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材料ppt课件_第1页
第七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材料ppt课件_第2页
第七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材料ppt课件_第3页
第七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材料ppt课件_第4页
第七章 服装学概论---服装与材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学概论 主讲 石云 第七章服装与材料 一 服装材料概述 二 纤维 三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四 服装辅料 五 服装对材料的选用 六 思考题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 衣片Cutparts 纱线Yarn 纤维Fiber 服装Garment 织物Fabric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的基本形态特征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1 目标设计根据服装的需要设计面料2 应用设计根据服装材料的性能来设计服装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的发展 公元前2600年中国 蚕丝 公元前3000年印度 棉布 公元前5000年埃及 麻布 距今10 5万年前 毛皮 天然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的发展 1946年美国 Dupuot 聚酯纤维 1938年美国 Dupuot 尼龙纤维 1913年美国 醋酸纤维 1905年英国 粘胶长丝 1838年法国 聚氯乙烯 氯纶 化学纤维 1957年意大利 聚丙烯腈纤维 70年代日本 新合纤 80年代英国 Coutaulds Tencel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一 概述服装材料的发展 化纤 抗静电 吸汗透气 亚麻 柔软 真丝 不褪色 羊毛 机洗 全棉 抗皱 防霉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面料的性能更多样化和更趋于完善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二 服装材料的内容1 服装材料的研究内容服装材料的概念 构成服装的所有材料 服装材料学是研究材料与服装关系的一门科学 服装材料学是研究服装面料 辅料及其有关的纺织纤维 纱线 织物的结构 性能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以及服装衣料的分类 鉴别和保养等知识 规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服装材料的分类服装面料按材料的用途分类服装里料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二 服装材料的内容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二 服装材料 纤维天然纤维 NaturalFiber 天然纤维是由自然界中植物 动物和矿物之中获取的纤维 植物纤维是由自然界生长的植物之中提取的纤维 又称之为天然纤维素纤维 NaturalCelluloseFiber 根据所取的部位不同可分为 1 种子纤维 SeedFiber 棉 Cotton 木棉 Kapok 2 韧皮纤维 BastFiber 苎麻 Ramie 亚麻 Flax Linen 黄麻 Jute 大麻 Hemp 3 叶纤维 Leaffiber 剑麻 Agavefiber 焦麻 Agotai 4 果实纤维 FruitFiber 椰子纤维 CoconutFiber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动物纤维是由动物的毛皮和分泌液获取的纤维 又称之为天然蛋白质纤维 NaturalProteinFiber 根据所取的部位不同可分为 1 毛发纤维 Hairfiber 绵羊毛 Wool 兔毛 RabbitHair 骆驼毛 camelhair 马海毛 mohair 2 分泌液 Silk 桑蚕丝 Cultivated 柞蚕丝 tussah 蓖麻蚕丝 EriaSilk 矿物纤维采自纤维状的矿石 又称之为天然无机纤维 NaturalMineralFiber 例如 石棉 Asbestos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化学纤维人类利用各种不同的原料 经过化学处理人工制造的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化学纤维 半合成纤维 无机纤维 化学纤维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再生纤维 再生纤维的生产是受了蚕吐丝的启发 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 经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 再经纺丝和后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的再生纤维 由于它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素相同 而物理结构已经改变 所以称再生纤维素纤维 目前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 醋酯纤维 铜氨纤维等 我国主要生产粘胶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粘胶纤维 采用不同的原料和纺丝工艺 可以分别得到普通粘胶纤维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和高强力粘胶纤维等 普通粘胶纤维吸湿好 柔软染色性好 色泽鲜艳湿强是干强的40 50 耐磨性差尺寸稳定性差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Modal纤维以中欧森林中的山毛榉木浆粕为原料制成 Modal纤维采用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制造工艺 从其性能看它属于变化型高湿模量纤维 Lyocell纤维 Tencel 天丝的生产原料为大自然中的树木 溶剂可以回收 对生态无害 又被称为21世纪粘胶纤维 天丝主要特点是 湿强度高 比棉纤维还要高 具有粘胶纤维良好的吸湿性 又有合成纤维那样的高强度 天丝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 水洗缩率较小 织物柔软 有丝绸般光泽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5 竹纤维是利用竹子为原料 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制取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由于竹子完全来自于自然 并且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 又可以完全的回归自然 故该纤维被称为环保纤维 竹纤维横截面形状与粘胶相近 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截面内呈多孔状 因此竹纤维吸放湿性能极好 竹纤维具有优良的着色性 色彩鲜艳 悬垂性好 回弹性和耐磨性比粘胶好 竹纤维最大的特性是具有任何纤维所不具有的天然抗菌性能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牛奶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是以牛乳作为基本原料 经过脱水 脱油 脱脂 分离 提纯 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线型大分子结构的乳酪蛋白 再与聚丙烯腈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共混 交联 接枝 制备成纺丝原液 最后通过湿法纺丝成纤 固化 牵伸 干燥 卷曲 定形 短纤维切断 长丝卷绕 而成的 它是一种有别于天然纤维 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新型动物蛋白纤维 人们又叫它牛奶丝 牛奶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大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 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 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 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 与腈基 羟基等高聚物接枝 共聚 共混 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 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 经湿法纺丝而成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常见化纤 一 粘胶 吸湿易染二 涤纶 挺括不皱三 锦纶 结实耐磨四 腈纶 膨松耐晒五 维纶 价廉耐用六 丙纶 质轻保暖七 氨纶 弹性纤维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常用纤维的性能比较 耐磨性 耐日光性 强度 最轻 弹性最好 吸湿性 电阻最大 易染色 难染色 锦纶腈纶麻丙纶氨纶羊毛氯纶棉 粘胶 羊毛 蚕丝 锦纶丙纶 氯纶 涤纶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涤纶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锦纶 锦纶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 属于脂肪族聚酰胺纤维 锦纶的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 锦纶性能好 产量高 用途广 是仅次于涤纶的主要合成纤维品种 锦纶以长丝为主 另外还有少量的锦纶短纤维 锦纶长丝主要用于制造强力丝 供生产袜子 内衣 运动衫等 锦纶短纤维主要是与粘纤 棉 毛及其他合纤混纺 用作服装布料 锦纶还可在工业上用作轮胎帘子线 降落伞 渔网 绳索 传送带等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锦纶 1 形态锦纶的纵面平直光滑 截面呈圆形 2 密度密度小 锦纶织物属轻型织物 3 强度和耐磨性锦纶的最大特点是强度高 耐磨性好 它的强度及耐磨性居所有纤维之首 4 吸湿性和染色性锦纶的吸湿性是常见合成纤维中较好的 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达4 5 左右 另外 锦纶的染色性也较好 5 耐光性和耐热性对光 热较敏感 导致锦纶变黄 发脆 所以锦纶的耐光性和耐热性较差 不宜制作户外用织物 此外 锦纶耐腐蚀 不怕霉 不怕虫蛀 6 弹性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 但小外力下易变形 故其织物在穿用过程中易变皱折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腈纶 腈纶是聚丙烯脂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 是仅次于涤纶和锦纶的合成纤维品种 它柔软 轻盈 保暖 耐腐蚀 耐光似羊毛的短纤维 有 人造羊毛 之称 它虽比羊毛轻10 以上 但强度却大2倍多 腈纶不但不会发霉和被虫蛀 并对日光的抵抗性也比羊毛大1倍 比棉花大10倍 因此它特别适合制造帐篷 炮衣 车篷 幕布 窗帘等室外织物 可纯纺 如腈纶毛线 或与羊毛混纺制毛线 毛织物等 用它制成的毛线特别是轻软的膨体绒线早就为人们所喜爱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腈纶腈纶织物染色鲜艳 耐光性属各种纤维织物之首 但其耐磨性却是各种合成纤维织物中最差的 因此 腈纶织物适合做户外服装 泳装及儿童服装 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 容易沾污 穿着有闷气感 但其尺寸稳定性能较好 腈纶织物有较好耐热性 居合纤第二位 且耐酸 氧化剂和有机溶剂 对碱的作用相对较敏感 腈纶织物在合纤织物中属较轻的织物 仅次于丙纶 因此它是好的轻便服装衣料 如登山服 冬季保暖服装等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维纶维纶的学名为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 维纶洁白如雪 柔软似棉 因而常被用作天然棉花的代用品 人称 合成棉花 其面料特点如下 A 维纶织物吸湿性是合纤织物中最强的 因此具有一般棉织品的风格 同时 它比棉布更结实 更坚牢耐用 B 维纶织物耐酸碱 耐腐蚀 不怕虫蛀 较长时间的日晒对其强度影响不大 因此适合制作工作服 也常织制帆布 长期放于海水或土中也无影响 所以适宜做渔网 水产养殖网 C 维纶织物的缺点是耐热水性差 湿态遇热会收缩变形 且染色不鲜艳 因此 其用途受到限制 属低档衣料 因为维纶的这个缺点 目前纯维纶产品极少 大多是与其他纤维混纺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丙纶 丙纶的学名为聚丙烯纤维 丙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 产品价廉 强度高 相对密度轻等优点 所以丙纶发展得很快 丙纶的生产包括短纤维 长丝和裂膜纤维等 丙纶膜纤维是将聚丙烯先制成薄膜 然后对薄膜进行拉伸 使它分裂成原纤结成的网状而制得的 民用用途 可以纯纺或与羊毛 棉或粘纤等混纺混织来制作各种衣料 可以用于织各种针织品如织袜 手套 针织衫 针织裤 洗碗布 蚊帐布 被絮 保暖填料 尿不湿等 工业用途 地毯 渔网 帆布 水龙带 混凝土增强材料 工业用织物 非织造织物等 如地毯 工业滤布 绳索 渔网 建筑增强材料 吸油毯以及装饰布等 此外 丙纶膜纤维可用作包装材料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氯纶 氯纶的学名为聚氯乙烯纤维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料雨披 塑料鞋等大部属于这种原料 面料主要特点如下 氯纶织物属不易燃烧织物 离开火焰后会马上熄灭不再续燃 是良好的不燃窗帘和地毯的材料 氯纶织物不仅耐磨性很好 且保暖性也很好 其保暖性比棉和羊毛都好 分别高出50 和10 20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氨纶 氯纶的学名为聚氨酯弹性纤维 它是一种具有特别的弹性性能的化学纤维 目前已工业化生产 并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弹性纤维 氨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1 形态聚酯型弹性纤维的截面呈蚕豆状或三角形 2 强伸性和弹性氨纶的强度很低 但氨纶的伸长很大 断裂伸长率达450 800 并且弹性很好 因此高伸长 高弹性是氨纶的最大特点 3 吸湿性和染色性氨纶吸湿性较差 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为0 8 1 左右 但其染色性能较好 4 其他性质氨纶的密度较好 仅为1 1 3g cm3 此外 氨纶的耐酸碱性 耐溶剂性 耐光性 耐磨性都较好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氨纶纤维一般不单独使用 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 如与其他纤维合股或制成包芯纱 用于织制弹力织物 如用棉包覆的氨纶牛仔裤 穿着轻松 弹性好 适于合体的造型 深受青年人的喜欢 还有氨纶包芯纱内衣 游泳衣 时装等 都有合体舒展的穿着性能 在袜口 手套 针织服装的领口 袖口 运动服 滑雪裤及宇航服中的紧身部分等都有普遍的应用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再生纤维自然界中的纤维和蛋白质 经过化学处理后制造的纤维 又称为人造纤维 man madefiber 1 再生纤维素纤维 Regeneratedcellulosefiber 粘胶纤维 viscose 富强纤维 Polynosic 铜氨纤维 cuprammoniumfiber 2 再生蛋白质纤维 Regeneratedproteinfiber 大豆蛋白纤维 soybeanfiber 花生蛋白纤维 peanutfiber 牛奶蛋白纤维 Milkproteinfiber 3 其它纤维甲壳素纤维 chitosanfiber 海藻纤维 seasilk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服装材料概述 灯芯绒是割纬起绒 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 因绒条象一条条灯草芯 所以称为灯芯绒 灯芯绒质地厚实 保暖性好 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 鞋帽面料和幕布 窗帘 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品 麻纤维织物光泽柔和 自然 手触爽滑 有刺感 手感硬挺 厚实 布面较为粗糙 纱支不匀 用手抓捏后有较深的折痕 且回复很慢 常见的麻织物有麻织物 亚麻织物 涤麻织物 棉麻织物等 麻织物表面较粗糙 手感较硬 不适宜作内衣 但表面粗犷 色泽自然 可作为休闲装的用料 表面不平服 吸湿性较好 可作夏季服装用料 涤纶时装面料高档时装面料流行时装面料棉类时装面料男女时装面料全棉时装面料 雪纺 的学名叫 乔其纱 乔其纱又称乔其绉 是以强捻绉经 绉纬制织的一种丝织物 乔其纱的名称来自法国 georgette 经丝与纬丝采用S捻和Z捻两种不同捻向的强抢纱 按ZS 2Z相间排列 以平纹组织交织 织物的经纬密度很小 坯绸经精练后 由于丝线的退捻作用而收缩起绉 形成绸面布满均匀的绉纹 结构疏松的乔其纱 根据所用的原料可分为真丝乔其纱 人造丝乔其纱 涤丝乔其纱和交织乔其纱等几种 若纬丝只采用一种捻向 织得乔其纱称为顺纤乔其纱 顺纤乔其纱呈现经向凹凸褶裥状不规则绉纹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纤维的鉴别 二 纤维鉴别1 燃烧法2 显微镜法3 化学溶解法4 显色法5 系统分析法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纤维的鉴别 二 纤维鉴别1 燃烧法根据纤维靠近火焰 接触火焰 和离开火焰时的状态及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和燃烧后残留物特征来辨别纤维类别 以下为常见纤维燃烧状态的描述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纤维的鉴别 二 纤维鉴别2 显微镜法用显微镜观察未知纤维的纵面和横截面形态 对照纤维的标准照片和形态描述来鉴别未知纤维的类别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 常见纤维纵面形态 2020 4 23 47 棉 麻 丝 羊毛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纤维的鉴别 二 纤维鉴别3 化学溶解法溶解法是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化学溶液中的溶解性能不同 来鉴别纤维的方法 各种纺织纤维都可以通过溶解法进行鉴别 包括已染色的 混合成分的纤维 纱线 织物 溶解法不仅能定性地鉴别出纤维种类 而且还可以定量地测出混纺产品的混合比例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 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 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纤维的鉴别 二 纤维鉴别4 显色法取少量纤维于载玻片上 滴一滴氯化锌 碘溶液 盖上盖玻片 注意防止气泡产生 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着色情况 大麻 苎麻和棉呈紫罗兰色 亚麻呈褐紫色 黄麻呈褐色 许多其他纤维包括丝呈黄褐色 取少量纤维于载玻片上 滴一滴酸性间苯三酚试剂使纤维加热 一些木质纤维如未漂白的黄麻由于存在木质素会染成深红紫色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分类一 织物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服装用织物的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a 机织物 针织物 非织造布 织造方法 b 纯纺织物 混纺织物 交织物 组成织物的原料 c 原色布 漂白布 染色布 色织布 印花布等 印染与整理 色织物 缎纹组织 针织物 麻织物 苎麻织物 亚麻织物 丝织物1 桑蚕丝织物A 有独特悦耳的 丝鸣声 B 染色鲜艳纯正 色谱齐全 C 吸湿性好 穿着透气 舒适 是高档的内衣和夏装面料 D 耐日光性不佳 E 对碱反应敏感 F 会发生虫蛀 丝织物2 柞丝绸A 强度高 B 弹性 光洁度和柔软度不及桑丝绸 C 溅上水滴 清洁无色 干燥后会出现 水渍 毛织物1 羊毛纤维导热性小 保暖性好 2 吸湿性很强 而无潮湿感 3 弹性恢复率高 抗皱褶能力强 挺括平整 4 色牢度好 5 不易曝晒 6 独具缩绒性 7 对碱不稳定 8 易虫蛀 易霉烂 人造纤维素纤维织物1 粘胶纤维织物的吸湿性能在化纤中最佳 2 粘胶纤维织物手感柔软 色泽艳丽 3 湿强度低 缩水率较大 化纤 涤纶 1 洗可穿 2 透通性差 穿着有闷热感 3 易产生静电 4 易熔融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外观质量鉴别1 面料的正反面区别 1 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 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 具有条格外观的织品和配色花纹织物 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 凸条及凹凸织物 正面紧密而细腻 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 而反面较粗糙 有较长的浮长线 4 起毛面料 单面起毛的面料 起毛绒的一面为正面 双面起毛的面料 则以绒毛光洁 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5 观察织品的布边 布边光洁 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外观质量鉴别1 面料的正反面区别 6 双层 多层织物 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 则一般正面肯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 纱罗织物 纹路清晰 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 毛巾织物 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9 印花织物 花型清晰 色泽较鲜艳的一面为正面 10 整片的织物 除出口产品以外 凡粘贴有说明书 商标 和盖有出厂检验章的一般为反面 多数织物 其正面反面有明显的区别 但也有不少织品的正反面极为相似 两面均可应用 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外观质量鉴别2 面料的经纬向区别 1 如被鉴别的面料是有布边的 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方向便是经向 另一方是纬向 2 上浆的是经纱的方向 不上浆的是纬纱的方向 3 一般织品密度大的一方是经向 密度小的一方是纬向 4 筘痕明显的布料 则筘痕方向为经向 灯心绒 5 对半线织物 通常股线方向为经向 单纱方向为纬向 6 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抽不同时 则Z捻向为经向 S捻向为纬向 7 若织品的成纱捻度不同时 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 捻度小的为纬向 8 毛巾类织物 其起毛圈的纱线方向为经向 不起毛圈者为纬向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外观质量鉴别各种简易鉴别法棉布简易鉴别法 用手摸一摸不光滑 看上去不是太明亮的 然后抽个线头烧一烧 燃烧时没有刺鼻的气味 烧完后都是灰没有小疙瘩的就是棉布 2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a 真丝手感柔软 富有弹性 轻揉时有丝鸣声 有凉感 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 并有湿冷感 b 真丝光泽较柔和 亮丽而不刺眼 人造丝的光泽类似金属 c 抓紧织物再放开 真丝的褶皱较人造丝少 d 把水滴在织物上 用手揉搓人造丝易破 真丝则较牢固 第七章 服装与材料 织物的分类与外观质量鉴别 二 织物的外观质量鉴别各种简易鉴别法1 棉布简易鉴别法 用手摸一摸不光滑 看上去不是太明亮的 然后抽个线头烧一烧 燃烧时没有刺鼻的气味 烧完后都是灰没有小疙瘩的就是棉布 2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a 真丝手感柔软 富有弹性 轻揉时有丝鸣声 有凉感 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 并有湿冷感 b 真丝光泽较柔和 亮丽而不刺眼 人造丝的光泽类似金属 c 抓紧织物再放开 真丝的褶皱较人造丝少 d 把水滴在织物上 用手揉搓人造丝易破 真丝则较牢固 棉Cotton腈纶Acrylic麻Linen氨纶Polyurethanes 莱卡 Lycra羊毛Wool丙纶Polypropylene丝Silk氯纶PolyvinylChloride粘胶Rayon铜氨纤维Cuprammonuium Cupro 涤纶Polyester醋酸纤维Acetate锦纶Polyamide 尼龙 Nylon弹性纤维Polythane Elastean 维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