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接触限值ppt课件_第1页
职业接触限值ppt课件_第2页
职业接触限值ppt课件_第3页
职业接触限值ppt课件_第4页
职业接触限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ompanyLogo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一 我国OELs的发展 我国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MAC最早有卫生部与国家建设委员会于1956年首次颁布 以附件形式发布在 工业企业设计暂行标准 标准101 56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表包括85种化学因素和矿物粉尘物质 编号53项 1962年卫生部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及全国总工会正式颁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1 62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表包括115种 编号92项MAC 1979年 发布新的修订版本 代号为TJ36 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表包括130种化学因素 编号120项 其中有毒物质111项 生产性粉尘9项 CompanyLogo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002年 为配合 职业病防治法 的实施 卫生部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79 修订分解成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和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 2002 两个重要的职业卫生标准 2007年我国对2002版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将GBZ2 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分为GBZ2 1 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和GBZ2 2 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部分 物理因素 2007版于2007年11月1日实施 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 GBZ2 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 CompanyLogo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二 适用范围 2007版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存在或产生有害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 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 劳动条件 劳动者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 生产装置泄露 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 评价 管理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CompanyLogo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三 职业接触限值定义及类型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 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我国新颁布的2007版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其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最高容许浓度 MAC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 STEL 另 超限倍数 推算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值 对符合PC TWA 但未制定PC STEL的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超高频辐射 高频电磁场 工频电场 激光辐射 微波辐射 紫外辐射 高温 噪声 手传振动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等12项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 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 STEL 在遵守PC 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15min 接触的浓度 3 最高容许浓度 MAC 工作地点 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不应超过的浓度 4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 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 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 任何一次短时间 15min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 TWA的倍数值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在符合PC TWA的前提下 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 TWA的2倍 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 TWA值的大小可以是PC TWA的1 5 3倍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大小与超限倍数关系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 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 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 也可用于评价生产装置泄露情况 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 PC TWA的应用 PC 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控制效果评价 法定的定期危害评价 系统接触评估 因生产工艺 原材料 设备等发生改变需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 应着重进行TWA的检测 个体采样是测定TWA的比较理想的采样方法 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的实际接触状况 定点采样也是测定TWA的一种方法 按8小时工作日内 工种 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8 得出8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 定点采样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 也适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卫生状况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 PC STEL的应用 PC STEL是与PC 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 可视为对PC TWA的补充 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 窒息 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 在遵守PC TWA的前提下 在PC 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1 刺激作用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3 存在剂量 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 4 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 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的麻醉作用 即使当日的TWA符合要求时 短时间接触浓度也不应超过PC STEL 当CTWA PC TWA CSTEL PC STEL时 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 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 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对制定有PC STEL的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价时 应了解现场浓度的波动情况 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和检测 3 超限倍数的应用 适用于具有PC TWA 但无PC 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 目的是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即使其8小时TWA没有超过PC TWA 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 按短时间采样规范和标准检测方法进行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4 MAC的应用用于具有明显刺激 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应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有代表性的空气样品 并能扑捉到最高的瞬间浓度 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采样和检测 由于分析仪器的原因 实际上测得值并不是瞬时浓度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五 职业接触浓度的计算与评价1 TWA的计算1 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 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 确定采样对象的数目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c vTWA 1000 1F 480式中 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mg m3 c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g ml v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 ml F 采样流量 ml min 480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8h计 min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 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 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C1T1 C2T2 CnTnTWA 28式中 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mg m3 C1 C2 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mg m3 T1 T2 Tn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 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 采用定点采样方法的采样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 选定有代表性的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 1 计算 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 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 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 2 计算 用短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 选定有代表性的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 并记录每个时段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 2 计算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 STEL的计算1 短时间接触通常采集工作场所15分钟时间的样品测定 用定点的 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选定有代表性的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2 如果采用直读仪器测定C1T1 C2T2 CnTnSTEL 15式中 STEL 短时间接触浓度 mg m3 C1 C2 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mg m3 T1 T2 Tn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 min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 超限倍数的计算1 倍数值 CSTEL PC TWA 查超限倍数表2 漂移浓度值 PC TWA 超限倍数值 CSTEL与计算的漂移浓度值比较 4 异常工作制的职业接触浓度计算如果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 仍以8小时计算 如果每天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长于8小时 接触也不能超过以8小时工作日为基础的日接触量 应根据工作班延长和恢复时间减少进行校正 5 混合接触当工作场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 如果公认或认为没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或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 可认为成分物质是独立作用 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 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 如刺激作用等 或已知这些物质可产生相加作用时 按照公式C1 L1 C2 L2 CN LN 1比较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六 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限制制定OELs的假定条件 假定所有接触者都是健康成年工人可接触40年假定健康生活方式 忽略工作以外条件接触的主要途径为吸入接触标准工作班接触为每天8小时 每周5天目标是保护大多数工人 但不包括高易感性个体 制定方法局限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资料来自动物研究 人的研究 产业经验及专家建议 制定OELs时所使用的信息的质和量并不是总是相同的 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是建立在保护水平政策的基础上 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指定的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对现有的评价依据 指标的认识有可能随着经济 科学的发展而改变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个体敏感性差异 性别差异 CompanyLogo 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七 应用OELs注意要点OELs不适用于一般人群 只用于工人 一般情况下 接触限值不用于孕妇和哺乳期母亲或其他敏感人群 在需要保护这些群体时可另采取具体的行动在接触时间或工作强度超出制定OELs时所考虑的条件时 不能使用 OELs值不能作为参考值用于工作场所以外的非职业环境 例如 不能评估人群的环境污染 水或食物污染八 结果评价时注意要点容许浓度值不能作为划分安全与危险程度的精确界限 也不能简单的用以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