6 15 1 因此将 1 K时的渐近特性平行上移 15 5dB 则在srad 6 可得 dBKL Kc 0 lg20 1 即 dBK6 15 lg20 因此 满足题意要求的开环放大系数 03 603 61 KK 2 在srad c 6 03 6 K 0 8 51 由图可知srad g 6 31 对应 dBKg9 26lg20 所以闭环系统稳定 3 时域指标 由于本题是一个三阶的开环传函 因此采用下面两个经验公式求出 超调量 32 1 4 016 0 rp MM 调节时间 sMMt rr c s 52 0 14 1 5 2 14 1 5 12 6 1 5 2 1 5 12 22 5 15 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0 8 08 11 94 teety tt 试求系统频率特性 解解 9 4 36 9 8 0 4 8 11 ssssss sY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3613 36 9 4 36 2 sssss s SR sY sG 令 js 可求得系统频率特性 图 5 14 5 18 j j jG 22222 2 2 13 36 1336 13 36 36 36 3613 36 5 16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0 0 0 1 1 21 1 2 2 TTK sTs sTK sG 1 试画出乃奎斯特图 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提示 请按 212121 TTTTTT TT时 求 K 变化时相角裕度 的最大值 解解 1 1 1 1 1 2 2 1 2 21 2 2 1 2 2 21 3 1 2 2 T jTT T TTK jT jTK jG 系统没有开环右极点 Z 0 当 21 TT时 系统的乃奎斯特如图 5 16 b 所示 做出增补的奎斯特图顺时针包围 1 j0 点两圈 即 N 2 所以 P 0 系统不稳定 2 本题可先求出相角出现最大值时的 max 通过改变 K 总可以使剪切频率 max c 这样相角裕度就是最大值 1 1 2 1 1 1 2 100 180180TtgTtgTtgTtg 21 12 1TT TT tg 求出相角出现最大值时的 max 2 0 1 21 21 max 2 2 max21 2 max2112 max TT TT TTTT d dtg 令 max c 则 1 max AA c 即 a b 图 5 16 5 19 1 3 2 2 3 121 2 max1 2 max 2 max2 1 1 1 1 1 TT TTTT K T TK 就是要求的 K 5 17 已知 P 0 P 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开环传递函数在 s 平 面原点的极点重数为 1 系统的开环增益 K 100 时的对数幅频 相频特性曲线如题 5 17 图所示 试确定闭环系统稳定的 K 的取值范围 解解 根据图系统在0 L频段内的负穿越 N 1 次 正穿越 N 0 次 系统 0 2 1 P NN 系统不稳定 要想使系统稳定 就必须使系统的正负穿越之差 为 0 而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 K 不会改变相频特性只能改变对数幅频特性 我们可以扩大 K 使剪切频率后移超过 2 但不能超过 3 同样我们也可以减小 K 使系统的剪切频 率前移到 1 之前 系统稳定的 K 的取值范围为 21 KKK 或 3 KK 其中 100020 100 lg20 1 1 K K 8 158424 100 lg20 2 2 K K 1020 100 lg20 3 3 K K 5 18 已知某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有开环极点 40和 20且 当开环增益 K 25 时 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如题 5 18 图所 示 1 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 s 2 作出其对数幅频率特性渐近线 L 并求系统开环截止角 频率 c 3 能否调整开环增益 K 值使系统在给定输入 r t 1 t 作用下 稳态误差01 0 ss e 解解 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0 1 1 40 1 25 sss sG 题 5 17 图 Re Im 1 0 5 0 jG 0 题 5 18 图 5 20 2 画系统的对数幅频率特性渐 近线L 如图5 10所示 但要确定开 环截止角频率 c 是大于 20 还是小 于 20 可假设 c 20 则 36 221 20 25 c c c 则与假 设相符 所以 c 22 36 3 在给定输入 r t 1 t 作用下想使稳态误差01 0100 当开 环增益K由当前的25变到100时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负实轴的交点就有 0 5变成 1 由奈氏判据系统就变得不稳定 所以不能调整开环增益来做到 5 19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用 Nyquist 判据确定系统稳定时 的范围 解 解 由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 10 1 1 10 ss s s ss sHsG 令0 1 ss 得0 s或1 s 即系统有一个开环右极点 所以1 p 又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1 1010 1 1010 1 1 10 2 2 2 jIRj jj j jHjG 1111 270 18090 tgtgtgtgjHjG 当0 时 270 0 0 0 HG 0 0 0 HGA 当 时 90 0 0 0 HG 0 A Nyquist 曲线如下图所示 由0 1 1010 2 2 I 得 1 则 10 1 1010 2 R 故 Nyquist 曲线和实轴交点处坐标为 010j 若110 时 则 Nyquist 曲线逆时针包围j0 1 点 1 次 即1 N 又1 P 所以PN 系统稳定 即系统稳定时 的范围为1 0 5 21 10 9 8 7 6 5 4 3 2 10 5 4 3 2 1 0 1 2 3 4 5 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Imaginary Axis Wc num 10 0 2 1 den conv 1 0 1 1 nyquist num den 5 20 已知闭环系统的幅频 相频特性如题 5 20 图所示 1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2 并计算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Mp ts 解解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系统为一个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