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归纳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水中的笔变弯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 . 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3 . 2018年2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针对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B卫星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小C卫星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D卫星的机械能不变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B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C显微镜是通过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D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形成的5 . 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 m 时,她与平面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A05 mB1 mC1.5 mD2 m6 .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虚像B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实像C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实像D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虚像7 .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15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8 .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9 .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最简单的电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电路是通路B开关闭合后会发生短路C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灯泡后,回到电源负极D若开关接在电源负极与灯泡之间,开关不起作用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金鱼缸侧面看金鱼时感觉变大了,此时金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如果忘记甩回读数,则一定不能正确测量出体温D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虚像11 . 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下面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12 . 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3 . 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可用屏幕放大器来帮忙小军通过屏幕放大器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屏幕放大器是由哪种光学元件组成的A凸透镜B凹透镜C平行玻璃砖D平面镜14 . 小李家阳台上的玻璃是绿色的,她妈妈在阳台上晾四件布料相同而颜色不同的衣服,则最不容易晾干的是A红色B黑色C蓝色D绿色15 .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以下有关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介绍,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吸收阳光中的红色光B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雨水主要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二、填空题16 . 如上图所示,两幅图是某摄影师2014年10月6日晚冒死利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夏威夷火山喷发照片。如果相机的镜头焦距是固定的,由照片可知,该摄影师是在逐渐_(选填“远离”或“靠近”)火山口,此时像距应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17 .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透镜,通过_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18 . 如图甲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图中乙、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_ (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19 . 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脸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的_像,并与录人的信息进行比对,从面记录考勤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20 . 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对光具有_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做_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_,对光具有_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做_透镜21 . 现在社会处处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如图所示),抓住拉环可以避免由于_对人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拉环在抓手处还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22 . 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是用相机乙拍摄的。23 . 为了预防近视眼,同学们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左右第一位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空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光线通过透镜上的一个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作透镜的_24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_眼(填“近视”或“远视”)25 . 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拍照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为_,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应_。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点,景物应该_镜头,底片应该_镜头。三、实验题26 . 请完成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透明物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案.器材玻璃砖、量角器、硬纸片、激光手电.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四、综合题27 . 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