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简介培训PPT课件_第1页
法律法规简介培训PPT课件_第2页
法律法规简介培训PPT课件_第3页
法律法规简介培训PPT课件_第4页
法律法规简介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uality Satisfy 深圳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左侧电梯四楼邮政编码 523850HTTP E MAIL bz01 TEL 0769 85092880FAX 0769 89026070 欢迎参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培训 环境法律法规培训培训目录 一 法律法规概述基本原则实施主体环境法体系立法进程二 环境法律制度概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 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三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化学品管理消防管理资源能源其他相关四 法律法规培训小结 法律法规概述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立法原则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法基本原则 1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 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 和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统一 2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提高原材料 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避免二次污染风险 减少末端治理负荷 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 3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谁污染 谁治理 谁开发 谁保护 原则 基本精神是明确治理污染 保护环境的责任 4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政府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 保护和改善本地区的环境质量 5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每个公民都有了解环境状况 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力 法律法规概述实施主体 根据实施 人 的性质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立法机关 对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军队等遵守环保法的监督2 司法机关 行使环境司法权 审判环境案件3 检察机关 行使环境检察权 追究环境犯罪人的法律责任以及监督有关行政机关遵守环保法的规定4 行政机关 行使环境行政管理权 在行政机关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对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 许多其他行政机关也都担负着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职责5 企事业单位 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守环保法的各项规定6 社会团体 参与各项环保活动 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促进环保法实施7 公民个人 对违反环保法行为的监督 检举和控告 对不履行环保法定职责和滥用环境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对侵犯其合法环境权益的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法规概述环境法体系 一 我国已经签署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二 环保法律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三 环保法规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1 国务院2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3 全国人大授权的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四 环保规章 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1 国务院各部 委 局2 省级人民政府3 省会城市 计划单列市等较大城市人民政府 五 环保标准 1 国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 地方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等较大城市人民政府 法律法规概述环境法体系 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9 9 1389 12 26环境保护单项法6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83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4 11 196 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88 6 100 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6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97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 10 1资源保护法 10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5 1 198 4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85 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86 10 196 8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7 1 199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88 7 101 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89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91 6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96 1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8 1 1 法律法规概述环境法体系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保行政法规条例 细则等 由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或省 自治区 直辖市 授权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公布 是为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或者规范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及程序而颁布的 条例 实施细则 规定 地方性环境法规 环境规章不得与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相抵触 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而颁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等 再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 铁路环境保护规定 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行业的 规定 等 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 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 对大气 水 土壤等环境质量 对污染源 监测方法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总称 其他要求产业实施规范 与政府机构的协定 非法规性指南等 法律法规概述环境法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二级五类二级 国家 地方 综合 行业 五类 1 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 维持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当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 可制定地方标准2 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污染物产生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或有害因素而做的限制性规定 地方执行国家标准不适用时 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对于特殊行业还有相应的行业性排放标准 按不交叉执行的原则实施 3 方法标准 对环境保护领域内以采样 分析 测定 试验 统计为对象所制订的技术规定 4 标准样品标准 对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 标准样品 用来标定仪器 验证测定方法 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标准材料或物质5 基础标准 名词 术语 图式 原则等 法律法规概述立法进程 1978年 宪法 规定了 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以来 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发展很快 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1 起步73 78年73年8月第一次环保会议 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三同时和 32字方针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 2 发展79 83年环境质量恶化 立法较多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出台 老三项 环评 三同时 排污收费 这个时期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及相关资源法 83年第二次环保会 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国策地位 三统一 初步规划了到本世纪末的环保目标和措施 确定了环境管理作为环保的中心环节 法律法规概述立法进程 3 完善84 92年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时期89年第三次环保会 89年12月新环保法出台提出新五项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限期治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物集中控制 这个阶段修改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5年修改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环境防治法 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6年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4 调整93年以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环境保护 是这个阶段的新课题96年第四次环保会 三河 三湖 两控区33211工程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法律制度概述 是指一系列环境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 包括 1979年在 环境保护试行法 中已规定的老三项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 三同时制度3 征收排污费制度 随着环境法的完善 目前比较成熟的新五项4 限期治理制度5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6 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7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8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定义是指在开发建设活动前 对开发建设活动和项目投入运行后 对周围地区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和预测 并提出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经过环保行政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 使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 环评法第三条 通俗表示即所有新 改 扩建项目 包括区域流域建设项目 分类管理 按照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具体由当地环保局确定1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 对环境影响很小 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评法第十六条 报批和分级审批在可研阶段不需可研的在开工前国务院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分级审批 编制 由持证单位编写 甲级 国家环保总局颁发 全国范围乙级 省级环保局颁发 可承担本省的项目评价 时机 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分级审批 提出环评的主体 由开发建设单位提出主要相关的法规1998年11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0年6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1999年4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2年2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02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定义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使用范围新建 扩建 改建 技术改造 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操作流程 建设项目施工前 建设单位向环保主管部门提交设计书中的环保篇 经批准后才能纳入建设计划 施工时建设时 主体工程资金和环保配套资金同时到位 施工时同时进行 环保主管部门对其过程是否按申报的情况落实进行执法抽查 项目投产使用前 建设单位向环保主管部门提交 试生产申请 经批准后才能开始进行试生产 项目验收时 同时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向环保主管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 验收申请报告 经批准后才能开始进行正式生产 相关法规1998年11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2年2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03年1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程序 环境法律制度 三同时 制度 定义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 依据国家和地方法律和标准的规定 实行排污征收费用的制度 即谁污染 谁治理 适用范围收费项目 污水 废气 固废 噪声 放射性等五大类 收费标准 污水 超标部分收取超标排污费 未超标部分也缴纳排污费 废气 噪音 按超标部分收取排污费 固废 按产生量计算 征收排污费程序确定污染物排放量 由排污单位向行政环保部门申报 经核定 缴费通知单 环保部门按月或季向排污单位发出缴费通知单 20天内缴费 排污单位到指定银行缴费 逾期将受处罚 相关法规2003年7月1日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1992年10月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环境法律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定义对已存在危害环境的污染源 由法定机关决定 强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并达到规定要求的制度 适用范围1 位于特别保护区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2 区域性限期治理 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 对污染严重的某一区域 某个水域的限期治理 如332113 行业性限期治理 对某个行业性污染的限期治理 如十五小决定权 根据企业的所属级别 中央 省属由省政府下达 市 县或市县以下属企业由市 县人民政府下达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变通 小型企业 事业单位的噪声污染治理 可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一般限期不超过三年主要相关法规 2003年7月1日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法 环境法律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概念 政府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适用范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主要指标质量指标 水 气 声 相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污染控制指标 治理率 达标率 设施运行率 单位产品排污量等 相对产生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 环境管理指标 三同时 环评 排污收费等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相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产生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 相关法规 环境保护法 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定义 即根据环境容量或污染物控制目标 结合企业污染物的排放状况核定允许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是实施总量控制的手段 九五 期间国家将首先对总悬浮微粒 粉尘 二氧化硫 汞 镉 铬 砷 铅 石油类 氰化物及固体废物等12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 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 经审查批准 发给许可证后 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申报登记对象 直接或者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或者产生固体废物企事业单位放射性废物 生活垃圾的申报登记另有规定 许可证类型分类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如排污许可证 目前仅有水方面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处置 进口许可证 海洋倾废许可证等 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许可证 如 城市规划法 规划许可证 矿产资源法 的采矿许可证 水法 取水许可证程序 排污申报登记 污染物总量划分 审核发证 证后监督相关法规 2003年7月1日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1992年10月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环境法律制度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法律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定义 把一个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 一个整体 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采用多功能 多目标 多层次的综合的战略 手段和措施 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 综合管理 综合控制 以较小的投入 换取城市环境质量最优化 做到 经济建设 城乡建设 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 以使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考核指标四类指标 环境质量 污染控制 环境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26项其中环境质量 7项 污染控制能力 8项 城市基础设施6项 环境管理 5项 例如 TSP年日均值 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 集中供热率 污水处理率 环保投资指数等考核对象 城市政府考核分级 国家级考核 32个城市 4个直辖市 25个省会 桂林 苏州 大连三个城市 省级考核 由省级政府自定相关法规1988年9月 关于三十二个重点城市防治烟尘污染的决定 1989年1月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办法 暂行 1989年1月 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 1996年 九五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环境法律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定义污染物集中控制是指将成分相同 处理方法相近的污染因素 采取综合的管理手段与治理技术集中解决 集中控制并不排除分散的点源治理 而是以分散的点源治理为基础 只有把那些不适于集中控制的污染物分别处理好 集中控制措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因此 污染集中控制必须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以集中控制为方向 优势节省资源能源 减少二次污染 减少投资策划落实1 各级政府在规划时考虑污染源种类 所处区域地理位置以及污染物规模治理等问题2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 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 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相关法规 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 监督管理 执行 环评 三同时 排污申报 如有重大变化及时向环保局申报排污缴费 超标缴费拆除或闲置治理设施应申请环保局批准禁用国家禁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政府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排污单位应真实反映情况和资料限期治理重点污染源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 必须在48小时内向环保局和受害者报告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2 防止地表 下水污染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 酸碱液 剧毒废液 工业废渣 生活垃圾禁止向水体排放 倾倒或地埋可溶性剧毒废渣 含Cd Hg Cr CN等 存放可容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 防渗漏 防流失的措施排放热水 污水应达标排放 总量及浓度 禁止利用渗井 渗坑等排放 倾倒含有毒污染物 病原体的污水和废弃物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 2 防止地表 下水污染禁止利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运送有毒污染物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 必须在48小时内向环保局和受害者报告进入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应预处理并达标企业内部污水 清水分流企业应建立用水考核制度 水循环利用从企业运行活动的各方面避免 减少 控制污染物毒性和排污量排入市政管网 应申请并获 入网接管证 实施雨污分流地区 应分别排放禁止向市政管网排放垃圾和易堵塞物水环境标准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GB15580 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 GB15581 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5 GB144701 3 93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 GB13458 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7 GB13457 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8 GB13456 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9 GB3549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0 GB4287 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环境标准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1 GB4914 85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2 GB4286 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3 GB3552 83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14 GB8978 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A 排入GB3838 类水域 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 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 执行一级标准 B 排入GB3838中 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 执行二级标准 C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执行三级标准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 分别执行A 和B 的规定 D 类水域和 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 一类海域 禁止新建排污口 E 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 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F 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治理装置口达标 G 二类污染物按1998年1月1日前后建设项目 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 以环保批准日期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 水环境标准2 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 92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3097 19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1607 89 渔业水质标准 GB5749 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2947 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将地面水域按功能分为五类 1类主要适用源头水 国家自然保护区 2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贵鱼类保护区 鱼虾产卵场等 3类主要适用于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4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3 水污染物测定标准主要适用于分析水质的部门和单位略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 源 GB15562 1 1995 污水水排放口 提示图形符号警告图形符号名称 污水排放口名称 污水排放口功能 表示污水向水体排功能 表示污水向水体排放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水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法 实施细则 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三批 1 监督管理总量控制执行 环评 三同时 制度向环保局进行 排污申报 重大变化时 申报 拆除 闲置治理设施应征求环保局同意超标应交费并治理使用清洁的生产工艺重大污染源限期治理环境应急准备 通报环保局和可能的受害者接受环保局现场检查 应真实反映情况2 防治大气污染可燃气体应回收利用 否则应治理排放严格限制排放有毒污染物 应净化处理达标排放运输 装卸 贮存能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粉尘的物质 必须采取封密 防护措施车船排放废气不得超标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2 防治大气污染逐步减少 停止生产 使用臭氧层消耗物质 CFCs HCFCS 哈龙 卤代烃等 不得制造 销售 进口超标汽车停止含铅汽油生产 使用引进 制造节能 低排放汽车 发动机及其生产线企业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除有专门排烟装置 不得焚烧油毡 橡胶 塑料 树叶 桔草 皮带 垃圾等能产生有毒有害 恶臭 油等物质禁止焚烧 敞开熔融 加热沥青防治饮食行业油烟污染 实际执行即安装符合要求的油烟净化装置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 简称1211灭火剂 2005年起停止使用三氟一溴甲烷灭火剂 简称1301灭火剂 2010年起停止使用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2 防治大气污染简易式1211灭火器 2002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手提式1211灭火器 2005年起停止使用推车式1211灭火器 2005年起停止使用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 2002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大气环境标准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GB4915 1996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GB9078 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GB16169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 GB16223 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5 GB13271 9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6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7 GB14621 93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8 14 GB147611 GB147617 93 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环境标准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5 GB16297 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A 基本概念 无组织排放 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污染源 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 如车间等 无组织排放源 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 如车间 工棚等 排气筒高度 指自排气筒 或其主体建筑构造 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B 执行期限 以环评报告报准日期为准1997年1月1日前后执行不同的标准新污染源一般不应无组织排放 无法避免时应达到规定标准执行二级排放速率标准 浓度标准 相应高度下 须同时达标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环境标准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5 GB16297 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 有组织排放相应规定新污染源排气筒不应低15米 必须低于时其排放速率应严格50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 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 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 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 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 执行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 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 的排气筒 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 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 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 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 依次与第三 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C 有组织排放相应规定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 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 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 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D 分级执行 现有污染源分一 二 三级 新污染源分为二 三级 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 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 即 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 一类区禁止新 扩建污染源 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 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 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按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为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区三类为特定工业区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3 监测方法标准主要适用于分析大气质量的部门和单位略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 源 GB15562 1 1995 废气排放口 提示图形符号警告图形符号名称 废气排放口名称 废气排放口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大气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防治法 1 监督管理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制度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正常使用征收排污费限期治理重大污染源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设备必须淘汰偶发性强烈噪声须申请批准接受环保局现场检查 应真实反映情况2 噪声污染防治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逐步制定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市区内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15日内向所在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所采取的防噪措施禁止制造 销售超过噪声限值的汽车机动车的消音器和喇叭必须符合或家规定的要求商业活动禁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使用家用电器 乐器 应控制音量 避免污染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噪声污染防治 噪声环境标准1 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6170 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495 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2348 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监测点位置 厂界外1米 高1 2米分为四类标准范围 各类标准使用范围又地方人民政府定 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分贝 昼 45分贝 夜 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 60分贝 昼 50分贝 夜 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65分贝 昼 55分贝 夜 四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70分贝 昼 55分贝 夜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噪声污染防治 2 GB3096 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为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声环境质量而制定分为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 高级别墅区 高级宾馆区等 50分贝 昼 40分贝 夜 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分贝 昼 45分贝 夜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 60分贝 昼 50分贝 夜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65分贝 昼 55分贝 夜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70分贝 昼 55分贝 夜 3 监测方法标准厂界噪声测试按GB12349执行区域噪声测试按GB T14623执行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噪声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 源 GB15562 1 1995 噪声排放源 提示图形符号警告图形符号名称 噪声排放源名称 噪声排放源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噪声污染防治 1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一般规定 收集贮存 运输 利用 处置固废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措施防止扬散 渗漏 流失 丢弃 产品应采用易回收 消纳的包装物 转移固废应向移出地的省环保部门报告 并应经接受地省环保部门许可 禁止境外废物进境 采用清洁工艺和先进设备 被淘汰的工艺设备不得转给他人使用 有关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的包装物 处置场所必须设有识别标识 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处置或出资由环保部门指定单位代为处置 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分类进行 禁止混合性质不相容且无安全处理的危险废物 转移危险废物必须填写 转移单 向移出地和接受地环保部门报告 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禁止经我国国境转移危险废物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2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包括了47个类别各种废有机物及其沾染物质 废乳化液 废油 废油漆等 各种含有色金属离子的废弃物质及其沾染物质各种有毒废物及其沾染物质腐蚀性废物医疗废物农药废物石棉废物等等3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 2001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除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 不挥发的 禁止将不相容 相互反应 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 完好无损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3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 200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 防渗的材料建造 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 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危险废物堆放要防风 防雨 防晒 4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 包括油脂使用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 餐饮业废弃油脂 以及含油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分离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废弃油脂 应当及时收集并使用专门标有 废弃油脂专用 字样的密闭容器盛放 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排放含油脂废水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标有 废弃油脂专用 字样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等设施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废弃油脂 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 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只能将收购的废弃油脂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 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 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 不得将未经处理的油脂排入环境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5 有关 白色污染 的相关规定要求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 和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性能试验方法 由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发布 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 标准主要通过降解率这一环保性能指标米区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具 对产品的防水 防油 耐热 强度 安全卫生 环保性能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在2000年年底前 我国将全部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具 6 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每转移一车 船 次 同类危险废物 填写一份联单 有多类危险废物的 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 并加盖公章 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 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 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6 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 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 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 并将联单第一联 第二联副联 第三联 第四联 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 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 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 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 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 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 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7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 场GB15562 2 1995提示图形符号警告图形符号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1 1一般固体废物 1 2一般固体废物 2 2危险废物 8 其他规定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1996 4 1严格从欧共体进口废物的暂行规定1998 1 1防止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1991 3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2002 7 1 GB18599 2001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1991 7 1 GB12502 90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1998 01 01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1992 3 1 GB13015 91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标准1996 08 01 GB9133 1995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1987 03 01 GB6763 86等等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固废污染防治 我国主要的化学品管理法规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3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4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实施细则5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6 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7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8 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9 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我国主要化学品安全标准1 GB报批稿 2002 08 08 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2 GB15258 199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3 GB16483 20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4 GB15603 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我国主要化学品安全标准5 GB13690 92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6 GA58 93 剧毒物品品名表 7 GB57 93 剧毒物品分级 分类品名编号 8 GB12268 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9 GB190 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0 GB6944 86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上述法规主要管理要求1 监管部门 经贸 公安 质检 环保 铁路 卫生 工商 邮政2 生产 储存 经营 运输装卸 使用的要求 1 生产 省级经贸部门批准 工商批准 质检进行危险性鉴别并对其标识 危险化学品挂贴安全标签填写其MSDS 每五年更换一次 到化工部门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 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上述法规主要管理要求 2 经营 省级经贸部门批准经营许可证 工商批准危险化学品必须具有MSDS和安全标签 进口危险化学品时应有中文MSDS 包装上加贴中文安全标签 3 运输 交通部门 运输企业 驾驶员 装卸员 押运员 运输公司及人员应具备专业资质 严禁性质不相容及人物混装 危险品 标识 按规定道路及时间运输 消防及安全配备 专用车辆 4 使用 健全制度 人员培训持证 危险化学品登记和事故救援包装有质检部门的安全鉴定 容器包装 方式及标签应符合安全规定 向操作工提供MSDS 购进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 或容器 上的安全标签 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上安全标签 采取各种措施消除 减少和控制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工作场所设置急救设施提供应急处理方法 盛装 输送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设备采用颜色标牌标签等形式明确其危害性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5 储存 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 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 爆炸物品 一级易燃物品 遇湿燃烧物品 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 贮存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 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有监测 通风 防晒 调温 防火 灭火 防爆 泄压 防毒 消毒 中和 防潮 防雷 防静电 防腐 防渗漏 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设备 对储存装置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化学品常用基础知识1 概念 化学品 指化学单质 化合物和混合物 包括天然的以及合成的 危险化学品 是指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 使用 贮存和运输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3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图例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4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MSDS 主要内容 在紧急事态下首先要知道是什么物质 有什么危害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危险情形已经发生 我们应该怎么做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如何预防和控制危险发生 操作处置与贮存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其他一些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主要信息 毒理性资料 生态学资料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法规信息 其他 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用于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 数字对应危险货物类项号 1 4 1 5爆炸品2易燃气体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6 化学事故处理 泄漏处理 泄漏源控制 切断泄漏源 堵漏 泄漏物控制 围堤堵截 稀释覆盖 收容 废弃 火灾控制 扑救要求 灭火人员不单独行动 应急人员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出口始终保持安全畅通 正确选择灭火剂和方法 火灾扑灭后加强监护 扑救对策 扑救初期火灾 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抓住有利时机灭火 7 化学品废弃处置按 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 所示 一般说来废弃危险化学品及其沾染物都属于危险废弃物范畴 按相关规定处置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化学品管理 消防法 摘要 各企业 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 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 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 组织防火检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 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织检验 维修 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 有效 6 保障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 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7 进行电焊 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 必须持证上岗 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8 执行建设项目消防 三同时 9 及时通报事故 信息 主要法律法规简介消防管理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摘要 1 建设单位应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 经审核批准后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施工许可证 2 新建 改建 扩建 内装修工程竣工后 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的公安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经消防验收合格的方可启用 其中 火灾报警系统 固定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必须具有专门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3 火灾报警系统 固定灭火系统 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备应当定期清点检测 清洗 调试和维护 机关 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2号 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并实施演练 2 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 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 并确定巡查的人员 内容 部位和频次 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3 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