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_第1页
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_第2页
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_第3页
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_第4页
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十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交流材料延川县地处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立地条件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全县辖8镇6乡,346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红枣面积42万亩,是中国“红枣之乡”。2000年底,全县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202个,有贫困人口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此,延川县扶贫办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延川的许多贫困村,在陕北闹红时,曾经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英雄的儿女和宝贵的物资,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扶贫政策的出台,正是回报这些村庄的契机。我们首先教育扶贫办的所有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做好、做实,做得让上级满意、让群众高兴。然而扶贫资金是有限的,如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扶一人脱贫一户,扶一个村带一片区域,扶一个项目带一批产业,这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科学实施。一、调查研究,摸清底子,提供决策依据2/8扶贫开发治标在扶贫,治本在开发。为了让父老乡亲尽快脱贫致富,在新阶段之初,为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办所有工作人员兵分数路,下乡镇、进农村,跑遍了14个乡镇346个村,走村串户、调查了解贫困村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劳动力综合素质以及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贫困状况、家庭收入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可行性报告,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当好了参谋和助手。同时完成了延川县十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对202个重点贫困村逐步实施扶贫开发。十年来,我们通过扶贫项目实施,建起了移民新村,修通了道路,治了沟,造了地,建起饮水工程,架设了农电,扶持发展以红枣为主的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整治了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使他们脱离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艰难命运,一步步赶上了时代的步伐,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感受到了他们是中华民族复兴队伍里的一份子。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推动工作落实3/8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开展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坚持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标准。要群众认可、满意和受益,必须保证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使用的公正、公平、公开。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延川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细则、延川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规范了运行程序。更重要的是我们创新了工作机制,做到了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为了鼓励实施好项目,我们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杨家圪台镇岭上塬村是XX年扶持的贫困村,当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万元、扶贫贷款20万元,扶持新修环山道路10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入户38户,村容村貌改建34户,发展红枣产业350亩,养羊120只。由于该村建设成效明显,XX年我们就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为该村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新修活动阵地一所,硬化村级道路3公里,实现了该村整村推进。对岭上塬村以奖代补的实施,带动和辐射了周围村组积极配合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形成了一枝独秀、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4/8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了“三到位”、“四严格”管理机制。三到位是立项到位、公开到位、服务到位,四严格是操作程序严格、账目管理严格、招投标严格、质量验收严格,确保了扶贫开发工程项目质量。三、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确保任务完成我们深知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权利必须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而不是个人谋福利的,这是一种责任。一方面是县委、县政府的信任和重托,另一方面是贫困群众的希冀和期盼,更有省、市有关部门对延川的支持和厚望,能不能管好、用好每年数百万的扶贫开发资金,直接关系到全县每一个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容不得丝毫马虎。因此,我们实行领导包乡镇、干部包村的办法,将项目建设任务量化落实到每个领导和干部,并实行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严格考核。我办干部毛军才包抓延水关镇张家河村,因该村实施移民搬迁,有部分村民因征地拆迁,阻挡工程实施,5/8毛军才经过多次协调,无法解决,产生退缩畏难情绪,但他考虑到单位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完不成任务,年底将扣除绩效工资,加之,项目搁置下来,无法给村民交代。于是他又多次进村入户,耐心说服引导,最终解决了问题,并积极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当年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全部完成,年底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扶贫工作千头万绪,量大面宽,我们绞尽脑汁,尽心竭智,跑市进省,上下协调,争取县内外各界对延川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一是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主渠道的作用。十年来,共争取资金亿元,用于扶贫开发项目,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功能;二是发挥对口包扶部门的辅助作用。积极为省、市包扶单位提供信息、帮助对接扶贫项目,解决了很多关键性问题;三是实行了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累计捆绑各类资金2900万元,建设了576个扶持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我县的亮点工程。四、发动群众,相信群众,让群众参与坚持自力更生,发挥群众参与建设的主体作用,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我们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同步推进,引导群众自主创业,把勤劳致富变成贫困6/8群众的自觉行动。土岗乡的小程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多年来两委会班子不团结,群众思想涣散,邻里矛盾突出,致使村子一盘散沙,扶贫项目批复后,无法实施。于是我们的干部在该村一蹲就是几个月,多次召开党员、村民大会,苦口婆心宣传政策,同心协力规划实施,最终统一了认识,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该村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全村经济发展,成为我县文化扶贫示范村。十年来,延川县的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形成了政府倡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由2000底的万人减少到现在的万人、全县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二是贫困村基础明显改善。通过新道路、新修农田、新建淤地坝、实施饮水工程、建沼气池和整治村容村貌,使215个贫困村实现了整村推进。7/8三是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新建移民新村24个,中心社区1个,搬迁40村组的1945户7590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建立了稳定的致富产业。扶持发展红枣30万亩,苹果6万亩,舍饲养羊万只、养牛万头,发展大棚1950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万余人次,扶持龙头企业1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底的748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4002元。五是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扶持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65个,卫生室98个,通讯和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扶贫开发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一项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对“两区”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必须从党的神圣事业的高度去认识、去实施,必须领导重视、责任夯实,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必须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必须群众参与、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才会收到更大成效,我们的努力才会造福一方百姓。8/8十年艰辛扶贫,十年硕果飘香。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扶贫开发之路,在延川扶贫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新的起点、新的目标,给延川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重大的责任,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艰苦努力加快发展,为推进延川社会和谐发展谱写更加瑰丽的新篇章今日热点文章推荐全国扶贫日县委书记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事迹全国扶贫日审计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