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1页
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2页
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3页
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4页
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科导学稿编写人:周春梅 编写时间:2018.10.15一、课题:高考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二、复习目标考纲展示课标要求考情把脉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和特点,以选择题为主。 复习注意:题型上要注意本部分知识与中国政治经济及美国罗斯福新政相联系出题;从考查内容看,应特别注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经济模式与中国、美国发展模式的比较。2.“斯大林模式”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课时安排:1.5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课前自主复习内容及程序】请完成红对勾第P182-186的内容【课堂推进】一、长效热点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理解“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一)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即时训练: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企业国有政策 B粮食税C劳动义务制 D余粮收集制2. 材料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赵旭刚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 3. (2014安徽文综)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4. (2015潮州期末)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二)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实质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管理方法、手段 所有制形式 实质: 即时训练:1 (2015海南单科卷)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2“1930年冬季成为农民的恐怖冬天,抄家、流放和处决成为寻常的事。”“恐怖冬天”的来临是因为苏联(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三)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模式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即时训练:(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小结: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视角看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 传承是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创新与发展的中心内容总是随着时代实践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逐步过渡(新经济政策),再到完全确立(斯大林模式)来理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成,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启示。针对训练:1(2012湖北七市联考)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2(2009江苏高考)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2011江苏高考)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4(2012潮州模拟)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知能拓展】我们从“斯大林模式”中得到的启示: ( 2016新课标全国卷34 )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二、世界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20世纪三大经济政策调整的比较 名称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不同背景内容特点作用相同启示典型例题: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材料四“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