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2 . 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王老师的眼睛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B老花镜当放大镜使用时,应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焦点以内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D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4 .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建中学校2018届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5 . 如图所示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类眼睛是远视眼B此类眼睛应该用“老花镜”矫正C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面D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后面6 .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中,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乙图中,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用凸透镜矫正7 . 如图所示,关于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A是漫反射,但每条反射光线仍然遵守反射定律B图B是工人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C图C是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图D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8 . 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9 . 如图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图,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是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面是关于它们成像的说法: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10 . 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一般选择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B实验时,需要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与进入透镜的光线对比,从而得出结论C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11 .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日食和月食B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船只C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D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1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成的是放大的像13 . 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A一定相交于一点B一定会聚于焦点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一定发散14 .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 . 如图是德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二、多选题16 . 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潜望镜17 . (多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B10cmC11cmD14cm18 . 小华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正确的是( )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9 .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下列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是A凸透镜不动,蜡烛、光屏互换位置B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蜡烛C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D凸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2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尽量选择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B组装器材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C实验中,物距要始终大于二倍焦距D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三、实验题21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同学进一步实验,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 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实像。应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22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 cm(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_四、作图题23 .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入射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仪表物联网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棕榈油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入准则培训课件模板
- 支气管扩张症课件
- 支原体培训课件
- 播音演绎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新修订《安全生产法》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测绘师必考题含答案
- (2025)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收费站停电应急预案
-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课件(演示)
- 就诊指南培训课件
- 《无创呼吸机》课件
-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全套教学设计
- 新型材料在脉冲变压器中的应用及发展
- 2025届新高考地理冲刺热点复习区位评价类综合分析题解题技巧
- 2024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样本(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