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Thebasictheoryofthetourismplanningandexploiting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导读 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 旅游学 人类学理论 地理学理论基础 社会学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结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念增长极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 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旅游系统理论 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一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一 经济理论板块 二 环境理论板块 三 人文理论板块 四 规划理论板块二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大层面 提出人 吴人伟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横向 旅游规划与开发经济板块理论 人文板块 旅游规划与开发环境板块的理论 规划板块 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等 主要研究旅游资源分配 旅游生产 旅游加工 旅游服务的生产过程 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效益和效用关系 旅游地理学旅游生态环境学风景园林学旅游工程学等 旅游现象在地球表层的分布规律 旅游者与自然界的关系 旅游者与旅游资源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旅游项目的关系 游憩学 旅游政策学旅游法学 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 历史学考古学等 关系旅游的价值取向和吸引力品位的塑造 以前三为理论基础当代系统科学 管理学 未来学 计算机科学 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和手段 学科课程 研究方向 二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大层面 一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方法的理论 二 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理论 理论基础 三 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 旅游规划评价理论 预测理论 模拟理论 决策理论 四 旅游规划实施理论 内容与实施行动的关系 本质和规律 旅游规划内容的有关规定 国家建设部 计委有关风景名胜区规划 GB50298 1999 内容要求 林业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 95 内容 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 GBT18971 2003 内容要求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 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 1 综合法 考虑区域与环境背景 进行综合的规划分析 2 系统规划法 确定目标 收集和分析市场与资源数据 制定战略 决策 将控制论和系统论引入旅游规划 并引入动态规划 非线性规划理论 系统规划法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开发计划 监控系统 反馈系统和校正系统 重新规划过程 3 社区法将旅游业看作一个社区产业 并构筑一个社区生态模型 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构成食物链的基础 过分的所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的退化 社会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 作为社区吸引物的重要组成 这样吸引物 游客 旅游业和社区居民就构成一个有一定功能的生物链型的生态系统 这种规划方法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决策 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 4 门槛分析法该方法最初应用形式是城市发展门槛分析 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可能的综合规划方法 将资源分成两类 一类是随着需求增加容量成比例增加 另一类是容量只能跳跃式增加并产生冻结资产现象 认为旅游发展中给水条件是属于第二类型 这个一定限度便是供水量发展的门槛 在跨越门槛的建设后入不在继续增容利用 便会产出剩余容量 导致资产冻结 大大降低方案的经济效益 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 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一 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二 消费者行为理论三 竞争力理论四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五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六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 一 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内涵1 区位理论 Theoryoflocation 2 空间结构理论 二 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1 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 主题公园案例 2 确定旅游地的等级3 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一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区位理论研究的实质是生产的最佳布局问题 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得生产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区位理论的内涵 区位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 1 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候要做到突出特色 寻求地域差异性优势 2 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 区位条件优劣 区域经济背景好坏 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战略 市场竞争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 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 工业化大生产之前 就地生产就地消费 工业化大生产之后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区位选择的关键性 生产力低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理论萌芽时期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初期 古典理论时期 19世纪20年代 20世纪初期 近代理论时期 20世纪20年代 40年代 现代理论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今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区位理论萌芽时期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初期 政治经济因素 英国斯秋阿特 JSteuart 1767年 地租和水陆运费对区位的影响 英国亚当斯密 ASmith 1776年 影响因素研究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古典区位理论时期 19世纪20年代 20世纪初期 企业微观研究 农业生产圈层模型 德国杜能 vonThunen 韦伯工业区位论 德国韦伯 Weber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近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20年代 40年代 市场均衡研究 成本最小化 市场最大化 中心地理论 德国克里斯泰勒 Christaller 市场区位论 德国廖什 Losch 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现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今 多因素综合研究 经济成本要素 非经济成本要素 以美国库兹涅茨 S Kuznets 的预测性分析模型为代表 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 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的问题 一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克里斯泰勒 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 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旅游中心地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 旅游资源吸引力 旅游业社会容量 旅游业经济容量 旅游业环境容量 四者共同组成 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 旅游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 门槛 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 高级 低级 根据市场范围分 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 原则 最有利于物资销售 最方便于提供服务 合理市场区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案例 二 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杜能 vonThunen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 环城游憩带理论 ReBAM 吴必虎 1999 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 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 场所和公共空间 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 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ReBAM RecreationalBeltAroundMetropolis 形成机理 它是基于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 投资者和旅行者达成的一种妥协 因为离开城市距离越远 级差地租越低 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 但是离开城市越远 旅游者的旅行成本越大 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 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形成的距离有别 环城游憩带理论示意图 土地开发商需付的地租 游客需付的旅行成本 广州案例 环城市的城乡交错带 既有交通便利 配套设施齐全等优势 同时还兼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大多数旅游者可接受的出行成本优势 并形成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格局 包括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旅游度假区 观光农业 主题公园及游乐场等 广州环城市带旅游产品类型分布表 主题公园带 史迹民俗带 北部生态休闲带 长隆三大主题公园莲花山 海鸥岛旅游休闲区宝墨园 沙湾民俗文化区 南海神庙旅游区 流溪温泉度假区增城白水寨旅游区南昆山休闲度假区 从空间分布来看 目前广州市的旅游开发已形成三个发展圈层 1 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历史古迹及现代城市景观发展区域 2 以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 主题公园和游乐场等类型为主的近郊环城旅游发展带 3 远郊的生态休闲度假带 从时间序列来看 广州市的旅游发展形成了从老城区逐步向外拓展的过程 旅游产品的类型也由城市中心的历史及城市人文景观向城市郊区带转变 其发展类型依次为游乐场 主题公园 观光农业 旅游度假区 自然风景名胜区 自然观光游览区 森林公园等 前三类主要出现在近郊环城旅游发展带 后四类主要出现在远郊的生态休闲度假带 从经营主体来看 近郊环城旅游发展带上出现的游乐场 主题公园 观光农业等三大类型表现为活跃的市场特征 投资主体多为民营和其他形式 远郊的休闲度假带上出现的四大类型由于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较强 国有投资占主体 尤其是自然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类基本上是属于国家所有 见表1 从旅游区 点 的历史沿革来看 在不同发展时期 广州环城市带旅游产品的投资和开发热点有明显不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之前以主要为传统的森林公园及自然风景名胜区 这类产品主要为国家所有 而80年代中后期则开始发展以城市休闲娱乐为主要特征的游乐场 90年代先后兴起了旅游度假区 主题公园及观光农业等新型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投资热 从旅游产品的地理位置分布及产品特点来看 近郊环城旅游发展带上的旅游产品类型 游乐场 主题公园等表现为强烈的资源提升型开发模式 观光农业也属于依托农业基础 采取锦上添花的手法为旅游业所利用 远郊环城旅游发展带上的旅游产品类型 休闲度假带则依托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度假区 森林公园 自然观光游览区等类型 这些类型虽然具有一定环境基础 但仍然具有一些不足 旅游开发中仍然需要借助资源提升型开发模式 才能构筑满足游客休闲度假所需的环境空间 结论 广州市的旅游产品无论是位于环城市带上的近郊或远郊旅游产品均需要借助人工手法 实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提升 其差别仅在于程度上的区别 应用 产业集群理论 人类许多经济活动都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向 由此形成某种产业 企业 聚集的区域 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 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企业集群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企业的集聚所构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企业集群可以使不同企业分享公共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 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本地的企业相互靠近 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 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和安排 从而积累社会资本 降低交易费用 华侨城集群 共生性集群已具规模互补性要素全面配套深圳国资 长隆集群 共生性集群已具规模互补性要素有待集聚广州民营 集群优势 品牌战略中最难于模仿 最具竞争力的因素 珠三角旅游集群分析 主题公园集群 广东温泉集群 粤东北温泉集群 粤西南温泉集群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二 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理论的启示 一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研究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增长中心所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 区域平衡发展模式 区域不平衡发展模式 增长极理论 GrowingPolar 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 点 增长极线 增长轴面 旅游网络 增长极 资金 物资 能源 信息 人才 资金 能源 人才 资金 信息 增长极 法国弗郎索瓦 佩鲁提出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 资金 物资 能量 信息 人才会逐渐集聚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 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 这个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 努力培养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藉此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具有极化作用 回流效应 扩散作用 1 点轴开发理论 点就是增长极 轴就是区域内的交通干线 其基本思路 在一定范围内 选择若干资源较好 具有开发潜力的并且有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 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发展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中心城镇 增长极 并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 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增长极和发展轴 再逐步转移到级别较低的增长极和发展轴上 2 网络开发理论 就是已有点轴开发系统的延伸 具备要素 节点 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点轴系统 沿轴线两侧分布的节点的吸引范围 网络 由商品 资金 技术 信息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 通讯网组成 三 增长极理论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极化 极化 初期 扩散 扩散 后期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 1 点轴开发理论 2 网络开发理论 1 点轴开发理论 生长轴理论 中心地理论 点即增长极 轴即交通干线 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 1 点轴开发理论 极增长 吸引范围为六边形 三角形分布 2 网络开发理论 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 陆大道 点 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 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 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轴 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 简称轴 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区域经济中的结点 轴线和域面的概念被引入旅游规划 区域经济中 经济活动集中的中心 被称为节点 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 称为轴线 为节点和轴线提供市场 人力 资源等支撑的是域面 旅游规划的节点多为单一功能或者多功能的点 轴线更多地反映游客在节点之间的流动的关系 域面则反映区域旅游产业的大背景情况 如人口 交通 发展水平 教育水平 卫生条件等 二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涵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旅游者消费心理模式 二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1 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2 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闲暇游憩理论 三 竞争力理论 一 竞争力理论的内涵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 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 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及服务 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竞争力 箭形 概念模型 一 什么是竞争力 优势资源 环境 要素 经济主体 创造 占有 创造 提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获得自身利益 市场 竞争力的层次 一 定性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 因素分析方法 市场开拓能力 市场应变能力 质量竞争能力 价格竞争力 非价格服务竞争力2 定量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3 结构评价方法 雷达图 竞合博弈理论 1 迈克尔 波特 竞争战略五大要点 五力模型 新加入者的威胁 客户的议价能力 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三大一般性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 专一化战略价值链 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 生产 营销 销售 运输 支援等多项独立的活动 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 也是互相链结的钻石体系 菱形理论 生产要素 需求状况 企业的战略 结构和竞争对手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产业集群 指在特定区域中 在地理上集中 由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竞合的概念最初是由亚当 布兰顿伯格和巴里 纳尔布夫在 哈佛商业评论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 其把cooperation 合作 和competition 竞争 组合成一个单词 co opetition 这就是 竞合 一词的由来 后来逐渐为很多研究博弈理论的学者所接受 对内竞争 对外合作 竞合博弈理论 2 亚当 布兰顿伯格和巴里 纳尔布夫 区域竞合理论 旅游空间竞合是指邻近区域在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 实现一体化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 二 竞争力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 丰富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内涵2 为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3 分析案例 福州市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 四 旅游地 生命周期理论 一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1 巴特勒 Butler 模型2 普罗格 Plog 模型3 双周期 Double Cycle 模型 二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1 预测客源市场规模2 提供旅游规划调整的依据3 指导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80Butler 一个地方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个水平 而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演变的 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 Butler 系统化地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了阐述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诞生了 巴特勒用一条近S形的曲线的变化 说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发展状况 有的时候旅游地的来访者处于上升 不断增长 有的时候来访者的人数却可能处于下降状态 探索exploration 稳固consolidation 停滞stagnation 复兴rejuvenation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1 巴特勒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说 Butler 1980 时间 临界容量 起步involvment 发展development 衰落decline 旅游者人数 2 普罗格模型多中心型 近多中心型 中间型 近自我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3 双周期模型 旅游者数量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二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1 海伍德的七因素论 Haywood 1986 反对旅游业或旅游开发的环境主义者和其他相关公众 新旅游地的开发 交通运输企业旅游经营商住宿供给者讨价还价能力 旅游者他们的需要感知期望和价格敏锐感度 旅游消费的替代物 政府政治和约束型团体力量 现有旅游地之间的竞争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七要素示意图 2 社会 经济 环境三因素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 效应因素 环境因素 需求因素 生产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 究竟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究竟有没有预测的功能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何不能以实践证明其客观存在行 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争论 1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如长城 故宫 兵马俑 黄山 张家界等除非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或社会经济动荡 这类旅游地不会进入衰落阶段 而会进入较为长久的成熟稳定阶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 主题公园旅游地没有探查 参与和发展阶段 其游客量往往在开业初期达到最高峰 此后便进入到衰落阶段 预测旅游地市场规模提供旅游规划调整依据指导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二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 吸引力越大 其生命周期越长 实施正确的产品组合策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更新改善旅游设施 扩大宣传促销的范围 重新包装产品 开拓新的市场则可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应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按时间 品种 消费水平和线路等要素进行产品组合和配套服务 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减缓变化趋势 五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一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的内涵1 旅游社会学2 旅游人类学 二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一 什么是旅游人类学 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 研究旅游地居民 社会团体 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二 旅游人类学研究什么 旅游地居民 旅游开发者 投资个人或集体 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 当地旅游机构 如旅行社 旅游定点饭店 旅游交通运输部门等 在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临时互动关系 旅游地居民 旅游者 旅游开发者 旅游地社会团体 经济依赖关系 经济合作关系 食住行 购 游娱 1 经济互动关系2 文化互动关系 抵触态度 配合态度 谅解态度 文化整合 文化认同 文化冲突 文化互动表象 人类学 旅游规划应以旅游者为中心 要遵循 以人为本 的规划理念 对方便游客出游的信息服务 如解说设施 标识 地图和解说信息规划设计得非常具体 一般景点景区都强调多语种讲解 建立游客信息中心 安装多种指示标牌和解说 散发多语种导游册 图 介绍材料等 此外 注重提高一线人员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许多城市设计了专门的步行路线 同时十分重视对游客安全的控制 六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 一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 199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 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 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 大会通过了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和 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宪章 中所指出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 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 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即旅游 资源 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社会经济 资源 环境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 这次会议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精辟的说明 为可持续旅游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 并制定了推广可持续旅游的具体操作程序 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可持续旅游理论 根据UNEP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可持续旅游的实质是 要求旅游与自然 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 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 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助于加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西班牙召开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 通过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提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 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2 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 旅游发展应当循序渐进 3 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 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4 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所有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 必须团结一致 互相尊重和积极参与 5 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 并评定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领域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 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 上 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 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 草案中阐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 经济效应的理解 强化其生态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 它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 它被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指一项发展的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 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迄今为止 为大家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挪威首相布伦兰特夫人 GroHarlenBrundtland 提出的 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二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用公式可表示为 保持生态稳定 有控制的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社会平等 1 公平性原则 1 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2 代际间的公平 3 分配有限资源的公平性2 可持续性原则3 共同性原则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表述为 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不仅要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当前的生活 文化 精神 享受性利益和需要 而且要保证和增进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机会 从而使全球的生态体系 各国的民族文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完整性 多样性和有序性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对规划的指导 体现 一是生态可持续性二是经济可持续性三是社会可持续性 一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主要原理 三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 七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 1 学科性质旅游生态学是生态学 地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结合 是研究一定地理区域 景观区域 內各种生态系统间的关系 他们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其功能特性与区域环境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 生态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Troll 1983 并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 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 格局 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 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 物质 水 土 营养 和能量的流动 干扰过程 如火灾 虫害 的空间扩散等 俞孔坚 1997 二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可以归纳为结构原理 功能原理和时间原理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空间结构抽象成三种基本单元 斑块 葩嵌 廊道 廓道 和基质 基底 简称斑廊基结构 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在斑廊基之外增加了新的要素 缘 这一结构普遍适用于包括旅游景观在内的各类景观 景观生态学理论 基质Matrix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 2 研究内容1 景观与区域2 斑块廊道基质缘 Patch Corridor Matrix edge 3 大型自然植被斑块4 斑块形状5 景观元素间的作用6 复合种群动态 Meta population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可以归结为 结构原理 功能原理和动态原理 景观生态学 3 对旅游规划的作用1 景观形态 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 景观动态原理及其景观诊断 景观预测 景观规划技术 为旅游规划前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规划中的方案设计 规划后的跟踪监测 提供科学支持 2 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 产生了旅游规划中的景观安全格局规划 确定生态安全阈值 安全等级 生态过程安全的维护 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设备维护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利用渔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和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精准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源天然色素提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功能性屠宰食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数据驱动决策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国际水产养殖标准对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信用户物联网设备接入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SDN网络智能化升级与优化方案报告
- 现场培训课件
-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培训考试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视频制作及推广合同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焊工技师考试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 【零碳园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自评价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 手术室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 大讲堂实施方案
- 战略管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理工大学
- 壁挂炉购销合同-合同范本
- 陈腐垃圾施工方案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