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_第1页
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_第2页
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_第3页
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_第4页
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2017年试题-中药饮片剂量古今演变与临床应用(选-1.5)本试题1.5学分,为选修选考试题1.内经所载方剂数量为(B)A、12方B、13方C、14方D、15方*2.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世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出自(B)A、成无己B、李东垣C、张完素D、朱丹溪*3. 是方之灵魂,又谓之“不传之秘” (C)A、药物B、配伍C、剂量D、药味*4.晋书律历志“元康中,裴颁以为医方人命之急,而 不与古同,为害特重,宜因此改治权衡”(C)A、药物B、配伍C、称两D、组方*5、“薄者则少服而频服,厚者则多服而顿服”出自(A)A张完素B、李东垣C张景岳、D、朱丹溪*6、龚廷贤在 中指出,中药用药剂量的大小与脏腑所处的位置有关。(D)A、寿世保元B、古今医鉴C、济世全书D、万病回春*7、国语郑语第十六记载“若药不螟眩,厥疾弗廖”,所谓“螟眩”指(A)A、服药后接近于中毒的强烈反应B、服药后中毒的强烈反应C、服药后于中毒的强烈反应D、服药后死亡*8、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D)。A、去十其五B、去十其四C、去十其八D、去十其七*9、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适其至所为故也。”(C)A、治有缓急B、治有阴阳C、治有轻重D、治有表里*10、治疗失眠的半夏秫米汤出自(B)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汤液经D、脉经*11、仲景经方剂量古今折算1 两等于(B)A、3克B、15.625 克C、13.8克 唐D、15克*12、 提倡剂量递增,防止出现不良反应。而对身体壮实者,则提倡用足剂量,一吐为快(C)A、刘完素B、李东垣C、张从正D、朱震亨*13、1 方寸匕约等于草木类药末约(D)A、3克B、2克C、1.5克D、1克*14、A伤寒论经方常见单剂药味数(A)A、2-8味B、10-20味C、12-20味D、15-20味*15、张仲景方中用生附子旨在(A)A、回阳救逆B、温经复阳C、温阳固表D、散寒止痛*16、麻黄汤中麻黄炮制要求(C)A、先煮,去上沫B、去节,先煮C、去节,先煮,去上沫D、去节,后煮,去上沫*17、麻黄汤中常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配伍(C)A、麻黄,甘草B、桂枝,甘草C、麻黄,桂枝D、杏仁*18、尤在泾:“ ,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C)A、麻黄汤B、麻黄桂枝各半汤C、桂枝汤D、桂枝二越婢一汤*19、桂枝与芍药等量是桂枝汤证,桂枝加量为 的桂枝加桂汤证。(A)A、“气从少腹上冲胸”B、“腹满而痛”C、“发热汗出者”D、“鼻鸣干呕者”*20、古法煎煮麻黄时有“去沫”、“麻黄陈用为好”之说, 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