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聪明的牧童语文S版.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聪明的牧童语文S版.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聪明的牧童语文S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聪明的牧童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不假思索、永恒、面面相觑”。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设质疑氛围,能根据提示对句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并通过释疑初步体会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3、练习像牧童一样巧妙回答文中国王提出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设质疑氛围,能根据提示对句子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并通过释疑初步体会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了解内容。1、师:今天,有一位牧童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课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打开听写本,一起来听写句子。2、听写句子:无论别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 指名读,校对师: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读:无论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3、出示课题 齐读二、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出示生词。集体订正。(2)用“_”画出国王问的问题2、交流国王提出的问题(板书:提出问题) 世界上的海洋中究竟有多少滴水?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永恒”有多少秒钟? 指名读永恒 理解“永恒”4、引导学生对国王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5、师:刚才小朋友们联系生活经验,对国王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不解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国王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回答(板书:无法回答)那么国王为什么要问这些无法回答的问题?三、重点朗读牧童的回答,进一步体会他的聪明。1、师:面对国王提出的问题,聪明的牧童是怎样回答的呢?再读课文,用曲线划出有关句子。2、交流(学生交流时注意生字的读音)(1)国王陛下,请您下令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不再让一滴水流到海洋里去,那样,我才能数清楚,并且告诉您海里到底有多少滴水。(2)天上的星星就跟这纸上的小点一样多,请你们数数吧。(3)在后波美拉尼亚有一座金刚石山,这座山往上走要一个小时,横走也要一个小时,往里走同样要一个小时。每一百年有一只鸟飞到山上来磨它的嘴壳子,等整座山都被磨掉的时候,“永恒”的第一秒钟就算过去了。3、师生合作读4、师:对于国王提出的三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牧童一一进行了解答,你觉得他的回答怎么样?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些句子,想想牧童的回答聪明在哪里?5、交流(1)国王陛下,请您下令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不再让一滴水流到海洋里去,那样,我才能数清楚,并且告诉您海里到底有多少滴水。 (引导学生抓住“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来理解) 师:牧童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国王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那他就能数清海里到底有多少滴水,如果国王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那他也就不能数清楚海里到底有多少滴水。)板书:提出条件 无法完成 指导朗读(2)天上的星星就跟这纸上的小点一样多,请您数数吧。 (引导学生抓住“纸上的小点”、“数数”、“两眼昏花”来理解) 指导朗读(3)在后波美拉尼亚有一座金刚石山,这座山往上走要一个小时,横走也要一个小时,往里走同样要一个小时。每一百年有一只鸟飞到山上 来磨它的嘴壳子,等整座山都被磨掉的时候,“永恒”的第一秒钟就算过去了。(看图理解“金刚石山”;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一百年”“整座山”“第一秒”来体会牧童的聪明) 板书:举出例子 无法推算 指导朗读6、小结出示:别人无论问什么,牧童都能给出一个聪明的回答。齐读7、师生合作读三次精彩的问答8、语言训练(1)出示国王问牧童 ,牧童请国王 ;国王又问牧童 ,牧童请国王 ;国王再次问牧童 ,牧童告诉国王_ 。(2)指名交流,及时点拨指导 国王问牧童 世界上的海洋中究竟有多少滴水 ,牧童请国王下令把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 ;国王又问牧童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牧童请国王数清白纸上的小点 ;国王再次问牧童 “永恒”有多少秒钟,牧童告诉国王等到高大无比的金刚石山被一百年才来一只的鸟的嘴壳子磨掉的的时候,永恒的第一秒就算过去了。)9、师:这聪明的牧童果然名不虚传。国王听了他的回答,会想些什么呢? 听了牧童的回答,国王心想:_ 指名说10、师:听了牧童的巧妙回答,国王心服口服,他点点头,拍着牧童的肩膀说四、拓展延伸、复习巩固。1、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也都是聪明的孩子,如果让你来面对国王的这三个问题,你会如何应对?挑选其中一个问题先自己说一说再到小组中讨论讨论2、师:古今中外还有很多聪明人呢,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板书设计: 15.聪明的牧童 国王 牧童第一个问题 提出条件 无法完成第三个问题 模仿画画 无法数清 聪明机智 第二个问题 举出例子 无法推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使学生从读对、读懂走向读活,从而实现读出意思教学构思。学生在一次次独立的读文中,细细咀嚼语言文字,感悟着其中的内涵,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到牧童回答之巧妙所在。采用此种方法,班中绝大数的学生都能准确找出答案,效果颇佳。 同时在教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