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基础介绍()ppt课件_第1页
服务器基础介绍()ppt课件_第2页
服务器基础介绍()ppt课件_第3页
服务器基础介绍()ppt课件_第4页
服务器基础介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服务器 2 学习任务 了解服务器的种类 了解服务器品牌及选型 掌握服务器主要部件 3 学习提纲 二 服务器内部主要部件 三 服务器拼装 四 硬件故障诊断和排错 五 服务器选购参考 一 服务器的类型 4 服务器类型 1 按应用层次划分为入门级服务器 工作组级服务器 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1 入门级服务器 2 工作组级服务器 3 部门级服务器 4 企业级服务器 5 服务器类型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块CPU 并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内存 如4GB 和大容量SATA硬盘 必要时也会采用RAID 一种磁盘阵列技术 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进行数据保护 入门级服务器主要是针对基于WindowsNT LINUX等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 可以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 打印服务 数据处理 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也可用PC代替 应用 6 服务器类型 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至2个处理器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 一种内存技术 多用于服务器内存 内存 功能全面 可管理性强 且易于维护 具备了小型服务器所必备的各种特性 如采用SAS 一种总线接口技术 总线的I O 输入 输出 系统 SMP对称多处理器结构 可选装RAID 热插拔硬盘 热插拔电源等 具有高可用性特性 应用 7 服务器类型 部门级服务器通常可以支持2至4个Xeon 至强 处理器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用性 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首先 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 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 可监测如温度 电压 风扇 机箱等状态参数 此外 结合服务器管理软件 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 同时 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 当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 可保护用户的投资应用 8 服务器类型 企业级服务器属于高档服务器 普遍可支持4至8个Xeon 至强 处理器 拥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 具有高内存带宽 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 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这类产品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 优异的扩展性能和系统性能 极长的系统连续运行时间 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 可作为大型企业级网络的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 9 2 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 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 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 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1 CISC架构服务器复杂指令计算机 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 Intel有x86 x86 64 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 1 SSE4 2和针对64位桌面处理器的EM 64T AMD主要是3D Now 指令集 2 RISC架构服务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 3 VLIW架构服务器超长指令集架构 VeryLongInstructionWord 10 3 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1 通用型服务器 2 专用型服务器 11 4 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 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 塔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 机柜式服务器 和 刀片式服务器 四类 1 塔式服务器 2 机架式服务器 3 机柜式服务器 4 刀片式服务器 12 13 服务器厚度 高度 单位 U U 是一种表示机架式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 是unit的缩略语 详细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决定 之所以要规定服务器的尺寸 是为了使服务器保持适当的尺寸以便放在铁质或铝质机架上 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 将它与服务器的螺孔对好 用螺丝加以固定 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 48 26cm 19英寸 与高 4 445cm的倍数 由于宽为19英寸 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 19英寸机架 厚度以4 445cm为基本单位 1U就是4 445cm 2U则是1U的2倍为8 89cm 也就是说所谓 1U的服务器 就是外形满足EIA规格 厚度为4 445cm的产品 设计为能放置到19英寸机柜的产品一般被称为机架服务器 将服务器放置到机架上 并不仅仅有利于日常的维护及管理 也可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故障 首先 放置服务器不占用过多空间 机架服务器整齐地排放在机架中 不会浪费空间 其次 连接线等也能够整齐地收放到机架里 电源线和网线等全都能在机柜中布好线 可以减少堆积在地面上的连接线 从而防止脚踢掉电线等事故的发生 标准机柜 42U 可以放置12 15台机架式服务器 14 服务器内部主要部件 15 服务器配件之CPU篇 16 一 CISC型CPU CISC是英文 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 的缩写 中文意思是 复杂指令集 它是指英特尔生产的x86 intelCPU的一种命名规范 系列CPU及其兼容CPU 其他厂商如AMD VIA等生产的CPU 它基于PC机 个人电脑 体系结构 这种CPU一般都是64位的结构 所以我们也把它成为IA 64CPU IA IntelArchitecture Intel架构 CISC型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1 intel的服务器CPU 2 AMD的服务器CPU 17 Intel生产的CPU Intel现在生产的CPU中 Core 酷睿 和Celeron 赛扬 是面向PC的 Xeon 至强 XeonMP和Itanium 安腾 是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的 其中Itanium是与其他CPU完全不同的64位CPU 设计时并没有考虑用于现有的Windows应用 其他的处理器虽然在最高工作频率 FSB 前端总线频率 和缓存容量等方面各有不同 但内部设计基本相同 同时可保证软件兼容 Core Celeron 和Xeon 至强 的最大差别是Xeon能构建多处理器系统 而Core不行 Core组建的系统中只能用一个CPU Xeon可以用2块CPU组建双处理器系统 而XeonMP可以用4块以上CPU组建系统 MP 也就是 MultiProcessingPlatform 多处理器平台 18 Intel生产的CPU Intel桌面服务器CorePentiumCeleron 19 AMD生产的CPU AMD AdvancedMicroDevices超微半导体 成立于1969年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 AMD羿龙 Phenom 真正的四核处理系统AMD速龙 Athlon64 阿斯龙64台式电脑用户AMD双核速龙 Athlon64 2 更高的多任务性能AMD皓龙 Operon 双核和多核技术AMD炫龙64 Turion64 笔记本用户AMD闪龙 Sempron 出色的性价比AMD毒龙 Duron 处理器AMD雷鸟 Thunderbird 处理器 20 二 RISC型CPU RISC 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 1 PowerPC处理器 2 SPARC处理器 3 PA RISC处理器 4 MIPS处理器 5 Alpha处理器 21 PowerPC处理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IBM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Apple 苹果公司 和Motorola 摩托罗拉 公司开发PowerPC芯片成功 并制造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器计算机 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 方便灵活 第一代PowerPC采用0 6微米的生产工艺 晶体管的集成度达到单芯片300万个 1998年 铜芯片问世 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2000年 IBM开始大批推出采用铜芯片的产品 如RS 6000的X80系列产品 铜技术取代了已经沿用了30年的铝技术 使硅芯片多CPU的生产工艺达到了0 20微米的水平 单芯片集成2亿个晶体管 大大提高了运算性能 而1 8V的低电压操作 原为2 5V 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功耗 容易散热 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2 主频 CPU的主频 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 CPUClockSpeed 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 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 CPU的主频 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 其实不然 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 所以在一定情况下 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目前CPU最高主频4 0GHz主频 外频 倍频 23 外频 CPU的外频 通常为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系统时钟频率 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 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在早期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 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 在这种方式下 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 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目前CPU支持的外频1066MHz1333MHz1600MHz等 24 倍频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最初CPU主频和系统总线速度是一样的 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 倍频技术也就相应产生 它的作用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 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提升 CPU主频计算方式为 主频 外频x倍频 倍频也就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 当外频不变时 提高倍频 CPU主频也就越高 但实际上 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 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 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 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 瓶颈 效应 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CPU的倍频 全称是倍频系数 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 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 简称倍频 理论上倍频是从1 5一直到无限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 倍频是以0 5为一个间隔单位 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 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25 服务器配件之内存篇 服务器内存也是内存 RAM 它与普通PC 个人电脑 机内存在外观和结构上没有什么明显实质性的区别 主要是在内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有的技术 如ECC ChipKill 热插拔技术等 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纠错性能 26 1 ECC 在普通的内存上 常常使用一种技术 即Parity 同位检查码 Paritycheckcodes 被广泛地使用在侦错码 errordetectioncodes 上 它们增加一个检查位给每个资料的字元 或字节 并且能够侦测到一个字符中所有奇 偶 同位的错误 但Parity有一个缺点 当计算机查到某个Byte有错误时 并不能确定错误在哪一个位 也就无法修正错误 27 基于上述情况 产生了一种新的内存纠错技术 那就是ECC ECC本身并不是一种内存型号 也不是一种内存专用技术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计算机指令中 是一种指令纠错技术 ECC的英文全称是 ErrorCheckingandCorrecting 对应的中文名称就叫做 错误检查和纠正 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 发现并纠正错误 它比奇偶校正技术更先进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发现错误 而且能纠正这些错误 这些错误纠正之后计算机才能正确执行下面的任务 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28 2 Chipkill Chipkill技术是IBM公司为了解决目前服务器内存中ECC技术的不足而开发的 是一种新的ECC内存保护标准 我们知道ECC内存只能同时检测和纠正单一比特错误 但如果同时检测出两个以上比特的数据有错误 则一般无能为力 目前ECC技术之所以在服务器内存中广泛采用 一则是因为在这以前其它新的内存技术还不成熟 再则在目前的服务器中系统速度还是很高 在这种频率上一般来说同时出现多比特错误的现象很少发生 正因为这样才使得ECC技术得到了充分地认可和应用 使得ECC内存技术成为几乎所有服务器上的内存标准 29 3 Register Register即寄存器或目录寄存器 在内存上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书的目录 有了它 当内存接到读写指令时 会先检索此目录 然后再进行读写操作 这将大大提高服务器内存工作效率 带有Register的内存一定带Buffer 缓冲 并且目前能见到的Register内存也都具有ECC功能 其主要应用在中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 如IBMNetfinity5000 30 服务器配件之硬盘篇 31 硬盘 英文名 HardDiskDrive简称HDD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 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 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 SSD盘 新式硬盘 机械硬盘 HDD传统硬盘 混合硬盘 HHD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 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 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 混合硬盘 HHD HybridHardDisk 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 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 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 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 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 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32 33 美国加州坎贝尔市温切斯特大街 温切斯特散弹枪 34 同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 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 速度快10000rpm 15000rpm它还配置了较大 一般为16MB 64MB 的二级缓存 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 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 峰值数据吞吐量可达到300MB S 350MB S 35 2 可靠性高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 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 可以说 硬盘如果出了问题 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 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 M A R T技术 自监测 分析和报告技术 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 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6 3 多使用SAS接口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 CPU占有率极低的SAS硬盘 SAS硬盘必须通过SAS接口才能使用 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AS接口 有的安有专用的SAS接口卡 SAS结构有非常好的扩展能力 最多可以连接16384个磁盘设备 这是SCSI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37 4 可支持热插拔热插拔 HotSwap 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 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 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 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 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 是非常必要的 38 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 MB 或千兆字节 GB 目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500G 2TB 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 许多人发现 计算机中显示出来的容量往往比硬盘容量的标称值要小 这是由于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 我们知道 在计算机中1GB 1024MB 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 1000MB进行换算的 硬盘是个人电脑中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 其容量就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 这也就是用户购买硬盘所首先要注意的参数之一 39 硬盘容量 在购买硬盘之后 在操作系统当中硬盘的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 都要少于标称容量 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标称300GB的硬盘 在操作系统中显示只有260GB 500GB的硬盘只有470GB 而1TB的硬盘则只有930TB 这并不是厂商或经销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而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有不同而造成的 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 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 在电脑世界里 以2的次方数为 批量 处理Byte会方便一些 整齐一些 每1024Byte为1KB 每1024KB为1MB 每1024MB为1GB 每1024GB为1TB 而在国际单位制中TB GB MB KB是 1000进制 的数 为此国际电工协会 IEC 拟定了 KiB MiB GiB 的二进制单位 专用来标示 1024进位 的数据大小 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 每1000字节为1KB 每1000KB为1MB 每1000MB为1GB 每1000GB为1TB 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1024为进位的 并且并未改为 KiB MiB GiB 的二进制单位 这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 缩水 以120GB的硬盘为例 厂商容量计算方法 120GB 120 000MB 120 000 000KB 120 000 000 000字节换算成操作系统计算方法 120 000 000 000字节 1024 117 187 500KB 1024 114 440 9MB 111 8GB 40 服务器配件之机箱篇 温度 如何冷却机箱内部组件 风扇 通常来自于电源 应该直接吹向或吹过处理器 扩展能力 选择一个具有足够空间的机箱 以备网络扩充之用 确定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增添更多的硬盘和其它外设 检查一下机箱内部 以确保没有锋利的边缘 将来升级时 这对技术人员的安全和防止线缆意外被切断都是十分重要的 机箱还应使维护人员能够轻松地接触到内部组件 以备将来升级或故障排除 安全性 因为您的服务器将保存重要的文件和网络上更昂贵的物品 因此要考虑安全性问题 服务器机箱应该能够上锁 以防止非法拆卸 认证 选择具有满足您所在环境要求证书的机箱和电源 典型的认证有FCC UL和CE 41 42 塔式机箱PK机架式机箱 43 塔式服务器优点 塔式服务器的机箱比较大 服务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 冗余扩展更可以很齐备 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应该说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服务器就是塔式服务器 我们平时常说的通用服务器一般都是塔式服务器 它可以集多种常见的服务应用于一身 不管是速度应用还是存储应用都可以使用塔式服务器来解决 44 塔式服务器缺点 就使用对象或者使用级别来说 目前常见的入门级和工作组级服务器基本上都采用这一服务器结构类型 一些部门级应用也会采用 不过由于只有一台主机 即使进行升级扩张也有个限度 所以在一些应用需求较高的企业中 单机服务器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需要多机协同工作 而塔式服务器个头太大 独立性太强 协同工作在空间占用和系统管理上都不方便 这也是塔式服务器的局限性 45 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 高度以U为单位 1U 1 75英寸 44 45毫米 通常有1U 2U 3U 4U 5U 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 通常从22U到42U不等 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 以存放服务器 集线器 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 服务器摆放好后 它的所有I 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 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 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 一般贴有标号 便于管理 46 机架式服务器因为空间比塔式服务器大大缩小 所以这类服务器在扩展性和散热问题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配件也要经过一定的筛选 一般都无法实现太完整的设备扩张 所以单机性能就比较有限 应用范围也比较有限 只能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应用 如远程存储和Web服务的提供等 但由于很多配件不能采用塔式服务器的那种普通型号 而自身又有空间小的优势 所以机架式服务器一般会比同等配置的塔式服务器贵上20 30 47 刀片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HAHD HighAvailabilityHighDensity 高可用高密度 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 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 其中每一块 刀片 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 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 如WindowsNT 2000 Linux Solaris等等 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 在这种模式下 每一个主板运行自己的系统 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 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不过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由于每块 刀片 都是热插拔的 所以 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替换 并且将维护时间减少到最小 48 49 50 51 展示机架式服务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台1U机架式服务器的前部面板 在机架式服务器的前部面板一般都包括前置控制模块区域 硬盘区域和光驱区域三个部分 有些服务器还会配置软驱设备 52 硬盘区域 大部分机架服务器的硬盘都是前置式的 连接到SCSI控制器当中 SCSI硬盘可以支持在线热插拨 目前市场上的厂商在设计机架式服务器时都会为硬盘设计一个开关 在折卸硬盘时我们只需轻轻扣动开关 将开关打开后就可以将硬盘抽出 53 54 55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 SolidStateDrives 简称固盘 固态硬盘 SolidStateDrive 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 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 FLASH芯片 DRAM芯片 组成 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 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 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 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车载 工控 视频监控 网络监控 网络终端 电力 医疗 航空 导航设备等领域 56 57 58 59 60 优点读写速度快 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 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 固态硬盘不用磁头 寻道时间几乎为0 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 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 s 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 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 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 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 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 14毫秒 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 1毫秒甚至更低 防震抗摔性 传统硬盘都是磁碟型的 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 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 即mp3 U盘等存储介质 制作而成 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 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 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相较传统硬盘 固态硬盘占有绝对优势 61 优点无噪音 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 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 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 不会发生机械故障 也不怕碰撞 冲击 振动 由于固态硬盘采用无机械部件的闪存芯片 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 散热快等特点 工作温度范围大 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 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 10 70摄氏度工作 轻便 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 与常规1 8英寸硬盘相比 重量轻20 30克 62 缺点容量 固态硬盘通常容量仅为32GB 512GB寿命限制 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 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 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 E 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 E作单位 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 E 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 E 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 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 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 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 E 普通用户正常使用 即使每天写入50G 平均2天完成一次P E 3000个P E能用20年 到那时候 固态硬盘早就被替换成更先进的设备了 在实际使用中 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 而不是连续写 所以在使用寿命内 出现坏道的机率会更高 另外 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扇区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 SLC 但某些应用 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 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 而这种情况下 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 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 其预期寿命会延长 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 成本较低的MLC 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 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 1000次 63 售价高 市场上的128GB固态硬盘产品的价格大约在在550元人民币左右 而256GB的产品价格大约在950元人民币 2014年价格 左右 计算下来 每GB价格在4 2元人民币 2014年价格 左右 依然比传统机械硬盘每GB0 3元人民币 2014年价格 的价格高出了十几倍 市场上128GBMLC 多层单元 固态硬盘 一般价格为550元 2014年 左右 部分较型号甚至达到750元左右 而这个价钱足够买一个容量3TB的传统硬盘了 128GBSLC 单层单元 固态硬盘价格则高达2000元以上 64 光驱 在这款机架式服务器上 配置了LGSlimlineCD ROM光驱 在1U的机架式服务器当中 一般都会使用这种窄边设计的光驱 因为如果是使用普通的光驱 是无法满足机箱的空间大小的 65 软驱 软盘驱动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驱 英文名称叫做 floppydiskdrive 它是读取3 5英寸或5 25英寸软盘的设备 现今最常用的是3 5英寸的软驱 可以读写1 44MB的3 5英寸软盘 5 25英寸的软盘已经淘汰 很少会见到 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 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FDD接口 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记本电脑 服务器 使用USB接口 软驱有很多缺点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这些缺点逐渐明显 容量太小 读写速度慢 软盘的寿命和可靠性差等 数据易丢失等 因此软驱已经被其他设备取代 目前新造的电脑都已经不再安装软驱 个人装机用户也不再安装软驱 但服务器上还未淘汰 在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时需要软驱加载磁盘驱动器 66 软驱 67 软驱 3 5寸5 25寸 68 软驱 69 CPU及风扇部分 大部分的机架式服务器都采用的是CPU散热片与风扇分离的设计 服务器CPU散热片通常使用的都是散热性能更好的铜质材料 万全R5105112采用IntelXeon处理器 标称可以达到2400MHz的主频 左侧位置配置了两块涡轮CPU风扇 70 71 72 电源 73 后部面板 74 服务器配件之电源篇 目前常见的服务器电源标准是ATX和SSI两种 一般来说 ATX标准使用较普遍 适用于桌面PC机 工作站 低端服务器 SSI标准则刚出台不久 是专为服务器定制的 适用于为高 中 低端服务器 75 76 ATX标准ATX电源是目前PC和服务器中普遍使用的标准电源 包括单电源和冗余 Redundant 电源 单电源系统功率一般在125 400W之间 主要使用在PC和低端服务器上 而在中高端服务器中为了保证供电需求和可靠性 大多采用冗余电源系统 即冗余热插拔电源 可以进行在线更换 单电源系统有统一的规格 规范标准 通用性较好 而冗余热插拔电源系统大都要根据专门设计制造 77 SSI标准SSI规范是Intel联合一些主要的IA架构服务器生产商推出的新型服务器电源规范 SSI的推出规范了服务器电源技术 降低了开发成本 延长了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使用环境 规模的不同 SSI电源规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子规范 TPS EPS MPS DPS 78 服务器配件之RAID卡篇 RAID是英文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或简称磁盘阵列 简单的说 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 物理硬盘 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 逻辑硬盘 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79 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通常是由I O处理器 SCSI SAS制器 SCSI SAS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零组件构成的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 支持RADI0 RAID1 RAID3 RAID4 RAID5 RAID10不等 RAID卡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 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 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 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这也是RAID卡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提供容错功能 这是RAID卡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80 81 82 83 RAID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 通过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条带化 实现对数据成块存取 减少硬盘的机械寻道时间 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第二 通过对一阵列中的几块硬盘同时读取 减少硬盘的机械寻道时间 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第三 通过镜像或者存储奇偶校验信息的方式 实现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经常应用的RAID阵列主要分为RAID0 RAID1 RAID5和RAID0 1 84 RAID0也叫条带化 它将数据象条带一样写到多个磁盘上 这些条带也叫做 块 条带化实现了可以同时访问多个磁盘上的数据 平衡I O负载 加大了数据存储空间和加快了数据访问速度 RAID0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冗余功能的RAID技术 但RAID0的实现成本低 如果阵列中有一个盘出现故障 则阵列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如要恢复RAID0 只有换掉坏的硬盘 从备份设备中恢复数据到所有的硬盘中 RAID0 85 RAID0 86 RAID1也被称为磁盘镜像 系统将数据同时重复的写入两个硬盘 但是在操作系统中表现为一个逻辑盘 所以如果一个硬盘发生了故障 另一个硬盘中仍然保留了一份完整的数据 系统仍然可以照常工作 系统可以同时从两个硬盘读取数据 所以会提高硬盘读的速度 但由于在系统写数据需要重复一次 所以会影响系统写数据的速度 硬盘容量的利用率只有50 RAID1 87 对RAID0阵列做镜像 这是一种DualLevelRAID 也有人称之为RAIDlevel10 是两组硬盘先做RAID0 组成两颗大容量的逻辑硬盘 再互相为 镜像 在每次写入数据 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资料同时写入该两组 大容量数组硬盘组 内 同RAIDlevel1一样 虽然其硬盘使用率亦只有50 但它却是最具高效率的规划方式 RAID0 1 88 RAID5是在RAID3和RAID4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它继承了它们的数据冗余和条带化的特点 并将数据校验信息均匀保存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上 系统可以对阵列中所有的硬盘同时读写 减少了由硬盘机械系统引起的时间延迟 提高了磁盘系统的I O能力 当阵列中的一块硬盘仿生故障 系统可以使用保存在其它硬盘上的奇偶校验信息恢复故障硬盘的数据 继续进行正常工作 RAID5 89 RAID5 90 91 RAID的实现 1 软件RAID一些网络操作系统支持RAID0 RAID1和RAID5 由于是操作系统下实现RAID 软RAID不能保护系统盘 亦即系统分区不能参与实现RAID 有些操作系统 RAID的配置信息存在系统信息中 而不是存在硬盘上 当系统崩溃 需重新安装时 RAID的信息也会丢失 当运行I O增强应用程序 如文件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 可适当的使用软件RAID RAID5是CPU的增强方式 所以不建议使用软件RAID在增强的处理器服务器中 92 2 硬件RAID硬件RAID是采用集成的阵列卡或专用的阵列卡来控制硬盘驱动器 这样可以极大节省服务器系统CPU和操作系统的资源 从而使网络服务器的性能获得很大的提高 RAID控制器对主系统 是藉由连接至其存取接口 目前以SAS为主 作信道 换言之 它在主系统的存取接口上 是一个独立的直接存取储存体DASDDirectAccessStorageDevice 而这个大的储存体内 可以有不只一个的逻辑磁盘LUNLogicalUnitNumber RAID控制器 对下管理多颗数组硬盘机们 而主系统是不会看到或直接管理该硬盘的 例如 Mylex AMI Adaptec等 都有相关的产品 现在的RAID卡产品 都支持在线更换 热插拔或热交换 并在部分操作系统下实现软件监控和管理 93 SAS SAS 94 RAID卡有自己的CPU CacheMemory 通过集成或借用主板上的SAS控制器来管理硬盘 可以称之为一个智能化的设备 RAID卡的分类一般根据集成的SCSI控制器来划分 如果没有集成SAS控制器 而是借用主板上的SAS控制器来管理硬盘 则为零通道RAID卡 根据RAID卡集成的SAS控制器的通道数量 可以分为单通道 双通道 三通道RAID卡 还可以按照SAS控制器的标准来划分RAID卡的种类 如UltraWide Ultra2Wide Ultra160Wide 95 服务器配件之主板篇 96 服务器配件之主板篇 服务器主板 ServerMainboard 顾名思义 也就是专门为满足服务器应用 高稳定性 高性能 高兼容性 而开发的主机板 与普通PC所用的主板不同的是 对性能的要求并不是放在第一位的 摆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对稳定性的苛刻要求 97 98 99 100 101 102 总线 Bus 总线 Bus 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 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分别用来传输数据 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 它是cpu 内存 输入 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 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 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 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 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 主板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 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五大类型 数据总线 DataBus 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 地址总线 AddressBus 用来指定在RAM RandomAccessMemory 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 控制总线 ControlBus 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 ControlUnit 的信号 传送到周边设备 一般常见的为USBBus和1394Bus 扩展总线 ExpansionBus 可连接扩展槽和电脑 局部总线 LocalBus 取代更高速数据传输的扩展总线 103 总线 Bus 104 与普通PC主板区别第一服务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两个处理器 芯片组不同 往往是双路以上的服务器 单路服务器有时候就是使用台式机主板 第二服务器几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 内存 处理器 芯片组 但高阶台式机也开始支持ECC 第三服务器很多地方都存在冗余 高档服务器上面甚至连CPU 内存都有冗余 中档服务器上 硬盘 电源的冗余是非常常见的 但低档服务器往往就是台式机的改装品 不过也选用一线大厂电源 第四由于服务器的网络负载比较大 因此服务器的网卡一般都是使用TCP IP卸载引擎的网卡 效率高 速度快 CPU占用小 但目前高档台式机也开始使用高档网卡甚至双网卡 第五硬盘方面 已经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将用SAS SCSI代替SATA 105 106 服务器选购参考 首先就是CPU 目前市场上的万元级服务器一般都是采用高频 8核以上CPU 虽然很多服务器都提出的支持两颗处理器 但并不是在这款服务器中就搭配了两颗处理器 万元级服务器如果采用2 8GHz以上的处理器绝对只搭配了一颗处理器 其次就是内存 万元级服务器一般都采用了4G或者8G的DDR31333内存 不过个人认为8G的内存对于服务器来说才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搭配 因此建议用户扩大内存容量 107 最后就是硬盘 万元级服务器一般都是采用SAS硬盘 不过市场上有些万元级服务器却搭配了SATA的硬盘 这类硬盘速度比较慢 并不适合服务器用户 如果用户在购买到搭配SATA硬盘服务器时 建议更换硬盘 不过在硬盘方面最好的选择还是SAS接口硬盘 108 服务器常见品牌 DIY DoItYourself兼容机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服务器常见品牌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介绍 WEB服务FTP文件服务器Email邮件服务器VOD视频服务器DNS域名服务代理服务DHCP自动获取IP地址 123 WEB服务 硬件平台 服务器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选择 Windows Linux UNIX 服务软件 IIS Apache IBMWebsphere BEAWeblogic 数据库软件 oracle DB2 MSSQLServer Mysql Access 124 软件编程体系 125 基于B S结构的项目 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服务器端语言 JSP JavaServerPages ASP ActiveServerPages 两种语言构成两大开发体系 JSP Oracle体系ASP SQLServer体系 126 服务器端编程语言 目前主要是3P技术ASP JSP和PHP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 在这三种语言中是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 JSP是SUN公司推出的是J2EE Java2EnterpriseEdition Java2企业版 十三种核心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PHP在1999年的下半年和2000年用得非常广泛 因为Linux PHP MySQL 一种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构成全免费的而且非常稳定的应用平台 127 FTP服务 硬件平台 服务器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选择 Windows Linux UNIX 服务软件 IIS proftp Serv U 数据库软件 oracle DB2 MSSQLServer Mysql Access 128 Email服务 硬件平台 服务器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选择 Windows Linux UNIX 服务软件 Exchange2000 sendmail Qmail profix 数据库软件 oracle DB2 MSSQLServer Mysql Access 129 DNS服务 硬件平台 服务器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选择 Windows Linux UNIX 服务软件 Windows域名服务 Bind9 0 130 服务器硬件故障诊断和排错 服务器的硬件故障识别服务器故障排错的基本原则计算机工作环境计算机使用习惯 131 服务器的硬件故障识别 服务器开机无显示检查供电环境 零 火 零 地电压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指示灯 是否亮 如果亮 是否正常 按下电源开关时 键盘上指示灯亮吗 风扇全部转动吗 是否更换过显示器 更换另一台显示器试试去掉或增加内存 132 服务器开机无显示去掉或增加CPU去掉增加的第三方I O卡检查内存和CPU插的是否牢靠清除CMOS更换主要配件 如系统板 内存和CPU 133 服务器故障排错的基本原则 尽量恢复系统默认配置硬件配置 去除第三方厂商配件和非标准配件资源配置 清除CMOS 恢复资源初始配置BIOS F W 驱动程序 升级最新的BIOS F W和相关驱动程序TPL 扩展的第三方的I O卡属于该机型的硬件兼容列表 134 服务器故障排错的基本原则 从基本到复杂系统上从个体到网络 首先将存在故障的服务器独立运行 待测试正常后再接入网络运行 观察故障现象变化并处理硬件上从最小系统到现实系统 指从可以运行的硬件系统开始逐步到现实系统为止软件上从基本系统到现实系统 指从基本操作系统开始逐步到现实系统为止 135 服务器故障排错的基本原则 交换对比在最大可能相同的条件下 交换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的部件交换NOS载体 即交换软件环境交换硬件 即交换硬件环境交换整机 即交换整体环境 136 服务器故障排除所需信息 服务器信息机器型号 P N 机器序列号 S N BIOS版本是否增加其他设备 如网卡 SCSI卡 内存 硬盘如何配置 是否做阵列 阵列级别安装什么操作系统及版本 137 服务器故障排除所需信息 故障信息在通电自测时屏幕显示的异常信息服务器本身指示灯的状态报警声和代码表网络操作系统的事件记录文件事件记录文件 138 服务器故障排除所需信息 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现象开机无显示上电自检阶段故障安装阶段故障和现象操作系统加载失败系统运行阶段故障 139 计算机工作环境 理想工作温度 10 35摄氏度相对湿度 30 80 天气非常潮湿 不宜给计算机通电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对计算机影响较大 经常要对计算机除尘计算机电源要求交流电正常范围220V正负22V 频率范围50HZ正负2 5HZ 并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尽可能使用UPS 140 计算机使用习惯 开机顺序先开外设 打印机 扫描仪等 的电源 显示器电源不与主机电源相连的 还要先开显示器 再开主机电源 关机顺序先关闭主机电源 在关闭外设电源关机后一段时间 不要频繁开机关机 对硬件损伤比较大 特别是硬盘一般关机后距下次开机至少应有10s避免计算机工作时 关机不能在计算机工作时 搬动计算机 141 计算机故障分类 计算机故障分成二大类 即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从范围上说分成主板级故障 插卡级故障 从故障实质上说分成真故障和假故障 真故障是指因主板 各种插卡 外设等出现电气 机械等物理性损坏 而导致系统功能丧失或根本不能开机的现象 假故障是指系统内部各部件 外设完好 但由于安装不当 设置不正确或环境因素 如电压不稳 过分超频 而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142 计算机硬件故障初诊 望 也就是看 观察 先看主机电源灯是否亮 看显示器是否加电 看VGA线与主机箱接接触是否良好 看各配件与主机板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 PS 2鼠标和键盘是否插牢 看各配件是否有明显的烧坏 烧毁痕迹 通过 望 的诊断 可以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 闻 也就是通过嗅觉来 嗅 出机箱内是否有部件被烧坏 如电阻烧坏时有糊味 二极管 三极管烧坏时有焦味 电解电容烧爆时有一股爆米花味 电感线圈烧坏时有油漆味 滤波线圈 带有胶木骨架 烧坏时有一股特殊的电胶木糊味 而且经久不散 根据这些不同的气味 我们可判断出故障的大致范围 听 也就是开启计算机的过程中 听是否发出异常的响声 如内存条没有插好时 一般会有 滴 滴 滴 的声音 只有部分主板例外 有些I硬盘无法引导时 会有间歇性的 咔咔咔 声 说明该硬盘快 寿终正寝 了 有些主板有侦测CPU风扇转速的功能 如果上面积存太厚也会产生异响 导致停机 问 也就是向使用者询问故障出现之前的情况 如了解使用者动过哪些部件 进行了什么软件操作 以前计算机系统的 健康状况 通过询问 大致圈定故障范围 切 通过触摸部件 也就是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做比较 可以判断部件是否有异常 有的主板不能加电 用手摸供电模块 异常的发烫 说明该模块已经损坏 在夏天 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莫名其秒的死机 用手摸机箱外壳 明显的发热 说明环境散热不良 机箱内部温度更高 CPU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造成死机 143 计算机故障确诊 最小系统法硬件最小系统由ATX电源 主板 CPU 内存及显卡组成 最小系统法的原理是充分利用蜂鸣器发出的声音 连接主板电源及机箱上的小喇叭线 Speaker线 开启电源 如果听到了 嘟 的一声 就说明上述几个部分没有问题 如果没有 就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