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_第1页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_第2页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_第3页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_第4页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三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资本是什么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资本 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 W G W资本流通形式 G W G 区别 W G WG W G 2 流通内容不同 1 流通形式不同 3 流通目的不同 4 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1 资本总公式G W G 其中 G G G 两者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m 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矛盾的表现 既要等价交换 又要价值增殖 G W G 矛盾的解决 首先 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G W G 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其次 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 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最后 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 G W G 1 会不会发生在G W阶段的G上2 会不会发生在W G阶段上 3 必然是发生在G W阶段的W上 二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创造自身的价值时 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2 决定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 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 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3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 一般商品 苹果 使用价值 价值也 布 使用价值 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消失 消失 消失 转移到衣服上 不仅能创造价值 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是商品 劳动不是商品 在劳动力出卖前 劳动不存在 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三 资本主义工资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的假象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从工人的立场来看从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 2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其它形式 奖金和红利 血汗工资制度 比如泰罗制和福特制 3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 实际工资 用货币工资实际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工人劳动 进入生产过程 元6小时 生产资料 15元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6小时 创造新价值3元 劳动力价值 12元 布2米10元 辅料1套2元 例题 价值15元 工人劳动 进入生产过程 元12小时 生产资料 27元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12小时 创造新价值6元 劳动力价值 24元 布4米20元 辅料2套4元 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商品价值30元 24 3 3 例题 6小时 工作日 12小时 0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自然属性 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 社会属性 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 资本不是物 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 1 资本的本质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 生产资料 劳动力 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厂房 机器设备 原材料 原有价值 价值量fk 使原有价值 能产生fk 转移 没有变化 增殖 剩余价值 劳动力 划分意义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公式 在剩余价值率确定时 M怎么计算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商品价值 新创造价值 预付资本 c v m v m c v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小练习 三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m 4小时 100 4小时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4 剩余劳动时间6 2 4 10 工作日 10小时 M v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m 4小时 100 4小时 0 4 8 必要劳动时间2 剩余劳动时间6 2 工作日 8小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 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一般企业 8小时 双 个别企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价值 4小时 双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追求剩余价值 激烈的竞争 提高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个别资本家 整个社会资本家 三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 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是什么 商品价值W c v m 新创造的价值 成本价格k K m 利润 商品价值W c v m K m m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 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实际耗费 利润P W K P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预付总资本 2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 预付总资本 区别 1 内容不同 2 数量不同 m 剥削率p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联系 p 为m 的转化形式 m p 第一 剩余价值率第二 资本有机构成第三 资本周转速度第四 不变资本的节约 正比例 正比例 正方向 反方向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二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分析利润平均化趋势 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 不同的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构成不同 资本周转速度不同 130 120 110 30 20 10 30 20 10 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 食品工业 70 30 机械工业 90 10 C V低利润率高 C V高利润率低 资本流入 生产增加 供过于求 利润率下降 生产减少 供不应求 利润率提高 资本流入 竞争 平均利润 结论 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 10 20 30 130 120 110 平均利润率 20 20 20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 利润量与资本量有关 利润量 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W c v m 生产价格 K P K m 三 生产价格的形成 30 20 10 20 20 20 130 120 110 生产价格 130 120 120 120 平均利润总量 剩余价值总量 60 60 30 20 10 130 120 110 生产价格 130 120 120 120 360 商品价值总额 生产价格总额 20 20 20 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 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总量 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商品价值总量 生产价格总量 生产价格的变动 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剩余价值转化为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 利润转化为 商品价值转化为 生产价格 利润 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 资本家投入100万预付资本 其中不变资本为80万 可变资本为20万 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40万新价值 则 A 剩余价值为40万B 剩余价值率为200 C 剩余价值率为100 D 利润率为50 E 资本家获得利润20万 答案 CE G W G 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是因为它 A 既包括买的过程 又包括卖的过程B 既包括商品运动 又包括货币运动C 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 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