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1 膳食调查ppt课件_第1页
实训课1 膳食调查ppt课件_第2页
实训课1 膳食调查ppt课件_第3页
实训课1 膳食调查ppt课件_第4页
实训课1 膳食调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训1膳食调查与评价 营养与膳食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15 李飞老师临床医学教研室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实训1膳食调查及评价 实训目的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 营养调查 nutritionalsurvey 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 以至个体 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 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营养调查的目的 了解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 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 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 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 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科学研究 如某些地方病 营养相关疾病与营养的关系 研究某些生理常数 营养水平判定指标等 营养调查的目的 内容和组织 营养调查内容膳食调查 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 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营养调查的组织按比例分层抽样调查按季节调查膳食调查应为3 5天 其中不应包含节假日 膳食调查及评价 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是公共营养师常用的工作技能 是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一部分 通过膳食调查可了解每人每日各种主副食的摄入量 在此基础上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40种营养素的含量 重要的是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是否达到供给标准的要求 并评价膳食构成是否合理 提出改进方法 膳食调查及评价 膳食调查 调查个体或群体在一定时间内从膳食中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 以此来评定该调查对象正常营养素和能量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而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 时间 抽样方法 样本量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及评价 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 了解一定时期内人群膳食摄入状况以及人们的膳食结构 饮食习惯 借此来评定营养素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的意义通过调查掌握居民营养状况 为改革膳食营养提供依据 膳食调查的目的 膳食调查及评价 膳食调查内容1 摄入食物的种类和质量2 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3 能量 蛋白质 脂肪食物来源4 三大产热营养素热比关系5 三餐供能比 膳食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 研究对象 调查方法的准确性要求 调查操作方式 所用经费以及研究时限来选择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 食物频率法 询问法 24h回顾法 称量法 称重法 记账法 化学分析法 1 称重法能测定食物份额的大小和重量 获得可靠的食物摄入量 2 记帐法操作较简单 费用低 人力少 可适用于大样本 3 24小时膳食回顾法常用来评价全人群的膳食摄入量 4 食物频率法 食物频数法 能够迅速得到日常食物摄入种类和摄入量 反映长期营养素摄取模式 5 化学分析法 能够最可靠地得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 膳食调查的方法及特点 膳食调查的方法 称重法准确记帐法求平均营养状况24h询问法普查膳食调查食物频率法营养调查生化检查化学分析法临床检查人体测量无论采用哪种膳食调查方法 都是对食物摄入量的一个估计 准确地认识食品和估计食物的质量是提高膳食调查准确度的重要方面 而合适和正确的方法 无疑更是对结果正确性的保障 第一步 常用量具 容器 食物份量都是估计食物重量的快捷方便途径 第二步 食物成分表的应用 膳食调查方法 1 常用食物量具和容器碗 盘 勺 杯 2 常用量具和食物分量标准勺 10ml 标准盘 21cm 标准碗 13cm 模型 实物 200g 150g 200g 模型 实物 100g 50g 50g 模型 实物 100ml 250ml 200ml 模型 实物 50g 150g 膳食方法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通过询问的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开放式调查表引导式提问 借助食物模型 家用量具或食物图谱帮助调查对象回顾调查前24小时内摄入的所有食物的数量和种类 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 调查结果与称重法的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应用范围 常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调查 用于描述不同组个体的平均摄入量 也用于散居的特殊人群调查 全国膳食调查 89年 96年 02年 或小型研究课题 都可用于估计个体的膳食摄入量 24H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表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备注 D3 1 早餐2 上午小吃3 午餐4 下午小吃5 晚餐6 晚上小吃D4 1 在家2 单位 学校3 饭馆 摊点4 亲戚 朋友家5 幼儿园6 节日 庆典 膳食调查及评价 调查方法 1 用开放式调查表指导调查对象从最后一餐开始回顾前24小时进餐情况 2 详细询问进食时间 食物名称 原料名称 重量等 包括在外进餐 3 通过家用量具 食物模型或图谱进行估计 并填写在调查表内 4 每次入户调查时间控制在15 45分钟 5 一般选用3天连续个体24小时回顾 24h回顾调查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 调查员一般从询问调查对象前一天所吃或喝第一种食物开始 按时间向前推进 2 用于估计食物量的工具要能够代表调查对象居住社区中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 3 本方法不适宜于7岁以下的儿童和75岁及以上的老人4 24h回顾法中调味品的摄入量统计多采用称重法获得的调味品的数据 5 3天24h回顾法的调查时间通常选择一周中的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进行 6 24h回顾法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需要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 并加上诚恳的态度 才能获得准确的食物消耗资料 我国膳食调查概况 年代调查名称调查时间膳食调查方法1959年第一次全国营养调查1年4次每季度1次称重记帐法 5 7天 1982年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秋季称重记帐法 5天 1989 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秋季全家称重记帐法 3天 3天连续个体24小时回顾法1992年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秋季全家称重记帐法 3天 3天连续个体24小时回顾法2002年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秋季全家称重记帐法 3天 城市只称调味品 3天连续24小时回顾法等 我国自1959年以来全国膳食调查方法的使用 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计算方法 1 计算各类食物消费量食物归类合并 计算实际摄入量 填入各类食物一天摄入量表中 并与宝塔建议量进行比较 单位 g 表1各类食物一天摄入量 利用食物互换表 如奶制品按与鲜奶的蛋白质比折算 15g奶粉相当于100g鲜牛奶 膳食计算方法 2 计算总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将摄取食物分餐次 按种类和数量 指原材料 记入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 并根据食物成分表 计算各种食物中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并计入表中 按每餐分别汇总各类营养素尤其是能量的摄入量 年月日餐次 表2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 以某同学一日三餐为例 午餐 大米饭 大米200g 猪肉炒芹菜 猪肉 瘦 50g 芹菜250g 酱油10g 菜籽油6g 盐2g 注 未检出 未测定 计算公式 某种食物中营养素实际摄入量 食物摄入量 食部 100g中营养素含量 100g稻米中 能量摄入量 200g 100 343kcal 100g 686kcal蛋白质摄入量 200g 100 7 7g 100g 15 4g脂肪摄入量 200g 100 0 6g 100g 1 2g 以此类推 猪肉中 能量摄入量 50g 100 143kcal 100g 72kcal 以此类推 中餐 表2各餐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 早餐 晚餐 中餐 表3全天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量 膳食计算方法 3 计算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和比例分别计算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产能量 并分别计算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蛋白质供能比 蛋白质摄入量 4 总能量摄入量 100 脂肪供能比 脂肪摄入量 9 总能量摄入量 100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4 总能量摄入量 100 生热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 表4能量来源分配 膳食计算方法 4 计算三餐能量分配比例分别计算早 中 晚的能量摄入 及其占总能量的百分比5 计算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和动物来源铁 维生素A的摄入量 表5一日三餐能量分配 表6营养素来源分配 膳食评价 若一天膳食中包括五大类食物 且食物品种达到15种以上 可认为膳食结构合理 若包括了四大类食物 且食物品种达到10以上 可认为膳食结构比较合理 若只包括2 3大类食物 且食物品种在10种以下 可认为膳食结构单调 组成不合理 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比较 其膳食结构中蛋类和水果类食物缺乏 奶类及奶制品食物适中 大豆类及坚果 畜禽肉类和蔬菜类食物与推荐量接近 鱼虾类 谷类薯类及杂豆摄入充足 标准 标准 标准 评价 一 食物构成 膳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比例为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15 12 73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偏高 维生素 矿物质摄入量较少 但宜以周为单位来评价 与DRIs比较 三大产能营养素在90 110 范围正常 维生素 矿物质在80 120 范围正常 二 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其相互比例 膳食评价 三餐能量分配比例 3 4 3 优质蛋白质至少占蛋白质摄入总量的1 3 铁和维生素A至少1 3来自动物性食物 评价结果1 三餐供能比例基本适宜 但早餐摄入量相对较少2 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为44 3 动物来源铁和维生素A分别占19 18 偏低 营养小常识 1 中国人仍存在某些营养素缺乏问题 其中较突出的是钙 维生素B2和维生素A 有些营养素例如铁和维生素C虽然摄入量够了 但因为营养素的化学成分不利于吸收 所以仍属于缺乏状态 2 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 鱼肝油等 3 谷物中含有的植酸 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 膳食评价 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价外 还应结合食物的贮存 加工 烹调方法 用膳者的饮食习惯和膳食制度等 才能对现有的膳食状况进行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