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常用工具和装置 A1一般说明本课程所叙述的测量装置时用来检验机床的几何精度的 必要时 可参考有关的标准 A2至A5叙述了用于机床精度检验的精密工具 这些精密工具的精度是验收时常用的测量工具的精度 不是针对计量室测量工具的精度 实际工作中 这些工具的测量误差应等于或小于被检对象的公差带的10 根据计量方面的要求 测量装置每隔一定时间应同已知的参考标准相对照进行校核 必要时 应提供校验单 以证实测量装置的状况 测量装置在它未稳定到环境温度之前不宜使用 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应注意防止振动 磁场 电扰动等对仪器产生的干扰 A2平尺A2 1说明平尺是具有一定精度的平直基准线的实体 参照它可测定表面的直线度或平面度偏差 平尺有两种基本形式 具有单一面的桥型平尺 见图A1a 具有两个平行面的平尺 后者可以是 具有实心或减轻重量的工型截面 见图A1b 单一的矩形截面 见图A1c 平尺最好进行热处理和稳定性处理 A2 2精度机床检验用的平尺应遵守下列条件 A2 2 1允许的扰度值置平尺于两端的支承上时 其截面的惯性矩应使自然挠度不超过每米0 01mm 平尺最大自然挠度的精确值 应标注在平尺的一个面上 A2 2 2工作面的平面度和直线度当平尺支承在最佳位置时 见图A1 其工作面的平面度和直线度误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2 0 01L 1000L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工作长度 此外 任意300mm长度上的误差不应超过0 005mm A2 2 3工作面的平行度检验两个平行面的平尺 工作面的平行度误差 以毫米为单位 不应超过直线度公差的1 5倍 即1 5 2 0 01L 1000A2 2 4侧面的直线度 以毫米为单位 10 2 0 01L 1000 A2 2 5侧面的平行度 以毫米为单位 15 2 0 01L 1000 A2 2 6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每10mm测量长度上为 0 0025mm A2 2 7工作面的最后加工测量用的工作面应经精磨或精刮 A2 2 8平尺的宽度当平尺和水平仪同时使用时 工作面宽度不应小于35mm A2 3使用注意事项平尺通常是水平使用 或依靠其侧面使工作面垂直 或依靠支承使其工作面水平 在后一种情况 支承位置应选择使自然挠度最小 对均匀横截面的平尺 其支承应相隔5L 9 并位于距两端2L 9处 见图A1 这些特定的支承位置应在平尺上做上明显的标记 当平尺不在最佳支承位置时 特别是在两端时 应考虑自然挠度 表A1示出了符合这些条件的五种不同长度的平尺 仅作为例子 自然挠度直接取决于所用材料的弹性模数E 表A2中给 出的挠度值对应于用普通铸铁制造的平尺 E 98kN mm 对于钢制平尺 E 196kN mm 其挠度减半 在用高级优质铸铁制造平尺时 例如 E 147kN mm 其挠度亦与弹性模数成正比 主要用来检验零部件的平面度 花岗石量具是应用于工业检验的基础器具 适用于对仪器仪表 精密工具 机械制件的检验和高精度的测量方面 平面精度标准GB6092 85 垂直度标准GB6092 85 为减少重量及方便加工而增加了减重孔 方尺 A3带锥柄的检验棒检验棒代表在规定范围内所要检查的轴线 用它检查轴线的实际径向跳动 或检查轴线相对机床其它部件的位置 A3 1说明检验棒有一个为了插入被检验机床锥孔的锥柄和一个作为测量基准的圆柱体 见图A2a和b 它们用淬火和经稳定性处理的钢制成 可镀或不镀硬铬 技术要求 a 两端有磨过或研磨过的带保护锥的中心孔 供制造和检验之用 b 有间隔90 的四条基准线r 1 2 3和4 在圆柱部分两端标记间的距离表示测量长度l 75mm 150mm 200mm 300mm或500mm c 对于比较小的莫氏圆锥和公制圆锥 检验棒在锥孔中是自锁的 见图A2a 带有一段螺纹 以供装上螺母从孔内抽出检验棒 莫氏检验棒 有M0 1 2 3 4 5 6号检验棒 7 24锥柄检验棒 有ISO BT30 40 45 50等 d 锥度较大时 见图A2b 设置了一个螺孔 以便使用螺纹拉杆来固定检验棒 或采用与自动换刀装置一起使用的一个拉钉 见图A2c 最后为避免检验棒在磨削时调头 检验棒可带一个长度14 32mm 直径稍小于圆柱体直径的延伸部分P 见图A2d 注 1 每根检验棒应提供一个拔出螺母 2 有关锥柄的细节参见有关标准 尺寸应与其一致 检验棒每一端应有磨过和研磨过的带保护锥的中心孔 3 检验棒上双点划线表示的部分见图A2d 该延伸部分P是便于制造而增加的 总的长度和第一个孔的长度将随之增加 但端部堵头不变 图A3检验棒图A3示出了一系列相应检验棒 作为例子 除0号和1号莫氏圆锥外 这些检验棒的外部尺寸 直径和长度 以及内孔轮廓都以规定 用这些工具检验时 对由于检验棒悬伸部分的重量所引起的自由端的挠度和由于指示器在其上的压力所引起的挠度均可忽略不计 表A3给出了各种挠度值 这些挠度值时按E 206kN mm 计算的 对于稍小的数值 E 176kN mm 至E 186kN mm 挠度仍可忽略不计 表A4示出了在7 24锥度情况下圆柱部分和椎体尺寸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用与图A3中的尺寸不同的检验棒检验重合度时 则应在检验棒上清楚地标明它们的挠度 并应在检验机床时考虑到它们的挠度 最后要注意 5kg以上重量的检验棒插入主轴势必会引起主轴的挠曲 A3 2精度检验棒应符合表A3 A4和A5的要求 为在检测锥孔内获得好的配合 锥柄的精度与锥孔塞规的精度应一致 空心检验棒的端面堵头应牢固和可靠的固定 防止以后发生变形 例如 使用低温压配 对检验棒的检验 两顶尖间安装检验棒 沿其轴线的若干等距点处检验径向跳动 在相对于四条标准基线的两个轴向平面内测量圆柱部分的直径 检验棒应符合表A5所给出的相应测量 长度的公差 最后 圆柱体部分应经精磨 以减少与指示器测头端的摩擦A3 3使用注意事项检验棒的锥柄和机床主轴的锥孔必须擦净以保证接触良好 测量径向跳动时 检验棒应在相应90 的4个位置依次插入主轴 误差以4次结果的平均值计 检查零部件侧向位置精度或平行度时 应将检验棒和主轴旋转180 依次在检验棒圆柱表面两条相对的母线上进行检测检验棒插入主轴后 应稍等一些时间 以消除操作者手传来的热量 使温度稳定 对于0号和1号莫氏圆锥的检验棒 必须考虑其自然挠度 它们仅与示值读数为0 001mm且压力不超过0 5N的指示器一起使用 指示器最好与检验棒下边接触 以抵消检验棒的自然挠度 A4顶尖间的检验棒A4 1说明 带锥柄的检验棒作为一旋转轴线的实体 而安装在两顶尖之间的检验棒 见图A4 则代表通过两点间的一条直线 该检验棒应是直的 并具备理想的圆柱形表面 每端有4个位于两垂直的轴向平面的标记和带保护锥的中心孔 检验棒一般有热拔无缝钢管制成 管子末端装有堵头 堵头带有磨过和研磨过的供制造和检验用的中心孔 末端堵头应牢固和可靠地固定 以防止变形 管子的外表面应经磨削达到所要求圆柱精度等级 机械加工需要有足够的壁厚 这种壁厚通常不是普通制管所具备的 因此必须使用高强管 在精磨前必须对金属进行稳定性处理 圆柱体应经过淬火 并可镀硬铬以增加它的耐磨性 A4 2精度与顶尖间的检验棒有关的唯一实际问题是在制造它们时如何获得必要的精度 当由于机床准直要求其被测精度在300mm长度上为0 01mm时 圆柱检验棒的直线度误差应在同样长度上小 于0 003mm 300mm以上的检验棒应是管状的 壁厚的选择要使重量减轻 但不牺牲刚性 长度大于1600mm的检验棒目前制造很困难 并且它们的重量势必使它们使用不便 对于较长的长度必须依靠另外的试验方法 例如 光学仪器 钢丝和显微镜等 或分段法 表A6给出了适用于在机床上所要进行的大多数检验的四种尺 寸范围的检验棒 将检验棒安装在两顶尖间 在若干等距点处 例如 每30mm或50mm检查径向跳动 并检验圆柱表面标出的四条母线相应的两个垂直轴向平面内的直线度 A4 3所要注意事项为了检查平行度 在检验棒圆柱体表面上的一条母线上测取读数 然后将检验棒旋转180 在相对的母线上测取读数 将检验棒调头后在同样的那条母线上再重复检验一遍 平行度偏差以4次读数的平均值计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消除因检验棒本身不精确而引起的大部分偏差 A5角尺角尺的基本型式有 1 用一个平面和一个与它垂直的侧棱面组成的普通角尺 可带或不带加强筋 见图A5a 2 代表垂直于某平面的一轴线的圆柱形角尺 见图A5b 和A5c 3 可带或不带加强筋的矩形角尺 见图A5d A5 1说明角尺的尺寸一般不超过500mm 为了在较大的长度上检查垂直度应采用更加实用的一些光学方法 角尺用钢 铸铁和全套适当的材料制造 应经过淬火和稳定性处理 A5 2精度角尺的制造应遵守下列要求 A5 2 1平面度和直线度公差普通角尺的平面度公差或圆柱形角尺的直线度公差如下 2 0 01L 1000L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工作长度 A5 2 2垂直度公差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为0 005mm 角度可小于或大于90 对于图A5a 所示的角尺 垂直边的两个工作面均应垂直于 基面 A5 2 3工作面的最后加工工作面应精磨或精刮 A5 2 4普通角尺的刚度公差在角尺刚度较弱的长边末端处平行于短边的方向上施加一个2 5N的负载 见图A6 其挠度 mm 不应超过 0 7 L 1000L为角尺长边以毫米为单位的工作长度 A5 3使用注意事项在机床上通常遇到的垂直度公差从0 03mm 1000mm至0 05mm 1000mm 角尺能方便适用于这样的公差 对于更小的公差 则应考虑所用角尺带来的误差 另外 也可选用不使用角尺的其它测量方法 A6精密水平仪精密水平仪有两种基本型式 气泡水平仪 见图A7 和电子水平仪 见图A8 这两种水平仪有两个主要功能 a 确定绝对水平 b 比较角度或斜率的微小变化 根据检验所要求的精度来确定所需的水平仪的灵敏度及其型式 A6 1气泡水平仪A6 1 1说明水平仪上备有测微螺钉或在管子上带有刻度 带或不带调整 螺钉 在第一种情况下 斜率的变化由测微计上的偏离量读出 在第二种情况下 则直接在管子的刻度上读出 水平仪的常数或示灵敏度n是以每米上若干毫米 或以角度秒 表示斜率的变化 它表示了一格刻度气泡的移动量 A6 1 2精度在检验机床时 推荐采用精度为0 005 1000mm至0 01mm 1000mm及在角度变化不大于0 05mm 1000mm时 气泡至少要移动一个刻度的水平仪 基座的平面度应遵守以下公差 0 004mm适用于L 250mm 0 006mm适用于L 250 500mm A6 1 3使用注意事项用水平仪检验时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 考虑到在最初和最后读数之间可能出现的温度变化 应在相反方向上进行重复测量 由于它们的玻璃管日久容易变形 所以气泡水平仪在一定周期内应重新检定 每次检定的日期应填入检定单内 A6 2电子水平仪 A6 2 1说明和精度电子水平仪同气泡水平仪相比 灵敏度更高 反应更快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并可与自动绘图仪连接 A6 2 2使用注意事项由于电子水平仪的放大倍数是可调的 所以使用一个正弦规把电子水平仪倾斜成一已知角度定期对放大倍数较小检验是很重要的 有些电子水平仪易受磁力 如 电磁卡盘 磁性指示器座 的影响 应按仪器制造商的说明书确保平面处于与水平测量方向呈90 的附近 当检查绝对水平时 水平仪须两次读数 第一次读数后 将水平仪旋转180 再进行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的代数值相加 除以2 以读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当测量表面的形状时 了解水平仪支承点中部间的距离L 见图A7和A8 是很重要的 在每次读数之间 以L的增量形式移动水平仪和它的支座进行读数 并确保后一个支脚所处的位置同前一个支脚在前一次读数时所处的位置一样 A7线性位移测试器举例示出两种型式 指示器和电子测试器 A7 1指示器 见图A9和A10 有关指示器的详细说明 参见有关的检定规程 普通的检验可采用0 01mm的指示器 对于较精密的检验 例如 机床主轴的跳动 应采用分辨率为0 001mm的指示器 应注意这些检具的下列技术要求 a 误差曲线 b 回程误差的最大值 c 在测头全行程 从始端到末端 上测量力的极限值 d 测量力的最大局部变化 在行程的每个位置上测头向内及向外移动时 该测量力的数值常常不同 e 颠倒使用的一致性 推荐优先采用行程小的指示器 特别是那些具有回程误差小和接触力小的检具 A7 2电子测试器电子测试器由测头及与其相连接的放大器组成 放大器能显示出由测头测得的精度很高的线性位移值 测头可以是轴向伸缩的 也可是旁向摆动的 见图A11和A12 A7 3使用注意事项指示器和电子测试器的支架应有足够的刚性 以免产生额外的误差 指示器和电子测试器的测头应垂直于被测面 以免不精确 A8平板A8 1说明平板的面积在160mmx100mm至2500mmx1600mm范围内 小于400mmx250mm的铸铁平板应带有合适的手柄以便于操作 见图A13 大于400mmx250mm的铸铁平板应有可拆卸手柄 花岗石平板不需要手柄 见图A14 A8 2使用注意事项大于等于1000mmx630mm的平板应提供三个可调支点 大于大于400mmx250mm的平板为防止倾斜应在一个支点的一侧靠近平板端部安放保险支承 大于1000mmx630mm的平板应安放5个或更多的可调支承点 见图A15 A9钢丝和显微镜 见图A16 A9 1说明测量装置由带分划板的显微镜和可显示出相对于钢丝的精确位置的可调测微装置组成 A9 2精度显微镜放在机床上 通过水平仪 与显微镜支架结为一体 进行调节 钢丝两端通过目镜的十字架调成同一状态 移动工作台读取在水平面内的读数 A9 3使用注意事项当装钢丝时 应仔细小心 钢丝不可出现死弯并应尽量绷紧 钢丝的直径应尽可能小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0 2mm 对于长度大于等于20m的床身 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也可以进行检验 A10准直望远镜A10 1说明带附加装置的准直望远镜 见图A17 是用来检验直线度 平行度和垂直度的 通过对管形架内一组透镜的调整 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划线的影像能投影到标靶上 A10 2精度使用测微计可用毫米为单位直接测量分划线到标靶的水平 位移和垂直位移 见图A18 调整刻度盘改变调焦镜的位置 使测量目标从零到无穷远间聚焦 直到分划线的焦点出现在目镜上 望远镜通常安装在带球形套的水平支座上 见图A17 以便对瞄准线进行横向和垂向调整 通过沿瞄准线移动测量目标对直线度进行测量 见图A19 附加一个精密水平仪和光学角尺就可以使工具具有测量平行度和垂直度的能力 附加一个多面棱镜 也可以使工具具有测量旋转轴分度精度的能力 A10 3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a 当存在能引起过度折射的温度变化时避免使用 b 应确保磁性靶座的基面清洁 c 应确保测微计刻度盘读数价格不要反号 即 正和负不要混淆 建议采用传统的 上下左右 原则 见图A20 d 确保聚焦准确 c 在一切需要的场合下 均应确保测量仪器安全牢靠 A11自准直仪 见图A21 A11 1说明在光源处有目标线 目标线由居于一侧的灯泡和聚光器照亮 光通过透光的反射镜沿光轴反射 反射回来的与目标线自身生成在同一平面内的目标线影像 通过一个配有测微目镜的低放大倍数显微镜加以观测 用测微目镜测量出被反射回来的目标线的位置变动量 A11 2精度测微鼓轮是用0 5角秒分度的 在具有优质的反射面时 可获得0 25角秒以内重复读数 A11 3使用注意事项 在测量过程中 自准直仪望远镜应与提供被检线的部件连成一体 并应安装在刚性高的支座上 装置的任何偏差都应予以注意 避免振动或温度的急剧变化非常重要 A12光学扫描仪A12 1说明光学扫描仪通常同准直望远镜一起使用 并由三个基准标靶建立一个基准平面 该基准平面使一个平面的平面度检测成为可能 见图A22 望远镜安装在一个支架上 该支架内带有一个装有五棱镜的可转动光学装置 支架上有可调支承点 是测量仪器对准二个基准标靶的中心 进行平面扫描 A12 2精度测量标靶的聚焦如A10所述 用装在回转光学装置上的测微计刻度盘测量标靶相对于分划线的垂直位移 A12 3使用注意事项a 当存在能引起过度折射的温度变化时避免使用 b 应确保磁性靶座的基面清洁 c 应确保测微计刻度盘读数价格不要反号 即 正和负不要混淆 建议采用传统的 上下左右 原则 见图A20 d 确保聚焦准确 c 在一切需要的场合下 均应确保测量仪器安全牢靠 A13激光干涉仪A13 1说明激光干涉仪的开发 给机床工业提供了高精度的标准 它适用于各种型号和各种规格的机床 稳态的氦氖激光代表了当前激光长度测量标准的工艺水平 而且在实际上成为已采用的长度标准 A13 2精度激光干涉仪的精度是由激光的波长来定的 其精度优于百万分之0 5 激光干涉仪可以测出六个自由度中的五个 线性定位 水平面内直线度 垂直面内直线度 俯仰和偏摆 也可测两轴之间的垂直度 由于不应有的角位移或直线度误差转换成的定位误差可能大于一个坐标轴上的线性定位误差 因此 所有六个自由度是同等重要的 在开始测量前 应考虑的另一些误差源是 a 环境误差对于线性测量有必要了解激光干涉仪的绝对精度 它取决于周围条件精确程度并且还取决于其稳定程度 周围温度每产生1 的变化 绝对压力每产生2 3mmHg和相对湿度每产生30 的误差时 将会导致大约百万分之一的测量误差 这些误差可用人工补偿或用联接在激光显示器上的自动补偿装置来部分克服因此 在检验期间保持这些条件的稳定非常重要 b 机床表面温度另外一个干涉机床评定显著的误差源也值得注意 这就是机床本身温度变化的影响 对于用钢制丝杠确定滑鞍位置的机床 丝杠温度每升高1 它将膨胀近0 0000108mm m 如果整个滑鞍移动了1000mm 丝杠的温度每变化1 丝杠可能变化0 0108mm c 死行程误差死行程误差是一种在测量期间与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联的误差 简单说 这个误差是由于当围绕激光束的大气压发生改变 引起了激光波长变化 时以及当固定有光学干涉仪和目标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船船员轮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贸易合同履行承诺书9篇范文
- 合同履行保障安排承诺函5篇
- 2025年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产业链合作合同协议
- 高速公司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初一的月考试卷及答案
- 微积分下考试题目及答案
- 锐捷网络笔试测试题及答案
- 山东初一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劳模工匠之光》课件 第1、2单元 民族大厦的基石、改革攻坚的先锋
- 2025至2030年中国阻焊油墨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 单结晶体管及其触发电路
- 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践策略
- 2025年党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题库(附答案)
- 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 测绘新技术之无人机的
- 基于PLC的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 2025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 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专题07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学生版)
- 施工单位工抵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