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心理学概论PPT课件_第1页
一教育心理学概论PPT课件_第2页
一教育心理学概论PPT课件_第3页
一教育心理学概论PPT课件_第4页
一教育心理学概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心理学许松usongya 2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 它从教育与个体成长的角度探索学与教的原理 旨在为教育工作者 了解教学与学习的原理打下专业基础 帮助教师尽快成长成熟 3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 学会运用一定理论解释 分析 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 见习 实习 家教 对照自己实际情况 努力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专业成长 教师资格证 4 学习要求 1 做笔记不定期抽查 抽的结果有加分 2 阅读 教材 参考书 相关杂志 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参考书至少3本书 3篇论文专业英语 教育心理学 每人翻译一段 读书笔记5 3 主题发言 分组 课后第四习题 研究与设计 15 1 选小组 2 分配主题 3 找材料 4 得出结论 课件 文本材料 5 代表发言4 科研 小论文20 5 练习 5 参考书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1 皮连生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1998年2 RobertJ SternbergWendyM Williams著 张厚粲译 教育心理学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3 陈琦 刘儒德主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 4 心理学期刊 心理学报 心理发展与教育 班主任之友 素质教育大观 心理科学 6 5 吴庆麟主编 教育心理学绪论 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6 皮连生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7 邵瑞珍主编 教育心理学8 加涅著 皮连生 王映学 郑威译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9 DavidWhitebread主编 赵萍 王薇译 小学教学心理学10 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民著 教育心理学11 施良方 崔允漷主编 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 策略与研究 7 相关网络资源1 教育心理学网 8 考核内容与方式 平时成绩40 考勤 阅读笔记 作业 主题发言 课堂笔记期末成绩60 闭卷考习题征集 题库 9 学习意义 1 对教学的指导 1 教育心理学是一切教学的基础 2 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3 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原则2 指导学生学习3 对教师自身的作用4 对个人成长 1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 教学目标1 能陈述古代 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不同特点 包括列举代表性人物 著作及其对心理学与教育结合所作的贡献 列表格 2 能对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 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做出适当评价 主题发言 3 能列出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邻近学科 能陈述本学科与它们的关系 4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 5 讨论教育心理学的的任务 11 第一节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古代近代现代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教育 教育找到心理学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诞生 百年教育心理学 12 一 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 中国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如孔子 孟子 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 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提出了 立志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时习 笃行 七个学习阶段的思想 13 思考 经典诵读的优劣三字经 弟子规 14 学记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成书大约在公元前403年 公元前211年 该书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 如 教学相长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 等 都闪耀着光辉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二 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 公元前322年 所著的 灵魂论 DeAnima 又译 精神论 一书 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 15 在人类历史上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 区分为适合其相应 自然等级 意义 他的 灵魂论 为德育 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16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将人从出生到成年划分为婴儿期 从出生 6岁 儿童期 7 12岁 少年期 13 18岁 青年期 19 24岁 并提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应有相应的教育机构和教育目标 此外 他还斥责传统经院式的教学方法 书的名言P6 17 在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上 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的主张 18 在教育史上 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 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现代教育学之父 难点 提出意识阈 consciousthreshold 和统觉团 apperceptionmass 的概念 意识阈下的观念 只有那些与意识整体相协调的观念才可能不遇阻力而升入阈限之上 19 统觉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 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 而且使它为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20 例子 一个原始野蛮人看到日蚀 以为是黑暗的力量和魔鬼征服了日光 神和人生的现象 而科学家看到日蚀 却认为是天体运行之中的机械的现象 同一日蚀的现象 而所了解的不同 是因为其旧有知识与经验背景的不同 这些旧观念可能是许多观念的组合 成为统觉团 21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 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 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即四段教学法 教学过程心理状态1 明了 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注意2 联想 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期待3 系统 作出概括和结论 探究4 方法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行动 22 以后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 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1 预备 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 呈现 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 3 联系 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4 统合 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 形成新的统觉团 5 应用 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 20世纪初传入中国 对全世界中小学的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3 二 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推动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 除了上面所述的学校教育事业的需要之外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心理学本身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24 桑代克简介 1874 1949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动物心理学的鼻祖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则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 E L Thorndike 他立志于用准确 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 他于1903年写成 教育心理学 一书 而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 教育心理学大纲 于1913年 1914年出版 从此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 25 三 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一百年走过的曲折道路梅耶 R E Mayer 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比作三种道路 单向道 死胡同和双向道 一 单向道时期梅耶用 单向道 比喻20世纪初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这时期 心理学家看到了科学心理学原理对教学的作用 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持非常乐观的看法 他们深信 科学心理学原理 即使是从实验室的动物研究中得到的 都是可以运用于教育实践的 掌握美国4项大型教育心理学研究 26 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20世纪60 90年代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 27 二 死胡同时期 由于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困难估计不足 在挫折面前许多人对心理学原理的教育实际运用的研究丧失了兴趣 回到了他们擅长的心理实验室 完全脱离教育实际的学习论研究受到鼓励 梅耶用 死胡同 来比喻20世纪中期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他认为到20世纪中期 心理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 单向道 观已被心理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 死胡同 观代替 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原理的教育运用持悲观的态度 28 三 双向道时期 双向道 观始于20世纪60年代 至80年代和90年代 这种观点逐渐占优势 持 双向道 观点的人认为 心理学与教育这两个领域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情境给心理学提出了挑战性问题 要求心理学家去阐明 从而有助于心理学理论接近其真实世界 在这一阶段 心理学与教育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使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教育应用又恢复了乐观的看法 29 这一时期中的典型例子是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及其技术 生成学习理论主要来源于他的阅读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教学研究 该理论认为 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或者说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 其中包括四个主要成分 生成 动机 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生成是指形成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 前一种联系简称为文内联系 后一种联系简称为文外联系 动机是指积极生成这两种联系的愿望 并且把生成联系的成效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 30 注意是指引生成过程方向的因素 它使生成过程指向有关的课文 相关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先前的知识经验包括已有的概念 反省认知 抽象知识和具体经验 案例磁铁的两极在生成学习理论基础上 他发展出一系列生成学习技术 如做笔记 包括摘抄 做评注 加标题 写节段概括语或结构提纲等 研究表明 这些学习活动有助于指引学生的注意 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材料的内在联系 也有助于学生把新知识与自己的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31 小结 完成第一题教学评价 3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 整理表格并提问 33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分野 一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 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第一 宽泛定义 以潘菽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1980 的提法为代表 该书认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34 第二 非宽泛定义 即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 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探索 在非宽泛定义中 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 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D P Ausubel 的观点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 非宽泛定义中的第二种观点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 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的全过程 这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 N L Gage 为代表 35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具体情况 我们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这一提法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 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第二 我们这里提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便于明确区分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 36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讨论 1 对自己大一的学习成绩满意吗 说明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 2 列举一个你喜欢的老师 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37 关于学方面的研究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如下任务 第一 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第二 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第三 阐明学习的过程 第四 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38 2 关于教方面的研究从教的方面看 教师要完成如下任务 引导学生弥补这些空缺 1 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 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3 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 4 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 5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诊断和评估 必要时给予补救教学 6 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学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9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但它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的简单应用 正如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 教育心理学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它必须与母系学科不断地联系 不断受其影响 它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的伙伴 而不是作为一个有依赖性的 完全派生的孩子 40 二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范围 所有的教材 不论其体系如何安排 内容多少以及使用对象如何不同 总是可以分成三大块 第一大块是学习者的心理 其中包括发展心理和差异心理 第二大块是学习心理及其应用 其中包括认知与行为观和人本主义观 第三大块是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 此外 大多数书以绪论章开头 而教学结果的测量评价殿后 41 三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分野 一 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从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早于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42 二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 诊断 咨询 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43 三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