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知识要点.doc_第1页
耳鼻喉知识要点.doc_第2页
耳鼻喉知识要点.doc_第3页
耳鼻喉知识要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鼻软骨支架: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骨支架: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2梨状孔: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3危险三角区:外鼻的静脉主要有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如疖肿)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4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5中鼻道外侧壁:钩突、筛泡、半月裂孔、筛漏斗或筛隐窝。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的嵴状隆起,名钩突;其后上的隆起,名筛泡,属筛窦结构。两者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名半月裂孔。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名筛漏斗或筛隐窝。6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7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依照窦口引流大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8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鼻痒、喷嚏、鼻涕、鼻塞、嗅觉减退。9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解剖:腺样体、鼻中隔后缘、悬雍垂、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咽隐窝、圆枕、咽鼓管咽口。口咽解剖:腭部、悬雍垂、咽腭弓、舌腭弓、扁桃体、咽后壁、舌。10咽峡:系由上方的腭垂(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11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12慢性扁桃体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患者有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13候腔上界为喉入口,它由会厌游离缘、两侧杓会厌皱襞和杓区以及杓间区构成;其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喉腔侧壁上有两对软组织隆起,上一对名为室带,又称假声带,下一对名为声带。室带和声带之间的间隙名为喉室。以声带为界可将候腔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14声门裂:是位于两侧声襞及勺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裂隙,比前庭裂长而窄,是喉腔最狭窄之处。15急性喉炎治疗原则:1尽量少讲话,使声带休息。2超声雾化吸入,所用的雾化药液为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也可在热水中加入薄荷、复方安息香酊等药物,慢慢吸入。3如病情较重,有细菌感染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4可配合选用咽喉含片和中药。16小儿急性喉炎治疗原则:1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消除喉粘膜的肿胀。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根据病情,采用肌肉注射或静滴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如有重度喉阻塞,药物治疗无好转,则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3支持疗法,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减少体力消耗,减轻呼吸困难。17颞骨鳞部的三个解剖标志:颞线常作为颅中窝底硬脑膜平面的颅外标志;道上棘是耳科手术的重要标志;道上三角区又名筛区,为乳突手术时确定鼓窦位置的重要标志。18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鼓室6壁:外壁,由鼓部及膜部构成;内壁,即内耳的外壁,有多个突起和小凹;前壁: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两个开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咽鼓管的鼓室口;后壁:又名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上壁:为鼓室的顶壁,名鼓室盖,由颞骨岩部前面构成,将鼓室与颅中窝分开;下壁:为一较上壁狭小的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前内方为颈动脉管后壁。 19内耳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耳蜗;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20耵聍栓塞:外耳道耵聍积聚过多,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21三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要点单纯型骨型疡胆脂瘤型病程较短较长长病变程度仅累计鼓膜粘膜、鼓膜、听小骨破坏广泛,侵犯周围组织流脓性质间断粘液性无臭味持续纯脓性量多持续纯脓恶臭鼓膜穿孔中央性紧张部小穿孔大穿孔大穿孔松弛部边缘性肉芽无大量有胆脂瘤无无有耳聋程度较轻较重重影像乳突密度增加,无骨质破坏乳突密度增加有,肉芽透光可圆形或椭圆胆脂瘤破坏空腔并发症无无有治疗保守或手术手术必须手术22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要点症状与体征慢性单纯型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隙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略多,粘液性不多,粘液性或粘脓性,不易擤出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闭塞性鼻音无有头痛,头昏可有常有咽干,咽痛可有常有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下鼻甲形态粘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鼻甲骨大下鼻甲弹性柔软,有弹性硬实,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有明显反应反应小或无反应治疗非手术以手术为主23鼻出血的病因及治疗1局部病因(1)外伤(2)炎症(3)肿瘤(4)其他: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2全身病因(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鼻白喉,伤寒和传染性肝病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3)血液病:凝血机制异常的疾病,如血友病、纤维蛋白形成障碍;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障等。(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6)中毒:磷、汞、砷、苯等化学物质可破坏造血系统,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血内凝血酶原减少。(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有家族史。(8)内分泌失调。治疗:1一般处理: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嘱患者尽量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必要时给予镇定剂。休克者,应取平卧低头位,按休克急救。2鼻局部处理:明确出血部位和止血。常用止血方法如下:(1)指压法(2)烧灼法(3)冷冻法(4)划痕或利特尔区粘膜切除(5)前鼻孔填塞法(6)后鼻孔填塞法3手术治疗:颈外动脉结扎术4全身治疗:如止血敏、血速凝等,同时应用抗生素和镇定剂。24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它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临床表现:1症状: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2检查:(1)鼓膜:急性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凸。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2)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示传导性聋。(4)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治疗:首选非手术治疗3个月,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病因治疗,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清除中耳积液为本病的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1)抗生素:急性期据病变严重程度选用合适的抗生素。(2)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3)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稀化黏素类药物。(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辅助治疗。2手术治疗(1)咽CT鼓管吹张:慢性期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2)鼓膜穿刺抽液。(3)鼓膜切开术。(4)鼓室置管术。(5)长期反复不愈,CT值超过40者,应怀疑中耳乳突腔有肉芽组织等不可逆病变形成,特别是发现有听小骨破坏,根据病变所在部位,应尽早行单纯乳突凿开术,上鼓室开放术,或后鼓室切开等手术清理病灶。(6)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等。25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的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涨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病因:(1)耳蜗微循环障碍(2)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3)膜迷路破裂(4)其他学说: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异常、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