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18分)1. (1分)选出正确的读音。吐(t d)_问(wn wng)_味(wi w)_2. (1分)量词搭配。 一_海鸥 一_沙滩 一_军舰一_帆船 一_鱼塘 一_石桥一_翠竹 一_队旗 一_铜号一_花园 一_井 一_葫芦3. (1分)词语连线。 探头探脑地_ 太阳念念有词地_ 张望光芒四射的_ 述说声嘶力竭的_ 呼喊喜极而泣的_ 脸憔悴不堪的_ 花园斑驳陆离的_ 神情明晃晃的_ 句子4. (1分)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 一_话 一_圆珠笔 一_台灯一_信 一_纸 一_花5. (1分)按照词的意思连一连。 压抑_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淳厚_ 始祖,比喻创始人。演绎_ 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鼻祖_ 忠厚。随心所欲_ 情绪、感情低落。6. (5分)根据情境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鹦鹉会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亮光动物真有趣!”和同学们交流: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龙一鸣说:“我最喜欢国宝大熊猫,别看它身体笨重,却能轻而易举地爬上树。”黄霏霏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松鼠,_。”壮壮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_。”7. (3分)读课文学弈与课外段诫子书,然后回答问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俭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非澹泊无以明志_ 淫慢则不能励精_年与时驰_ 多不接世_(2)给下面语句标上标点符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写出下列句子大意。淫慢则不能励精,俭躁则不能治性。(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5)比较学弈与诫子书在内容上相同点及不同点。8. (4分)判读对错。 (1)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新的仪器机械,就是仿生学。 (2)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3)“满山的枫叶犹如燃烧的火焰。”是比喻句。 (4)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是因为它有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9. (1分)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_湖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几只游船正在上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_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从湖面上吹来,好凉爽啊!_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_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_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打闹,玩得真开心。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9分)10.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ng nn)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 s)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 t)而不舍地扑向堤(d t)岸,溅起数(sh sh)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凝_(nng nn)重 似_(sh s)的锲_(qi t)而不舍 堤_(d t)岸数_(sh sh)丈高(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前赴后继:_。锲而不舍:_。(3)“千万头暴怒的狮子”“雷鸣般的轰响”形象地写出了海浪来临时的_与_,令我们感受到_。 (4)从“数百斤重”“十几米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扑、溅、掀”三个动词集中刻画了冬日海的_。 (6)从“顶着”“观赏”“不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衬托出了什么? 11. (6分)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骆驼图书馆(节选)撒哈拉是一个男孩,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同名,自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就踩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有两头骆驼每周总会在星期二准时出现在那个叫塔里的沙丘下,等待周边部落的少年前来借阅图书。图书管理员奥利奇是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他要求大家尽量坐在原地看书,看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归还。一直以来没有人反对,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图书因为离开骆驼图书馆而流离失所。可是,因为撒哈拉对书的热爱,有一次,黑暗已经笼罩大漠,奥利奇赶着骆驼要离开时,撒哈拉终于鼓足勇气伸出了右手。他要借书,并且发誓:在下周的这个时候,一定亲手把书放回骆驼图书馆。奥利奇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被撒哈拉的真诚打动了。他抽出一本书交到撒哈拉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撒哈拉的肩,说:“你要知道,骆驼图书馆是撒哈拉部族的希望,很多和你一样的孩子都希望能读书,能通过书本了解世界,走出文化的荒漠。”撒哈拉点点头,表示会将手中这本没有封面的书视若珍宝。骆驼图书馆有一句口号撒哈拉沙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片沙漠没有文化。然而,就在撒哈拉借走书的第三天,全部落的人突然要搬迁了,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但父亲粗壮的手臂没能让他如愿。直到一年后,当部落的人重新搬回原地,撒哈拉第一时间便是奔向塔里。但他等待了许久,却终未发现骆驼铃响多年后,撒哈拉已经从一个小读者变成了骆驼图书馆的管理员,每当有人过来借阅图书,他都会虔诚地说一句话不要让撒哈拉永远是文化的荒漠。(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流离失所:_;视若珍宝:_。(2)骆驼图书馆的创始人是_,他对孩子们读书的要求是:_。 (3)再读选段中的句子“奥利奇犹豫了许久”,想象奥利奇当时可能想些什么? (4)骆驼图书馆的口号是:_;你是这样理解口号的:_。(5)撒哈拉抱着书不肯离开的原因是:_;他可能会想:_。(6)你是怎样理解画“_”的句子,请写下来。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2. (1分)冬天到了,这个季节的景色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请你选择一处,写出冬天景色的特点。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