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总结杨中文 依据国家骨干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三年的建设,本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及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建设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 依托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紧扣专业发展未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组通过在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内企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调查,得知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岗位如图1所示,即刚毕业参加工作时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制作操作,1-3年后从事工艺员、技术员岗位的学生占大多数,根据学生个人素质情况,部分学生再经过-5年间在助理工程师岗位上,5-8年有少部分学生成长为塑料加工技术工程师,8年以上有少量学生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自主创业业主,所以后续发展岗位为从事企业管理或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岗位。图1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发展统计在广泛讨论调研的基础上,经由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理事会为主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立足湖南塑料加工行业企业,培养掌握现代塑料注射加工技术、挤出加工技术、塑料配混及改性及塑料测试技术,掌握基本的塑料二次加工技术,具有塑料企业生产管理及品质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引企入校创办校中厂,实施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完善2009年12月,通过引进校外资源,在塑料加工实训车间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即校企合作创建校中厂,专业教师参与到校中厂的管理,专业与校中厂共同实施的“三年九段、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培养,从而实现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图2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2010年9月,对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进行初步的项目教学改革尝试;2011年3月召开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探讨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2011年9月,开始了首次正式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2012年4月,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2008级、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了解到的本专业岗位能力满足程度,对专业核心课中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定位,把加强塑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化学、外语应用能力及强化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2012年9月,进一步修正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设置及能力侧重点,在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开始教学实施,教学过程由校内专业老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公司真实生产任务为项目载体,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三年来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100%,部分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进一步从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几方面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从企业引进了12名兼职教师,其中来自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究员级高工王小红为院级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锻炼了师资队伍,使教师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戴仕宏教授的课改培训、教学团队研讨及到新加坡学习,转变了教学思路,为实施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6月,基本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并实现了课程整体设计;2011年12月,相继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的建设工作;2012年12月,完成了塑料混配技术、塑料测试技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突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及学生可持续能力培养。2011年12月,完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相应课程标准制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情况如表2-2所示。表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情况表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通过联盟内企业调研,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调研报告。100%2、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进校外资源,创办校中厂,实施“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00%3、教学运行方式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螺旋式提高。实施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100%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通过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及质量控制等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完成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建设,保证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100%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本专业2010年8月至9月对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为指导,借鉴本专业的办学历史经验,针对就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将本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能力适当提升,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得到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学生所要求能力分为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四个模块,如图3所示:图3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1)夯实基础,强化专业基础能力 基本素质能力主要有: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有:机械制图能力、机电控制能力、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能力、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能力、机械基础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塑料挤出技术、塑料注射技术、塑料测试技术、塑料混配技术等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塑料企业管理能力、塑料加工技术应用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 基本素质能力课程模块安排在第一到第二学期进行,教学设计尽量采用项目教学法。专业基础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主要通过“两课”及社会实践来培养。同时将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也能融入到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中来进一步应用。(2)校企合作共建核心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从塑料成型工艺过程出发,将塑料原料到加工成制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验,以此为逻辑建立四门核心专业课并有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如图4所示。所以确定的四门核心课为塑料配混技术、塑料挤出成型、塑料注射成型、塑料测试技术。每个典型的工艺过程对应一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即实现了过程考核与技能考证相融通,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图4 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确定及其对应职业工种四门核心专业课全部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将企业生产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2010年起先后成立了四门核心课的校企合作开发小组,对四门课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各门课程建设小组组成表2所示。表2课程开发小组的人员组成小组名称主持人企业参与人参与教师合作单位塑料配混技术陈枝睛戴文利曾振华王华陈兴华朱卫华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湖南塑料研究所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刘西文李亚辉王剑杨中文王华李跃文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长沙怡永丰印务有限公司塑料挤出成型技术谢圣英易劲松王海燕罗承友王华刘西文湖南塑料研究所湖南神塑科技有限公司塑料测试技术文俊雅杨勇刘艺苑陈兴华陈枝晴罗承友湖南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湖南轻工行业管理办科技处以塑料注射成型技术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如下:以注射成型的典型产品为导向,融入职业能力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确定学习任务。将过去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成型模具、塑料成型设备三门课程内容有关塑料注射成型内容进行整合,将整合内容确定5个教学模块:分别为注射成型过程及理论、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成型设备结构与使用、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与使用、注射成型综合实训,以校中厂真实生产任务“PA汽车门拉手”为作教学项目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如图5所示:图5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进度如表3所示。表3 料注射成型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周次第1周(1、2、3)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1、2 、 3 )第5周(4、5)项目 黑色PA汽车门拉手的注射成型PP扇叶的注射成型子项目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工艺流程的确定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设备选型与校核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模具选用与安装车门拉手工艺方案的确定与成型PA汽车车门拉手成型设备维护保养任务1、注射成型基本认知;2、注射成型的理论认知;3、设计注射生产流程图; 4、车间安全知识的认识。1、注射机类型及结构组成的认知;2、设备的选型与校核;3、注射机操作实训。1、模具类型与结构的认知;2、模具选用与注射机的校核;3、模具安装与拆卸操作;4、调模操作。1、注射成型工艺因素对成型影响的认知;2、成型工艺方案的确定; 3、原料准备; 4、换料操作;5、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1、设备维护保养1、 PP扇叶的注射成型综合训练情境1、下达黑色PA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任务,提出生产要求。2、车间有一注射机生产制品总是打不满;3、注射机原来生产电风扇扇叶,现需进行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4、校内实训工厂生产一产品时出现“大饼”现象。5、打开注射机显示屏,显示出“注射画面”6、黑色PA汽车车门拉手的生产,再进行乳白色PP料生产;7、实训车间生产PP制品出现欠料现象。8、生产车间将要处于一段时间的停产状态,需对设备、模具进行处理。9、给出客户PP扇叶样品,要求按样品设计生产。各个教学子项目由难到易,生产实操与模拟仿真训练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分解,进一步将教学项目具体为学习任务实施,该课程共需完成18个学习任务,并设立了相应的学习障碍。该课程包括注射机、模具、生产操作、工艺参数设计、故障排除及匹配选型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学习过程在设定的教学情景下,按项目教学步骤,采用驱动下完成任务,使得每一个任务都包含完整的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的循环。每个项目教学重点不同,自学的比例逐渐加大,难度从单一能力向综合能力逐步提升,培养学生包括资料检索、报告书写、团结合作等在内的多项能力。其他三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相似思路建设,突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引入综合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还采用同样思路建设了二门专业基础课及一门职业技能拓展课,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学生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在获取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培养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每门课程安排2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实验员共同承担,有一名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四门课程的教学均安排在第五学期,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在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边做边学,培养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同时完成职业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冶料浆配料工岗前情绪管理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公司有色矿石磨细工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石蜡装置操作工岗位职业健康技术规程
- Module 2Unit 2 Writing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联络工测试验证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硝酸生产工安全培训效果考核试卷含答案
- 露天采矿挖掘机司机岗位工艺作业技术规程
- 智能制造设备调试与维护流程标准
- 小学五年级数学提升辅导教学计划
-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申报书模板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DB37T 4502-2022滤水模压混凝土板现场制作质量控制规范
-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 LY/T 2459-2015枫香培育技术规程
-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 质量源于设计-QbD课件
- 教学第三章土壤侵蚀课件
- 仓储物流安全隐患排查表-附带法规依据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
- 幼儿绘本故事:绘本PPT
- 厂房设备基础施工一次成优QC成果(4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