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第一章 地球概述1、 地质学的概念?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包括:固体地球表层及地球内部结构。2、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陆边缘、岛弧、海沟、洋中脊、大洋盆地的概念?大陆架(陆棚):是大陆在水下自然延伸的海底平台。特点: 坡度平缓,一般小于0.3度;水深一般小于200米;平均宽度75千米。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坡度变陡的海底斜坡。是地球上最大的斜坡。特点:坡度3度左右,最大可达20度;水深2003000米;宽度小,平均宽度28千米;在斜坡上有许多海底峡谷。大陆基:大陆坡与洋盆之间的缓坡地带,坡度1,在海沟发育地区没有这一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间的连接地带约占海底面积的五分之一。 岛弧:呈糊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海沟:岛弧靠大洋一侧常发育为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洋中脊:海岭顶部的中央裂谷。大洋盆地:地球表面的最大洼地,约占海底面积的一般。3、什么是地温梯度和地温深度?答: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增加的温度。地温深度:地温每升高1度所增加的深度。4、什么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大陆上平均深度33km左右,大洋则为11-12km)古登堡面: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深度为2898km)。5、什么是地磁三要素?答: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交角。磁倾角:磁力线与水平面的交角。地磁场强度:地球上某一点的磁场强度。6、什么是克拉克值?克拉克值是某种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第二章 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自然作用。2、 地质作用能量来源有哪些?内能(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重力能、放射能、地球旋转能、结晶能及化学能外能(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 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 3、 地质作用的类型?内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的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 地震作用、 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由外能引起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4、地壳运动的概念?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的变形、变位作用,也称构造运动。5、 地壳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地壳大致沿水平方向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水平挤压或者水平引张,引起岩层的褶皱和断裂。升降运动:地壳大致沿垂直地表的方向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或下降。6.、地震的概念?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地球)的快速颤动。7、 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由构造运动引发岩石圈变形、断裂造成的地震。火山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地层塌陷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震。8、地震的主要参数?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此外还分为:主震、前震、余震。9、地震震级的概念?表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10、地震烈度的概念?地表及其上面的建筑物遭受地震的破坏程度。11、 岩浆的概念 ?地下深处高温、高压、富含大量挥发份、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12、 岩浆作用的概念?岩浆的形成、演化、运动直至冷凝成岩的全过程。13、 岩浆作用的类型?喷出作用、侵入作用14、变质作用的概念?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原岩),由于地球内力作用,在固态状态下形成新岩石的作用。15、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16、 变质作用主要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第三章 矿物、岩浆岩与变质岩1、晶体、显晶质、隐晶质的概念?晶体:内部质点呈有规律排列的固体。显晶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见晶体颗粒。隐晶质:肉眼或放大镜无法看见晶体颗粒。2、 矿物单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类型?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如:柱状、针状、纤维状。二向延展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如:片状、板状。三向等长型:晶体在三个方向发育程度近似相等。如:立方状、斜立方状。3、 矿物单体和集合体常见形态?矿物单体常见形态:结晶习性 晶面纹饰集合体常见形态:1)、显晶质集合体形态粒状集合体片状、板状、鳞片状集合体柱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晶簇状集合体 2) 、隐晶质和胶体结合体形态分泌体结核体鲕粒和豆状体钟乳状集合体4、 矿物的颜色类型:自色: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所决定的颜色。他色:由于外来带色杂质的混入所染的颜色。假色:由于某些物理因素而非矿物本身的成分、结构造成的颜色。5、 矿物常见的非金属光泽有哪些?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6、摩氏硬度计?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金刚石 7、解理的概念? 矿物受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8、解理的类型有哪些?极完全解理:极易产生解理,解理片大而平坦光滑,如云母的解理。完全解理:容易产生解理,多形成解理块,解理面较大且平坦光滑,如方解石。中等解理:较易产生解理,解理面小,且平坦及光滑程度较差,碎块上既有解理又有断口,如 方铅矿。不完全解理:较难产生解理,解理面小且平坦光滑程度差,碎块上以断口为主,如磷灰石。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全为断口,如 石英。9、断口的概念?矿物受力后在任意方向上裂成的凹凸不平的面,没有一定方向,破裂面不规则。10、断口的类型有哪些?贝壳状断口(断口呈贝壳形,面上有不规则的同心纹,断口面形似贝壳状)参差状断口(断口呈参差不平的形状)锯齿状断口(断口呈尖锐的锯齿状)土状断口(断口呈细粉状)11、 断口和解理的关系?断口和解理只有晶体矿物才有,一般指单体矿物,并且是相互消长的,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12、岩浆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有哪些?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浅色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13、岩石结构的概念?岩石的结构: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14、岩石的构造的概念?岩石的构造:岩石各组分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表现出的特征。(宏观上的)15、斑晶和基质的概念?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可截然分为两部分,粗大者叫斑晶,细小的矿物颗粒叫基质。16、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可分为斑晶和基质,基质为隐晶质、玻璃质。似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可分为斑晶和基质,基质为显晶质。两者的区别:斑状结构中斑晶结晶时间早于基质,两者成分也有差别;似斑状结构中斑晶与基质几乎同时结晶,两者成分差别不大。17、岩浆岩的结构类型?按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18、岩浆岩的常见构造有哪些?块状构造 班杂构造 带状构造 气孔和杏仁构造 流纹构造 绳状构造19、变质岩的常见结构有哪些?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20、变质岩中常见的变成构造有哪些?板状构造 片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块状构造21、 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最终产物?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破坏的作用。最终产物:土壤。22、物理风化作用概念及其方式和产物?物理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方式:岩石释重作用、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作用、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产物:岩石、矿物的破碎物23、化学风化作用概念及其方式和产物?化学风化用:在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而遭受破坏的过程。方式: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水合作用。产物:破坏了原来的岩石、矿物,形成矿物岩石的破碎物,产生新矿物。24、生物风化作用概念及其方式和产物?生物风化作用:由生物生命活动引起原岩的破坏作用。方式: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产物:碎屑物质、土壤、新矿物等。25、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气候: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的强度和方式不同。岩性:岩石的矿物成分影响,不同的矿物抗风化作用的强度不同。 岩性结构、构造的影响,一般情况结晶程度高、细粒、等粒结构的岩石抗物理风化能力强抗化学风化能力弱,岩石裂缝多的易于风化。构造运动:在地壳上升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地形陡峭。在地壳运动相当稳定或下降的地区由于长期风化剥蚀结果地形平坦风化剥蚀产物堆积厚度大。26、风化壳的概念?风化壳:残积物(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薄层)。(风化壳被后来的沉积物覆盖形成古风壳)风化壳分为三层:土壤层、半风化的岩石和残积物层、基岩。27、研究风化壳的意义?判断古地理古气候条件。某些风化壳形成有价值的矿床。研究地壳运动的依据。28、河谷的要素有哪些?河流:在地表沿着线形谷槽流动的水体。河谷:河流冲刷成的槽形谷地。谷底:河谷底部的比较平坦的部分。河床:谷底最低且经常有河水的部分。天然堤:河床的两岸。河漫滩:谷底除去河床的部分是河漫滩。谷坡:高出谷底的两侧斜坡。29、河流的剥蚀作用方式?按剥蚀方式分为:冲蚀作用、磨蚀作用、溶蚀作用。按剥蚀方向分为:底蚀作用、侧蚀作用。30、底蚀作用的概念及其特点和效果?底蚀作用:河流在垂向上对河谷底部的剥蚀作用。特点和效果:加深河床和河谷。下蚀作用在河流的上游比较明显,多形成“V”峡谷。典型例子是瀑布。 产生向源侵蚀和河流袭夺现象。 河流到中下游,随河流坡度逐渐减小下蚀作用逐渐变弱,趋近海平面时下蚀作用基本停止。31、侧蚀作用的概念及其特点和效果?侧蚀作用:河流在横向上对河床和河谷两侧的侵蚀作用。特点和效果:加宽河床和河谷。 加大河床和河谷的弯曲度。 产生裁弯取直(截弯取直)作用。 在中下游侧蚀作用比较明显。32、河流机械搬运的方式及其特点? 推运、跃运、悬浮运 特点:具有分选作用,即大的颗粒搬运的距离近,小的搬运的远。 在搬运过程中对碎屑颗粒具磨圆、磨细作用。33、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过程中,随着河水的流速、流量逐渐减小,碎屑颗粒按大小、形状、密度有规律的依次沉积。34、冲积物:河流的沉积物。35、河流沉积作用特点?以机械沉积为主,具有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分布上,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碎屑颗粒由大逐渐变小,磨圆度和光滑度越来越好;在分选性上,从上游到下游分选性越来越好。36、河流阶地及其形成过程?河流阶地:河谷两侧不对称、断续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形成过程:在地壳经历了长期稳定时期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之后,地壳发生上升运动,河流由侧蚀作用转化为底蚀作用,河床加深,当原来的河漫滩相对上升至洪水季节也不会被淹时,便形成了河流阶地。37、浊流的概念?海底局部运动的含泥沙的浑浊水团。38、冰川剥蚀作用的方式?挖掘作用 磨蚀作用39、冰川搬运作用的方式?推运:冰川将其前端的碎屑向前推移。载运:冰川将固结在其内部的碎屑以及落在冰川表面的碎屑向前搬运。40、冰渍物的概念和特点?概念:冰川的沉积物。特点:纯为碎屑堆积;无分选,大小混杂;无磨圆性,碎屑多棱角;颗粒粗大;砾石上可见冰川擦痕。41、风成沙的沉积特点?沙粒分选性很好,粒径多为0.250.05毫米;磨圆度和球度良好;其中石英碎屑颗粒表面呈毛玻璃状。42、风成黄土的沉积特点?灰黄色、棕黄色;分选性良好,粒径多为0.050.005毫米;磨圆度和球度差;孔隙度高,可达50%。 第四章 沉积岩1、 沉积岩的概念?在地壳表层条件下各种沉积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2、 什么是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由于其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以及溶液的性质、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按一定的顺序先后沉积。3、 成岩作用的概念及其方式?概念:松散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过程中遭受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作用。方式:压实作用:由于上覆水体和沉积物逐渐增厚,压力不断加大,从而被压实。 胶结作用:填充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粘结在一起的过程。重结晶作用: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增加,非晶质物质变成结晶物质,细粒晶体变成大的晶体。交代作用。4、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母岩的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用阶段。5、 沉积岩的颜色?继承色 原生色 次生色6、 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砾状、沙状、粉砂状)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7、 层面构造的概念及常见的痕迹?概念:沉积岩岩层表面的一些不平坦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生物痕迹。8、 层理构造的概念? 岩层垂向上由矿物成分、颜色、结构等特征表现出来的成层构造。9、 常见层理类型及形成环境?(1) 水平层理:纹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形成环境:水流缓慢或水体平静的沉区,如河漫滩、牛轭湖、沼泽;湖 泊和海洋的深水区等。(2) 波状层理:细层呈波状起伏,但总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层面。形成环境:对称波状层理形成于水体稍浅区域,由波浪的振荡运动造成,常见于湖泊、海洋的浅水区;不对称波状层理形成于具较弱流水区,如河漫滩等。(3) 斜层理: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且层系之间可以重叠、交错。单向斜层理:细层单向倾斜。形成环境:单向水流造成,多见于河床沉积。 槽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呈凹槽状,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形成环境:水动力强的浅水区。多见于河床、海滩沉积等。楔状交错层理:层系呈楔状,细层一般平直,形成环境:水体动荡的湖泊、海洋的浅水区。(4) 粒序层理:也称递变层理,无明显的细层,粒度由上到下由粗变细正粒序,(反之为逆粒序)。浊流沉积中常见。(5) 块状层理:岩层内结构均一,不显细层。10、 碎屑岩的粒度分级? 见教材P127(表4-3)11、圆度和球度的概念?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圆的程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长扁球体、扁球体、椭球体、圆球体。12、填隙物、杂基、胶结物的概念?填隙物:碎屑颗粒空隙之间的充填物,起胶结作用。 包括:杂基、胶结物。杂基:原始的机械沉积物和碎屑一起沉积的细小颗粒,多为细粉砂和粘土。胶结物:碎屑颗粒沉积以后滞留或环流与颗粒之间的空隙溶液中的溶解物经化学沉淀作用而成的化学沉淀物。常见为蛋白石、(竟陈化、重结晶为玉髓)、氧化铁、方解石、白云石等。13、常见的胶结类型?根据填隙物的含量和碎屑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分为:基底胶结:碎屑大多彼此不接触,碎屑呈悬浮状,填隙物含量高。孔隙胶结:碎屑颗粒相互接触,填隙物充填于颗粒 之间的空隙中。接触胶结:碎屑相互接触,填隙物仅仅粘附在颗粒的接触点,填隙物含量很低。镶嵌胶结:颗粒之间呈凸凹甚至缝合状直接接触。14、碳酸盐岩常见的结构类型?内碎屑:砾屑、砂屑、粉砂屑、泥屑 生物碎屑 鲕粒、豆粒结构15、 碳酸盐岩常见的的构造?叠层(石)构造 鸟眼构造 缝合线构造16、内碎屑和鲕粒的概念?内碎屑:沉积盆地内已经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岩受波浪或流水的作用形成的碎屑。鲕粒:内部具核心和同心层或放射状构造的球状颗粒,外形似鲕,粒度小于2毫米,粒度大于2毫米的为豆粒。17、碳酸盐岩的分类?石灰岩类:石灰岩、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类: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18、鲕粒是如何形成的?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引起水介质的搅动,每搅动一次,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等便处于悬浮状态,同时促使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逸出,过饱和的碳酸钙(文石针)围绕碎屑颗粒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重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动力,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并为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亮晶鲕粒灰岩,若鲕粒被带到低能环境,则形成泥晶鲕粒灰岩。19、竹叶状灰岩是如何形成的?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白云岩)。(具有氧化圈的原因:水体浅或暴露在水面其周围有游离氧将岩石表面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显示出氧化圈的形态)。 第五章 沉积相1、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总和。2、 沉积相的要素?沉积环境: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构造条件、沉积介质的理化特性。沉积特征: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关系:沉积环境决定沉积物特征,沉积物特征反映沉积环境,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3、 河流各亚相的特征?(1) 河床亚相:1)、环境特征:常年有流水,水动力较强。2)、沉积物(岩性)特征:成分:以砂岩为主,少量砾岩和砂质砾岩,上游砾岩较多;在垂向上,粒度由下至上由粗变细,在纵向上,由上游到下游粒度由粗变细。构造特征:斜层理发育;底部常见冲刷痕迹和底砾岩。生物化石:一般不含化石。岩体形态:多呈透镜体及不规则形状,横向变化大,一个厚度为几米的砂岩体很可能在几米内就迅速尖灭。分布:河床亚相与河漫滩亚相、牛轭湖亚相共生,平面上河床亚相的沙砾岩体常呈串珠状沿古河道断续分布。(2) 河漫滩亚相:1)、环境特征:天然堤外侧地势低平地带,洪水泛滥期间水流携带悬浮物漫溢天然堤。2)、沉积物(岩性)特征:成分:多为细砂、粉砂岩,少量粘土岩;平面上距离河床愈远粒度愈细小,厚度上向外逐渐变薄。构造特征:常见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泥裂、雨痕和波痕等层理构造常见。化石:化石较少,一般为植物碎片。分布:与河床亚相共生,多位于河床亚相之上;在山区河漫滩狭窄,在平原地区分布较广。(3) 堤岸亚相:1)、环境特征:洪水期河水漫过天然堤,携带碎物在此沉积;随着洪水的上涨,堤岸也不断加高。2)、沉积物特征:成分:细砂、粉砂和泥岩,粒度比河漫滩沉积略大。构造特征: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和槽状较差层理为主,泥岩中常见水平层理;堤岸间歇性暴露水面,泥裂和雨痕等常见。化石特征:化石较少,一般为植物碎片。分布:一般位于河床上部,属于顶层沉积。(4) 牛轭湖亚相:1)、环境特征: 牛轭湖为残留弯曲河道,水体安静。2)、沉积物特征:沉积物主要为泥岩和粉砂岩。常见水平层理及小型斜层理。常见淡水软体动物化石。4、 淡水湖泊亚相特征:1)、环境特征:多位于气候湿润地区,降水充足;总体上湖水的水动力较弱。2)、岩性(沉积物)特征:成分:碎屑岩多样,砾岩较少,以粘土岩、砂岩、粉砂岩为主;在粒度分布上,由滨湖向湖心由粗变细,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构造特征:层理多样,以水平层理为主;湖盆边缘可见波状层理、斜层理及泥裂和波痕。化石:化石丰富(淡水生物化石)分布:岩体厚度变化大,由数十米到几千米不 等;分布上由湖盆边缘到中心依次为滨湖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5、 海相划分类型:滨海:海水波基面以上至最高涨潮线之间的海洋环境。浅海:波基面至水深200米地带(大致相当于大陆架)。半深海:水深200米至2000米(大致相当于大陆坡)。深海:水深大于2000米。6、 滨海亚相总体特征:1)、环境特征:位于波基面以上,水动力强,阳光、氧气充足。2)、滨海沉积以砂岩为主,少量砾岩;砂岩分选性和磨圆性好;成分较单纯,多为石英砂岩类;以斜层理为主,常见波痕及生物活动痕迹等。7、滨海各亚相特征:海岸沙丘亚相:海岸沙丘为滨岸砂经风的作成的,沙丘带宽度达数公里。粒度一般为细砂、中砂;分选和磨圆好;主要为平行层理和大型交错层理,可见风成波痕。后滨亚相(潮上带):平均高潮线和海岸沙丘线之间。平时暴露地表,只有在特大涨潮或风暴时才被海水淹没;沉积物一般为中砂、细砂,具水平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分选一般。前滨亚相(潮间带):平均高潮线和平均低潮线之间,水动力强。是海滩的主要部分。沉积物以中砂为主;分选和磨圆好,粒度变化由陆向海由粗变细;发育低角度相交的交错层理,波痕常见,既有流水波痕也有浪成波痕;含有大量的生物碎片。近滨亚相: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至波基面之间。常见沿岸沙坝; 沉积物以细砂至中砂为主;含少量介壳层;可见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近滨下部交错层理渐少,水平层理增多,沉积物粒度变细,再向下则属于浅海沉积。8、 浅海相特征:1)、浅海环境特征:波基面以下至水深200米的地带,水动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弱;生物繁盛。2)、沉积特征:岩石类型:岩石类型多样,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砾岩较少,分布于近岸带。砂岩、粉砂岩分选、磨圆性好,孔隙度高,且成分单一,多为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泥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碳酸盐岩的类型多样。构造特征:构造多样,近岸带多发育斜层理及波状层理;远岸带以水平层理为主。分布:由近岸至远岸,粒度由粗变细,在深水区以粘土岩为主。9、 三角州各亚相特征:三角洲平原:是河流相的缩影,类似曲流河的特征,包括河床、支流间的沉积和沼泽、废弃河道沉积等,粒度更细。主要为细砂、粉砂和泥的沉积。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平原向海洋方向推进作用下形成的。以细砂、粉砂为主;砂质纯净,分选性好,分布广,厚度大;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常见浪成波痕和波状层理;化石较少,多为河流带来的植物。前三角洲亚相:是水下沉积,在浪基面以下。 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相带。岩性以粘土为主,其次为粉砂及少量的细砂,含大量的有机质,是一套暗色沉积岩体;以水平层理为主,含正常海洋化石。10、 三角洲与油气的关系 三角洲往往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前三角洲的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为生油提供先决条件。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沉积中有多种砂体,可提供油气的储集。三角洲沉积体中有很多泥岩层,可以作为盖层和隔层。 第六章 地层1、 标准化石的概念?在地质历史时期中那些演化迅速、生存时间短、数量多、特征明显的生物化石。2、 地层的概念?在一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3、地层层序律和化石程序率律的概念?地层层序律:正常情况下,总是相对老的地层在下,相当新的地层在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化石层序律:相对老的地层中含有相对老的化石,相对新的地层中含有相对新的化石。(以上规律只适用于沉积岩)4、 地质年代表的符号?见教材P202(表6-2)5、 化石的形成条件?生物体本身具有较难损坏的硬体或较难分解的有机质。生物死亡后能被迅速埋藏、密封、冷冻或干燥等外界条件。随着沉积物固结成岩生物被石化保存下来。6、 研究化石的地质学意义?确定和对比地层。阐明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阐明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因与分布。 第七章 地质构造1、 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岩体的各种变形和变位。2、 岩层产状的概念及其三要素?概念: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岩层的存在状态)。三要素:走向: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走向线: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方向,相差180度。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倾向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斜线: 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倾斜面向下延伸的垂线。倾角:岩层的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叫真倾角。3、 绘图说明岩层产状三要素?4、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的概念?整合接触:连续沉积的一套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出现地层缺失。5、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概念及形成过程?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相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主要是由地壳的升降运动造成的。形成:下降沉积上升 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主要是由地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形成的。形成过程:下降沉积褶皱上升 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6、褶皱和褶曲的概念?褶皱:岩层受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褶曲:褶皱中每个单独的弯曲。7、褶曲的要素?核部:泛指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翼部:褶曲两侧的岩层。转折端:从一翼向另一翼过度的部分。枢纽:褶曲中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其形态多样,直线、曲线、直立、倾斜等。轴面:褶曲中各层面的枢纽线所构成的面。形态多样,平面、曲面、直立、倾斜、水平等。 8、横坡面褶皱形态的描述:(1) 根据轴面产状,结合两翼产状特征:直立褶曲: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倾斜(斜歪)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地层倒转。平卧褶曲: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另一翼倒转。翻卷褶曲:轴面弯曲的平卧褶曲。(2)根据两翼夹角(翼间角)大小:平缓褶曲:翼间角大小为120180开阔褶曲:翼间角大小为70120闭合褶曲:翼间角大小为3070紧闭褶曲:翼间角小于30等斜褶曲:翼间角大小近于0,两翼近于平。(3) 根据转折端的弯曲形态:圆弧褶曲:岩层呈圆弧形弯曲;尖棱褶曲:两翼平直相交,转折端呈尖角状;箱棱褶曲:两翼陡,转折端平直,褶曲呈箱状;扇状褶曲:两翼岩层倒转,整个褶曲呈扇状;挠曲:缓倾斜岩层中的一段突然变陡,呈台阶状行。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平行状褶皱:由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相间平行排列。分支状褶皱:一个主褶皱沿其延伸方向分为若干个分支小褶皱。帚状褶皱:相间排列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其一端收敛,另一端散开,整体上呈扫帚状。弧形褶皱:一系列褶皱呈弧形弯曲状排列。燕行褶皱:一系列短轴褶皱其轴线呈斜列式(燕行式)分布。10、 节理、节理面的概念?节理:破裂面两侧岩体没有明显位移的破裂构造。节理面:节理的破裂面,节理面可以是平面,也有的是曲面。11、 绘一背斜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平台用户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与修复的应用案例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广东大埔华侨二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押题冲刺试卷及解析
- 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一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