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_第1页
(医学PPT课件)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_第2页
(医学PPT课件)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_第3页
(医学PPT课件)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_第4页
(医学PPT课件)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时辰与十二经脉养生法 1 经络的奥妙 一 经络的神奇感应能力 二 经络的神奇输导能力 三 经络的神奇修复能力 灵枢 经脉 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 2 3 4 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肺 心 脾 肝 肾 包 大 焦 小 胃 胆 膀 脏 腑 阴经 阳经 六阴经 六阳经 手 足 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阴 足三阳 手六经 足六经 手 足 太阴 厥阴 少阴 太阴 厥阴 少阴 阳明 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阳 内 阴 前缘 太阴 中线 厥阴 后缘 少阴外 阳 前缘 阳明 中线 少阳 后缘 太阳 表里经同名经 5 手三阴手三阴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子午流注 肺 大 胃 脾 心 小 膀 肾 包 焦 胆 肝 子 午 丑 寅 卯 辰 巳 未 申 酉 戌 亥 督脉 任脉颈段 任脉腹段 大周天 大周天 6 多动症 男孩之 烦恼 why 心主藏神 7 藏 与脏器的区别 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 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 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 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 以象测藏 的认识方法 决定了 藏 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 藏 脏器 8 肺为五脏之天 明 绮石 理虚元鉴 肺 9 10 肺为相傅之官 容易感冒拍肺经寅时 3 00 5 00 1肺经的相关器官鼻 咽喉 皮肤 支气管 肺2肺经的警告信号经络症 易伤风感冒 循行部位的肿痛 麻痹等异常感觉脏腑症 咳嗽 喘 痰 皮肤毛发的异常 亢进热症 体热 汗出 痰多 肩背酸痛紧绷 衰弱寒症 冷汗 恶寒 锁骨胸部疼痛 四肢发冷等 11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 起于中焦 向下联络大肠 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 通过横隔 属于肺脏 从肺系 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 横行出来 中府 向下沿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 下行到肘窝中 循前臂内侧前缘入入寸口 经鱼际 沿鱼际的边缘 出拇指内侧端 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 从列缺穴分出 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 商阳 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起于胸部的中府穴从胸走手 行于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指甲角帝的少商穴 12 肺经的重要穴位 13 中府 胸闷咳嗽中府收 精确定位 在胸部 横平第1肋间隙 锁骨下窝外侧 前正中线旁开6寸 简易取穴 正立 双手叉腰 锁骨外端下缘有一个三角窝 此窝 云门穴 正中垂直向下推一肋骨或向下1横指便是 或手虎口张开 四指在腋下 拇指头到达处 歌决 中府乳上数三肋 14 尺泽 肺热尺泽泻 精确定位 在肘区 肘横纹上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简易取穴 肘部微屈 触及肘弯里大筋 肱二头肌腱 的桡侧 与肘横纹的交点 即是本穴 歌诀 尺泽肘中横纹处 善清肺热 因此可治热性的咳嗽 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治疗高血压 哮喘病 吐泻 鼻衄 遗尿 腰扭伤 15 列缺 颈项寻列缺 简易取穴 两手虎口张开 垂直交叉 一侧食指压于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 当食指尖所指处赤白肉际的凹陷处 歌诀 列缺交叉食指尽 古语云 头项寻列缺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系脑神经发育不全 而列缺益于头项 16 太渊 肺虚咳喘太渊首选 简易取穴法掌心向上 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 其外侧即是 歌诀 太渊掌后纹头是 17 保健守则 人体的气机 静变为动 的开始 此时睡得熟 色红精气足 早醒不起床 赤龙搅海 玉泉还丹 气血不足 太渊 相助哮喘克星 勤按 中府 18 大肠 2 呼吸 和 消化 的快车道 1 大肠主津 3 传化糟粕 19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循指上廉 出合谷两骨之上入两筋之中 循臂上廉 入肘外廉 上臑外前廉 上肩 出髃骨之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 从缺盆上颈 贯颊 入下齿中 还出挟口 交人中 左之右 右之左 上挟鼻孔 起于食指桡侧指甲旁边的商阳穴 从手走头 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面前部 止于鼻旁的迎香穴 手阳明大肠经 20 大肠传导之官 人要无病 肠要干净卯时 5 00 7 00 大肠经的相关器官口 齿 肩 皮肤 鼻 咽喉 大肠大肠经的警告信号经络症 牙痛 咽候肿 暗疮及肩痛等 脏腑症 肠鸣 腹泻 便秘及脱肛等 21 大肠经的重要穴位 22 合谷 合谷痛症第一穴 精确定位在手背 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易取穴拇食指张开 使虎口张紧 在第二掌骨中点有一凹陷处 即是本穴 歌诀 合谷虎口歧骨当 面口合谷收 痛症 23 曲池 大肠有热泻曲池 简易取穴法屈肘成45度 肘关节桡侧 肘横纹凹陷处 即是本穴 歌诀 曲池屈肘纹头是 降血压 通便 皮肤病 排毒 24 手三里 肩周炎首选三里 简易取穴法屈肘 桡侧肘横纹头 曲池穴 往前三横指处 即是本穴 歌诀 三里池下二寸长 25 肩髃 手挛肩肿效非常 简易取穴法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 在肩部高骨 锁骨肩峰端 外 肩关节上出现凹陷处 即是本穴 歌诀 肩髃肩峰举臂收 26 迎香 鼻炎鼻塞按迎香 简易取穴法鼻唇沟平鼻翼外缘中点处 即是本穴 歌诀 鼻旁边五分是迎香 27 保健守则 养成起床排便好习惯卯时起来警惕心梗发作摩腹常按 便秘无忧食疗防便秘胃寒 腹泻 找准 神厥 28 脾胃者仓廪之官 求生必须通胃经辰时 7 00 9 00 与胃经相关的器官口腔 齿 鼻 乳腺 膝 胃 胃经的循行 阳明 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从头走足 行于面前部 在胸部 行于任脉旁4寸 在腹部行于脐旁边2寸 下肢行于外侧前沿 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角旁的厉兑穴 29 胃经的重要穴位 30 31 四白 养颜祛斑找四白 简易取穴法 正坐平视 瞳孔直下垂线与平鼻翼下缘水平线之交点即为巨髎穴 巨髎穴与瞳孔间的正中点凹陷处 即是本穴 歌诀 四白目下1寸匀 32 缺盆 咽喉肿痛拍缺盆 简易取穴法 乳头直上越过锁骨 锁骨上窝中点的凹陷处 即是本穴 歌诀 缺盆锁骨上窝中 33 天枢 便秘腹泄双调节 简易取穴 由脐中水平旁外三横指处 即是本穴 歌诀 天枢脐旁二寸平 34 归来 气冲 妇科下肢一齐通 简易取穴法 归来位于脐下4寸 任脉旁开2寸 即天枢下4寸 气冲位于天枢下5寸 35 梁丘 顽固胃痛取梁丘 简易取穴 坐位 下肢用力蹬直 髌骨外上缘上方凹陷正中处即是 歌诀 梁丘膝上2寸 36 足三里 若要人平安 三里经常按 简易取穴 屈膝成90度 由外膝眼 犊鼻 往下四横指 小腿两骨之间 胫 腓骨 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即是本穴 歌诀 膝下3寸三里迎 一强壮穴 长寿穴二胃病的首选穴 37 上巨虚 大肠疾患专用穴 简易取穴 外膝眼 犊鼻 穴向下直量2次四横指 当胫 腓之间 其实就是足三里再量一次四横指 膝下6寸 38 下巨虚 小肠疾患专用穴 简易取穴 外膝眼 犊鼻 穴向下直量3次四横指 当胫 腓之间 其实就是上巨虚再量一次四横指 即足三里向下量两次四横指 膝下9寸 39 保健守则 粥为 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调肠胃 抗衰老 常按足三里 胜过吃补药 干洗脸 有效去除小痘痘 40 运化食物 全身 A 上输于肺 肺之宣发肃降B 脾的自转输 1 脾主运化 脾 41 运化水液 42 运化水液功能失调 湿 痰 饮 水肿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脾虚生湿 脾虚水肿 脾为生痰之源 浮肿 臌胀 面肿 43 2 主生血统血 各种出血 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 尿血 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 肌衄 脾不统血 1 脾主生血 2 脾主统血 3 脾气主升清 44 脾胃者仓廪之官 疲劳透支找脾经巳时 9 00 11 00 脾经循行起于足大趾内侧甲角旁的隐白穴 从足走胸 经足内侧内踝前方 行于下肢内侧前缘 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4寸 胸部行于任脉旁6寸 45 46 隐白 止血第一穴 简易取穴 足拇趾内侧 由拇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作一垂直线之交点 即为本穴 歌诀 隐白大趾内甲角 47 太白 健脾化湿取太白 简易取穴足大趾内侧 沿赤白肉线 第一跖趾关节后凹陷中 48 三阴交 妇科首选三阴交 简易取穴法 以手四指并拢 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 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 即是本穴 歌诀 踝上3寸三阴交 一 泌尿生殖病 妇科男科疾病 尤善消炎二 双向调节人体胖瘦 胃酸 食欲不振三 治疗冷症和更年期综合症 49 地机 糖尿关键按地机 简易取穴法 地机位于阴陵泉下3寸 胫骨后缘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踝下屈膝纹头凹陷处 歌诀 膝下5寸地机朝 50 血海 皮肤痛痒找血海 简易取穴法 坐位 屈膝成90度 医者立 用掌心对准髌骨中央 手掌伏于膝盖上 其拇指尖所指处 即是本穴 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及止痒 大包 一身尽痛揉大包 简易取穴法 腋窝中点垂直线上 大包腋下6寸下 51 保健守则 三阴交是女三里 妇科疾病的万能穴 流口水是脾虚相 太白穴是最强健脾穴 慈禧太后爱食的茯苓 常吃可以健脾安神多动脚趾养脾胃 52 心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心主藏神 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 53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1 面色红润2 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3 脉象和缓而有力4 胸部感觉舒畅 54 舌下络脉 淡红舌薄白苔 淡红舌薄白苔 舌下络脉怒张 舌有瘀斑 舌尖深红 55 西医之心 中医之心多动症的发病主要与心 肝 脾 肾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对心的认识除了运输血液之外 还有主神明的功能 中西医的本质区别 56 自言自语 喜笑怒骂 有如讲演 比比划划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不分时间场合 完全丧失理智 癫狂失神 痰火扰心 狂证 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 精神分裂证 狂躁型 自言自语 喜笑怒骂 有如讲演 比比划划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不分时间场合 完全丧失理智 癫狂失神 痰火扰心 狂证 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 精神分裂证 狂躁型 神昏谵语 撮空理线 循衣摸床 也是失神的表现 本图患者系肺部感染 高热不退而致邪热内陷心包 病情较重 57 癫痫大发作 心藏神功能失调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心 四肢抽搐 肝 口吐涎沫 脾 二便失禁 肾 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肺 58 心者君主之官 心烦心痛找心经午时 11 00 13 00 循行路线起于腋窝下的极泉穴从胸走手 沿上肢内侧后缘 下行至肘窝内侧 抵达于小指末端 止于小指桡侧指甲旁的少冲穴 59 60 极泉 心脏急救找极泉 简易取穴法上肢外展平伸 腋窝中央有动脉搏动 应手处即为本穴 用大拇指点按该穴 再采用拨的方法 少海 心烦失眠拍少海 简易取穴法仰掌屈肘成直角 肘横纹头内侧 即是本穴 61 神门 镇静安神取神门 简易取穴法仰掌屈肘 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 其后缘向上可扪及一条大筋 这一大筋外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交点 即是本穴 泻心火 安定心神 增强睡眠 增强胃动力 促进消化 预防老年痴呆 防晕车 增强通便能力 少冲 心脏顽疾揉少冲 简易取穴法小指指甲内桡侧缘与下部分别作一垂直线之交点 即是本穴 62 保健守则 远离心脏病 午时小憩学问大 安定心神 但求 神门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 心脑相系找 少冲 63 小肠受盛之官 吸收不好小肠经未时 13 00 15 00 循行路线起于手小指甲尺侧甲旁一分少泽穴 从手走头 行于上肢外侧后缘 经肘内两骨之间 上绕肩胛 经面颊 止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 64 65 少泽 乳汁不通少泽穴简易取穴 手小指尺侧 指甲角旁开1分 后溪 颈椎腰痛后溪取简易取穴 仰掌握拳 小指掌指关节后尺侧 赤白肉际凹陷处 养老 养老美容祛斑好前臂背面尺侧 尺骨小头近端挠侧凹陷中 66 天宗 肩臂酸痛找天宗简易取穴 肩胛骨上方的肩胛冈向下推摸至中央的凹陷处 即为本穴 听宫 耳鸣耳聋按听宫简易取穴 耳屏前方 张口凹陷处 耳部疾病 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67 保健守则 午餐最好是1点之前吃完 小肠经上的养老穴 延年益寿保安康 女性更年无障碍 少泽穴帮你忙 天将大任于后溪也 通治颈肩腰椎病 68 膀胱州都之官 颈肩腰背膀胱经申时 15 00 17 00 循行路线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 行于头项 后项背部 在背部分为2行下行 第一行行于距督脉1 5寸 第二行行于距督脉3寸 到下肢后侧正中线 经外踝后至足侧 止于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的至阴穴 69 70 俞穴穴歌胸三肺俞厥阴四 心五肝九胆十临 十一脾俞十二胃 腰一三焦腰二肾 腰四骶一大小肠 膀胱骶二椎外寻 71 保健守则 体自申束 多练叉腰运动捶背打通膀胱经 脏腑排毒治慢病背部保暖点按天柱穴 醒脑开窍 学子最爱 腰背委中求 还是美腿穴 72 肾主藏精 肾主水液 肾主纳气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73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机理 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 因而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 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74 肾为作强之官 精力不足找肾经酉时 17 00 19 00 起于足底涌泉穴绕过足跟 在下肢行于内侧后缘上行至腹 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0 5寸 在胸部行于任脉旁2寸 止于锁骨下的俞府穴 75 76 涌泉 虚火上浮找涌泉简易取穴 足底中线前三分之一凹陷处 太溪 阳阳两虚找太溪简易取穴 内踝尖与跟键间之中点 或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 77 照海 月经不调找照海简易取穴 由内踝尖往下推 至其下缘凹陷处 俞府 咽病顽疾找俞府简易取穴 任脉旁开2寸 锁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78 保健守则 黑豆入肾 吃法多样养肾纠虚保健操脚下有金矿 常按涌泉穴 补肾回阳 修得先天之本的太溪虚火上浮之嗓子干痛 照海穴有效 79 心包使臣之官 失眠多梦找心包戌时 19 00 21 00 起于乳头外开1寸天池穴行于上肢内侧正中线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80 81 曲泽 心烦失眠曲泽清简易取穴 微屈肘时 在肘关节可摸及一大筋 大筋的内侧与肘横纹之交点 即是本穴 内关 心烦心痛内关寻简易取穴 仰掌 从掌后第一横纹上三横指 当两两头大筋之间 大陵 神经衰弱按大陵简易取穴 仰掌 从掌后第一横纹上中点两筋之间 82 劳宫 口腔溃疡取劳宫简易取穴 半握拳 四指轻压掌心 当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 中冲 心脏急救第一穴简易取穴 中指指尖端中央 83 保健守则 按摩心腺 提高免疫力 内关穴 守护心脏的重要关口中冲劳宫治 火气大 亚健康 84 三焦决渎之官 奇难杂症找三焦亥时 21 00 23 00 起于无名指尺侧指甲旁的关冲穴 经上肢外侧正中线 经颈项绕耳后 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 85 86 关冲 偏头痛关冲最灵简易取穴 关冲无名指甲外 中渚 中渚坐骨神经痛简易取穴 握拳俯掌 在手背第四 五掌骨头之间 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 外关 怕冷怕热内外关简易取穴 腕后2寸取外关 87 肩髎 肩痛不举拍肩髎 转动 简易取穴 握拳 屈肘 肘尖向上 用力时三角肌鼓起 肩部后缘有一凹陷小窝 翳风 三叉神经找翳风简易取穴 头偏向一侧 将耳垂下压 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 88 胆者中正之官 废物积滞找胆经子时 23 00 1 00 起于眼外眦角的瞳子髎穴 上行至额角 环绕侧头部 向下由耳后入缺盆 下至腋窝 过胸部季肋 下行至环跳穴 再沿下肢外侧中间 经膝外侧腓骨前缘 外踝前方到足背 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 89 90 风池 一切头痛风池通取穴 风池项后发际标 肩井 乳房胀痛肩井松取穴 大椎穴与肩峰最高点连线的中点 或从缺盆穴往上推寸许 环跳 坐骨神经环跳通取穴 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作一直线 外1 3与内2 3的交点 91 风市 防治中风拍风市取穴 直立 两手自然下垂 大腿外侧正中线上 当中指尖所到之处 阳陵泉 口苦口干阳陵泉取穴 屈膝90度 膝关节外下方 腓骨小头的前缘与下缘交叉处有一凹陷 足临泣 腰倦带下足临泣取穴 脚背第四 五趾纹头后方量1 5寸 92 保健守则 敲打胆经 有利于补气血 干梳头 疏胆经 发不白 敲打胆经 瘦出美腿 消除下身肥胖 环跳穴是人体的排毒按钮 还治腰腿痛 93 肝 94 左升 右降 肝左肺右 95 2 促进消化吸收 4 5 3 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 分泌排泄胆汁 协调水液代谢 调节精神情志 1 主疏泄 肝的主要功能 6 调节生殖机能 96 肝气郁结 肝脾不和 木火刑金 五脏生克学 97 古人通过基础的解剖直观地发现肝脏进人体内藏血量最多的一个脏器 人在静卧时 肝血流量可增加25 当人体急需时可供1000 2000ML血来保障足够心血排出量 现代医学认为止血需凝血因子参与 而凝血因子大部分是在肝脏内合成 贮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