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概述第二节意识的各种变体第三节注意概述第四节注意的认知 神经机制 第一节意识概述 问问你 你的名字 你在做什么 你喜欢的食物 你喜欢的异性 一 意识的机能与作用一般地说 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别的觉知 关键词 觉醒 觉知意识以3种重要的方式帮助人们把握由感官所接触到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意义 1 限制人们的注意 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2 使人们依据组织的规律 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 使我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实输入信息作出最佳判断和行为 意识也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使人们在经验的背景上 有选择的分析客体和事件 对客观现实进行主动的稳定的认识 只有在意识的水平上 高级的心理过程才得以发生 而这就使人们具有灵活的 适宜的 反映的潜能 为生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远远超越其他的种系 二 意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 科学心理学最初是以研究意识起步的 冯特的实验室 威廉 詹姆斯 心理学就是对意识的描述和解释 二 行为主义屏弃意识以及研究它的流行的方法 三 认知心理学使意识由回到心理学 三 没有意识的心理过程 意识是许多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但并非所有的心理活动都需要意识 比如 没有意识 也可以有注意 事实上 人们经常在意识域下注意某些心理事件 比如骑自行车时许多动作是自发地做出的 并没有也不必要有意识的监控 人们常常一边骑车一边聊天 看风景 甚至一边想心事 只是在道路上出现情况时才很快把意识转到骑车上来 一 知觉中的前注意加工在认识序列过程中 有一个最初的前注意阶段 一个纯感觉的阶段 它自动的 无意识地发生以记录刺激特征 只有在进入注意阶段后 感觉元素才被综合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意义的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人们往往相信能时刻意识到在头脑中正在展开的活动内容 但实际上只能觉知到心理实体的一小部分 宛若冰山浮现出水面的顶部 更有趣的是 人们有时无法报告出那些影响行为的 刺激因素的作用 有时却又会觉得有些实际上根本没有作用于我们的刺激在影响着我们 这恰恰也说明直接内省并不能反映人们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们之所以会有错觉 其原因在于 1 人们经常依赖一些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的假设 而不是对现时认知过程的真正觉知 2 没有充分 恰当的反馈来纠正错误的认识 二 非意识 潜意识 无意识非意识 非意识过程涉及那些既不存在于意识 也不存在于记忆中却影响着基本的躯体和心理过程的信息 比如 血压的调节是一种非意识过程 其中对生理因素的探察和作用并不被人所觉知 又比如 在图形一背景的知觉中 我们并不意识到使我们产生知觉的组织过程 潜意识与非意识过程形成对照 它所涉及的信息并不在现实意识中 但却在记忆中 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发生从记忆中抽去出来 无意识过程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他提出这一概念也是同他的临床经验有关的 在治疗癔病时 他发现只有在催眠状态中才能回忆起一些过去经验 而这些内容在清醒时完全不能被意识到 就好像它们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他认为 某些经验和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被推到意识之外 是致病的原因乙由此他假设 在意识之外 还存在一个心理结构 即无意识 他假设 人的心理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的 它们就好像一座水中的冰山 在水面上的是意识 在水面下的是无意识 也正像实际中看封的冰山一样 水面上的 意识只是心理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而 在水面下的 无意识则是一个相当大的构造 弗洛伊德非常看重无意识 认为它是人类思想 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进一步地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定义为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及其他欲望 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 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 它们被挤出意识之外 被压抑到无意识中 前面提到的早期经验被遗忘的现象 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 它们不是消失了 而是被推入无意识域 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 僵死的 而是积极活动着 时刻寻求满足 这就像是被压入水的皮球 由于浮力的作用 时刻都在争取浮出水面 然而 无意识中的这些毕竟是与社会准则或个人理念相冲突的 人们必须设法禁止它们进入意识 一旦人的这种努力失败 就会导致各种病变 这就是弗洛伊德以无意识过程创立的病因学 第二节意识的各种变化 一 意识的日常变化 一 白日梦 二 睡眠 三 梦的原因最近的一种心理学解释 梦是脑的一种尝试 信息相关联的记忆 形成非逻辑的机械联系是由于在刺激间找不到逻辑联系 脑电波的变化有如下的规律 波 在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 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一30赫兹 波幅较小的 波 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 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 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波 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 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 13赫兹 波幅稍大的 波 人在清醒 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 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 波即刻消失 波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 波幅更高的 波 4 7赫兹 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 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里 身体放松 呼吸变慢 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 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 频率高 波幅大的脑电波 在这一阶段里 个体很难被叫醒 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 波幅更大 出现么波 这一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 脑电波呈现A波时第四个阶段 肌肉进一步放松 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 这一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阶段 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便进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这一阶段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 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 梦境开始出现 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一10分钟 此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四个睡眠阶段结束之后 又会出现一次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 而且时间会比第一次长 像这样的睡眠周期不断循环 直至醒来 不过 随着黎明的渐渐到来 第四和第三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阶段3 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 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 人的生物节律都和睡眠有关 睡眠不仅可以使机体恢复机能 而且从进化的角度来说 睡眠对机体也起着保护的作用 因为大多数动物在黑夜都要睡眠 人在黑夜也不必觅食 预防凶猛野兽的伤害或从事其他活动 因而易于保存能量 通过仪器能够监测人的睡眠过程 例如 用脑电仪提供的脑电波的变化 或以眼动睡仪测定的眼球运动作指标 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人在睡眠中是否正在做梦 并对做梦进行研究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眼动仪会监测出眼球出现了快速的运动 如果在眼动活跃的时候叫醒睡眠者 他通常都会报告说正在做梦 研究发现 睡眠中人人都做梦 只是醒来以后有人记得起 有人记不起自己做过梦了 梦的内容可以包括做梦时外界的刺激物 如夏天有凉风吹来 引起做梦跳降落伞了 蚊子叮了一口 引起被刺伤的梦境等等 也可以是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也可以是机体的状态 饿了或冷了 引起吃饭 掉进水里了的梦等等 梦有很多特点 如梦境的不连续性 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等 最主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 即梦中的思想 行为或情景会突然变成其他的思想 行为或情景 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做梦不会防碍人的休息 梦的内容也不是别人给信息 更不是吉凶祸福的预兆 不应该对梦抱有担心的心理 实验证明 对睡眠进行剥夺 即进行梦剥夺 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试者有不舒服的感觉 好像没睡好觉 心里觉得不塌实 几天后被试者就力下降 情绪低沉 进而影响到健康的现象 在几天梦剥夺之后让被试者让他随便去做梦 醒来一切症状就都消失了 可见 不让做梦反而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弗洛伊德 Freud S 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 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人的一些冲动或愿望不符合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 不能得到实现 被压抑到潜意识中 但是 在睡眠状态下 由于意识的控制能力降低 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这些冲动和愿望便会以改变的形态在梦中表现出来 所以 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注意 一 注意的一般概念 一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意识的一个属性 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二 注意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定向反射 脑干网状结构 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 正 负诱导 定向反射 由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客观事物的出现 消失 增强 减弱及性质上的变化 都会引起定向反射 但若刺激持续作用或多次重复 定向反射则会消失 因此 可以说 定向反射是对新异性事物的反应 定向反射发生时 伴随着许多身体反应 如感受器官朝向刺激物 肢体血管收缩而头部血管舒张 手掌皮肤电阻降低 皮层进入兴奋状态 等等 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对注意的唤醒和保证注意的选择性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网状结构受到损伤 不但信息不能传递 而且使皮层紧张度急剧下降 有机体陷于昏迷状态 注意严重失调 脑的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度的机构 也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机构 如果这部分受到损伤 将引起整个行为选择的破坏 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这里是注意的最高中枢 它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 控制作用 而且起着主动调节行为 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作用 具体地说 注意是某动因引起的一种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负诱导 当刺激作用时 大脑皮层上有关刺激作用的相应部位便产生优势兴奋中心 这个中心对其周围区域的皮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个兴奋点诱导其周围产生抑制 称为负诱导 正是负诱导过程 使人更集中 更清楚地反映引起这一优势兴奋中心的那些刺激 这就是注意过程的机理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 不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强度大 相对强度大 新异刺激 活动的刺激物 2 主观状态 需要 兴趣 情绪 态度 期待 自己的知识 经验 注意的种类 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 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的原因 活动的目的 任务 对活动的兴趣和认识 人的知识经验 活动的组织 人的性格 意志品质 注意的种类 随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 有自觉的目的 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兼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特点 既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 因而对完成长期 持续的任务有很大益处 注意的基本品质 1 注意的广度 这是注意在数量上的特点 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视觉的注意广度大约是 7土2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黑色圆点8 9个 外文字母4 6个 几何图形3 4个 汉字3 4个 主观因素 如活动任务 个体经验 情绪等 客观因素 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TCIAHNE G TEACHING 图1 图2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你看到了什么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 视 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 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 它具有防止疲劳 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对象 单调 静止 复杂 变化 人的积极性 态度积极 有浓厚兴趣 人的身体状况 失眠 疲劳 生病 健康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5 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 7 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 10 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 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 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 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 小资料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 platonov 说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 最好的方法是 无论干什么事 不能漫不经心 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学习或工作 一旦确定了要干的事 你就有计划有目的集中注意力 去干好要干的事 不受其它刺激的影响和干扰 据说毛泽东主席青少年时为了自己的注意力 就常到繁华闹市去读书 而且能不受周围的影响 坚持无论读书学习 还是干事情 都把它们当作锻炼注意力的机会和场合 经常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良好注意的习惯 注意的基本品质 2 注意的稳定性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点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 影响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 持续时间 确定性 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注意的基本品质 3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 把注意分配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 条件 熟练度和自动化程度 4 注意的转移 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 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和活动 条件 前后活动的性质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 图上写着几个数字 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9 7 5 3 答案 数字分别是9 7 5 3总和 24 问 图上写着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下面图形中 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 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状态下 不仅其心理活动更为集中地指向一定的对象 而且其外部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 推测其注意状态 以实现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 通常 人在集中注意时 其感官活动 身体动作和生理活动均有相应的外部表现 感官活动当人们专注地观察事物时 其感官就会朝向相应的对象 表现为感官趋向活动 如凝神聚目或侧耳倾听 当人们陷入沉思或浮想联篇时 就会表现为感官回避活动 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当人们注意不集中时 就会目光呆滞 不能随老师的活动而活动 身体动作当人们集中注意时 与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就停止了 常常表现为静止状态 如学生在认真听课时 其目光注视着老师 而其他动作都停止了 当学生做出多项与学习活动无关的身体动作时 可大致判断其走神了 生理活动人在集中注意时 其肢体血管收缩 头部的血管舒张 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吸气愈加短暂 而呼气则愈加延长 在注意高度紧张时 还会出现 屏住呼吸 这样的呼吸暂停止的现象 第四节注意的认知 神经机制 一 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 filtermodel 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 1958 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 一 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认为 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 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 于是就出现了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 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 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 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 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 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 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因而 Welford 1959 称之为 单通道模型 Broadbent 1954 双耳分听实验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 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 如 右耳 4 9 3左耳 6 2 7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 然后 要求被试再现 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以耳朵为单位 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 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一 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结果 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 的准确再现率 但实际上 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 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 解释 Broadbent认为 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 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支持证据 Cherry 1953 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 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 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 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 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 能觉察之外 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 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 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二 衰减模型 Treisman 1960 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 左耳 追随耳 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 右耳 非追随耳 Knowledgeofonahill 结果 被试都报告为 Thereisahouseonahill 并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 实验结果表明 当有意义的材料 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 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 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 而去追随意义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 二 衰减模型 Treisman 1960 1964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 提出了衰减模型 attenuationmodel Treisman认为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不过 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 追随耳 的信息通过 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 强度减弱了 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 二 衰减模型 二 衰减模型 解释 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先通过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 然后都经过过滤器 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 以虚线表示 而追随耳的信息未衰减 仍以实线表示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析而被识别 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她认为 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 在图中以圆圈表示 在高级分析水平 即意义分析 有不同的兴奋阈限 追随耳的信息 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 可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 从而得到识别 而非追随耳的信息 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 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 因而难于识别 但是 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 虽然有较低的阈值 却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 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 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 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 称之为Broadbent Treisman过滤器 衰减模型 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三 反应选择模型 Deutsch等人 1963 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 responseselectionmodel 之后 Norman 1968 1976 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 三 反应选择模型 基本假定 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得到知觉加工 并加以识别 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 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 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三 反应选择模型 支持实验 Hardwick 1969 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在实验中 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 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 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 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 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 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 68 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四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 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 即过滤器 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四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Treisman和Geffen 1967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模型 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实验 在此实验中既设置了追随耳程序 即让被试复述追随耳中所听到的项目 又设置了追随靶子词的程序 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 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些特定的靶子词 并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 都要做出反应 分别记录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可以做出如下预测 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 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出反应 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 但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 则支持衰减模型 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 并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接近 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实验结果 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86 而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是8 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 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四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Deutsch等 1967 则对以上实验设计提出批评 他们指出 在Treisman的实验设计中 两耳实际上处于不等的地位 一耳为追随耳 另一耳则不是 在追随耳一方 对靶子词既要复述 即追随 又要做出敲电键反应 即要做出两次反应 而在非追随耳一方仅对靶子词做出敲击反应 即一次反应 这种设计会造成追随耳的信息比非追随耳的信息更重要 因此 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比非追随耳的要多得多 四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Treisman和Riley 1969 听取了Deutsch等人的批评意见 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 在新的实验中 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 不要对其进行复述 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 其他安排与前一实验相同 结果 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 而非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33 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分析 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 这不仅仅因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綦江区教育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公费师范生考核招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级软考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
- 心理危机干预报告
- 2025浙江温州瑞安市司法局编外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人文内涵塑造策略
- 大学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 绿化工程的推广及意义
- 纺织品包装设计手册
- 2025西安雁塔区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并发症处理技巧模拟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上海市内分泌科临床质控手册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清单(新版)
-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 个人出行安全承诺书合同(2篇)
- DB11-T 2021-2022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
- 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课件学习教案
- 安永校招在线测评真题
- 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 三年级 第3课《体验人机交互》教学设计
-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 《机械常识》(第二版) 课件 第一章 常用金属材料
- 四宫格数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