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拟行路难(其四)一、字音认读1拟行路难(n) 2.酌酒(zhu) 3.踯躅(zh zh)4金樽(zn) 5.珍馐(xi) 6.投箸(zh)7鲍照(Bo) 8.歧路(q) 9.济沧海(j)二、词语积累1泻水置平地泻:倾,倒2各自东西南北流 自:向3人生亦有命 命:命运,命数4安能行叹复坐愁 安:怎么5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6吞声踯躅不敢言 踯躅:徘徊不前三、佳句诵读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说作者(一)简介: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鲍照一生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是传诵名篇。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影响较大。(二)作品: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赋代表作芜城赋,文代表作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著有鲍参军集十卷。(三)评价: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寻背景鲍照生活在一个讲求门第出身的时代。门阀制度下,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的高下、血统的贵贱。因此,寒门庶士极少获得任职高官的机会。于是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奇特现象。门阀制度成为阻挡寒门庶士通向仕途、实现人生理想的一堵难以翻越的高墙。鲍照出身低微,受尽了歧视和打击,“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故其作拟行路难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 链常识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即仿古调为新词,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道理? 提示: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蕴含了像水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道理。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提示:“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际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的愤怒的控诉。 3第五、六句刻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请简要分析。提示: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程度。4第七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心非木石”应该有感,作者的感想是什么?这种感想却又“不敢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示: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谕,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的感想是抗争。“不敢言”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拟行路难(其六)南朝宋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蹀躞(di xi):小步走路的样子。1联系鲍照出身“孤门细族”的身世和下面的诗句看,作者“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原因是什么?答:_答案:鲍照出身“孤门细族”,在当时受到门阀制度的压抑,一生都不得志,从下面的诗句看,即使是很低微的职位,也要“蹀躞垂羽翼”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因此,作者内心的愤懑之情难以抑制,故发出了“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激愤之声。2作者已经在享受“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发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两句对揭示全诗的主题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作者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这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因此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所以在诗的结尾,作者又由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变而为对牢骚愁怨的抒发。最后两句作者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历史的层面,提高到历史的高度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这样就深化、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情诗三国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注游者:指役夫。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C三、四句中“潜”,在水面浮游,表现游鱼畅游的神态;“薄”,迫近,表现翔鸟高飞蓝天。两个字表现天地高远,万物自由。D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役夫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E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解析:选CDC项,“在水面浮游”错,应为“在水底深游”。D项,七八句意思为,启程之日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从离家时的严霜之景,到如今的白露已晞,用物象的变化写出时间的流转,虽然景物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役夫久处他乡、有家难归的愁苦。所以选项中“表现了役夫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有误。4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答:_ _答案: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展的凄怆伤悲之感。短歌行:表达了时不我待的忧思;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抒发了曹操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二、语言应用5.右图是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墨舞冬奥”。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40字。答:_答案: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服务礼仪与标准化培训实施考核试卷
- 2025年餐饮行业智能化服务与餐饮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行业明星IP孵化机制分析报告
- 2025年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碳中和技术路径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下半年山东大学(威海)后勤管理处非事业编制岗位招聘1人(山东)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上海市部分事业单位面向残疾人专项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16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4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德宏州人民医院第三批就业见习岗招聘(71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护理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2025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与维护技术规范
- 小学腰鼓校本教材
- 《餐饮食堂厨房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合肥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2020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机电的职业生涯规划
- 2024年度景区志愿者服务合同:某志愿者组织与某景区间2024年度志愿者服务合同3篇
- 《斜齿轮锥齿轮》课件
- 通讯设备制造商海外市场拓展计划制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