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义庆的世说新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2读题,解题。( “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读通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2检查读通情况(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应(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3)反复熟读设计意思:这是小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因此把文章读正确是学习的重点。三、理解文意。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其父:他的父亲。其,他。(2)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3)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4)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5)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6)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四、体会语言精妙。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拓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本次任务布置后,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并且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可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相配合,也可结合语文课、语文活动积极创造展示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松坊溪的冬天 1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松坊溪的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ng p rng n 松坊溪 蒲公英 绒毛 溪岸 3扩词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A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a.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b.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c.生答 d.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B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a指名读b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c学习6、7 自然段 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全文 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 2.想象画面。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三、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 )的桥,( )在松坊溪上了。五、朗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