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3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3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第3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 方斑东风螺 Babyloniaareolata 俗称花螺 属于肉食海洋贝类 2000年广东省汕尾市首次在我国开展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2001年海南省开展方斑东风螺育苗技术研究也取得初步成功 2002年海南省突破育苗量100万粒大关 使方斑东风螺育苗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方斑东风螺经济价值 方斑东风螺 Babyloniaareolata 俗称花螺 属于肉食海洋贝类 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每公斤养殖商品贝售价100元左右 方斑东风螺养殖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是海水养殖贝类的优良新品种 海南岛沿海水质良好 周年水温均适宜方斑东风螺生长 方斑东风螺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一 方斑东风螺的生物学特征 1 方斑东风螺的形态特征2 生活习性 1 栖息习性 2 食性3 繁殖习性 1 雌雄亲螺的鉴别 2 交配与产卵 3 胚胎 幼体发育 1 方斑东风螺的形态特征 方斑东风螺贝壳呈长卵形 壳表生长纹细密 被有黄褐色壳皮 并具有长方形的紫褐色斑块 斑块在体螺层有3横列 以上方的1列最大 壳口半圆形 外唇弧状 内唇光滑 脐孔大而深 前沟呈 U 字形 在我国分布于海南 广东 广西和福建沿海 泰国 斯里兰卡 日本也有分布 1 栖息习性方斑东风螺垂直分布于潮下帶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 底质为沙泥或沙质 水温适应范围14 33 最适水温23 30 盐度适应范围25 36 最适盐度28 32 盐度低于20则容易发生死亡 pH适应范围8 0 8 4 2 生活习性 2 食性方斑东风螺浮游面盘幼虫以单胞藻类为食 发育变态为底栖生活稚螺后转变为肉食性 从此 稚螺开始直到成体均以海洋动物尸体为食 根据方斑东风螺的食性 在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 幼虫阶段投喂单细胞藻类 刚变态稚螺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鱼 虾 蟹 贝肉糜 稚螺 幼螺和成螺投喂鱼 虾 蟹 贝肉为饵料 2 生活习性 1 雌雄亲螺的鉴别方斑东风螺为雌雄异体 从外壳不能区分其性别 但成体雄性触角上方右侧有淡黄色扁平状阴茎突起 而雌性则无 另一方面可通过解剖检查其生殖腺颜色 雌性生殖腺呈黑褐色 而雄性生殖腺呈桔黄色或浅黃褐色 3 繁殖习性 2 交配与产卵方斑东风螺多在夜间进行交配与产卵 雌螺产出的受精卵有透明胶质包被的卵囊 卵囊呈叶状 以卵囊柄粘附于沙粒或砾石上 一个雌螺一次产卵囊一般在30 60个 卵囊中受精卵数量300 1200个 一般为700 900个 卵囊中的受精卵数量与卵囊大小成正比 卵囊越大受精卵数量越多 3 繁殖习性 3 胚胎 幼体发育方斑东风螺的受精卵 在水温26 30 经过5 6天孵化出面盘幼虫 面盘幼虫经过10 15天生长发育变态为底栖生活的稚螺 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 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幼虫发育除了与水温关系较大以外 还与饵料营养有着密切关系 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快并变态率高 3 繁殖习性 二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 1 育苗设施2 饵料培养3 亲螺的采捕与运输4 亲螺培育与采卵5 孵化6 幼虫培育 包括供水系统 供气系统 育苗池三部分 1 供水系统 包括水泵 沙滤池和供水管道等 配备水泵的日抽水量应达到育苗水体的2倍 沙滤池建设面积一般以100 育苗池配备1 滤水面积沙滤池 供水管道应使用无毒的塑料管 2 供气系统 包括鼓风机 供气管道和气石等 鼓风机多使用罗茨鼓风机 气石数量一般以每平方米育苗池面积设1 2个 1 育苗设施 3 育苗池 育苗池为长方形水泥池 面积10 50平方米 池深1米左右 室内育苗池 屋顶应设有少量透光板 使白天光照强度约在500 2000Lx范围 室外育苗池 上方应设置90 遮光率的遮阳网 避免阳光直射 1 育苗设施 包括培养设备 培养液配方 培养方法 单胞藻饵料培养一般分为3 4级培养 1 饵料培养设备包括 一级培养用的10升玻璃瓶 二级培养用的80 120升白色塑料桶 三级培养用的500 1000升塑料桶或1 4立方水体的水泥池 四级培养为10 20立方水体水泥池 2 饵料培养 硅藻培养液配方硝酸钠 NaNO3 0 06g磷酸二氢钾 KH2PO4 0 004g柠檬酸铁 FeC6H5O7 0 0005g硅酸钠 Na2Sio3 0 0045g维生素B1200 g维生素B120 2 g海水1000mL 2 单胞藻培养液配方 绿藻培养液配方硝酸钠 NaNO3 0 06g尿素 NH2CO2NH2 0 018磷酸二氢钾 KH2PO4 0 004g柠檬酸铁 FeC6H5O7 0 0005g维生素B1200 g维生素B120 2 g海水1000mL 2 单胞藻培养液配方 金藻培养液配方硝酸钠 NaNO3 0 06g磷酸氢二钾 KH2PO4 0 004g柠檬酸铁 FeC6H5O7 0 0005g维生素B1200 g维生素B120 2 g海水1000mL 2 单胞藻培养液配方 培养用具和容器的消毒所用工具和容器 都要事先洗刷干净 才能进行消毒处理 玻璃缸 塑料桶 水泥池等 用20 3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或用100 300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半小时后 再用消毒水或过滤海水冲洗干净 3 培养方法 海水的消毒 天然海水中单细胞藻类的敌害生物特别多 不能直接使用 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通常采用加热煮沸消毒 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等消毒 一级培养用水可多采用加热煮沸消毒 二级以上培养多用20ppm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漂白粉消毒海水 消毒12小时后充气促使余氯消失 并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后便可使用 3 培养方法 培养液的配制配制培养液时 各种营养物质均应经过消毒并始终保持清洁 配制培养液时 按氮 磷 铁等顺序加入 每次都要搅匀 3 培养方法 3 培养方法 接藻种 单胞藻培养接种一般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接种时 应选择藻液颜色正常 生长速度快的藻种 并应根据藻种的浓度和当时的气候条件确定接藻种的量 一般藻种的浓度高时 接藻种量可少些 反之 藻种量应大些 光照强度不足时接种量应多些 反之 可少些 一般接藻种量和培养水体的比例为1 3至1 5 3 亲螺的采捕与运输 1 亲螺采捕 亲螺采捕方法有两种 竹笼诱捕法 就是在方斑东风螺自然分布的海区 傍晚时在竹笼中放进鱼肉为诱饵 然后把竹笼沉入海底 第二天提起竹笼收获诱捕的方斑东风螺 拖网捕捞法 是当渔船在方斑东风螺分布海区拖网作业时 起网时即可收获到大量方斑东风螺 但拖网捕捞的贝易于受伤 应严格挑选健康个体为亲贝 2 亲螺运输 干运 把亲贝放于箩筐或泡沫箱中 应控制温度在20 25 避免阳光直射 保持贝体湿润 干运输5小时内较为安全 水运 一种是把方斑东风螺装于透水性好的网笼或塑料笼中 避免贝体相互挤压 然后放置于盛有海水的水槽中运输 连续充气 另一种水运方式是把亲贝放于虾苗袋中 加入过滤海水量以浸没贝体3 4 为宜 然后加入氧气打包运输 运输温度控制在20 25 较为适宜 4 亲螺培育与采卵 1 亲螺培育亲贝规格要求壳高5 5cm以上或体重50克以上个体 放养于5 20 培育池中 池底铺沙层厚度7 10cm 水深0 6 0 8m 放养密度为40 50个 m2 雌雄混养 以蟹 虾 贝和鱼为饵料 日投饵1 2次 日投量为亲贝体重的5 7 以刚好摄食完为宜 连续流水与充气 日流量为培育水体的1 2倍 2 产卵 在3月份以后采捕的亲螺 经3 15天陆上水池营养强化培育 亲贝开始自然交配与产卵 交配与产卵一般在晚上进行 雌贝产出的受精卵有透明胶质包被形成卵囊 一个雌贝一次产出卵囊30 60个卵囊不等 海南沿海方斑东风螺产卵季节2 10月份 高峰期4 6月份 一般亲螺连续产卵2 3天采卵一次 采卵在上午进行 先把池水排至5 左右 凭手把卵囊连粘附的沙粒一起采集于塑料筐中 卵囊用200ppm甲醛浸泡消毒1 2分钟 然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 再把卵囊放于孵化池中孵化 3 采卵 收集卵囊连同塑料筐放入孵化池中孵化 塑料筐以条状泡沫为浮力在池中呈漂浮状态 连续充气 保持良好水质 一般在受精卵即将孵化的前一天 再把卵囊移到育苗池中孵化 当育苗池中孵化出的幼虫密度达0 1 0 2个 mL时 又把卵囊移到另一个育苗池中继续孵化 直至受精卵孵化完毕为止 一般受精卵经过5 6天孵化出面盘幼虫 孵化率为85 98 5 孵化 面盘幼虫放养密度为0 1 0 2个 mL较为适宜 投喂饵料种类有 牟氏角毛藻 湛江叉鞭金藻 球等鞭金藻 绿色巴夫藻 亚心形扁藻 云微藻 微绿球藻和小球藻 螺旋粉 虾片 BP和酵母粉等 单胞藻种类单一或混合投喂 每日投饵2次 每次投饵量为2 3万个细胞 mL 螺旋粉 虾片 BP和酵母粉 日投饵量0 1 0 3克 m3 6 幼虫培育 6 幼虫培育 幼虫经过11 13天的培育开始现面盘萎缩和纤毛脱落等变态特征 在13 15天幼虫从浮游生活变态为底栖生活的稚螺 幼虫变态阶段除投单细胞以外还添投喂螺旋粉 虾片和卤虫无节幼体 7 采苗 刚变态的稚螺下沉于无铺沙的池底营底栖生活 以卤虫无节幼体 虾片和虾蟹贝肉糜为饵料 日投饵4次 变态稚螺培育4 7天后 采用水流冲洗方法 在排水口收集稚螺 经称重计数之后 把稚螺移到铺设2 3cm厚细沙的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8 稚螺培育 稚螺培育采用面积为10 20 长方形水泥池 水深0 5 0 8m 池底铺沙层厚度3 5cm 放养密度为10000 15000个 以鱼 虾 蟹 贝肉糜为饵料 日投饵2 4次 投饵后停水 停气1小时 为了预防稚螺爬离水面干露发生死亡 在育苗池水面粘贴筛绢网阻拦带或用海水冲洗 每天上午应排水清除池底残饵 避免水质恶化 连续流水与充气 日流水量为育苗水体的1 2倍 刚变态稚螺经过35 50天的培育 壳高达0 6 以上 就可作为螺苗用于养成 螺苗的收获方法有过筛法和诱捕法两种 过筛法是将沙和螺苗放于40目的筛网中过筛 沙通过网目沉于水底 稚螺则留在筛网中 诱捕法是 停投一次饵料使螺苗处于适度饥饿状态 再把鱼肉集中投放几个点 贝苗群集摄食时 用网目小于螺苗个体的手抄网捞取螺苗 9 稚螺苗出池方法 螺苗的运输方法有干运和水运两种 干运是收获的螺苗经过滤海水水洗后 抽样秤重与计数 然后放于容器中干运 但要保持较高的湿度 并控制温度在20 25 进行运输 水运是将螺苗放于虾苗袋中 每袋放螺苗1 5公斤左右 然后加进过滤海水浸没过螺苗3 5厘米左右 充氧后打包运输 10 螺苗的运输 三 方斑东风螺养成 一 陆上水泥池养成 二 围网养殖 三 池塘养殖 一 陆上水泥池养成 1 养殖海区选择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殖场地选择 应选择海水清澈的外海性海区 海水无污染 供水设施建设容易 供电与交通方便 海水盐度稳定 周年盐度不低于25 一般盐度在30左右 pH值8 0 8 5 2 养成设施 1 供水系统 由海上沙滤井 离心泵和塑料供水管组成 日供水量应达到养成水体的2 3倍 2 供气系统 由罗茨鼓风机 塑料管和气石等组成 每平方米水池面积应设有1 2个气石 2 养成设施 3 养成池 长方形 规格多为10 20米2 也可利用对虾育苗池进行养殖 池底高6cm处设置排污层 排污层由长方形木条装钉组合成一个有缝隙的木条架 木条之间相隔0 3 0 5厘米的排污缝 木条架上面铺设60目筛绢网 筛绢网上铺放5 8厘米厚的沙层 池底设有排水管 排污过程 池上方进水 海水经过饲养沙层水洗粪便 经筛绢网与木条架滤板 污水从排水管排出池外 1 放苗 养成池放苗之前先用30 50ppm浓度高锰酸钾消毒后 然后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 进水深50 80cm 然后将螺苗均匀播散在池中 放养密度应根据设计养殖场的日换水量而定 日换水量为养成水体的1 2倍 放养壳高0 5 1 0cm螺苗密度为800 1000个 日换水量2 3倍 放养密度为1100 1300个 日换水量4 6倍 放养密度为1500 1600个 3 放苗前准备工作与放养密度 4 商品螺养殖的日常管理 2 投饵 刚投放的螺苗最好以虾 蟹 贝优质饵料投喂 可促进螺苗快速生长 有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 放苗一个月内采取剁碎饵料投喂 一个月后蟹和贝破壳后投喂 鱼和虾可整条投喂 每天投喂饵料1 2次 日投喂2次 投喂时间为早上6点和下午6点较为适宜 日投饵1次 投饵时间为下午6点较为适宜 日投饵量约为贝体重量的2 5 投饵2 3小时后清除残饵 4 商品螺养殖的日常管理 3 水质管理螺苗养成过程中 每天上午投饵前进行排水清除残饵 日流水量为水体的2倍左右 连续充气 台风和暴雨季节 要注意盐度变化 应采取措施保持盐度25以上 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沙层底质有发黑发嗅现象 特别是不设排污层的养成池最为明显 对沙层出现发黑发臭的养殖池 要用水枪冲洗沙层或换池 4 商品螺养殖的日常管理 4 筛螺 由于苗种质量或放养密度过高等原因 养成过程中 如有出现大小不均现象 当出现大小明显差异时 要用一定孔目的筛网进行筛螺分池养殖 避免个体大小悬殊而影响个体小的螺摄食与生长 4 商品螺养殖的日常管理 5 病害预防症状 方斑东风螺养殖出现的病害主要症状有壳肉分离 吻部外伸并水肿 久离开沙层并腹足朝上 出现以上症状后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采取合理放养密度 定期消毒 投喂新鲜饵料 及时清洗沙层污物 增大流水量 发现异常个体应采取隔离措施 5 收获与运输 1 收获 放养壳高0 5 1 0厘米的螺苗 经过4 8月的陆上水泥池养殖 体重可达6 10克的商品螺规格 每公斤100 160粒的商品螺规格就可收获 一般采用筛网筛螺整池收获或收大留小 方斑东风螺养成的饵料系数一般为3左右 2 运输 收获商品螺用20 左右海水浸泡30分钟 沥干后每箱包装30公斤进行空运 方斑东风螺围网养殖是周年海水盐度不低于25的沙泥质的潮间带 用网目小于螺苗的网片进行围网 然后底播方斑东风螺苗进行养成的一种方式 这种养成投资少 不消耗能源和陆地资源 容易在群众中推广 二 围网养殖 二 围网养殖 1 养殖海区选择海水清澈 风浪小 沙质底滩涂 周年盐度在30左右 雨季盐度不低于25的低潮带海区 2 围栏采用目小于贝苗的网片围栏养殖 网片应比最高潮位高出0 5米以上 以免养殖贝越网逃逸 围网完成后应在涂面上进行耙平 挖沟等 二 围网养殖 3 日常管养每天投喂鲜鱼 小虾 小蟹或低质贝类等 日投饵量为贝体重的3 5 平时管理以观察摄食情况 检查防逃设施 修补网片等 养殖过程 应密切注意方斑东风螺生长和水温 盐度以及滩涂底质变化情况 以免环境不适造成大量死亡 特别是台风季节 注意加固围网桩柱 以免东风螺逃逸 4 收获放苗后经过3个月养殖 大多数个体可达6 9克上市规格 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