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脏象脾肝肾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脾肝肾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脾肝肾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脾肝肾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脾肝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 2 三 脾 脾位于中焦 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 主升清 主统血 脾与胃为相表里 五行属土 阴中之至阴 喜燥而恶湿 仓廪之官 3 一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运化 运 运输 化 消化 吸收 指脾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 并将其吸收 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4 脾主运化功能体现于两方面 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5 1 运化水谷 是指脾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化 化生水谷精微 运 运送转输至全身 6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 食物 胃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食 糜中央土 水谷精微 灌四旁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地点 小肠 脾 食 为胃行 物其津液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 残 渣 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大肠 粪 便 体外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7 脾失健运 纳差 腹胀 便溏 以及倦怠乏力 消瘦 头晕目眩等气血化生不足等病变 8 2 运化水液 吸收 转输水液 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运化水液与运化水谷是密不可分的 9 脾运化水液的过程 游溢精气清中之清水饮 胃 头面诸窍 宣发全身皮毛 散精 津液 肌肉腠理小肠 脾 肺 清 浊 清中之浊 肃降 大肠 其它脏腑 肃降 浊中之清 肾 之浊 尿 膀胱 10 若脾虚 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 就会出现水液代谢的失常 湿 痰 饮 甚至水肿等病变 健脾利水 11 主统血 即指脾统摄 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2 主统血 统 统摄 控制 12 生理 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 气能摄血 故脾可统血 病理 脾不统血 便血 尿血 崩漏 肌衄 阴道出血 皮下出血 下部出血 出血特点 慢性 少量 13 肌衄 血从毛孔而出 又称汗血 补气摄血 14 3 主升清 脾气主升 脾气的运动特点 脾 主升 功能有两层含义 1 升清 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 头目 发挥濡养的作用 2 升提 脾气充足 固摄某些内脏于恒定的位置 防止内脏下垂 15 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为和 清 叶桂 病理 脾不升清 清气不升 便溏 精气下泄 腹胀 眩晕 乏力 16 病理 脾不升提 中气下陷 胃下垂 肾下垂 子宫脱垂 又名 阴挺 脱肛 又名 直肠脱垂 17 子宫脱垂 直肠脱垂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18 二 生理特性 脾宜升则健 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 3 脾之气与长夏相应 19 三 生理联系 脾合胃 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 病理 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 甚至痿废不用 中医称之为 痿证 生理 脾之运化与四肢 肌肉充养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20 脾虚 四肢失养消瘦 21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四白 生理 脾气健旺 则食欲旺盛 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 脾失健运 则食欲不振 口味异常 口唇淡白不泽 22 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伤脾 使脾胃气机阻滞 郁结 脾失健运 出现纳呆 脘腹胀满 甚至头目眩晕 健忘等 思则气结 23 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 唾液中较清稀的为涎 脾虚流涎 脾阴不足 涎不化生 口干舌燥 24 四 肝 肝的位置在横膈之下 右胁之内 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肝与胆为相表里 五行属木 将军之官 25 一 主要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泄 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 使之调畅的功能 疏 疏通 畅达 泄 发散 升散 气机调畅 通而不滞 散而不郁 26 肝的疏泄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调畅气机 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调节生殖 27 1 调畅气机 调畅全身气机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全身脏腑 经络 形体 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升降出入运动 全身气机调畅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全身各脏腑 经络 形体 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 气血运行正常 生命活动正常 气能行血 气行则血行 28 2 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 全身气机调畅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血及津液运行正常 气能行血及津液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气行则水行 气滞则水停 29 肝失疏泄气机郁结 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 津行失常 气滞水停 瘀血 癥积 女子经行不畅 经迟 痛经 经闭 舌质暗 有瘀斑 痰 湿 饮 水肿 初病在气 久病在血 病理 30 3 促进脾胃的运化 调畅脾胃气机 肝之疏泄功能正常 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31 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脾不升清 肝脾不和 上 头目眩晕 下 腹胀腹泻 胃不降浊 肝气犯胃 上 呕逆 中 腹胀痛 下 便秘 胆汁分泌排泄不畅 右胁胀痛 口苦 纳食不化 黄疸 32 黄疸 33 4 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密切相关 肝主谋虑 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五脏功能正常 正常情志活动 34 病理上 肝失疏泄 气机不畅 情志抑郁 胸闷不舒 善太息 疏泄不及 疏肝解郁 35 可见性情急躁 容易发怒 烦躁不安 平肝潜阳 疏泄太过 36 5 调节生殖功能 调节冲 任二脉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隶属于肝 肝为血海 女性经带胎产 与肝之疏泄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 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 疏泄调节精室司精关之开合肾 封藏 司疏泄者 肝也 司闭藏者 肾也 朱丹溪 37 女子 月经紊乱 经行不畅 痛经闭经等男子 排精不畅 遗精 滑精 阳痿或不射精等 病理上 肝失疏泄 38 肝 主疏泄 气机 气机 血行 津液 胃肠 胆 精神 排精 月经 39 2 肝藏血 是指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40 王冰 肝藏血 心行之 人动则血行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41 病理上 1 肝血虚 可见头昏 目眩 乏力等症 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 甚至经闭等 2 肝不藏血 可见吐血 衄血 月经量多 崩漏等出血病症 42 1 肝为刚脏 其性刚强急暴 易亢易逆 2 肝主升发 喜条达恶抑郁 肝气易升易散 肝为 将军之官 体阴而用阳 二 生理特性 3 肝与春气相通 43 三 系统联系 肝合胆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筋膜 包括肌腱和韧带 筋的功能有赖于肝血的充养 44 肝血充足 筋得其养 运动灵活有力 耐受疲劳 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 故称肝为 罢极之本 肝血不足 筋失所养 运动失灵 不耐疲劳 甚手足震颤 肢体麻木 屈伸不利 45 其华在爪 爪 爪甲 爪为筋之余 爪亦赖肝养 可反映肝血之盈亏 肝血充足 爪甲坚韧而有光泽 肝血不足 爪甲薄而软 易变形脆裂 色白 无光泽 46 3 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但目主要与肝密切相关 肝受血能视 目得肝血滋养方能发挥正常视觉 47 中医 眼科疾病多从肝论治 有良效 目赤肿痛 病理上 肝病可反映于目 如 肝血不足 目干涩 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 目赤肿痛 迎风流泪 肝肾精血不足 眼目昏花 视力减退 48 4 在志为怒 过怒伤肝怒则气上 肝阴不足 肝阳偏亢 则人易怒 49 在液为泪 泪为肝之液 肝经风热 目赤流泪肝阴不足 两目干涩 少泪 50 五 肾 肾藏先天之精 主生殖 为人体生命之本原 故称肾为 先天之本 肾藏精 主蛰 又称为 封藏之本 主要生理功能 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 主水 主纳气 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属水 作强之官 51 一 主要生理功能 1 藏精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 又称精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是生命之源 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52 肾精 53 1 主管生长发育 素问 上古天真论 记述了肾中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 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 肾中精气盛衰是机体生 长 壮 老 已的根本 54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 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 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 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 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 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 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素问 上古天真论 55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 齿更 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三八 肾气平均 筋骨劲强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 筋骨隆盛 肌肉满壮 五八 肾气衰 发堕 齿槁 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 发鬓颁白 七八 肝气衰 筋不能动 天癸竭 精少 肾藏衰 形体皆极 八八 则齿发去 素问 上古天真论 56 57 58 主生长发育 59 60 儿童 先天不足 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的呆小症与保儒症 成人 未老先衰 病理 61 2 主生殖 生殖器官的发育 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 以及生殖能力等 都与肾中精气和阴阳密切相关 天癸 由肾中精气产生 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及生殖机能的物质或功能 肾精 天癸 男子 精气溢泻 女子 月事时下 62 63 肾阴不足 阴不制阳 虚阳偏亢 虚热证 临床可见 腰酸 腿软 阳事易兴 遗精 早泄等症状 还可见到潮热 五心烦热 心烦不安 口干 舌红少苔 脉细数一般阴虚的症状 64 肾阳不足 阳不制阴 虚寒证 临床可见 腰酸 腿软 阴部清冷 生殖功能减退 阳萎 早泄 不孕不育 五更泻 水液停聚 还可见到面色苍白 畏寒 肢冷 脉无力迟 精神萎靡 反应迟钝等一般阳虚症状 65 2 主水 肾能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并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的气化作用 肾者水脏 主津液 素问 逆调论 66 67 景岳全书 肿胀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 故其制在脾 68 病理 肾阳虚弱 气化失常 固摄不力 可发生小便量多 遗尿 小便失禁等 推动无力 可发生尿少 水肿等 69 3 主纳气 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保持吸气的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的纳气功能 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70 肺呼吸功能正常 肾才有足量的清气受藏 肾气充足 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 肺出气也 肾纳气也 故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本也 景岳全书 71 病理 肾不纳气 肾气虚弱 纳气功能减退 就会出现呼吸表浅 或呼多吸少 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 72 二 生理特性 肾为封藏之本 五行属水 与冬气相应肾精宜藏不宜泄 肾病多虚少实 与肝的疏泄相反相成 肾为水火之宅 3 肾恶燥 指肾不喜燥 肾为水脏 主藏精 主津液 燥则耗伤肾阴 导致肾精枯竭 73 三 生理联系 肾合膀胱 主骨生髓通于脑 其华在发 肾精是生化骨髓的物质基础 肾藏精 精生髓 髓养骨 髓聚上通于脑 故有 脑为髓海 之说 骨 髓 脑三者赖肾精的充养 74 肾精充足 骨骼坚韧 四肢轻捷有力 精力充沛 耳聪目明 记忆力强 肾精不足 骨软无力 行动迟缓 智力迟钝 眩晕 健忘 老年易骨折 且不易愈合 75 肾与齿 齿为骨之余 牙齿和生长坚固 有赖于肾精的充足 肾精充足 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肾精不足 牙齿松动 易脱落 小儿生牙过晚 76 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 精血同源 互化 精足则血旺 故发的生长 脱落 润泽与枯槁均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关 肾精充足 毛发乌黑 有光泽 不易脱落 肾精不足 毛发变白 稀疏脱落 77 头发稀疏 早秃 枯萎无光泽 早白 78 3 开窍于耳与二阴 1 耳的听觉功能 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 肾精充足 听觉灵敏 肾精不足 耳呜 耳聋或听力减退 如老年人 一般虚证的耳呜都与肾有关 79 2 二阴 指前阴和后阴前阴主排尿 生殖后阴主排便 如 肾阴不足 便秘 肾阳虚 阳虚便秘或五更泄泻肾失封藏 久泄滑脱故有 肾主二便 之说 80 4 肾在志为恐 恐是一种恐惧 害怕的情志活动 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 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81 恐伤肾 恐则气下 可见大小便失禁 恐则精却 往往动及神明 惊恐能使心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 神无所主 出现忧郁不宁 喃喃自语 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 82 5 肾在液为唾 唾 由肾精化生 出自舌下 质地较稠厚多从口中唾出 涎 为脾精所化 出自两颊 质地较清稀 可自口角流出 故临床治疗口角流涎多从脾治 唾多频出多从肾治 83 1 心 主血脉 主神志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2 肺 主气司呼吸 通调水道 朝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