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_第1页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_第2页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_第3页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_第4页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仙 李白 1 一 李白其人二 李白的思想三 李白的漫游经历四 李白的诗 2 一 李白其人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籍贯一说为蜀人 刘全白 一说为山东人 元稹 一说陇西人 李阳冰 一说出生于中亚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范传正说 据唐李阳冰 草堂集序 等记载 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世孙 其先因故流亡到碎叶 中宗神龙元年 李白随父迁居唐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 李父入蜀后 一直过着 高卧云林 不求禄仕 的隐逸生活 可能是一个富商 3 李白相貌 眸子炯然 哆ch 如饿虎 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 与韩荆州书 李白读书与喜好 泛览百家 不事章句 颂慕鲁仲连那样扶危济困 功成身退的英雄 鄙视皓首穷经的儒生 又向慕神仙长生之术 喜游侠击剑 4 李白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对酒忆贺监 并序 太子宾客贺公 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 呼余为 谪仙人 因解金龟 换酒为乐 殁后对酒 怅然有怀 而作是诗 四明有狂客 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 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 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 却忆泪沾巾 5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 金栗如来是后身 6 唐人依据李白字太白 认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 李阳冰 唐李翰林草堂集序 中说 惊姜之夕 长庚入梦 故生而名白 以太白字之 世称太白之精 得之矣 李白自己在一篇序文中却称自己原本是三十六天帝的外臣 吾稀风广成 荡漾浮世 素受宝诀 为三十六帝之外臣 即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 盖实录耳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昭夷序 7 二 李白的思想 儒 道 侠 纵横家思想的杂糅 以道家思想为主 龚自珍 最录李白集 庄 屈实二 不可以并 并之以为心 自白始 儒 仙 侠实三 不可以合 合之以为气 又自白始也 8 三 李白的漫游经历 一 蜀中时期 705 724 二 以安陆为中心的干谒漫游时期 725 742 三 长安三年时期 742 744 四 以东鲁 梁园为中心的再次漫游时期 744 755 五 安史之乱时期 755 762 9 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开元十三年 725 李白二十五岁 以为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经长江三峡出蜀 沿途作有 登峨嵋山 峨嵋山月歌 渡荆门送别 等诗 出蜀至江陵 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赞他 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10 沿江东下 东至金陵和扬州 李白风华正茂 广事交游 轻财好施 襄昔东游维扬 不逾一年 散金三十万 有落魄公子 悉皆救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少任侠 手刃数人 魏颢 李翰林集序 结发未识事 所交尽豪雄 托身白刃里 杀人红尘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1 开元十五年 727 李白西游安州 今湖北安陆 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 李白以安陆为家 一面读书写作 一面从事干谒活动 申管晏之谈 谋霸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 留侯浮五湖 戏沧州 不足为难矣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 开元十八年 李白已三十岁 去蜀以来 遍干诸侯 未遇知己 因而有 南徙莫从 北游失路 之叹 于是此年夏 他决定西入长安 12 一入长安 他 历抵卿相 却有志难伸 心中苦闷 和长安市井少年浪游 大失所望 败兴而归 其 长相思 行路难 即作于此时 离开长安 泛黄河而下 至汴州 宋州 洛阳等地 开元二十二年 出游襄阳 拜访了享有盛名的韩朝宗 有 与韩荆州书 文中说自己 虽长不满七尺 而心雄万夫 日试万言 倚马可待 开元二十三年 他应元演之邀 北游太原及雁门 次年返回河南 与友人元丹丘 岑勋在嵩山南麓颍阳山置酒高会 其名作 将进酒 即此时所作 开元末 大概由于许氏夫人去世 李白便移居山东任城 今山东济宁 时已四十一岁 13 李白二入长安之风光与失落 天宝元年 李白四十二岁 可能是因元丹丘推荐 玄宗皇帝下诏 命李白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赐七宝床 御手调羹 命待诏翰林 命其起草诏诰 据说他曾作过 和蕃书 出师诏 等文 又应诏作过一些描写宫廷歌舞享乐生活的诗文 如 泛白莲池序 宫中行乐词 清平调 等 歌功颂德 平交 诸侯 14 天宝三载春 上书请 还山 玄宗以其 非廊庙器 赐金放还 天宝三载 李白怀着悲凉 怨愤 高傲而又恋恋不舍的心情 告别了帝都 经由商州大道 离开关中 结束了在长安一年多的宫廷生活 15 李白后期的沉沦与漂泊 天宝三载 744 春 李白忧愤出京 五月 至洛阳 与杜甫相会 又遇高适 三人同游梁宋 次年春 再与杜甫 高适会鲁郡和济南 和杜甫结下深厚友谊 十一月 李白从高天师受道箓于济南郡紫极宫 回任城 修酒楼 日夜沉饮其上 以示绝意仕进 天宝五载 漫游越中 临行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渲泄郁闷 16 天宝九载 李白五十岁 深感从政无望 欲以诗文为终身事业 作 古风 大雅久不作 等诗以明志 天宝十载秋 白在南阳附近石门山中元丹丘处作客 颇有出世之意 忽又寄诗幽州节度使判官何昌浩 想弃文就武 从军赴边 白于幽州知禄山有作乱之心 便毅然南返 三入长安 欲向朝廷反映真象 不久 从河南梁园南下宣州 安徽宣城 作 远离别 天宝十二载秋 与族叔侍御使李华登谢眺楼 作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 17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 安史之乱 次年正月 洛阳沦陷 李白携宗氏夫人仓皇南奔 西入庐山 天宝十五载六月 潼关失守 玄宗奔蜀 李亨于灵武即位 改元至德 永王璘出镇江陵 李亨命璘还蜀 璘不从 十二月 璘出兵沿江东下 三次派人请白入幕 白素怀报国之心 遂入永王军中 作 永王东巡歌 十首 未及一月 亨 璘内战 璘败亡 白以 附逆作乱 罪入狱 幸得友人推覆清雪 以无罪开释 判长流夜郎 至德二年春 行至奉节 遇赦返江陵 作 早发白帝城 18 上元元年 李白六十岁 还至豫章 江西南昌 再登庐山 作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一诗 意欲求仙学道 以度残年 上元二年 复游金陵 物是人非 生活拮据 以随身宝剑抵偿酒钱 是年 贼势复炽 天下兵马副帅李光弼出镇临淮 将北上讨贼 李白又欲立功报国 遂请缨入幕 因病半途而返 往依族叔李阳冰 宝应元年 762 白六十二岁 十一月 卒于当涂 19 李白的人格 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 自信自负豁达的精神风貌 狂放不羁的性格 飘逸洒脱的气质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 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20 饮中八仙歌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21 四 李白的诗 李白的诗歌 是继屈原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啸傲凌沧州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22 李白的乐府歌行 李白诗古 近体俱佳 而尤以古体诗中的乐府歌行而著称 在艺术上 李白的乐府歌行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无比强大的表现力 其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鲜明的自我和浓厚的主体意识 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23 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 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24 自信满满 傲气十足 昂扬奋发 乐观进取 经世致用 大济苍生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反映了诗人宏大理想抱负受阻的内心强烈苦闷 愤郁和不平 又突出了诗人的倔强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6 2 感情强烈 个性鲜明李白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绪 心态 而是澎湃汹涌般的激情 其情感的抒发不是掩抑收敛 而是如同江河奔泻 火山迸发般的尽情宣泄 而在这类情感的抒发中有往往表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向往人生自由 追求精神解放 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 27 将进酒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8 是人生短促的悲叹还是自我肯定的乐观 是失意的放纵还是自信的豪迈 是借酒消愁还是狂放至极 是积极的情绪多还是消极的情绪多 29 将进酒 原是汉乐府 鼓吹曲辞 汉铙歌 中的曲调旧题 题目之意即 劝酒歌 艺术特色 1 诗情豪迈悲壮 具有震动人心的气势与力量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夸张的手法 排比的句式 充实深厚而又波涛汹涌的情感 2 结构大起大落 诗情跌宕 悲 乐 狂放 愤激 狂放 3 语言富于变化 长短 节奏等的变化 30 3 大量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构成奇幻绚丽 色彩斑驳的艺术世界 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 1 丰富奇特的想象 2 大量的比喻和夸张 31 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悲凉 喜悦 悲凉 喜悦 豁达 32 感情跌宕起伏而又率性纯真 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 沈德潜 唐诗别裁 脱口而出 纯乎天籁 此种诗 人不易学 乾隆 千古奇趣 从眼前得之 尔时情景虽复潦倒 终不胜其旷达 33 4 诗歌结构奇突多变 跳跃跌宕思想感情的恣肆奔放 跌宕起伏 决定了他的诗歌结构不拘一格 变化多端 而正是这种大度落差 跌宕跳跃的结构 才足以充分宣露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 管世铭云 李供奉歌行长句 纵横开阖 不可端倪 高下短长 唯变所适 读雪山房唐诗 七古凡例 34 蜀道难 噫吁嚱 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镵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36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硑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37 艺术特色 1 运用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丰富的想象 大量的神话传说 极度的夸张等手法 来表现蜀道的艰险 使蜀道风光既神奇又壮伟 令人惊奇振奋 2 结构上 以反复咏叹的手法来渲染气氛 抒写感情 深化主题 具有回环往复之美 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3 句式自由灵活 长短错落 形成了全诗感情奔放而又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 唐代殷璠 可谓奇之又奇 自骚人以后 鲜有此体调 38 李白歌行的价值 表现在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 空无傍依 笔法多变 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 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 神来 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39 李白诗歌风格 豪放飘逸1 豪迈雄放这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风格特征 诗中充沛的激情 高昂的格调 奔放的气势 突出体现了其诗的艺术个性 这一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乐府歌行中 皮日休说他的诗 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 读之则神驰八极 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 真非世间语 40 2 俊爽飘逸其诗往往境界高远 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