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编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编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编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编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ABCD2 .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C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D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3 . 下列的实例或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c、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Aa b cBb c dCa b dDa c d4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纸屑在发声的音箱上跳动,可以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5 . 某次体检时测得小明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0.650m是估读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6 . 对下列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BCD7 . 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8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的速度是15.45m/sC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侧速仪102mD汽车的速度是20m/s8 . 现代建筑业出现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低于15时为固态,在15时开始熔化,超过40时完全熔化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均匀混入水泥等材料中,制成地板或墙板,用于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地区修筑房屋下列温度时间图象中,能表示这种材料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ABCD二、多选题9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三、填空题10 . 每层楼高3米,某同学从一楼上到四楼,该同学共爬高了_米,某同学用脚步估测距离。已知他从教室到图书馆,21米的路程走30步,从他家门口走到学校门口,共走了800步。则学校距他家_米。11 . 收音机和电视机的音量旋钮可以改变声音的_,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一首乐曲,人们还是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阿宝用男高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里的“高”是指_高。12 .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_(填序号)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选填:选用最小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 选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3 .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_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 _声音的利用也非常广泛,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_;眼镜行利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_14 . (1)请写出下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甲:_、乙:_、丙:_。(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_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F仔细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性质制成的。15 .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 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 _不同(2)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升华要_热量(选 填“吸收”或“放出”) (3)小明在浴 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 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 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水管(选填“冷”或“热”) (4)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_的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钢 瓶中的,这种方式_(填“会”或“不会”) 放热;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 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_的方 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6 . 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右图所示,那么汽车的速度是_,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经过_h可以到达厦门。17 . 实验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原理制成的。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应该用_温度计。酒精水水银熔点/-1170-39沸点/7810035718 .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人认为“人在走”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桥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说明物体运动和静止是_。四、实验题19 . 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_;判断方法:_20 .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猜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某组同学探究“物体下落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下:A有同学认为:物体下落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找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s - t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v - t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1)与上述过程中A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是_.(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物体在做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同学们若使用的是刻度尺,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的运动是_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21 . 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的现象,这是由一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所致.(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旋紧/拧开);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 (松开/捏紧)手指.(3)如图丙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均被吸引/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通过铝箔条的转动可推断橡胶棒的带电情况,这种实验方法是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五、计算题22 . 双轮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小红驾驶平衡车在平直的路而上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900m,己知平衡车的质量为1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5cm2,g取10N/kg。求:(1)平衡车的速度;(2)平衡车的重力;(3)小红驾驶平衡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六、综合题23 . 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1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乙”。应选_同学的方案,原因是_。(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