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物理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物理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物理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物理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人教新版八年级物理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八年级2020年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AF浮BF浮C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F BF C2 . 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A热值、比热容和密度都不变B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热值、质量和比热容都不变D热值不变,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3 . 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投入盛有200ml酒精的量筒中,静止后,液面上升到300ml刻线处,则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A物体沉入量筒底部B物体漂浮在酒精面上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发生4 . 如图所示,把同一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相同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60g,乙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80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是80gB甲乙两杯液体密度之比为3:4C两容器中,甲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D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5 . 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已知密度关系铜铁铝)AV铜V铁V铝,m铜m铁m铝BV铜V铁V铝,m铜m铁m铝CV铜V铁m铁m铝DV铜V铁V铝,m铜m铁甲乙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体积相同时,球体的密度越大,露出水面的体积越小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4(或58)中球体露出水面体积随球体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实心球体的密度相同时,_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小组同学认为还须进一步探究所得结论是否适用其它液体,表三所列三个方案中,符合探究要求的是_(选填序号)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图中的浮子是用甲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乙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将_(选填“升高”或“降低”)结合表一、二中实验数据写出你判断的理由_15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探究了金属铝和橡胶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甲同学记录铝块数据,表一:m/g13.527.040.554.067.581.0V/cm351015202530乙同学记录橡胶数据,表二:m/g6.012.018.024.030.036.0V/cm351015202530根据数据回答下面问题:(1)从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铝这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g/cm3。(2)对比甲、乙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16 . 小聪同学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想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有关”、“没有天平和量筒,只用弹簧测力计和水也能测铁块等的密度”,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进行了如图的实验(1)步骤C中的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N(2)为了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聪应该选取图中的步骤_(填字母符号)进行对比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3)该实验还可以探究其他的浮力问题,按照图中的A、C、D步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_(4)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测得铁块的密度大小是_ kg/m317 . 小明发现妈妈在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漂浮的,浸泡几天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沉在了容器底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是由于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导致萝卜块下沉;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质量变大,导致萝卜块下沉;猜想3:可能是浸泡几天后,萝卜块体积变小,导致萝卜块下沉经过一番讨论后,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原因是_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B、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配制一大杯盐水;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起初处于漂浮状态几天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萝卜块编号质量/g体积/cm3放入盐水前放入盐水后放入盐水前放入盐水后A63.658.254.848.5B47.342.542.235.4C79.369.870.858.2请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知:(1)猜想2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有同学认为猜想3是正确的,他认为萝卜块体积变小,浮力变小,导致萝卜块下沉但也有同学认为这种分析错误的,理由是_(3)综合分析上表数据,导致萝卜块下沉的原因是_18 .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_、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h满足一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为进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_(选填“甲”、“乙”或“丙”)。器材:圆柱体甲高H=0.10米;圆柱体乙高H=0.20米;圆锥体丙高H=0.10米。请在表三的第二列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_,_,_,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19 . 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了以下实验:(1)由A、C图,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N。(2)由A、B、C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有关。(3)小明在实验过程的中发现上面探究浮力的实验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则物体的密度为_kg/m3。(4)根据上面实验的启发小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不吸水)、水、牙签,他们利用调好的电子秤进行了如图E、F、G所示的操作测量木块的密度:小明利用这些数据可测出木块的质量是_g;木块的密度是_g/cm3。20 . 如图甲是用水来“探究浮力大小”的一些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的关系;(2)由图示的情景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步骤A和_可以测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和G排可以得出F浮与G排的关系。(3)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无关(4)此物块的密度是_g/cm3。21 . 小明洗莲子时发现,莲子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杯底,他想知道莲子的浮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做了如下的实验: 选一颗在水中沉底的莲子,放在某液体中静止后如图(a)所示。再将它放置到另一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b)所示,此时莲子处于_(选填“漂浮”或“悬浮”)状态。由此,他猜想物体的浮沉可能与_有关,为此他选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进一步分析表中的数据及现象,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分析比较_的相关数据及现象可得:当_,物体上浮至液面。(b)分析比较_的相关数据及现象可得:当_,物体下沉至底部。22 . 小明为了研究装满水的容器放入球体前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的情况,利用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以及不同球体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在每个容器中装满水,测得此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5牛,再将不同球体分别轻放入各个容器中,并测得此时各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见下表。实验序号12345678放入的球体ABCDEFGH小球密度(千克/米3)60070090012001400150015001500小球体积V(厘米3)5008001000100010001000800400F(牛)15.015.015.017.019.020.019.017.0实验现象(1)观察比较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是:_。(2)观察序号4与5与6中的实验现象、球体密度、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3)观察序号6与7与8中实验现象、球体体积V、压力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最终沉底_。(4)小明得出“当球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小球质量越大,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就越大”的结论。由表中实验序号_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5)若某实心小球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3,体积为500厘米3,并将其放入上述装满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牛。23 . 一般情况下,人在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此,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N。(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3)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_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24 . 为了研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一个重为10牛的球体,先后放入盛有等质量液体的底面积大小不同的甲、乙、丙圆柱形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后测取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实验数据和实验学校见下表 观察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容器底面积S的大小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当球体在密度相等液体中沉底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_(选填“有关”或“无关”) 观察序号_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液体密度液的对应变化,得出初步结论是:当球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不动时,液体密度液越大,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越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加量F与球体重力G球大小的关系,小明同学认为:“除了上述容器和测力计外,还需要添加几只重力不同的实心金属球进行实验且将这些重力不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水中,测取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增加量F,并分析测得的F是否随金属球重力G球的变化而变化 ”小明同学设计的这一实验方案能否达成实验目标?若能达成,请你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预估判断F与G球是否有关若不能达成,请你完善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并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预估判断F与G球是否有关_25 .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根据实验回答问题: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电子秤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桌上还备有量筒,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继续操作,测量出该铝块的体积该铝块较大,不能放入量筒中。写出你的测量方法并简要说明_。26 . 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大小与_的关系。(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填序号),分析数据可得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加而_。(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N。(4)由操作可知,物体的体积大小为_m3。物体的密度为_kg/m3。27 . 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小阳等三位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密度已知)等器材进行实验表一、表二和表三是这两三同学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你认为正确的是A表一B表二C表三D以上都不对28 . 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4m3,柱体的重为06N.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12N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N.29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是正确的,猜想_是不正确的,猜想_是没能验证出来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_30 . 小明测了一些铝块和松木块的质量和体积,过程如下:器材天平、刻度尺、大小不同的正方体铝块、松木块各两块实验步骤A用天平分别测出所有铝块、木块的质量B刻度尺量出它们的边长,算出体积C将数据对应填入表格中,表格中合金块的质量数据如装置图所示,请填上,并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D根据实验数据将松木块的图像画在坐标纸上(_)实验装置图数据表格实验次数物体m/gV/1铝块154202.72铝块2108402.73松木120400.54松木210200.55合金块_30_结论比较发现:同一种物质_与_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_,由此我们引入了_的概念。方法实验中用了天平和刻度尺一起实验,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是_。31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1)做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分析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3)做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4)做_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_。32 . 小枫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N.(2)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_.(3)圆柱体金属块的密度是_.五、计算题33 . 在某运河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 kg/m3, g取10N/kg.(1)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求大卡车能装载石子的最大体积是多少?(3)若大卡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大卡车空载时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不考虑车中人的质量)34 . 某烧杯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50克;烧杯中放入一金属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烧杯及水的总质量为500克;取出金属块后总质量变为300克。求(1)溢出部分水的质量;(2)金属的密度。35 . 如图所示,剖面是工字型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部的横截面积均为100cm2,中部横截面积为50cm2,中部高度为2cm,装有深度10cm的水(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大小;(2)容器中水的质量。36 . “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重为4.9N,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则:(1)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王冠的体积是多少?(2)通过计算说明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金19.3103kgm3)37 .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们经常要与电梯打交道,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定滑轮等部件组成,其中轿厢的质量为780kg电梯某次搭载一位质量为70kg的乘客上楼,轿厢启动上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时间关系(Pt)如图丙所示,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求:(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的受力面积为500cm2,则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帕?(2)电动机的电梯启动上升12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已知电动机对轿厢所做的功等于其P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3)电梯的配重有多重?38 . 2019年1月20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开始测试智轨电车在严寒下的车辆性能,智轨电车是采用虚拟轨迹跟随技术、以全电驱动胶轮车辆作为运载工具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下表为小文收集整理的一些参数。三节编组智轨电车最大载客人数满载质量最高运行速度最大储存电能满载工况耗电300人48t70km/h150kWh4kWh/km(1)该智轨电车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1.6m2,求该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g=10N/kg)(2)根据满载工况耗电参数,如果耗电的50%用来克服阻力做功,求智轨电车匀速行驶时的阻力多大?(3)如果充电十分钟,可达蓄电池最大储存电能的60%,求充电功率多大?39 . 近期我国研制的最先进的093B型攻击核潜艇露面,这是我国研制的最强核潜艇。093B型攻击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为6800吨,水上排水量为5300吨,下潜到最大潜水深度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当核潜艇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受到海水的阻力为N,(取,)求:(1)核潜艇下潜的最大深度;(2)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受到的浮力;(3)核潜艇以20m/s的速度运动时动力做功的功率。40 .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对应的质量分别是9g、72g、162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并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41 . 轮船舱底在水面下3m,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0.4m2的洞,要想堵住这个洞,需要对挡板施加多大的力?(取g=10N/kg)42 . 底面积为300cm2、重3N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长为14cm的弹簧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的下表面中点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加水至A刚好浸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长16cm,A对弹簧的拉力为F1,现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当A对弹簧的作用力大小变为2F1时关闭阀门B,已知弹簧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量x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求:(1)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正方体A的密度;(3)从开始放水到关闭阀门B,放出水的质量43 . 如图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克和,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_-44 . 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重为16N的物体,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水=1.0103kg/m3,g取10N/。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保留一位小数)。45 . 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 (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 求:(1)石块所受浮力;(2)容器中水的重力;(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六、综合题46 . 2018年8月30日,我国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试飞机组进行了首次下水滑行.“鲲龙”AG600机身总长37m,翼展超过机身长度最宽处达到38.8m,整个飞机高12m.空载时的总质量为42t,最大起飞重量53.5t,空中巡航时速500公里,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轮胎与跑道的总接触面积为0.6m2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款水陆两用飞机,可以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降.据报道这架水陆两栖运输机主要是用于消防和水上救援,能在20秒内吸满12t水,水上应急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g取10N/kg)求:(1)为了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而下侧成平面形状,其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2)飞机空载时静止在水平跑道上,对跑道的压力和压强.(3)飞机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最大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4)舱底某处距水面1.5m,水对该处产生的压强.47 . 如图甲水平升降台上有一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实心圆柱体M(不吸水)悬挂在不可伸缩的细绳下端(细绳体积忽略),使M浸没水中,并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