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人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2 . 如图所示,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工作的是( )A电池板B照相机C验钞机D潜望镜3 . 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Aaa,ra,rrCa=a,r rDa=a,r=r4 . 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A20gB10gC16gD8g5 .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 “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D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 .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为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长度约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D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7 .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ABCD称量12.53固体8 . 自然及生活中许多光现象都是由于光不同的传播特点而形成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的影子C水面“折断”的笔D放大镜中的景物9 . “又进球啦!”足球场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里的“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传播快10 . 春去夏来,教室外的气温节节上升,同学们发现挂在实验室墙壁上的温度计内的液面慢慢升高,液面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液体的哪个量变大了A体积B质量C比热D密度二、多选题11 . 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当用这个水银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发生改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发生改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发生改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发生改变12 . 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纸上可以看到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3 . 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情况进行频闪照相的结果示意图,由图可知A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040s时,乙车一定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040s内,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相同三、填空题14 . 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_,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_15 . 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湖面5米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_(填“实像”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米在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湖水中的像将_,像与小鸟之间的距离将_.(后面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干冰迅速_,从周围空气中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_,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17 . 小敏站在穿衣镜前试衣服,当她靠近穿衣镜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18 .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19 . 如图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不计油量消耗),飞机的动能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坐在窗边的乘客看到窗外的白云在向后退,他是以_为参照物判断的;飞机降落后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这是由于飞机具有_。20 . 大伟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小红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的;如图所示,铁块长度为_cm四、实验题21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表一甲物质(固态)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表二所示。表一甲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9102182032730表二乙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4111052220633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多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a)分析比较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b)分析比较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表三甲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710108202093030表四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081011162012243022 . 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_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_,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_;_23 . 小江同学为了测量大豆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为了测量大豆的体积,他将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瓶和水的总质量为_ g。(2)把48g大豆放入装满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拧上盖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瓶内剩余水和大豆的总质量为111g。根据溢出水的质量可求出大豆的体积为_ cm3。(3)算出这种大豆的密度为_ g/ cm3。(4)由于大豆具有吸水性,用这种方法测出大豆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选填“大”或“小”)。五、计算题24 . 三台新渡口大桥总长约990m,正桥长约470m,宽24m,在新德镇境内与绵遂高速公路相交,上跨绵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投资2.75亿元(含马望公路)大桥正式通行后,从三台前往盐亭、南部的车辆可以避开三台东山的省道101线,大大节省了道路通行距离一列长10m的大货车,通过正桥用时0.4 min,如果以这个速度经过整个大桥,求:(1)这列货车的速度是多少?(2)通过整个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5 .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g,已知酒精=0.8103kg/m3求(1)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cm3 ?(2)这个空瓶的质量是多少g ?六、作图题26 . 在图中,根据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