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_第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_第2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_第3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_第4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枣林湾西瓜的重力约400NB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0dm3C一个成年人站在地面上的压强约15000PaD一份期末物理试卷质量约为300g2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3 . 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3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陆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4 . 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把VCD光盘放在阳光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B人对着光盘能看到自己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C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可以通过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 . 关于虚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头在湖里看到天上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低头看到湖里游动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太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虚像D用放大镜看书上的文字,看到放大的字是虚像7 .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8 . 下列是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慢慢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花花的“粉”,属于凝固现象。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9 . 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37. 5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9B37.5和38C38和39D38和3810 .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约为20厘米,这个物体可能是( )A物理课本厚度B一根粉笔长度C黑板长度D物理课本宽度11 . 如图所示的对话,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12 . 自然界所有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不同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仪器是A红外探测器B紫外验钞机C激光测距仪D紫外灭菌灯二、填空题13 . 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可以传播声音14 . 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_(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沸点 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15 . 如图所示,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叶脉的_ (选填“虚”或“实”)像,叶脉位于该“透镜”的_ (填写与焦距的关系)16 . 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和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17 .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4时密度最_,则寒冷的冬天湖里的水总是先从_(选填“水面”或“水底”)开始凝固,且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18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图三、实验题19 . 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该是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_(3)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写出两条信息:_;_(4)物质在第_min时开始熔化,第6min时,试管内的冰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5)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0 . 给你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竹筷、细金属丝(密度大于水,柔软,易变形的金属)、装有适量纯净水和浓盐水的烧杯各一个请你用给出的器材测出浓盐水的密度,纯净水密度已知为水 (1)写出实验步骤_; (2)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盐水=_(用测出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21 . (1)下图1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如下图2所示,一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请你做出该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要求该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_)(2)如图3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合上开关后,通过它们的_相同;若两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同的同种液体,经过相同时间后_(选填“左”或“右”)瓶里液体的温度更高(3)在“神十”发射升空过程中,舱内宇航员王亚平的机械能是_的(选填“增大”“不变”“减少”)核能是新能源,目前获取的两个重要途径是原子核的裂变和_变(4)在如右图4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缩小清晰的像,要使烛焰成放大清晰的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_(选填 “左”或“右”)适当移动透镜照相机就是根据_镜成像原理制成的(5)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_的存在在相同情况下,压强越小,液体的沸点越_22 . 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较黑暗”、“较明亮”)。(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3)刻度尺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_关系。(5)在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蜡烛B的位置,分别测量、记录物距与像距,这样做的目的是_。四、计算题23 . 一空瓶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 g,若在空瓶中盛某金属碎片若干, 使其与瓶的质量为1 000 g,然后装满水,则瓶子、金属碎片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10g,试求:物质金铅铜铁铝密度/(g/cm3)19.311.38.97.92.7(1)瓶子的容积.(2)金属碎片的体积.(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碎片可能是什么金属.24 . 一辆汽车车身和所载货物总重为2.2105N,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分钟,通过的路程为8km已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是车总重的0.05倍,求:(1)汽车行驶的时速;(2)汽车所受阻力大小;(3)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五、综合题25 .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1)如图所示1,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此时像会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2所示(2)小敏同学发现大部分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次数物理量12 34 5 6 7 物距/m10.005.002.00 1.000.50 0.100.05 像距/cm0.5000.501 0.5020.503 0.5050.526 0.556A、5m B、0.5m C、0.05m D、0.005m(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_较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_(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调焦”(4)妈妈买了一款新手机,手机参数显示:质量144g,体积10*4.8*2cm3,这款手机的平均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