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数学高考全国卷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_第1页
文科数学高考全国卷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_第2页
文科数学高考全国卷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_第3页
文科数学高考全国卷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_第4页
文科数学高考全国卷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卷文科数学2009-2017年试题分类解析(一)小题分类1.集合【2017课标1,文1】已知集合A=,B=,则AAB=BABCABDAB=R【答案】A【2017课标II,文1】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2017课标3,文1】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中元素的个数为( )A1B2C3D4【答案】B【2017课标1,文8】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A B C D 【答案】C【2017课标3,文7】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 A B D C D【答案】D【2017课标II,文8】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B. C. D. 【答案】D【2017课标1,文9】已知函数,则A在(0,2)单调递增B在(0,2)单调递减Cy=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Dy=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答案】C来源:Zxxk.Com【2017课标II,文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_ 【答案】12【2017课标3,文16】设函数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2016年全国I卷高考)设集合,则(A)1,3(B)3,5(C)5,7(D)1,7【答案】B(2016年全国II卷高考)已知集合,则( )(A) (B)(C) (D)【答案】D(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设集合,则=(A) (B)(C)(D)【答案】C(2015卷1)已知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5 (B)4 (C)3 (D)2(2015卷2)已知集合A= A.(-1,3) B.(-1,0 ) C.(0,2) D.(2,3)(2014卷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014卷2)已知集合A=-2,0,2,B=|-,则( ) (A) (B) (C) (D) (2013卷1)已知集合,,则( )(A)0 (B)-1,,0 (C)0,1 (D)-1,,0,1(2013卷2)已知集合Mx|3x1,N3,2,1,0,1,则MN()A2,1,0,1 B3,2,1,0 C2,1,0 D3,2,1(2012卷1)已知集合A=x|x2x20,B=x|1x1,则(A)AB (B)BA (C)A=B (D)AB=(2012卷2)已知集合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正方形,是菱形,则(A) (B) (C) (D)(2011卷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则P的子集共有A2个 B4个 C6个 D8个(2010卷1)已知集合Ax|x|2,xR,Bx|4,xZ,则AB()A(0,2)B0,2 C0,2 D0,1,2(2009卷1)已知集合,则A3,5 B3,6 C3,7 D3,9 (2008卷1)已知集合M = x|(x + 2)(x1) 0 ,N = x| x + 1 1000和n=n+1BA1000和n=n+2CA1000和n=n+1DA1000和n=n+2【答案】D【2017课标3,文8】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A5B4C3D2【答案】D【2017课标II,文10】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 A.2 B.3 C.4 D.5【答案】B(2016年全国I卷高考)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1,则输出的值满足(A)(B)(C)(D)【答案】C(2016年全国II卷高考)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得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为2,2,5,则输出的s=( )(A)7 (B)12 (C)17 (D)34【答案】C(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A)3 (B)4 (C)5 (D)6【答案】B(2015卷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 )(A) (B) (C)7 (D)8 (2015卷1)(2015卷2)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为开始输入a,babab输出a 是 否 是 否结束b=b-aa=a-b A. 0 B. 2 C. 4 D.14(2014卷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1,2,3,则输出的( )A. B. C. D.(2014卷1) (2014卷2)(2014卷2)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如果输入的x,t均为2,则输出的S= (A)4 (B)5 (C)6 (D)7(2013卷1)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属于(A) (B) (C) (D) 开始输入tt1s=3ts = 4tt2输出s结束是否 (2013卷1) (2013卷2) (2013卷2)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4,那么输出的S()A BC D(2012卷1)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N,输出A,B,则(A)A+B为a1,a2,aN的和(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开始A=xB=xx否输出A,B是输入N,a1,a2,aN结束xx输出x结束x=bx=c否是 A3 B 3.5 C 4 D4.5(2008卷1)(2008卷1)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 c xB. x cC. c bD. b c5.函数【2017课标1,文8】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A B C D 【答案】C【2017课标3,文7】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 A B D C D【答案】D【2017课标II,文8】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B. C. D. 【答案】D【2017课标1,文9】已知函数,则A在(0,2)单调递增B在(0,2)单调递减Cy=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Dy=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答案】C来源:Zx【2017课标II,文1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_ 【答案】12【2017课标3,文16】设函数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2016年全国I卷高考)若ab0,0c1,则(A)logaclogbc(B)logcalogcb(C)accb【答案】B(2016年全国I卷高考)函数y=2x2e|x|在2,2的图像大致为(A)(B)(C)(D)【答案】D(2016年全国II卷高考)下列函数中,其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与函数y=10lgx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的是( )(A)y=x (B)y=lgx (C)y=2x (D)【答案】D(2016年全国II卷高考)已知函数f(x)(xR)满足f(x)=f(2-x),若函数y=|x2-2x-3| 与y=f(x) 图像的交点为(x1,y1),(x2,y2),(xm,ym),则( )(A)0 (B)m (C) 2m (D) 4m【答案】B(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已知,则(A) (B) (C) (D) 【答案】A(2015卷1)设函数的图像与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且,则( )(A) (B) (C) (D)(2015卷2)如图,长方形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2015卷2)已知函数 。(2014卷1)设函数的定义域为,且是奇函数,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 B. C. 是奇函数 D. 是奇函数(2014卷2)?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2对称,=3,则_.(2013卷1)函数在的图像大致为( ) (2012卷2)函数的反函数为(A) (B) (C) (D)(2011卷1)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 B C D(2011卷1)已知函数的周期为2,当时,那么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共有A10个 B9个 C8个 D1个(2011卷1)在下列区间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 B C D(2010卷1)如图,质点P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0(,),角速度为1,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d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2010卷1)设偶函数f(x)满足f(x)x38(x0),则x|f(x2)0()Ax|x4 Bx|x4Cx|x6 Dx|x2(2010卷1)?已知函数f(x)若a,b,c互不相等,且f(a)f(b)f(c),则abc的取值范围是() (1,12)A(1,10) B(5,6)C(10,12) D(20,24)(2009卷1)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x0),则的最大值为A4 B5 C6 D76.导数【2017课标1,文14】曲线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_【答案】(2016年全国I卷高考)若函数在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C(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已知为偶函数,当 时,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式_.【答案】(2015卷1)已知函数的图像在点的处的切线过点,则 .(2015卷2)已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 。(2014卷1)已知函数,若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则的取值 范围是(A) (B) (C) (D)(2014卷2)若函数在区间(1,+)单调递增,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2013卷2)已知函数f(x)x3ax2bx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x0R,f(x0)0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若x0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0)单调递减D若x0是f(x)的极值点,则f(x0)0(2012卷1)设函数f(x)=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M+m=_(2012卷1)曲线y=x(3lnx+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_(2010卷1)曲线y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Ay2x1 By2x1Cy2x3 Dy2x2(2009卷1)曲线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2008卷1)设,若,则( )A. B. C. D. 7.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2017课标1,文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c=,则C=ABCD【答案】B【2017课标3,文6】函数的最大值为( )A B1C D 【答案】A【2017课标II,文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A. B. C. D. 【答案】C【2017课标3,文4】已知,则=( )A BC D【答案】A【2017课标3,文1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60,b=,c=3,则A=_.【答案】75【2017课标II,文16】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 【答案】 【2017课标II,文13】函数的最大值为 . 【答案】【2017课标1,文15】已知,tan =2,则=_【答案】(2016年全国I卷高考)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b=(A)(B)(C)2(D)3【答案】D(2016年全国I卷高考)将函数y=2sin (2x+)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A)y=2sin(2x+) (B)y=2sin(2x+) (C)y=2sin(2x) (D)y=2sin(2x)【答案】D(2016年全国II卷高考)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 )(A) (B)(C) (D)【答案】A(2016年全国II卷高考)函数的最大值为( )(A)4 (B)5 (C)6 (D)7【答案】B(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若 ,则( )(A) (B) (C) (D)【答案】D(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在中,BC边上的高等于,则 (A) (B) (C) (D)【答案】D(2016年全国I卷高考)已知是第四象限角,且sin(+)=,则tan()= .【答案】(2016年全国II卷高考)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1,则b=_.【答案】(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函数的图像可由函数的图像至少向右平移_个单位长度得到【答案】(2015卷1)函数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C)(D)(2015卷2)已知三点,则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A. B. C. D. (2014卷1)若,则A. B. C. D. (2014卷1)在函数, ,,中,最小正周期为的所有函数为A. B. C. D. (2014卷1)如图,为测量山高,选择和另一座山的山顶为测量观测点.从点测得 点的仰角,点的仰角以及;从点测得.已知山高,则山高_.(2014卷2)函数2的最大值为_.(2013卷1)设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_.(2013卷1)已知锐角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则( )(A) (B) (C)(D)(2013卷2)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则ABC的面积为()A B C D(2013卷2)已知sin 2,则()A B C D(2013卷2)函数ycos(2x)()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后,与函数y的图像重合,则_.(2012卷1)已知0,0,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x+)图像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A) (B) (C) (D)(2012卷2)若函数是偶函数,则(A) (B) (C) (D)(2012卷2)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则(A) (B) (C) (D)(2012卷2)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_.(2011卷1)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上,则=A B C D(2011卷1)设函数,则A在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B在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在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D在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011卷1)中,则的面积为_(2010卷1)若cos,是第三象限的角,则()A B.C2 D2(2010卷1)在ABC中,D为边BC上一点,BDCD,ADB120,AD2.若ADC的面积为3,则BAC_.(2009卷1)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_(2008卷1)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 3,1B. 2,2C. 3,D. 2,8.不等式【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A0 B1 C2 D3【答案】D【2017课标II,文7】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 【答案】A【2017课标3,文5】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3,0B3,2C0,2 D0,3【答案】B(2016全国I卷高考)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和产品B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需要甲材料1.5 kg,乙材料1 kg,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需要甲材料0.5 kg,乙材料0.3 kg,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的利润为2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的利润为900元。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 kg,乙材料90 kg,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产品B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 元.【答案】(2016全国II卷高考)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答案】(2016全国III卷高考)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_.【答案】(2015卷1)若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3x+y的最大值为 (2015卷1)已知函数 ,且,则 ( ) (A) (B) (C) (D)(2015卷2)若x,y满足约束条件 。(2015卷2)函数A. B. C. D. (2014卷1)设,满足约束条件且的最小值为7,则 (A)-5 (B)3 (C)-5或3 (D)5或-3(2014卷1)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_.(2014卷2)设x,y满足的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A)8 (B)7 (C)2 (D)(2013卷1)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_。(2013卷1)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013卷2)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小值是()A7 B6 C5 D3(2013卷2)设alog32,blog52,clog23,则()Aacb Bbca Ccba Dcab(2013卷2)若存在正数x使2x(xa)1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A(,) B(2,) C(0,) D(1,)(2012卷1)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顶点A(1,1),B(1,3),顶点C在第一象限,若点(x,y)在ABC内部,则z=x+y的取值范围是(A)(1,2) (B)(0,2) (C)(1,2) (D)(0,1+)(2012卷1)当0x时,4xlog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1,) (D)(,2)(2012卷2)已知,则(A) (B) (C) (D)(2012卷2)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2011卷1)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2009卷1)设满足则A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C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点P(x,y)在直线4x + 3y = 0上,且满足14xy7,则点P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0,5B. 0,10C. 5,10D. 5,15(2008卷1)已知,则使得都成立的取值范围是( )A.(0,) B. (0,)C. (0,) D. (0,)9.概率统计【2017课标1,文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x1,x2,x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Ax1,x2,xn的平均数Bx1,x2,xn的标准差Cx1,x2,xn的最大值Dx1,x2,xn的中位数【答案】B【2017课标1,文4】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A BCD【答案】B【2017课标II,文11】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A. B. C. D. 【答案】D【2017课标3,文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来源:学*科*网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A(2016年全国I卷高考)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A)(B)(C)(D)【答案】C2016年全国II卷高考)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A) (B) (C) (D)【答案】B(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0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0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0C以上 (B) 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 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 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月份有5个【答案】D(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A) (B) (C) (D) 【答案】C(2015卷1)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 (B) (C) (D)(2015卷2)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2014卷1)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2014卷2)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白、蓝3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_.(2013卷1)从中任取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的概率是( )(A) (B) (C) (D)(2013卷2)从1,2,3,4,5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其和为5的概率是_(2012卷1)在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n2,x1,x2,xn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xi,yi)(i=1,2,n)都在直线y=x+1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A)1 (B)0 (C) (D)1(2012卷2)位选手依次演讲,其中选手甲不再第一个也不再最后一个演讲,则不同的演讲次序共有(A)种 (B)种 (C)种 (D)种(2011卷1)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 B C D(2010卷1)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 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则X的数学期望为()A100 B200C300 D400(2010卷1)设yf(x)为区间0,1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0f(x)1,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f(x)dx.先产生两组(每组N个)区间0,1上的均匀随机数x1,x2,xN和y1,y2,yN,由此得到N个点(xi,yi)(i1,2,N)再数出其中满足yif(xi)(i1,2,N)的点数N1,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法可得积分f(x)dx的近似值为_(2009卷1)对变量有观测数据(,)(),得散点图1;对变量有观测数据(,)(i=1,2,10),得散点图2. 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A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正相关 B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负相关C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正相关 D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负相关(2008卷1)从甲、乙两品种的棉花中各抽测了25根棉花的纤维长度(单位:mm),结果如下:甲品种:271273280285287292294295301303303307 308310314319323325328331334337352乙品种:284292295304306307312313315315316318318 320322322324327329331333336337343356由以上数据设计了如下茎叶图根据以上茎叶图,对甲、乙两品种棉花的纤维长度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 ; .10.立体几何【2017课标1,文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A B C D【答案】A【2017课标II,文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 【答案】B【2017课标3,文9】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BC D【答案】B【2017课标3,文10】在正方体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ABCD【答案】C【2017课标1,文16】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SC是球O的直径若平面SCA平面SCB,SA=AC,SB=BC,三棱锥S-ABC的体积为9,则球O的表面积为_【答案】【2017课标II,文1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其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2016年全国I卷高考)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A)17 (B)18 (C)20 (D)28 【答案】A(2016年全国I卷高考)如平面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B)(C)(D)【答案】A(2016年全国II卷高考)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20 (B)24 (C)28 (D)32【答案】C(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 (B) (C)90 (D)81【答案】B(2015卷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斛 (B)斛 (C)斛 (D)斛(2015卷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则( )(A) (B)(C)(D)(2015卷2)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B. C. D. (2015卷2)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A. 36 B. 64 C. 144 D.256(2014卷1)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