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_第1页
新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_第2页
新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_第3页
新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_第4页
新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 蒙传基2011年3月21日 2 主要内容 鱼塘水质主要指标水质检测与调控方法 3 一 鱼塘主要水质指标 养鱼先养水 4 1 温度 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 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 可分为以下三类 温水性鱼类 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0 30 如 泥鳅 鲢 鳙 草 鲤 团头鲂 热水性鱼类 适宜水温为25 34 如 罗非鱼 淡水白鲳 冷水性鱼类 一般认为 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 20 最适温度为12 18 如 虹鳟 大马哈鱼 一般在适温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 鱼类的代谢相应增加 摄食增加 生长加快 5 2 PH 渔业水质标准 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 5 8 5 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 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 5 8 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 8 5 PH值小于6 5时 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 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 但对饲料的消化率低 生长缓慢 PH值过高时 离子NH4 转变为分子氨NH3 毒性增大 水体为强碱性 腐蚀鱼类的鳃组织 造成呼吸障碍 严重时使鱼窒息 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6 3 DO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 8mg L 至少应保持在4mg L以上 缺氧时 鱼类烦躁不安 呼吸加快 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 缺氧严重时 鱼类大量浮头 游泳无力 甚至窒息而死 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 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 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 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 而当溶氧不足时 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 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7 4 氨氮 1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 2mg L 这是理想 安全的水质氨指标 分子氨浓度0 2mg 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 分子氨浓度达到0 2 0 5mg L 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 容易发病 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 5mg L 对鱼类的毒性较大 极易导致鱼类中毒 发病 甚至大批死亡 罗非鱼对水质要求不高 一般水体中的氨氮在0 2 0 8毫克 升之间 但最高不要超过1毫克 升 2 氨氮的主要是由水生动物粪便 残饵 动植物尸体被细菌分解所产生 水温 PH越高 毒性越大 8 5 亚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不稳定 当氧气充足时 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 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 一般情况下 亚硝酸盐含量 以氮计 低于0 1mg L时 不会造成损害 达到0 1 0 5mg L时 鱼类摄食降低 鳃呈暗紫红色 呼吸困难 游动缓慢 骚动不安 含量高于0 5mg L时 鱼类游泳无力 鱼体柔软 臀部底面呈黄色 某些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时导致死亡 9 6 透明度 一般情况下 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 厘米左右 水体透明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 养殖前期 150克以下 需通过施肥等方法控制水的透明度在25 30厘米 养殖后期通过换水等方法控制透明度为30 40厘米 10 7 硫化氢 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于鱼塘底层缺氧 底泥有机物经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 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 渔业水质要求 鱼塘中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0 1mg L以下 11 二 水质检测方法 12 专业水质检测 专业技术人员用仪器在实验室中完成 成本高 时间长 简易水质测试盒 方便 快速 准确 容易操作 在池塘边就地检测水质的一些关键指标 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保证鱼类平安渡过养殖期 一般主要检测PH 氨氮 亚硝酸盐氮 溶氧 13 1 温度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水下温度计水温测量结果与调控 14 2 溶氧的测定与调控 检测工具 便携式溶氧测定仪 DO试剂盒溶氧的调控措施 15 3 透明度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透明度盘水库 网箱透明度控制在40 鱼塘控制在30 左右 养殖前期控制在25 30厘米 养殖后期通过换水控制在30 40厘米 鱼塘透明度测量结果与调控 16 4 PH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试纸 试剂盒比色法酸性水体产生原因 酸性土质 酸雨 有机质的分解 酸性环境中藻类 浮游动物等生物量很少 鱼摄食偏少 碱性水体产生原因 养殖中后期投料量多 盐碱地 PH测量结果与调控 17 5 氨氮的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氨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氨氮的调控 18 6 亚硝酸盐氮的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亚硝酸盐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 19 7 硫化氢的检测与调控 检测工具 硫化氢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 20 1 水霉病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 是水产动物真菌病之一 也是常见疾病之一 此类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 5 26 均可生长繁殖 最适温度13 18 水质较清的水体易生长繁殖 造成此种病的因素大约有 一是受伤或局部组织坏死 二是水温剧烈变化 抵抗力下降 组织变坏 三是季节交替时易发生 泥鳅目前多为自然苗 苗种下塘前多易受伤 加之此时水温正适合霉菌的生长 因而水霉病为泥鳅苗种期间常见病之一 防治方法 1 彻底清塘 从而杜绝病菌来源 从而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2 放苗前对池水严格消毒 3 捕捞时操作要细心 防止鱼苗受伤 3 一旦发生该病 应在早期进行治疗为好 对得病的苗种可用2 3 的食盐水浸洗5 10分钟 或采用宏扬镇海生物防护有限公司生产的 水霉净 曾资料介绍偏方 每亩使用5kg萺蒲 0 5 1kg食盐 对15 20kg人尿 全池泼洒 8 鱼病与防治 21 2 红鳍病 又名赤鳍病 腐鳍病 大多由一种杆菌引起 泥鳅被感染后 鳍 腹部及肛门周围有充血发白并溃烂症状 有些则有出血斑点 肌肉腐烂 尾鳍 胸鳍发白并溃烂等现象 防治方法 种苗放养前用 苗种平 消毒 治疗可用 双氧片 或 强氯精 泼洒 严重时连续使用2次 同时按饲料重0 3 中拌入 氟苯尼考 进行投喂5 7天 22 3 肠炎病 亦叫烂肠瘟 乌头瘟 患病症状为 行动缓慢 停止摄食 鳅体发乌变青 头部显得特别 腹部出现红斑 肠管充血发炎 肛门红肿 轻者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 重者发紫 很快死亡 治疗方法 每50千克泥鳅用 新鱼血止 5克 饲料中按饲料重5 添加 鱼用多维 拌料投喂 连喂3天即可 每50千克泥鳅用7 5克大蒜素拌料投喂5 7天 第一天投喂药饵量加倍 23 4 车轮虫病 由车轮虫寄生所致 病鱼体表和鳃组织损伤 鱼体逐渐消瘦发黑 衰弱死亡 防治方法 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5 2 水溶液全池泼洒 使池水浓度达0 5 0 7mg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