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_第1页
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_第2页
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_第3页
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_第4页
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胃注及中药灌肠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7 8 18 2 中药胃注 中药 胃注 中药灌肠 中药 灌肠用具的选择 方法的选择 时间的选择 2017 8 18 3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急腹症常用中药及分类 中药胃注与灌肠的最佳方法 临床给药的最佳时机 4 1 2 3 主要内容 2017 8 18 4 2017 8 18 5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传统保留胃管 鼻部8cm 咽部12cm 食管25 30cm 总长度45 50cm 传统胃管放置长度45 55cm 2017 8 18 胃管应该放多长 探讨 45 55cm 1 60 70cm 2 55 65cm 3 1 李小寒 基础护理学 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 王艳芳 周洪波 改良鼻胃管置入长度对肠内营养患者返流误吸的影响 J 护理学报 2010 6 17 6B 60 61 3 王成珍 改良胃管置入长度对气管切开患者反流误吸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22 107 108 6 2017 8 18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鼻肠营养管 7 2017 8 18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急性胰腺炎早期肝胆损害持续胃肠减压 禁食水 TPN肝胆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 菌群失调早期给予EN 中药驱邪扶正 8 2017 8 18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鼻肠营养管 9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参考文献 李影 肖素文 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 J 现代临床护理 210010 9 11 20 222017 8 18 2017 8 18 11 中药胃注管路的选择 2017 8 18 12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2017 8 18 13 中医治病八法 汗 吐 下 和 清 温 消 补治疗急腹症常见治则 通里攻下 清热解毒 理气开郁 活血化瘀 祛湿泻火 温中散寒 健脾和胃 补气养血 2017 8 18 14 通里攻下药 适应症 1 急性肠梗阻2 腹腔炎急腹症3 蛔虫性急腹症4 出血性急腹症5 腹部损伤 禁忌症 1 中医辩证 不属于里实证者禁用 兼表证者可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2 有胃肠道穿孔者 2017 8 18 15 常用通里攻下药分类 2017 8 18 16 清热解毒药 适应症 1 腹腔炎性急腹症2 出血性急腹症3 急腹症并发症 禁忌症 1 在中医辩证上 无里热者禁用2 对脾胃素虚者 不可使用太久 2017 8 18 17 清热解毒药 2017 8 18 18 理气开郁药 适应症 1 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2 各类早期炎症3 腹部包块 禁忌症 1 老年体弱 久病 胎前产后者慎用2 久用耗伤阴液 2017 8 18 19 理气开郁药 2017 8 18 20 活血化瘀药 适应症 1 各种早期急腹症2 某些功能性疾病3 出血性疾病4 各种类型的包块5 胆道与泌尿结石 禁忌症 1 正气不足 气血双亏 孕妇产后要慎用2 炎症包块 用之过早可促使炎症扩散 2017 8 18 21 活血化瘀药 2017 8 18 22 祛湿利水药 适应症 1 炎症性急腹症2 泌尿系结石有小便不利者3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之腹水浮肿4 溃疡病 幽门梗阻表现有水饮内停者 禁忌症 1 阴虚津枯者禁用2 脾虚引起之浮肿 要配健脾之剂 2017 8 18 23 祛湿利水药 2017 8 18 24 温中散寒药 适应症 1 痉挛性急腹症2 急腹症后期有脾胃虚寒者3 急腹症休克 禁忌症 1 一切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用2 妊娠慎用 2017 8 18 25 温中散寒药 2017 8 18 26 健脾和胃药及补气养血药 适应症 禁忌症 1 老年人急腹症1 邪实无虚者不可用2 急腹症的后期2 易生气滞3 腹部手术 2017 8 18 27 健脾和胃与补气养血药 29 常见中药方剂 大承气汤 大黄 厚朴 枳实 2017 8 18芒 硝 2017 8 18 29 常见中药方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厚朴 枳实先煎 后下大黄 溶服芒硝 小承气汤 去芒硝 由黄 朴 枳组成同煎 煎枳朴用量 调胃承气汤 去朴 枳且加甘草并与大黄同煎 溶服芒硝 复方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及煎法外加赤芍 桃仁 莱菔子 2017 8 18 30 常见中药方剂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洗 生姜五两 切 枳实四枚 大枣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渣再煎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两 若不加 恐不为大柴胡汤 仅供参考 2017 8 18 31 常见中药方剂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天然的胃肠动力药 大柴胡汤可视为治疗胆囊炎 胰腺炎的专方 大柴胡汤是天然的解痉镇痛剂 大柴胡汤是天然的脂类代谢调节剂 2017 8 18 32 常见中药方剂 淸胰汤 柴胡15g黄芩9g胡黄连9g白芍15g木香9g延胡索9g生大黄15g 后下 芒硝9g 冲 大柴胡汤加减仅供参考 2017 8 18 33 常见中药方剂 淸胰汤 主要以清热利湿 通腑降气为主清胰汤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促进肠功能恢复 1 通过钙拮抗作用 明显改善肠麻痹 肠胀气 肠梗阻 2 增加胃动素的分泌 提高胃肠蠕动功能 促进肠内毒素的排泄 减轻内毒素血症 3 汤中芒硝的导泻作用 可加强肠蠕动 增加肠道排泻 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 2017 8 18 34 中药胃注的最佳方法 目的 1 使药物达到最大量的吸收 2 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力方法 1 中药频服 关注君臣佐使2 寒病热治 热病寒治3 同时胃肠减压4 辅以穴位按摩5 辅以舌后滴姜汁6 胃管关闭时间 2h 2017 8 18 35 服药时间 晨服药 补阳益气 温中散寒 行气和血 消肿散结药饭前服药 补养药与健脾药 饭前30 60min饭后服药 辛辣而有刺激性药物 饭后15 30min空腹服药 驱虫或攻下药睡前服药 镇静安眠药 泻药 滋阴健胃药 涩精止遗药睡前15 30min不拘时服 解热发汗药 泻下剂药物以微汗 缓泻药 2017 8 18 36 冷 热选择 热服 温服 用于虚寒证和疾病恢复期 冷服 用于热证和某些消化道出血 2017 8 18 37 适时使用胃肠减压 2017 8 18 38 中药胃注的辅助疗法 穴位按摩 2017 8 18 39 中药胃注的辅助疗法 舌后滴姜汁 姜烯 姜酮的混合物 2017 8 18 40 药饮选择 多数用清水送下 用少许姜汁送下 恶心 呕吐所致服药困难 加服黄酒 消淤活血剂 2017 8 18 41 胃排空时间及体位的探讨 a 坐位 b 半卧位 c 立位 或行走时 42 2017 8 18 直肠的生理解剖 2017 8 18 中药灌肠的最佳方法 49 目的 1 使药物达到最大量的吸收 2 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力 导泻不是最终目的 方法 1 掌握中药灌注的剂量2 中药灌肠的长度 温度3 抓住中药灌肠的时机4 指导患者中药灌肠后的体位5 辅以穴位按摩6 辅以针灸或水针治疗 502017 8 18 中 西保留灌肠的比较 2017 8 18 45 肠梗阻综合治疗方案的时间安排 仅供参考 2017 8 18 46 肠梗阻综合治疗方案 颠簸疗法 适用于早期痞结型肠扭转或黏连性肠梗阻而腹胀不重 无腹膜刺激征者 其方法为让病人取膝肘位俯于床上 尽量放松腹部肌肉 操作者站于患者一侧 双手置于患者腹部两侧 由上而下或左右震荡 震荡幅度由小渐大 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 每次5 10min根据情况可反复进行 2017 8 18 47 几种常见植物油比较 2017 8 18 48 中药灌肠后体位探讨 2017 8 18 49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 50 临床给药的最佳时机 子 午流注2017 8 18 2017 8 18 51 临床给药的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 中 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认为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 提出了人的活动须顺时应势 以达到 阴平阳秘 的防病治病原则和 因天时而调气血 的因时调摄方法 2017 8 18 52 临床给药的最佳时机 子午 代表 时间 即十二个地支 依次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午 代表 阴阳 即子代表阳生 午代表阴生 流注 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 流是流动 水流 注是转注 灌流 流注 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 2017 8 18 53 临床给药的最佳时机 子午流注 随着时间先后不同 人体阴阳盛衰 营卫运行 经脉流注 时穴开阖 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 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 气血盈时而至为盛 过时而去为衰 逢时为开 过时为阖 定时开穴 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 纠正机体偏盛偏衰 2017 8 18 54 子午流注 胆汁推肝陈血出推新输陈送利出于于新百排有脉泄利吸消收化营周养身 血吸生液收血循午有环饭利营贮于养藏泻一掉清日小理脏肠病修腑下邪养精注 百华以脉利生睡息眠水液及周身 火气 流入肺经 2017 8 18 55 中药给药时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