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届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赏析.doc_第1页
江西历届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赏析.doc_第2页
江西历届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赏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十年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赏析中畈中学 吴永林推断题是每年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另外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好多学生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要越过这道难关,我认为要有清晰的思路,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应用合理的方法。解答推断题要抓住关键(即突破口),如物质的特征、现象的特征、反应的特征等,而后进行推断,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一、解题思路阅读题目寻找突破口各个击破验证答案二、解题方法1、 顺推法 2、逆推法 3、分层法 4、剥离法三、经典例题赏析通过对0616年江西中考化学推断题解析,使学生领会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学会熟练的解答推断题。例题1(06年)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 ;(2)C的化学式为;(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右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解析:红色金属单质A是本题的突破口,A为Cu,B为CuO,CuO和稀硫酸生成CuSO4且硫酸过量,故X溶液的溶质是CuSO4和H2SO4,因为Fe和H2SO4、CuSO4都会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SO4溶液,所以C是Fe,浅绿色溶液D是FeSO4溶液,E是H2。例题2(07年)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根据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 。解析: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D为Cu,结合反应和,反应是C和CuO反应生成D(Cu)和C(CO2),所以A为C,B为CuO,C为CO2;C和A高温生成E,则是CO2和C高温反应生成CO,故E为CO;F为红色固体,F为Fe2O3,G为Fe,H可能是CuSO4溶液。例题3(08年)左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H可能是 ; (2)写出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 ; ; 。解析:气体C常用于灭火,C是CO2,ABC是个碳(C)三角,A为单质,故A是C,B是CO,C是CO2;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是CuSO4溶液,G是单质,且G与F可以反应,故G可能是Fe;C(CO2)与D可以转化,D又能和E反应,则D是Na2CO3,E是Ca(OH)2;H分别可以与D(Na2CO3)和G(Fe)反应,所以H可能是HCl。例题4(09年)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1)A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解析:A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A是CO2,而D可以用来检验A,D是Ca(OH)2;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CO2),且B又能和DCa(OH)2反应,故B是HCl;因为C为氧化物,且A(CO2)只能和H2O这种氧化物反应,故C是H2O;又E为氧化物,分别能与C(H2O)和B(HCl)反应,则E是CaO。例题5(10年)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E的化学式是 ,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解析:(1)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是CO2,A为C,B为CuO,D是Cu,E是O2。(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C是CaCO3,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Ca(OH)2和Na2CO3,D是NaOH,E是CO2。例题6(11年)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解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是HCl,G是最轻的气体,G是H2,A可转化成B,B是氧化物,B与C可以互相转化,故B是CO2,C是CO;D分别可以与A(HCl)和C(CO)反应,故D是CuO或Fe2O3;E、F都是氧化物,G与H2O可以互相转化,E分别可以与A(HCl)和F反应,所以F是H2O,E是CaO。例题7(12年)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1)A的一种用途是_;(2)B的化学式为_;(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如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解析:A是紫红色金属,A是Cu,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C是HCl,C可转化成B,B可转化成A,且B常温下是气体,则可以是HCl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H2与CuO反应得到Cu,故B是H2;C(HCl)与Cu反应生成CuCl2,CuCl2与Fe反应可得A(Cu),故D是CuCl2;C(HCl)与CaCO3反应可生成CO2和H2O,CO2和H2O可以发生反应生成H2CO3,所以E和F分别是H2O和CO2。例题8(13年)(8分)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 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 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 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 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 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 及传球路线如右图所示。(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连线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线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例题9(2014年)(8分)20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1)C物质是 CuSO4 ;(2)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 (填序号)银氯化铁氢氧化钾氧化铜 例题10(2015年)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1)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Ca(OH)2 除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2H2O22H2O + O2 (3)CO2+Ca(OH)2CaCO3+ H2O(4)复分解反应解析:解答推断题要抓住关键(即突破口),如物质的特征、现象的特征、反应的特征等,而后进行推断,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G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组成元素相同,D为H2O2,C为O2。20、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