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场”的动火证.doc_第1页
“走过场”的动火证.doc_第2页
“走过场”的动火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过场”的动火证事故经过:2007年4月26日8:00,春风化工厂维修车间主任李刚上班就通知罐区班班长刘办理动火证,并随口交待动火地点是混酸罐区,作业内容是混酸配管。刘填写完动火日期和动火部位后,将动火证转交给操作工赵,让他联系进行化验动火分析。8:35,刘电话联系集团公司安全处专职安全员韩签字批准动火,并在有关人员签字后,将动火证交给李。此时已有电焊工郭、维修工王爬上2#废酸罐罐顶准备作业,李拿到动火证后也立即爬上罐顶。刘则站在该罐东侧5m左右处进行现场监护,他隐约听到李对郭2人说了一声干吧。约5min后,刘听到沉闷的爆炸声,罐顸部冒出火焰和黑烟。他喊了声不好,立即向外跑去,准备叫人施救,跑了10m左右,猛然想起罐顶上还有人,随即返回,并发现此时火焰已经熄灭。刘顺扶梯爬上罐的上部,发现罐顶已被炸飞,王仰卧在罐内,便立即下来大喊救人,与随后赶到的公司领导一起组织施救。王被救出时已经死亡。李和郭从罐顶摔出,分别落在2#废酸罐南侧西7m、11m处,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于当天16:00死亡。此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原因:在这起事故中,作业人员办理了动火证,又有现场监管,似乎不是责任事故,而且作业现场多人死亡,给事故分析和认定造成一定困难。事故调查人员通过现场勘察,发现了2个问题。其一,摔落在事故罐南侧西的电焊工郭手中持有断裂的电焊帽手把,落地点不远处有电焊钳、电焊钳手把、电焊帽碎片。同时,罐顶盖有新电焊渣一处。这表明,事故发生时作业人员已经在罐顶进行了焊接作业,热量是通过罐壁传到罐内部的,这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动火点。其二,事故罐罐顶盖被爆炸冲击波抛至南侧32m远处,事故罐内部存在耐酸瓷瓦破损的旧痕,罐底部人孔处还存在硫酸渗漏。而且事故发生时罐顶被抛出,伴有爆炸声并有火焰、黑烟产生,因此可认为该事故罐内部可能同时存在氢气、有机物质及易燃蒸气,此为典型的罐体内可燃气体爆炸事故。通过以上情况分析及对有关当事人的调查询问,经专家技术分析,认为发生此起事故的原因如下。维修车间主任李在组织进行动火作业过程中,置企业规章制度于不顾,办理动火证的过程只是走过场,一级动火证所指定的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含糊不清,动火分析取样点、取样人和分析项目不明确。李在明知没有对罐内可燃气体进行动火分析的情况下,擅自率领施工人员在需办理特殊动火的废酸罐罐顶违章进行动火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公司安全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韩在签发本次动火证时,在没到现场落实具体作业内容、地点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便擅自在动火证上签字;化验员在不确定动火分析要求的地点、内容的情况下,也未进行动火取样分析,随意在动火证上填写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指标;混酸罐区班长刘作为本次动火的现场监护人员,在填报一级动火证时,不清楚动火作业地点和内容,在现场监护时,没有制止维修人员的违章动火作业行为。以上3人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起事故使该厂废硫酸罐罐顶、罐体防护层和部分工艺管道受损,设备损失虽然不大,但造成多名职工伤亡,教训深刻。目前我国对化工企业动火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动火管理制度和作业程序时没有统一标准,动火票的分级和适用范围也不统一,使得各企业对不同特征部位的动火危险性认识不足,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不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